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目的就是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努力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2、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所以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由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听一听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再现于学生的心目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更受到了“古文化”的熏陶。
3、加强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第二篇:江雪 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时刻谨记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促使学生对课文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万径、绝、灭、踪、孤、蓑笠翁”等词意思,理解“独钓寒江雪”的倒装句式,在想象画面中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可为现代诗或散文)表达对诗歌的想象性理解。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了解古诗“诗中有画、诗言志”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并用现代诗的形式写出来。
2.体会环境的冷寂,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不屈的精神,通过朗读表现其中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它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出示柳宗元图像),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这江上的雪景究竟是怎样的呢?(出示古诗),请你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二、正音,读准诗句 1.要求
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听清楚要求:自由朗读,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指名试读,纠正字音。
评价语:你读得真好,字字正确。比如山是翘舌音,他读准了吗?径是第四声,他读准了吗?孤是生字,他读准了吗?蓑是平舌音,他读准了吗?
师:哪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三、读出“凄凄雪景”,挑起诗语情场
师:读古诗,我们能读正确,读得有节奏,只能算是朗读能手,如果能读出诗中词语或句子的画面感来,那就是朗读高手了。比如“江雪”这个题目,怎么读,才读得有画面感?雪的大小不同,读得也就不同。比如:
1、如果是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
2、如果是觉得江雪的雪花很好玩,很调皮,你会怎么读?
3、如果是鹅毛大雪让你觉得很寒冷,你会怎么读? 总结:读诗就要争取让别人听了你朗读的词语或句子,仿佛能看到一幅幅画面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这首诗。(生练习朗读)师:谁来读?同学们,注意听,你听了别人朗读的词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指导:千山、万径、蓑笠翁。千山、万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蓑:蓑衣。笠:斗笠。
师:读着“蓑笠翁”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真是朗读高手!刚才一位同学读到“独钓寒江雪”,我有一个疑问。这位蓑笠翁明明在钓鱼,怎么说他独钓寒江雪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在古诗当中,为了让诗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在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做必要的调整,你看——(出示:独钓寒江雪——寒江雪独钓)师:现在,谁再来说说“独钓寒江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同学们真是朗读高手。你们不仅能读出画面感,有些同学还能听出画面,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四、悟出“万般孤寂”,建构儿童言语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听听朗读,想象这首诗的画面。(播放任志宏朗读的《江雪》)
师:听了这段朗读后,雪中老翁垂钓的场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用自己的话把第一句诗的场景写出来了,大家看——(出示)师:也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后面三句诗的画面写下来。(播放古筝音乐)
五、总结读法,读写结合
1、将学生作品展示
2、总结读法
第三篇:《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
一 熟读成诵
1、昨天,我们在深秋的枫林里一起目睹了红艳似火的霜叶,一同聆听了孤苏城外的夜半钟声。今天,就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走进——江雪,去感受——江雪,去欣赏——江雪。
2出示古诗,读准古诗
(1)全诗只有寥寥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指名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随机点评,特别是结尾处的节奏,要放慢。
(2)同学们,读古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江雪》这个题目,你看,怎么读,才读得有味道?
雪的大小不同,读的感觉就不同。如果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很轻柔的)。如果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怎么读?倘若是一团一团的大雪团,你又该怎么读?
读诗就要争取读出自己的感觉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江雪》,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谁来读?读出你的感觉来。同学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感觉? 二 景之凄凉
1同学们,诗读到现在,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景物?(板书:景)①有“山”:
师:这是怎样的山?
A引导山的多。有一千座山吗?虚指,夸张的手法。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么多的山? B引导山的寂静。②有“径”
师:径就是——小路。说说你看到的小路。A引导小路的多,你能打个比方吗? B引导小路的冷清。没有脚印,很冷清。师:谁来连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③有“舟”
师:舟就是——小船。几条船?为什么? ④有“翁”
师:翁是什么意思?(老人)请你具体描述一下这位老人。从穿戴、姿势等方面讲。
2如果,我们把这些景物放在一起,那么就成了一幅鲜活的画。(出示画面):你能说说这幅画的内容吗?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板书:景之凄凉
3无独有偶,清代王士祯也作诗一首, 出示《题秋江独钓图》,读一读这首诗吧,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读一读,与《江雪》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三 情之孤独
1的确,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你才能真正读懂诗。那么,柳宗元当时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又被贬永州司马,十一月到达永州。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元年(806)正月,唐宪宗改元大赦,而八月有诏柳宗元等八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加上战友王叔文被赐死,另一战友病死在贬所,八司马之一凌准因忧愤而死,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可是,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导致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
2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情?(孤独、悲愤、痛苦„„)3再读《江雪》,从诗中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呢?
预设:
①“绝”“灭”“孤”“寒”“独”
师:如果这些字有颜色,它会是——(生说:灰、白),如果这些字有温度,它会是——(生说:冰、冷)
4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 让我们仔细来琢磨一下,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千万孤独。5(放音乐)同学们,千万孤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响,你们难道不想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吗?先自己读,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孤独读出来。(板书:情之孤独)指名——齐读
四 意之坚强
1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这幽怨哀婉的音乐,一起走进这副冰冷的画面,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和他说说话吧!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他吗?
预设:
① 老渔翁(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呆着,反而要一个人出来钓鱼呢? ② 您为什么不去撒网呢?
③ 老爷爷,冰天雪地的,您能钓到鱼吗? „„
2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
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如可得鱼,钓岂独翁哉!—— 朱子荆
看看是什么意思?
