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越两国春节习俗的论文
自秦汉以来,就不断有华人迁入越南,从而在以后的历史中对整个越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越南的生活和工作,其文化习俗就跟在中国的广西、云南相似。由于深受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越南除保留了京族自身的民族习俗外,其民间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都和中国国内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特别是越南的春节与中国国内几乎没有多少差异,蕴含着浓郁的中国味,让人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对越南的深远影响和在这里的深厚底蕴。
越南春节:越南同中国一样也使用阳历(公历)和阴历(农历)计年,而且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过农历春节的国家之一。同我国一样,春节也是越南民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两国人民都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大日子。两国的春节习俗主要包括:
一、灶王节
在越南的民间过春节一般是按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与我国国内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的类似。所以两国民间都会从农历的12月中下旬就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在我国的民俗中,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庭的日子,其标志着农历过年的开始。而在越南这一天过灶君节即灶王节,也会非常热闹,民间会有祭祀灶王爷上天的活动,并把这一天称为“入除”,即也标志着进入过年阶段。而且两国在关于灶王爷的传说上也基本一致,而唯一的区别在于,在这一天越南人民除了供奉灶王爷外,还要放生鲤鱼。在越南的传说中,灶王爷在上天庭之后在玉帝面前为凡间的人们说了很多好话,鲤鱼是灶王爷的坐骑,放生以后它将化为龙送灶王爷上天。
二、糯米糕和年粽
既然是过年,必定少不了传统的食品,越南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是方形的年粽和圆形的糯米糕。越南人认为,方形的年粽象征着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表示大地上有飞禽走兽,草木繁生。圆形的糯米糕象征着天,和年粽一起,取天圆地方之意。地正方圆,其寓意便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这些同时也是春节祭祖的供品。越南的糯米糕类似中国南方部分省份的糯米粑粑,都为圆形。不同的是中国现在许多的糯米糍粑有陷,而越南的没有。在食用上有些不一致,越南的吃法上通常一般用两个然后中间放上肉饼夹在一起吃。而越南的年粽跟中国广西的年粽一样,其主要成分和形状都大致相似。年粽主要用糯米制作,年粽内的馅料为猪肉、绿豆等,制作方法和食用都一样。由此可见两者文化联系之紧密。
三、贴春联和贴“福”
和我国一样,在过年的时候越南人也会有在家贴春联和贴“福”的习惯。越南人民喜欢在门前贴上大红春联,以前的春联是用汉字进行书写的。在其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的春联用汉字书写的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用拼音化文字,每个拼音字母成一个方块,不过其书写顺序和中国的春联一致都是从上到下。还有越南人在过年的时候喜欢在门上贴门神,来保护家,喜欢在家里贴上“福”来祈祷来年幸福。这些都深厚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燃放烟花爆竹
在中越两国人民过年时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人们都这样做来迎接下一个充满吉祥和幸福的新年。在其民间传说中,两国也及其相似。基本内容都是很久以前有一种怪物,(中国叫“年”,越南称为山臊),这种怪物会来找给人们带来麻烦,中国的“年”会来吃人;随后人们都发现这种怪物怕鞭炮,所以就用鞭炮来驱赶怪物。中国因为驱赶了“年”,人们便相互相走庆祝,过年便是由此而来。越南人民则在随后的节日中都会燃放爆竹来驱赶怪物,祈求吉祥,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也就由此而来。
五、守岁
和我国一样,除夕也是越南春节最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两国人民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守岁。这已经一代一代的融入了两国人民的血液当中。两国人民都认为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也会在这时拜祭祖先,祈求来年兴旺、幸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在除夕之夜越南也有与中国大不一样的习俗,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家团圆祭拜祖先以后,越南人民会在除夕之夜结伴去寺庙求神拜佛,祈祷来年好运,平安幸福。那时越南晚上的街道就会非常的热闹。到寺庙祭祀人们有一个“求禄”的传统风俗。“求禄”有两种:一种称为“香禄”,不少人在寺庙祭祀时点上一把或一支大香,站在祭坛前祷拜,然后把点燃的香带回家供奉在祖先祭坛的香炉上。传说,香火象征着兴旺发达。若返回时,遇上刮风,香火燃烧加快,预示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另一种则称为“采绿”,因为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即“采禄”。人们从寺庙祭祀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采禄”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官运亨通、吉祥如意。其实在我国也有这种情况,只是我国人民大多会把这种放在初一而越南人民则放到除夕。在越南北部的一些人民,除夕之夜还有放灯的习俗,这个与我国人民的在除夕之夜放孔明灯的习惯大致一致。
六、新年拜年
中越两国一样,在新年的假期中,从初一开始,都会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串门、祝福。
越南人把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客人看的非常重要,在越南的民间传说中,在大年初一第一个进自己家拜访的客人会给主人家里面带来好运,人民把这称之为“冲家”、“冲地”、“冲年喜”。
