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喜欢开车的原因杂文随笔
我最爱愣着发呆,而这正是开车时最忌讳做的。开车时不能做这件我最爱做的事,我想这就是我不喜欢开车的原因。
冬天路边的松树依然郁郁葱葱,阳光洒在上面增添了许多温暖的光彩。这美丽的景象,真是值得好好品味。
“你在想什么?” 耳边突然传来教练的训斥,“前面有红灯!”我恍然醒来,赶紧减速。
两边的树飞快的后退,车窗右边突然冒出几枝弯曲的线条。“是鹿角!” 我欣喜的喊道,“快看快看,有鹿有鹿!”
“你在嚷什么?”耳边突然传来教练的训斥,“不要看鹿,好好看路!”我恍然醒来,继续前进。
又看见一个路标,上面画了一只可爱的小恐龙,就跟尼斯湖怪一般模样,难道这里也有湖怪出没?正想着。
“你在干什么!”耳边突然传来教练的训斥,“减速!Bump!" 我又一次恍然醒来。
伴随着教练一次又一次训斥,我深深的体会到,爱发呆的人实在是不适合开车。然而,人生中有时又不得不干自己不适合干的事情。所以我在每次开车前必须得把下面这句话默念一百遍:开车不发呆,发呆不开车!
第二篇:因为你不回消息,所以我不喜欢你杂文随笔
每个人都有一些奇怪但没有严重到需要去看医生的强迫症状,像是有人吃披萨一定要先把边啃掉,牙膏一定要从最底下往上挤,作为众多手机患者中的一个,我的症状是:发出去的消息一定要看到回复,否则会百爪挠心。估计也有人要表示同感。
以前症状较严重,结束对话的时候一定要有“拜拜”之类的结束语才能安心。现在想想是个讨厌的习惯。幸在还是有朋友的。其实大多应该没有察觉,跟一个发小说过这个习惯,后来她每次跟我微信就也总会有结束语。我非常喜欢她。现在慢慢地,因为微信里“真的不是很熟”的人越来越多,又有了“群发节日问候”的当代习俗,所以这个毛病倒是被治了不少。不过还是无法接受人不回消息,早晚不是问题,不回就是问题,在我这个奇怪的人眼里。
不是病,但是得治一下。怀着这个不算强烈的愿望,做了个有点奇怪的分析。
首先,不回复消息的人分以下几种:
1.真没看到你消息
前提:
① 你只发了一条;
② TA有很多置顶聊天;
③ TA那会正好很忙。
这种就没什么不开心的,一般挑一个非工作/上课时间再发一条消息给TA就好,如果是那种关系超好的,甩一串表情过去多震一震,回复嗖嗖的。
2.看到了没时间回 & 看到了但就是不想回(这种情况多次出现的)
一般分以下几种:
① TA不喜欢你,但没有到讨厌要删好友的地步 → 不想回
② 你和TA并非朋友关系,而是工作关系。这种关系又分两种:
a.有明确上下级关系 → 没必要回 or 没时间回
b.TA自己觉得你和TA有级别差距 → 没必要回 or 不想回
③ TA那会正好很忙 → 没时间回
对①这种,如果你也想和TA继续做僵尸网友,可以就维持这样疏离的关系,也不要没事主动给TA发消息了,偶尔朋友圈点个赞也很好啊,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②类a,没什么可说的,你应该熟悉你的工作性质和你的上级,保持职业精神和好的工作态度就好;b类的这种人确实很讨厌,TA也一定是没有很喜欢你。一样,工作就是工作,如果以后有交集需要沟通,那就使用最职业的沟通方式;如果交集不多,当僵尸同事吧~
③类的人其实不多,如果你对TA有判断“这时应该很忙忙完了会回复”的话,如果后面没有收到回复,那TA一定是忙完了也忙忘了。那就再发一条吧,顺便关心下TA最近是不是工作很累,安利个泡脚神器或者按摩啥的让TA放松下哈哈~
3.因为你的消息有问题所以不想回复
你的消息:
① “在吗?”or“忙吗?”
② 打广告
③ 群发消息检测好友
既然消息有问题,不要再发这些啦!有事说事,广告去找目标人群打,别动不动就检测好友,把真好友检测没了多可惜!
4.特定不回群发/很官方的祝福
① TA觉得群发的没有必要回,你也没有想TA回
② TA觉得你没诚意
③ TA收到太多,根本就没点开看
这种也不需要在意。祝福送到就好,不管是不是群发,总归表明了“你想到了TA,也想把祝福送给TA”。开开心心过节吧~发完就放下手机,吃喝玩乐呀!