3师:是呀,既然钓不到鱼,那老渔翁到底在钓什么?
私下讨论——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念亲人、闲情逸致、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等待时机等。)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在 哉!
3同学们,你们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啊!其实,这冰天雪地的严寒天气就是——柳宗元受到的种种迫害,和他艰难的处境。而与严寒天气作斗争的老渔翁就是——柳宗元自己内心的写照呀!
(无论环境有多么的恶劣,无论我的内心有多么的孤独,可是我还是坚强地活下来了,潇洒地下来了!(板书:意之坚强)
4再读板书,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呀!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柳宗元的心声吧!(师生齐读)
第四篇:《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从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起,古诗便开始伴我们一路成长。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古诗都有哪些了解(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根据一首诗有几行,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根据每行有几个字,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我知道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其中李白和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我还知道“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唐代诗人韩愈和柳宗元。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是很多诗篇还是为我们广为流传。
今天这节课咱们共同到18课《古诗两首》中去学习一首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下《江雪》 这首古诗历经千年,仍被广为流传,是古诗中的精品。
二、新知
1、这首古诗我们课前已经要求预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回顾一下课前预习的内容。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3、检查读古诗(1)、指名读,师(要想把一首读得有滋有味,就要读出节奏来。出示画停顿的古诗)
(2)现在借助大屏幕上的停顿自己试着再来读读这首诗。(学生练读)(3)展示读诗(师生分句读)
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老师也想来读一遍,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在老师读诗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古诗。
3、千山鸟飞,多么热闹的景象,可是一个绝字让这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万径人踪多么繁华,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个灭字,把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此时此刻,哪个词在深深地敲打着你的心坎?(孤独)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千万孤独)现在让我们把的千万孤独在放进诗句,再来读诗。
此时,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柳宗元吗?(你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孤独呢? 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因贫困而孤独;因寒冷而孤独。)
4、同学们,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
此时的柳宗元,因贫困而孤独,因天寒地冷无人做陪而倍感孤独,他还会因什么而感到千万孤独呢?让我们到那篇《无边的孤独》中去寻找答案吧!(大屏出示《无边的孤独》
他,21岁便高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他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不仅偏远,又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何以抒发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何以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只有在那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江雪中垂钓。方能让世人知道我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瞧!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毅然垂钓的渔翁形象,不正是诗人坚持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面对这位貌似卑微的老人,一股崇敬之情骤然而生,令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配乐读
此时此刻,你可感受到了柳宗元的千万孤独是因何而来。(被贬)让我们再把这种千万孤独带到诗中,用情地再读这首诗吧 在感受到了他千万孤独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柳宗元身上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5、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总结板书: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淹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柳宗元,将那份千万孤独寄于孤舟独钓中。
将那份顽强不屈寄于孤舟独钓之中。
同学们,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同样的千万孤独,相信那时的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柳宗元,相信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那首《江雪》生配乐齐背
其实,不仅柳宗元曾将自己的孤独、寂寞寄于自己的作品之中,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也曾因为怀才不遇而在《独坐敬亭山》中写到:众鸟高飞尽,孤去独去闲。在被称为“天下思乡第一诗”的<静夜思>中又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唐代诗人张继也曾因为落榜而整夜未眠,于是在他的<枫桥夜泊>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啊,无边的孤独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灵魂,但是,他们身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加激励着我们,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以一颗顽强的心去迎接任何困难。
第五篇:《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江雪》,感受诗词的意境和韵律,激发学生古诗咏唱的兴趣。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歌曲旋律的感受,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能用歌声表达出来。教材分析
《江雪》是根据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同名诗篇所作的歌曲。歌曲4/4拍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音乐在较高音区展开,显得空灵而静谧,与诗句的意境相吻合。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相似表达了对孤舟独钓的老翁的赞誉。衬词“啦”抒发了心中的感慨。综观全曲音乐的走向是从高到低,每个乐句也都是这样的走势,表现出音乐的发展暗合诗句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一)回忆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教师:谁能说说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学生:江雪、梅花„„
(二)朗诵《江雪》
教师:让我们朗诵古诗《江雪》,了解古诗的内涵和表达的意境。学生:朗诵古诗《江雪》。
教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独钓寒江雪的图景。背景空旷,人物镇定,寄托了诗人内心孤傲高洁的情怀。按照诗句的意思应为白雪皑皑的群山,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找不到一个人的踪迹。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所以带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二、聆听歌曲
(一)感受歌曲与古诗表现的意境。学习歌曲。
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江雪》。
教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和古诗的韵味有什么联系。学生:歌曲已经很幽静沉寂,和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相同。
(二)聆听旋律高低。
教师:让我们听歌曲感受旋律的走向。学生:跟着老师画旋律线。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线由高向低,表明音乐的发展和诗句意境相联系,词曲结合紧密给人以惆怅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教师出示歌曲谱例)
(一)听琴模唱。
教师:让我们跟琴来演唱。
教学要求:学生按乐句听琴学唱。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啦”时气息要连贯、声音要柔和,保持在高位置演唱,这样才能表现歌曲空灵沉寂的韵味。结束句“独钓寒江雪”,音域较低,学生演唱时气息要保持住,歌词咬字也要讲究位置。
学生:反复体验跟琴学唱歌曲。
(二)完整演唱。
1.学生随歌曲《江雪》完整进行演唱。2.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古诗与歌曲完美合一的韵律和情感,体验了描写冬天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幽静沉寂的感受,还有一点点惆怅的感觉。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结束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