“冲年喜”是越南独具特色的过年习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除夕夜全家到寺庙祭祀神佛时,从家中挑出一个有福分的人,让其祭拜神佛之后手持“香禄”或“采禄”(在这里上文已有提到)回到家第一个进门,此时已是新年,那么视其为给自家“冲年喜”之人,他将给家庭带来好运。另一种是有的家庭年前会请一位忠厚善良、有福分的朋友,作为家里新年的第一位客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七、春节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越两国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会组织举行盛大的娱乐活动,两国人民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在新春春节期间,在中越两国,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会组织起来,在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人们的春节生活,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如:赏花逛花市,赏花逛花市是越南春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这来说在中国的南方各大城市,春节赏花逛花市也是如此;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在中国的民间也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两国的地域文化的差别性,在春节期间也会有一些活动还是有差别。春节期间越南还会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下人棋等,其中最具越南特色的活动便是下人棋。下人棋指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炮、马、象、兵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这种下棋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进入了古代金戈铁马的沙场一样,下人棋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八、春节禁忌
跟中国一样,越南春节期间也会有很多的禁忌。在中国大年初一不能吵架、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最好不要扫地,扫地以后的垃圾不能往家外面丢,要过来初三以后才可以,等等这些在越南也是如此。不过越南在春节期间也有一些独特的禁忌如正月初一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过年忌穿白色衣服,避免家里有丧事等。
第二篇:中越端午节习俗修改稿2
中越端午节习俗简介
1.中国的端午节
1.1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 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许多别称: 端五节、初五节、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等。因为,“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根据文献上的记载,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菖蒲和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水、湘水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2.端午节的习俗:吃绿豆糕
绿豆糕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但是一般和绿豆糕一块吃,缺一不可。很多地方有习俗端午节给亲朋好友赠送礼物,也是粽子和绿豆糕一块送,如影随形。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可能原因是端午节时候,进入夏收夏种大忙,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绿豆糕食用后能起到清热、利尿、消炎、解毒作用,与粽子正好是一对最佳搭档。
-煮大蒜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吃五毒饼
五毒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不是让大家吃这些昆虫的。只是吃了印有他们图案的饼,讨一个避疫的好彩头。因为大家都认为“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
-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和涂于小孩子的头额。这是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滋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挂艾蒿、菖蒲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灭菌的功效,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因此,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另外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游百病
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中国民间还有一个传统习俗,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们登高临深,采林泉百草,集天地芬芳,经洗、切、炒、晒而成,作家常必备之茶饮,以作不时之需。
用作端午茶的草药据少说也有上百种,常见的有:金钥匙、石菖蒲、鱼腥草、食凉撑、天仙果、山苍柴、大发散、马蓼晓、地风蓬、山木通、坚七柴、六月雪、土藿香、野菊花、黄生芩、倒妞刺、插田妞、金银花藤、金珠莲、牛舌草、墙络、艾叶、麦冬、铁大叉、陈骨皮、黄栀根、水桐子等六七十种。
端午茶,其重要价值在于:
一、端午茶是松阳民间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传统茶品,富有地方特色,包含了历代劳动人民认识利用大自然万物的智慧结晶。
二、其防、治病(未病)的实用性很强,且老少皆宜,长期饮用无副作用,是对付小毛病的良茶良方,可以应用普及。
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影响深远,在现代医药技术日臻完善的今日,只要积极认真加以开发挖掘其历史文化和现实利用价值,相信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据说,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自尽,许多人划船去追赶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互相追赶,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后人们又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后人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越南的端午节
2.1 端午节的由来
