第一篇:小城特色的杂货店的杂文随笔
这家杂货店,店主总是笑容满面,热情洋溢,迎接着每位顾客,仿佛每位顾客都是贵客。每次踏入这家小店,感觉格外亲切。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呈现在面前,让人眼花缭乱。热情的店主察颜观色,眼明手快,看到顾客,眼望到哪种商品,就极力介绍那商品或是把商品拿给顾客挑选。
认识这家店主已有二十多年。这些年来,店主夫妻俩一直在这城内路经营着这简朴又窄小的杂货店。曾经以为随着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小城中不断涌现各类装饰高档、华丽,商品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的商场和超市。这样简朴的杂货店,会被取代。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店依然存在,依然活跃。
什么原因,让这样的杂货店,与现代化的商场争一席位子呢。是店主热情的待客,还是店铺齐全的货品?可是,比他家热情的店主,比他家齐全的店铺,在小城比比皆是。
想起这次踏入这家杂货店的原因,对,是因为新居入伙,需要在这里购置一些物品,一些只有这家小店才有的物品。
小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习俗,小城的人们,一直敬奉着,沿用着。就像新居入伙的习俗,新居“进宅日”也称“入伙日”,小城的人们却习惯称为“入伙”。
新居入伙那天需要什么物品呢?不懂,来这家杂货店,就来对了。店主绝对是一名小城习俗的百事通,例嫁娶的习俗,新居入伙的习俗等等。每当顾客咨询,店主都很详细、很熟悉的,道出有关习俗礼节,需要的物品,注意的事项。有些礼节,有些事项,家里的长辈都记得不详细,不牢固。可这位对小城民俗礼节、习俗熟知的店主,帮人一一解答问题。
店主说,新居入伙,需要的物品有柴、米、油、盐、糖、炉、灯、箍、大桔、红布、发粿……店主边说,边拿起那捆柴,哦,那小小一块块的木块捆扎一起就是柴。这是多古老的传说呀,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家家户户都是烧柴火的,挑这柴入伙寓意也是往后的日子有柴可烧吧。今时今日全民用燃气、煤气的年代,但习俗传下来,现代的人们就把它改成这小小一块的柴,看着这捆小小的柴,觉得小城的人太有才了。
店主介绍了柴,又拿起一个圆圈,那是用竹子编成的圆圈,圈上用红绳子缠绕一圈,又系着一对塑料的大吉和蒜头,本地话叫箍,寓意是顾家。听说,这箍入伙当天由女主人拿着。在家庭中,女人占着重要的角色,家顾好了,家也就旺了。这么说,女人就负起顾家的重任。
店主又拿起那盏灯,记得以前这样的灯是用煤油的,现在又改变了,采用充电式的。这灯的寓意是人丁兴旺的意思。入伙当天也是由女主人拿着。
店主说,依习俗母舅在新居入伙前天会送来四项东西即是“四色礼”,红布、柑桔、发粿、对烛。母舅把红布挂在大门顶上,把那对烛点燃,柑桔和发果的寓意是大吉、大利、大发。
店主说,依习俗新居入伙那个吉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女主人,她一手提着灯,一手提着箍。男主人用扁担挑着一对红桶,一边桶里面装着柴、米、油、糖、盐、丸子、发粿、大桔等,另一边桶里面装着炭炉,炉子的炭需点燃烧旺火。跟在男主人后面的是小孩或其他家人,每人手里要拿着大桔或发粿。
新居入伙当天,主人要用糯米粉做成的丸子煮甜丸子汤宴请亲戚好友。(一般人们都是提前一晚做好了)食甜丸子汤的寓意是喜庆、甜蜜、圆满。客人食甜丸时碗底要留几粒,表示领情回敬……
