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五篇)

时间:2019-05-15 11:5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

第一篇: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

出自杜荀鹤《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释】

⑴泾溪:又称泾川、泾水,在今安徽泾县西南,发源于黄山北麓,东北流至泾县城关镇与徽水汇合后,称青弋江,然后到芜湖汇入长江,泾县,即以泾溪而得名。

⑵兢慎: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见《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⑶倾覆:颠覆、覆没。

诗意: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赏析】

《泾溪》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写的一首哲理诗,它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枕戈待旦。诗写得曲折,理析得透彻。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辨证。

泾溪由于滩多石险,水流湍急,船夫都很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都没听说过有翻船事故,反倒是水流平缓又没有石头的地方,时常听说有船只沉没。

这首小诗,阐明了河流的险阻或平稳,船夫的谨慎或粗心,同行船安危的辩证关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一件事情如果人人都知有风险,大家做的时候就会小心谨慎,最终反而能成功;而一件看起来很容易的事,常常会因为人们的轻视与疏忽而搞砸。

从表面看,诗的事理是碍而不通的。因为行舟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不通的现象中,潜藏着大通的本质。因为舟是人驾的,舟的载沉,不取决于路的平险,而决定于人的状况。溪险石危时,人人警惕,自然安如泰山;平流无石处,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这,正是杜荀鹤《泾溪》诗析理的高妙之处。

第二篇:杜荀鹤《山中寡妇》全诗及赏析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

⑴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⑵麻苎(zhù):即苎麻。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⑶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⑷和:带着,连。

⑸旋斫:现砍。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⑹征徭:赋税、徭役。

【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官府交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赏析:

此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

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从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着笔,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战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栖身。

“麻苎衣衫鬓发焦”一句,抓住“衣衫”、“鬓发”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身着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肖其貌而传其神。从下文“时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写来看,山中寡妇显然还是青壮年妇女,照说她的鬓发色泽该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难的熬,使她鬓发早已焦黄枯槁,显得苍老了。简洁的肖像描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苦,写出了她那饱经忧患的身世。

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此处的“纳税”,指缴纳丝税;“征苗”,指征收青苗税,这是代宗广德二年开始增设的田赋附加税,因在粮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称。古时以农桑为本,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了,田园荒芜了,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残酷的赋税剥削,使这位孤苦贫穷的寡妇何以为生呢?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只见她不时地挖来野菜,连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时烧柴也很困难,燃生柴还要“带叶烧”。这两句是采用一种加倍强调的说法,通过这种艺术强调,渲染了山中寡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深山有毒蛇猛兽,对人的威胁很大。寡妇不堪忍受苛敛重赋的压榨,迫不得已逃入深山。然而,剥削的魔爪是无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也难以逃脱赋税和徭役的罗网。“任是”、“也应”两个关联词用得极好。可以看出,诗人的笔触象匕首一样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质。

诗歌是缘情而发,以感情来拨动读者心弦的。《山中寡妇》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诗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诉诸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描写之中。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最后,诗又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引发感慨,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个山中寡妇的苦难,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妇同命运的更多人的苦难。这就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残酷的剥削,深化了主题,使诗的蕴意更加深厚。

第三篇:《鹤联句》全诗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

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频紫霄垠,飘颻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

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

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

纤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

岩栖干溪树,泽饮卑朱泠。

鸾皇自埙箎,燕雀徒商参。

独翅耸琼枝,群舞倾瑶林。

病余霞云段,梦回松吹吟。

静嫌鹦鹉言,高笑鸳鸯淫。

金清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粱不得已,虮虱胡为侵。

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

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

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

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

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几诮鹰隼鸷,羁韝俄见临。

还嗤凫鷖贪,弋缴终就禽。

乘轩乃一芥,空笼仍偶金。

片云伴遥影,冥冥越烟岑。

长飚送逸响,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来,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

第四篇: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及赏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及赏析

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及赏析 如下: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及注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 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

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

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第五篇:李杜诗赏析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和杜甫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位诗人了,最近又重温了大家们的杰作,其艺术成就之高不禁让人叹服。李白的浪漫和潇洒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欣羡,受其影响的年轻人到今天也有相当的数量。而杜甫对天下民生的关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凝聚成的结晶到了现如今也仍然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记得以前有人提出李白是胡人的观点,更有甚者,根据李白出生地在国外这一事实进而推测其为外国人。不难理解为何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为胡人,因为在人们的影印象中,胡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李白正有这样豪放的一面,况且李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的过程中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杀过一些恶人,且风流倜傥,处处留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陆小凤,李寻欢,他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义气,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虽处在艰难困苦的重重压力和挑战之中,心中常存一份正气,将世界看得更淡,摆得更平,而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啊!