在东亚多国中都有端午节庆活动,但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的端午节庆活动各具特色。在越南端午节也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有许多别称跟中国的一样,如:端五节、初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等。但广泛的名称是:袪害虫节、水果节。因为,在越南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长的一天,五毒蛇开始活跃,大家都避开农忙,多休息和避疫,所以,称为“袪害虫节”。另外,这段时间在湄公河平原成熟的水果品种很丰富,又称为“水果节”。最近每年都有水果比赛。
以前在越南端午节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古代节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但现在端午节的地位有所下降,已不再重要,现在主要是保健康的节日。
2.2端午节的习俗端午采药
以前,端午采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也等到午时才到山间田野去采集野花香草,他们认为“端午草药”最为灵验。但这天每种草药采多少没关系,重要找到百种草药。晚上到家泡草药和水煮开洗澡,可保全年健康。还可以晒干后感冒、头疼等时饮用功能很好。用作端午草药常见的有:香茅、苜蓿、老姜、蕲艾、紫苏、紫丁香、柠檬、野菊花、麦冬、水桐子等。
中越端午节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可以简单归纳为:中国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目的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越南端午节主要是吃糯米酒囊、几种酸味水果和祭祀祖先,目的是为了保健康。
第三篇:春节习俗小论文
春节习俗小论文
宋乐天
春节始于夏朝,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庆贺这个节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流传至今。贴春联
春联也叫、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取“倒”的谐音,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究其由来,一说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值得一提的是,守岁的意义是其他活动不可比拟的。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中华民族的春节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只有传承、用心去体会,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使它发扬光大。
第四篇:春节习俗
没有人能够否认,我们的习俗一直都在改变。无论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还是节日的庆祝方面,一直都在改变。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一段北方过年的童谣说出了以往过年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理说,喝过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完元宵,这完整的一个年过下来得个把月。但繁忙的现代人哪有时间做完这繁琐的一套?如今的春节假日虽然是各种假中最长的,也只有一周而已。
腊八粥:腊八粥的传统做法是先将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等捡好洗净,煮成半熟,然后放进稻米、小米、黄米,再用文火熬,是粥稀稠适中,吃时加糖,并拌以预先煮熟的红枣、栗子等。如今市场上物品如此丰富,找齐这些用料并非难事,可是有多少人会了解并有耐心遵循这些传统的做法来熬粥?能记住那天是腊八,并买回一袋配好的粥料放在高压锅里煮的,已经是难得的有心人。
送灶君: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灶君爷一年四季都在厨房,伺候一家老小吃喝,观看男女老少的行为,二十三那天上天禀报玉帝。所以民间有说法要往他嘴巴上抹上糖,有的地方还给他抹上酒糟,意在让他醉了不要乱说话。今天城市里已经没有了灶间,厨房里只有煤气灶,所以想祭灶也不知该把灶君的画贴在哪里,难道贴在抽油烟机上?
扫尘:腊月二十四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扫尘日”,“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也就有了除旧布新的含义,意在把一切“穷”、“旧”都扫出门外。今天的中年人还能记得儿时随着家长翻箱倒柜大战灰尘的情形。今天的人们越近年关越忙,准备回家的,自然不用扫房,不准备回家的,腊月二十四也还在上班,找一个小时工帮助打扫卫生已经算对得起这个年了。
穿新衣:曾几何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老想先穿上新衣裳,可大人不让,非得等到三十晚上,洗完澡再穿。可如今,买件新衣服是件太平常的事,刻意攒好从内衣袜子到棉衣帽子等等到过年一起换上——好像有点傻。
春联:按规矩春联必须在除夕之前贴出,凡上联贴在进门之右边,下联贴在进门之左边。而末字是仄声的,是上联,末字是平声的,是下联。现在许多春联是印刷品,尽管看起来更加金碧辉煌,但总不及手写的那样让人珍惜;有的对门两家,竟然会碰巧贴了一模一样的春联,更不幸的,甚至将上下联贴反。
窗花:以前的窗花是贴在纸窗上的,窗花是大姑娘小媳妇巧手裁剪出来的。现在窗花也
卖得挺好,甚至在北京天桥都能买到,那是用机器刻制出来的,买回家用不干胶贴在玻璃窗上。玻璃窗没有了纸窗朦胧的美感,我们也不会有剪窗花的创造乐趣,即使电脑打字的速度再快,我们可能永远也学不来剪窗花的巧手艺了。
爆竹:据说春节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所谓爆竹,是用火烧竹子,竹子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春节气氛与爆竹的声音是不可分的。随着现代禁放范围的扩大,春节变得寂静无声了。据说全国禁放的城市已达到两百多个。这样无声息的春节,不免让人感到落寞。
年夜饭:这顿饭本来是我们一年到头最期待的也是最丰盛的一顿饭。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年夜饭搬到了饭店里去吃。在饭店里当然可以吃到自己家里做不出来的山珍海味,更省了做饭与刷碗的麻烦——但岂不知,过年的味道就体现在孩子们围着妈妈看他怎么做好吃的时的过程中。
包饺子:据说,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了。饺子形似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是“更岁交子”的谐音,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每到除夕,家家户户剁馅的声音构成春节特有交响曲。老北京人说“好吃不过饺子”,但今天在超市里,冷冻的饺子四时供应,实在已算不上什么稀罕美食。而且,今天的孩子,有多少人还会包饺子?