杂货店的店主详尽说着这些新居入伙习俗,让人仿佛是在听着古老的故事般,让人听着入迷。听了店主详尽解说,明白了,为何这杂货店一直能与现代化的商场争一席位子。一些特色的物品例红布、箍、柴、灯、炉等等,只有这杂货店才有。还有店主那丰富的民俗知识也为杂货店增添不少色彩,这样的店主也是一名优秀的民间习俗传承人。
小城大街小巷中这特色的杂货店,虽简朴,但却让人着迷。或许,只有涉足其间才明白到,这杂货店是小城居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因此,小城这些特色的杂货店,一直活跃于小城的大街小巷中,存在于小城的某些角落中。
第二篇:《解忧杂货店》杂文随笔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克莱尔·麦克福尔
《解忧杂货店》的内容,乍看很简单,就是杂货店老爷爷,晚年无事,每天为有烦恼的孩子们答疑解惑的故事,就这么简单。
我应该是很平淡地看完第一章,又很无感觉地进入第二章,心里还狐疑着,这难道是一本系列小说吗?那这么厚一本书,得讲多少个人物,要是写读后感,该写哪一位。
第一章和第二章,从人物到情节,都没有多少关系,除了提到杂货店,铺垫最明了的信息,就是杂货店的神秘。未来与过去的连接,这一点虽然难以置信。
一、父母儿女
我之所以把第二章读了好几遍,是因为克朗因为退学,打给父母那个电话。
母亲的哭声,父亲的无奈。这让我马上想起当年我高考落榜后,因为意识到父亲的生意失败,也有自己无力拼搏,所以直接在临睡前跟父亲说我放弃了。当时母亲叹息的声音传来,因为是漆黑的夜,父亲则是长时间的沉默。寄予厚望的我的父亲,在我多年以后,母亲才告诉我,那天夜里他一宿没睡,而且偷偷地哭了。我多年来都不敢想象父亲流泪的样子,就像“克朗从公寓的窗子里目送父母离去,他们的背影看起来那么落寞,那么瘦小”。“克朗禁不住合掌致歉”这一句,令我掩卷而泣。
面对克朗和父亲之间,我又想起我的儿子。我们为了学习成绩,为了就业工作,为了钱,无休止地争执,甚至互相伤害,一度陷入疲惫与绝望之中。每次都下着决心,心平气和,每次都控制不住。
我曾无数次渴望,一个能为我们指明方向,为我们解忧的人出现。
“亲生父母,除了你去犯罪,否则,你干什么他们都会支持”。
这就是父母,我们的父母,我们,你们,都一样。
到后来的几章,雄治说:“跟家人在一起,相信明天会更好。”贞幸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家人,为了守护家人,我可以做任何事。”绿河为了孩子可以不顾生死,久浩介多年后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晓芹对克朗的救命之恩的感怀与报答,晴美报答抚育之恩。全文贯穿着情,恩情,亲情,爱情。
雄治与晓子之间不可思议的灵魂对接,其实就是挚情挚爱的升华。
二、迷途
迷途是什么,是人生的岔路口,是前进路上的疑惑,是看不见的远方。
咨询者为什么把生活中看似寻常的烦恼,其实是无法向人正常倾诉的忧虑,反而向陌生的老爷爷寻求答案。一切源自雄治的真诚,和对别人心声绝对不能无视的善良。他尊重每一位咨询者,并恪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所以他在意他所送出的建议,给咨询者的未来人生会有怎样的人生改变与帮助。能否帮上忙,对未来的影响,他为什么要知道,因为他真诚,他博爱。
所以才会有解忧窗口的复活。
音乐家评论克朗的歌:“以外行来说,很好”,“歌唱得跟你一样好的多的是”。我忽然心虚起来,我一直喜欢写作,写完后忐忑地期待别人的评价。“以外行来说,很好。”还没有人这么直白地评价过我,其实这正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我也会常常发出那种“我真的有那方面的才华吗”的怀疑。“我能吃那碗饭吗?”“是不是不自量力”,我疑惑,我迷茫了。
也许每个人都会无数次问自己:“我真的没有成功的希望吗?”