第三篇:别对我放电了,我不喜欢你杂文随笔
1
遇到有人对你放电,算不算一件幸事呢?而你本身就带电,又是十足的强电,又能电到别人,算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而我要算那个不幸的人,因为没有人来电我,只有我去电别人。
被人电的滋味估计不太好受吧,强电流瞬间的导过,身体接触的那一刹那间浑身一个激灵,刚伸出的手极速的抽回。这就是被电的感觉,那酸爽无法言表。
起初并没有电到他人,只是在开门时摸到金属把手,总是会被身上带的静电给打到手。那时并没有觉得身上会有如此强大的静电流,以为是走的线路漏电了。还在想着把电路再检修一遍,然而找来测电工具检了个遍也没发现哪里漏电。
再后来,不仅是开门时会被打到手,在下车后关门时也会被猛的给击打一下。可我还是不知道这强静电是从哪产生的,以前虽说有静电,可也没有这么强大的电流吧,甚至一度在被静电击打的那一瞬间能看到电弧。
一次两次还能说的过去,有时一天都要被电上好多次。搞得我是见到金属的东西都不敢轻易的去触碰,生怕再被给电着了。
偶然的一次脱衣服,让我发现了这强大的电流来自于哪里。脱掉外面穿的羽绒服后,里面还穿了件轻薄款的羽绒服,当外面的大羽绒服脱掉的时刻,能看到里面的的那件已经贴在了身上,一点都不蓬松。得用手抖一拌才能恢复原样,而那时就不能去碰金属,一碰一个准的被电到。
这是发现的小秘密,静电来自于羽绒服间的相互摩擦,可总不能不穿他吧,为了御寒还是得穿。原以为就算再摩擦也不会产生多大的静电,谁能想到动作幅度一大,照样是被静电击打。
一度间我都想要戴个橡皮手套得了,以免时时被电,电的我已经是产生的心理阴影。一开门电着了,一关门又电着了,和别人一接触,哎着又把别人给电着了。电别人也罢了呗,关键是把自己也给击打的一激灵,我都觉得像是得了神经病一样,手一抽一抽的。
静电这东西第一次接触时还在上小学,那时买了个塑料的文具盒,有天上课老师讲到了静电,说塑料的纤维的物品在经过摩擦时就能产生静电,能够吸附起较小的物件。那时同学们是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笔来做试验,有往衣服上擦有往高发上擦的,当我拿出文具盒也摩擦放在桌子上后,看到它吸起了前桌女生的长发头。
这算是第一次接受到关于静电的科学讲述,其实在没有学到这些时,对于冬天睡觉脱衣服时会看到衣服上产生的火花,还是很好奇的。但是不懂啊,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有时为了能看到多一些的火花,会钻在被窝里把衣服往身上使劲的磨,然后一抖,在黑暗的夜色里看着小小的电火花霹雳啪拉的闪现,那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静电大,说明空气干燥,身上穿的化纤类服装过多,摩擦过大。静电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大,能把手给击打的一哆嗦,同时能把那些精密的电子元件给击穿。
有些工作就得配电上静电环才能展开,为了避免对电子产品的操作不得不如此。谁也保证不了谁身上就没有静电,只有把静电给引流掉,才能裸手去碰触,否则这么强大的电流瞬间触碰到脆弱的电子元件,不废掉才怪呢。
科学表明,人在地毯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可高1万多伏。1万伏的电压,打到哪都是不受可议的伤害,好在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再多上几秒,想想后果能有多可怕。
静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最为日常的就要数每日的梳头发时见到头发立起来的现象。尤其是用了塑料材质的梳子,那是越梳越乱,越梳电越多,所以好多人开始使用木质的梳子以减小静电对头发的损伤。
静电的危害也是挺大的,电视屏会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这个办公室的人员经常遇到,打印时会一下子进数张纸,从包装里取出的新纸那上面的静电都能感受到它的浮动。
静电还会引起爆炸,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以后在加油站也得小心点,别不小心把加油站给爆了。
电就在我们身上,我们对付静电可以采取“防”和“放”的措施。“防”,我们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服的面料,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化纤和塑料类的器具,以防止摩擦起电。“放”,就是增加湿度,避免过于干燥,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比如关了电视离开电脑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得以释放,上下车时先摸一下钥匙的金属面,把电放掉再开门。
总之,别再对我放电了,我真的不喜欢你。
第四篇:我不喜欢表扬随笔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为什么不喜欢表扬呢?要知道,被表扬的感觉真的非常棒啊!但,我就是很另类,我非常讨厌表扬,和表扬相相比,我更喜欢批评。
每当受到表扬,我总是很不好意思。我会满脸羞红,嘴里嘀咕着:“没什么,我只是……”非常惶恐不安。听到批评时,我却很淡定,我期待着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在家里,妈妈总是拿我和弟弟比,她常常批评弟弟:“你怎么这么顽皮啊?你看姐姐,多听话,多乖巧,总是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虽然妈妈是在夸我,但我觉得,这对弟弟太不公平了。弟弟是男生,又比我小,表现不如我,不是很正常吗?听了妈妈的话,弟弟也会乖乖地看书。但我不知道,他是真的看进去了,还是因为害怕妈妈的唠叨。而被表扬的我呢?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都红到了脖子根,心也狂跳不止,脑子皇就想着“害臊”两个字。
在学校,我的表现也差不多。三年级的运动会结束后,我发烧住院,休息了4个星期才回去上课。刚到学校,我就遇上,了数学考试。我的表现还不错,考了94分。成绩公布后,老师在班里表揚我:“你们这些人啊,还不如人家请假一个月的人考得好!难道黄心悦的床有魔力,还能帮助她复习功课吗?”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向我投来艳羡的目光,我的脸又像喝醉了酒一样,红得发烫。“没什么,我……我在家自学……”我只好轻声对称赞我的同学说。