戴头花:杨白劳除夕夜回家,再没钱也给女儿带回一段红头绳。过去北方人过年的时候,姑娘媳妇爱戴头花。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也喜爱发饰,只是现在无论南方北方,时髦的女人在头发上做的很可能是这三件事:烫卷、拉直和染色。
门神:旧俗中,除夕家家户户要换门神,国人信仰门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后来还有了具体的人名,如汉代的神荼、郁垒,唐代的秦叔宝、尉迟敬德,还有钟馗。除了武将,还有文官。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都住在千篇一律的单元房里,已不用贴两个门神来把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坚固的防盗门。
挂千:除夕除了换门神,有的家庭还要挂千图利。挂千又称为“门笺”、“挂签”、“挂钱”等。一般用红纸剪成,呈长方形,上部为各种剪纸图案和吉祥话,底部为流苏式。这种风俗在北宋时已经流行。今天,它又演变成了新时尚——即那些大红的“中国结”是也。
拜年:从初一开始,到亲朋好友家或者邻居家祝贺新春。晚辈要给长辈磕头,平辈间行拱手礼。这些景象似乎只有在电影里见得到了。今天的人们用更新的手段取代这一切:电话
拜年,Email拜年,OICQ聊天拜年……短信拜年更是泛滥,在春节的时候甚至造成频道堵塞。然而方便快捷却千篇一律的格式拜年语又怎能表达得出独一份的亲情?
贺年卡:宋代城市发展繁荣,为了联络感情,人们在拜年的时候呈上自己的谒刺(类似于名片),附上自己的问候语,久而久之,便以贺刺、贴、笺等名称流行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以贺年片统称代之。贺年卡一度因过分豪华且不环保而遭人抨击,而今天都市的人却更倾向于发送电子贺年卡。见字如面的感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送橘:在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盛产柑橘,地方话里“橘”与“吉”同音,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家送橘,家里摆着大橘,请客人吃橘,以示吉祥如意。如今城市中许多年轻人不再送大橘,除了对风俗的不太讲究,还觉得用橘子送礼不够上档次,不如送上营养滋补品。
压岁钱: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本来是表达一种关怀的心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量水涨船高,成了长辈们的一大负担,有孩子把自己过年得到的压岁钱攒起来就能交下学期的学费了。也有的行贿者,将给压岁钱当成了一条走后门的捷径。
庙会:初一到元宵节之间,全国各地都会有举办庙会。北京的白云观、厂甸、地坛、隆福寺等都是有名的庙会。过去庙会的主体活动大致有三项:一是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二是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三是借此机会进行的文艺和商贸活动。但今天只剩下最后一项。过浓的商业氛围加上较为脏乱的环境,让不少人对它们兴趣日益淡漠。
空竹和大冰糖葫芦:这些原来都是北方孩子最喜爱的春节礼物,庙会的摊位上到处都会摆满它们。空竹是一种以竹木为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玩具,抖起来时会发出声音,声音越响说明你玩得越好。但北京已有多年没听到空竹的声音了,如果有,循声找去,一定看见是位中年人在玩。而大冰糖葫芦,过去馋得小孩流口水,今天怎么看却都觉得不够卫生。
广府岁暮花市:春节到花市看花买花是广州人传统的风俗。花市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除夕之夜花市进入高潮,直到午夜两点钟,人们才慢慢散去;这时花农们也把卖剩的鲜花降价出售,游花街的人们,往往就在这时捡到很好的便宜。这是为数不多的不但保持下来而且日见兴旺的春节习俗之一。
舞狮:拜香港电影之福,将舞狮的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且家喻户晓,更成了一种中国的代表性节目。以舞狮的形式拜年,源起于广东佛山。更早,舞狮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实际上,舞狮不但是春节习俗,平时民间有喜庆事时也常舞狮助兴,而且一些舞狮队渐有成专业运动员之势,他们互打擂台,参加国际比赛,技艺日见复杂精深。
扭秧歌:这也是过年时中国民间最常见舞蹈之一。扭秧歌发源于黄土高原,随着人民解放军进入城市,成为普及性最广的一种大众化舞蹈。如今在城市中,扭秧歌最多的人是一些浓妆艳抹的退休老太太。她们技艺绝对比不上专业舞蹈演员,但她们的享受却是专业演员得不到的——她们不是因职业为挣钱而舞,只是为表达发自内心的欢乐。
灯会:元宵灯会起初是为了象征佛光普照而举行,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盛大的过年娱乐活动。旧时没有电灯,元宵之时,正是满月的时候,月光与烛光交相辉映。龙灯、焰火、火树银花共同组成灯会的不夜天。
现代城市,当车道上来来往往的车灯、大街上的霓虹灯、大厦里的日光灯早已将一切照得如同白昼时,那满月、繁星也淡化在工业时代的灰色天空中。
东北冰灯:冰灯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春节到来时,南方已是春光明媚,而东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北方人民充分利用冰雪资源,雕刻一盏盏冰灯,装饰着寒冷的初春。当今,雕冰灯最有名的要数哈尔滨市。它已经成为该市的一种品牌。实际上,冰灯已逐渐走出地域、时间的限制,在南方,在夏天,都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一个冰天雪地的晶莹世界来。
第五篇: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8、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9、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10、舞狮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
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在春节时舞狮呢?相传明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头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怪兽逃之夭夭。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