这是我的迷途。
把咨询者比喻成迷途的羔羊,用一张白纸给迷途中的三个年轻人指明方向。人生若如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一切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都是自由的,面前有无限的可能。
迷途中得到了指点,固然是好,但还要有自身后天的努力,如果不是自己积极认真的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解忧都没有用,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也是解忧所诠释的真正目的和内涵。
指引方向是第一步,是起点,而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志向才是最重要的。
三个走在人生迷途的青年人,他们正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已经踏出了错误的一步。他们在为别人指点迷津的时候,自己也幡然醒悟,这是全书的再一次解释解忧的真正目的。
三、铺垫与衔接
还没有读过这样一部作品。前文很简单的铺垫,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令你欲罢不能。每读一段,都能与前文相呼应的合理衔接。而且不突兀,恰到好处,这不能用普通级别的穿越来形容。
无论读到哪个事件,无论在时间,地点的点上都能首尾相应,前文疑惑的,后面一定有交代,后文解释的,心里也能回忆起前文的铺陈。不是平叙的一来一往,一直都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瞠目结舌。
原来如此,一切就是这么回事。
还有神奇的架构,那就是那条无形的线,连接杂货店和丸光孤儿院的线,在天上,冥冥之中的某种相连。读着读着,才在每个人物的亮相,豁然惊觉,哦,他们之间是这样的。
把所有的时间,年龄做了记录后,来对应每个历史事件,衔接的合情合理毫无违和感,令人拍案叫绝。看似诡异,神秘,但又无法质疑,且深信不疑。
第三篇:小城咏叹调的杂文随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座小城就在这日日环衍生息中,人们就在这日日勤劳耕作中迎来一年又一年。
每年的年初,当人们从隆重的春节气氛中醒来。人们又在车水马龙声中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小城依然是这座小城,只是在人们的一年忙碌过后,小城的装扮修饰总是多了点什么,让小城的外貌更为美丽,让小城的体格更为健壮。
在这座小城日日环衍生息中,有的人匆匆离去,有的人匆匆到来。
匆匆离去的,总给这座小城的人们留下点什么,让这座小城的后来者怀念点什么……
匆匆到来的,总是被这座小城的什么吸引着,然后慢慢成长、慢慢喜爱、慢慢成为小城的一份子、慢慢为小城的装饰努力做些什么……
匆匆离去的,有为小城的点缀添砖加瓦贡献了余热的,有为小城的粉饰添枝加叶留下遗憾的。
匆匆到来的,有为小城的装点正在呕心沥血的,有为小城的修饰投机取巧的。
总之,小城的人们在这忙碌声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丝到白发……换来的是这座小城从平凡旧貌到辉煌新颜。
时代在变迁,小城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在改变……
从过去的人们以步代车或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到如今的奔驰、宝马等座驾的司空见惯。小城的人们不再为过去的温饱问题而犯愁,取而代之的是如何装点自己的小洋房,让自己的生活如何上品位上档次,活出精彩来。这就是现代小城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和转换。这就是现代小城人们的向往和荣光。
随着时代的变奏,小城人们的生活由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过去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上档次上品位的咖啡厅、洋餐馆、酒吧、公园、广场成了人们休闲时的时髦好去处。随着广场舞的兴起,四处可见的社区广场舞更是成了中老年人们的最爱。一场场社区广场舞赛事的举行,更是让这座小城的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锦上添花,人们的向往追求有了充分展示充分表达的平台,让小城的人们都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说一声,生活真美好!活着真好!