李白的诗也有多种风格,而卧更愿意谈谈他对友人的深深情意。开元十四年,李白在蜀地游历的时候,给一位友人寄去了一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回忆了两人共同赏月时所见之景,峨眉山上,被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一半的月亮倒映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月亮和群山的形状发生着变化,似乎也在跟着流动,瞬间变得层次分明。这种景色多么震撼,眼界何其开阔,而此时的夜晚,李白从清溪向三峡进发,而友人会在渝州那里吗?古人之间的情感可能比我们现代人更简单,似乎能非常贴切地理解李白当时的感受,那种对可能即将见到的人的那种期待与惊慌,就像马上要上台和全国人民作报告一样。而我们今天再也不会有那种疑虑,友人是否在渝州呢,也许我们只需一个电话便可知晓,但这样也少了一份哀思,多了一份惆怅。

《赠汪伦》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却感人至深,短短四行诗,铺排有序,最后点睛,我们现在也偶尔有类似的情况,那个时候性情中人怕是早已吟起了这几句诗,一样的朋友分别,一样的忧思相托从古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退色,直到今天仍为人所膜拜,推崇。

杜甫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壕吏》。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在课堂上学到这篇文章,我还很疑惑当时官兵为什么不把杜甫这个青壮年劳动力抓去做苦力,服兵役。而高中再到现在重温,心里别有另一番滋味。文中最光辉的人物是“老妪”,我能想象但是让人心酸的情形:深夜,平静的村庄突然火光四起,恶吏疯狂地踹着院门,闻声,全家惊慌不已,乱作一团,六神无主,常年的战乱已让这家穷苦人心力交瘁,无力应对,在匆忙将自己的老丈夫推上围墙,助其逃走后,老妪惊恐地开了门,恶吏大声呵斥,要找出能打战的人来,老妪在噪杂中慌忙解释:自己三个被派去守城的儿子已死了两个,屋里只剩一对孤儿寡母,我虽衰老,还是愿意跟您回去,连夜赶到河阳还能来得及给战士们做早饭。古代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辛酸,多么让人无奈啊!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对最基本得生活条件的索取上都身不由己。而悲情人物“老妪”更是让人感动落泪,帮助若上战场即必死无疑的丈夫逃走后,有为保全儿媳和孙子献出了自己,年老的她在当时又有什么办法呢,劳苦一生,三个儿子却被战争夺去两个,最后的一个也时刻在凶险之中,随时可能接到其战死沙场的噩耗。自己最后的希望就是能够保全孙子,给家族留下一苗香火,将来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而自己,就听天由命,想怎样就怎样吧,生活已由不得她了。其中也能看出一些老妪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自己到军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帮助军队大赢战争,早日结束纷争的天下,是后来人过上平静安定的生活。这样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老妪的性格,和形象:原本只想过上平凡安定的生活,赶上了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实属无奈,被乱世抽掉了生活的根本,却仍存希望,努力地保全这个残存的家庭,最终,一半为了国,一半为了家,将自己也推上了战场。

文中有两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用心体会这两句,心里的感觉,一下就涌上来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绝妙之处,神来之笔,算是为无奈世事的一种怅然吧!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和杜甫是我们最熟悉的两位诗人了,最近又重温 了大家们的杰作,其艺术成就之高不禁让人叹服。李白的浪漫和潇洒为历代文人 墨客所欣羡,受其影响的年轻人到今天也有相当的数量。而杜甫对天下民生的关 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凝聚成的结晶到了现如今也仍然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记得以前有人提出李白是胡人的观点,更有甚者,根据李白出生地在国外这 一事实进而推测其为外国人。不难理解为何人们更愿意相信李白为胡人,因为在 人们的影印象中,胡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李白正有这样豪放的一面,况且 李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的过程中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杀过一些恶人,且风 流倜傥,处处留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陆小凤,李寻欢,他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义 气,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虽处在艰难困苦的重重压力和挑战之中,心中常存一 份正气,将世界看得更淡,摆得更平,而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啊!