我不喜欢表扬,因为,它总是让我害羞……
第五篇:孩子不喜欢作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总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都是因为家长或老师以下四条做的不好。【
一、你可以让她多读多背一些东西。】
【做这项工作家长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坚持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月两个月都是不会有明显成效的。你如果坚持一两年,孩子的词汇丰富了,自然就有话可写了。这是积累词汇。】
二、【你还要多领着孩子出去转转,引导孩子多观察。这是积累生活。没有生活素材写什么?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三、你还要多引导孩子对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经常有条理地说一说。
孩子说好了,你就告诉她,把你说的写下来试试看?这样孩子一旦写成一篇理想的作文,就会如梦初醒,原来作文就是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呀。她写作文的畏难情绪一下儿就会烟消云散消失殆尽。这样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就会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儿。
【
四、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对孩子的每一点滴进步都要给予热情的夸奖。这是使孩子继续进步的绝对良方。】
一次我儿写《美丽的秋天》,正是秋季,我选一个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好天气,先带着孩子到田野里走了一走,转了一转,引导孩子深入细致地观察一番。回到家里我就引导着孩子边回忆边有条理地说,说完了就告诉他,仔细想想你刚才说的,好孩子,把它写下来吧,你一定能写好的。这样一路引导下来,我孩子果然把这篇作文写得挺好。
这位亲爱的家长,你可能说,教孩子写作文这么难呀?对,教孩子写作文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且需要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方法。不要相信快速作文之类,那都是骗人的。
孩子不会或者不愿写作文的几大原因
一、孩子不会或者不愿写作文的几大原因:
1、“蜗居”式的生活方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导致孩子见识不广,眼界狭窄,缺少生活积累。
2、电脑、电视、手机的强烈视觉听觉冲击,导致孩子不爱看书,涉猎不广,知识面狭窄。
3、缺少玩伴,自由、自主玩耍时间太少,导致创作灵感缺失。
4、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疲于应试,导致孩子把活的语言学成了死的。
5、教师对作文教学缺少把握,条条框框太多,字数要求太多,人为拔高太多,导致孩子害怕作文。
二、几点比较有效的建议:
1、放孩子出去走走,尤其是伙伴之间的玩耍很重要,它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一次争吵,一次谦让,一次合作等。要知道,玩耍也能长智慧。
2、让孩子关注家里的琐事,给他们讲讲,让他们动动手,参与参与。这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是孩子写作时很好的素材。
3、不玩或少玩电脑游戏,少看电视,多点时间看课外书。书中确有“黄金屋“。爱看书的孩子聪明,想象力也丰富。这对写作很重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人为的拔高要求,孩子有能力差异,要允许孩子写不好,不要强求重写,不要要求字数,不要“一定要这样写”,要传授一些通俗易懂能操作的写作方法,要给予积极地鼓励与肯定,要尽量地去理解孩子的作文。如果你能做到这三要三不要,你的学生一定能写好作文。
1、缺乏生活来源。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兴趣造成的。其实,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2、父母的要求太高 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开始写作文时,就希望孩子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对孩子写作的期望值比较高。而期望值高了,要求也就严了,要求严了,看到的缺点也就多了,看到的缺点多了,与心中的期望又形成了较大的落差。于是,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也就粗暴了。过高的要求,过多的批评,也导致孩子没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对作文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孩子觉得作文太神秘。当孩子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作文要有结构、立意、要有中心思想,规定作文的字数等等。让孩子对作文产生了神秘感和惧怕感,觉得这个作文这么麻烦,我恐怕写不好。
4、没有章法。多发生在整日叽里呱啦、看起来好象很会讲话的儿童身上,他们的条理不够,因此作文没有章法。
5、写字能力差。儿童对文字的记忆力较差,每当心里有一大堆话想要表达时,由于一大堆生字总在困扰着他,打断他的思维,使他的条理显得更加紊乱。
6、表达能力较差。有些孩子很能写字,在生活处理上也很有条理,却因为缺乏词汇量,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弱,对事物的描述一是一,二是二,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辞藻来叙述,以至作文写得短,两三句就把话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