人们生活的充实感,更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向爱满人间转化,博爱、大爱、慈善更是人们精神生活充分体现的象征。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小城的人们发扬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小城中的一支民间组织“冬泳队”自觉主动担负起了随时待命出击救助受到洪涝灾害的人们。在这次洪涝灾害中小城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救助感人故事……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追求在变迁,人们的思想境界在变迁中升华……
为时代点赞,为小城人们的追求点赞,为小城人们的升华点赞……
活在当下,活出精彩,活出境界……
第四篇:今日南方小城有雨杂文随笔
当有人提起雨,大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江南水乡那温柔的雨。淅淅沥沥的雨水缓缓地从树叶枝丫上滑过,轻轻地打在湿润的泥土上,悄悄地落在平静的水面上,便在江南水乡这副美妙的画面勾勒出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但是有一个地方,它比江南还要往南,那便是岭南。
那儿的太阳热起来没完没了,那儿的雨下起来也更没完没了,而且一点也不像江南的那般温柔。滂沱的大雨夹杂着由海面上吹来的台风,所以无论你是否打了伞,是否躲在商店前的屋檐下,岭南的雨总是一视同仁拥抱着你那温暖的身躯。今天一早这座南方的小城又下起了大雨,我躺在床上还没完全醒来,那雨便敲打在我床头的窗前扰人清梦,催促着人快快快起床。然后我只好坐在窗前,看着那雨稀稀拉拉,哗啦哗啦,时而磅礴,时而飘零地下了一个早晨,直到现在也还没下完。
其实我真讨厌这样的雨天,连绵不断地下,不知道要下到何时何份,何日何月,连天气预报也只能无奈地表示这个星期你就别想等来晴天了。我讨厌雨天,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儿的雨下起来看不到尽头,还因为衣服晾不干,室内室外也到处都是湿哒哒的,连带着心情也像是一只被雨水打得全身湿透的小狗一样,怎么也活泼不起来,终日情绪焉焉无精打采,不想写作业,不想写小说,甚至想一动不动。
虽然如此,但以前的我可是最喜欢雨季的。喜欢坐在窗前看着雨珠滑落的轨迹,喜欢在雨季的时候一边听着窗外的雨声在笔下抒情,也喜欢就这样疯狂地冲进雨幕之中踩水和洗头。雨,在以前的我眼里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天空对于大地的想念,是万物对生长的期盼。似乎我越长大,便越在乎自身,而越缺乏想要探究周围那些可爱的生灵。以前看雨觉得那就是看一种福音的传播,现在看雨觉得就只是看普普通通的雨。以前看周围的景物觉得它们生机勃勃,现在看周围的景物就觉得它们像是死了一般,静静地在哪一动不动。不知道是我活得越来越现实,还是那时的我活得抽象。但是这雨还依旧还是那撩人心弦的雨,撩拨着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好了,我也该起床吃早餐了。
第五篇:生如小城似流水杂文随笔
没有生活在小城,尤其是江南水乡的人不知。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好似一股细细的流水,婉转却不散漫,细腻却不乏味。久而久之,小城里的人,生命中都带上了流水的颜色,绵长而柔软。
漳州市是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城市,处于广阔的平原丘陵地带,有名的鱼米瓜果之乡,临近台湾岛与海洋的位置,这个仿佛得到了所有梦境的城市,却像是一位被上帝遗落的天使,安静却又执着地停留在如梦如幻的世界之中。
不知是否是这里的环境影响了我。我竟也变得“悠闲”起来。漳州的古街区仍旧完整,独特名居上方的四角天空,干净而澄澈。冬日的午后,温暖却不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我常常坐在摇椅上,有一下没一下地喝着茶。寂静地享受来之不易的时光。
朋友们时常笑我未老先衰,却有人告诉我:“长大了,想的就多了。”可我总认为朝气蓬勃和死气沉沉都不适合漳州。它在两者之间,又在两者之外,庆幸于它的纯洁,让我开始领悟自己的生命。
有时想着“活着”真是一种奇妙的事,虽说人死后是形神俱灭,却也不是我们可知。人随哭声而降落,伴哭声而离开。哭着哭着,眼泪便汇成了那条小小的流水,开始让生命绵长而澄澈。
前几年看过一篇文章,大致讲述了美国的生活。一个比喻至今仍记得:“人们常常进入甲壳虫内,又从甲壳虫出来。后来,连自己也要变成甲壳虫般忙碌。”我一直庆幸着,我没有进入甲壳虫的世界。于是便开始害怕,怕哪天梦醒了,我也会变成如此。后来,却也渐渐安心了不少。小城早已让我变成这样,有什么改变。我清楚就终将没于人海,平凡地度过一生。有人后悔虚度光阴,我却不枉此行。
生如小城似流水,静守水仙待梦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