李白的诗也有多种风格,而卧更愿意谈谈他对友人的深深情意。开元十四年,李白在蜀地游历的时候,给一位友人寄去了一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回忆了 两人共同赏月时所见之景,峨眉山上,被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一半的月亮倒映在水 中,随着江水的流动,月亮和群山的形状发生着变化,似乎也在跟着流动,瞬间 变得层次分明。这种景色多么震撼,眼界何其开阔,而此时的夜晚,李白从清溪 向三峡进发,而友人会在渝州那里吗?古人之间的情感可能比我们现代人更简单,似乎能非常贴切地理解李白当时的感受,那种对可能即将见到的人的那种期待与 惊慌,就像马上要上台和全国人民作报告一样。而我们今天再也不会有那种疑虑,友人是否在渝州呢,也许我们只需一个电话便可知晓,但这样也少了一份哀思,多了一份惆怅。

《赠汪伦》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 表达,却感人至深,短短四行诗,铺排有序,最后点睛,我们现在也偶尔有类似 的情况,那个时候性情中人怕是早已吟起了这几句诗,一样的朋友分别,一样的 忧思相托从古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退色,直到今天仍为人所膜拜,推崇。

杜甫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壕吏》。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在课堂上 学到这篇文章,我还很疑惑当时官兵为什么不把杜甫这个青壮年劳动力抓去做苦 力,服兵役。而高中再到现在重温,心里别有另一番滋味。文中最光辉的人物是 “老妪”,我能想象但是让人心酸的情形:深夜,平静的村庄突然火光四起,恶 吏疯狂地踹着院门,闻声,全家惊慌不已,乱作一团,六神无主,常年的战乱已 让这家穷苦人心力交瘁,无力应对,在匆忙将自己的老丈夫推上围墙,助其逃走 后,老妪惊恐地开了门,恶吏大声呵斥,要找出能打战的人来,老妪在噪杂中 慌忙解释:自己三个被派去守城的儿子已死了两个,屋里只剩一对孤儿寡母,我 虽衰老,还是愿意跟您回去,连夜赶到河阳还能来得及给战士们做早饭。古代百 姓的生活是多么辛酸,多么让人无奈啊!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对最基本得生活条件 的索取上都身不由己。而悲情人物“老妪”更是让人感动落泪,帮助若上战场即 必死无疑的丈夫逃走后,有为保全儿媳和孙子献出了自己,年老的她在当时又有 什么办法呢,劳苦一生,三个儿子却被战争夺去两个,最后的一个也时刻在凶险 之中,随时可能接到其战死沙场的噩耗。自己最后的希望就是能够保全孙子,给 家族留下一苗香火,将来能健健康康长大成人。而自己,就听天由命,想怎样就 怎样吧,生活已由不得她了。其中也能看出一些老妪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自己到 军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帮助军队大赢战争,早日结束纷争的天下,是后来人过上平静安定的生活。这样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老妪的性格,和 形象:原本只想过上平凡安定的生活,赶上了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实属无奈,被乱世抽掉了生活的根本,却仍存希望,努力地保全这个残存的家庭,最终,一 半为了国,一半为了家,将自己也推上了战场。

文中有两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 声绝,如闻泣幽咽」,用心体会这两句,心里的感觉,一下就涌上来了,不得不 佩服作者的绝妙之处,神来之笔,算是为无奈世事的一种怅然吧!

下载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荀鹤《泾溪》全诗及赏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范文模版]

    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3篇)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1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李白〔唐代〕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宜缓棹,清辉能......

    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精选五篇)

    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3篇泾溪原文翻译及赏析1泾溪杜荀鹤〔唐代〕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译文下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不......

    杜审言《登襄阳城》译文及全诗赏析★

    登襄阳城杜审言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注释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

    送友人的全诗及赏析

    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参考译文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友......

    《望秦川》全诗及赏析

    出自李颀《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注⑴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山中全诗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鉴赏】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

    《饮酒》全诗赏析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品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

    寒食全诗及意思翻译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译文] 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