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1: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

第一篇: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

2017年6月19日,五名大学同学约起,各自从不同的地方飞四川双流机场集合,一起租车来一次川西小环自驾游。

出行前,旅游线路、行程安排及租车事宜这些繁琐的工作,蔡、郭两位同学与蔡同学的爱人已不辞劳苦为我们安排妥当。

20日凌晨1点多我们先后到达双流机场,由预先定好的酒店接送车接我们到机场附近的酒店入住,可惜的是在那么豪华的酒店只是梦中待了几个小时就离开了。第二天早晨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先到机场租车处接车,是一辆七座豪华型别克越野车,拉我们五个人和行李刚刚好,很舒服。

我们的川西小环线游首先去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大登山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先走G4201成都绕城高速,再转G9都汶高速,到达08年大地震发生汶川后便没有高速了,再转350国道。路过映秀镇有同学想去看看地震遗址被我阻止了,想到那么多条活生生的生命,一瞬间就成为一地冤魂,我的心很不舒服,大家都从了我没去成。遥遥千里去一趟不容易,或许因我,给他们留下了遗憾。

向来听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条山路百步九曲,返过来折过去,像那些年打毛衣缠毛线团似的,向着高山之巅攀援,过了一个遂道又是一个遂道。350国道更都是在盘山,大都一边是深渊一边是高山,路面窄到刚容两车相错。国道上的遂道很是简陋,用住房来打个比喻的话,我们这边的遂道是高楼大厦,川西的遂道还在土坯房时代。逶迤绵延的蜀道,风光变幻,艳美绝伦。地图上查询,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到小金县开车要4小时10分钟,而我们却由于对蜀道的怯意和路边美景的吸引,用了两倍多的时间才到达。一路上随自己的意愿或走或停,走走停停。待过了巴郎山遂道,看得见巴郎山的雪峰后我们更是走不动了,尽管我已出现高反,难受的脸色都变了(回来后同学对我讲的,当时他们很是为我担心)也没能影响我和他们一起三步一停五步一下车来欣赏、拍摄那如画美景,在草地上狂欢在花丛中尖叫。传说巴郎山是四姑娘山的爸爸,当年那一带有个恶魔,看上了巴郎四个美丽的女儿中最苗条的四姑娘,欲撸四姑娘为妻,四姑娘不愿嫁与妖魔为妻,巴郎为护爱女周全与恶魔搏斗身亡,化作一座“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山护着他的女儿们,人们称那座山为巴郎山。而那恶魔一怒之下打开天河闸门,天河水一泻而下,眼看这一地区就要成为一片汪洋,百姓就要藏身海底,四个姑娘挺身而出手拉手一字排开也随父化作四座高入云天的大山,阻挡了天河水,拯救了百姓,为铭记她们救命之恩,百姓把这四座常年积雪的高山叫做“四姑娘山。”这四位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孩儿,一个个都是棱角分明铮铮铁骨的女汉子,一个更比一个长得高大,从幺姑娘山、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到大姑娘山,身高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其中幺姑娘山为四川省第二高峰。这四位姑娘年岁太大了,长年白发苍苍(冰雪覆盖)。虎背熊腰的男人都没几个能降服得了她们敢与她们亲近,我们这些个柳弱花娇弱不禁风的无用书生压根儿就没敢想亲近她们。计划就是在她们身边沟沟壑壑里转转,远远的仰望着她们当面把赞美歌送给她们。

在巴郎山雪峰的视线里,越接近目的地海拔越高,我的反应也越加严重,到有了高原草甸的地方(同学说路边标志海拔3400米),我的胃翻腾着把路上充饥的零食全捯饬了出来(他们开始有点后悔带我出来)。路还在向山上爬,我们照样到每一个观景台停下来拍照片。到距目的地长坪村六公里左右猫鼻梁时,海拔开始下降(海拔3500米),天下起了小兩,灰色幕布遮盖了大山,路过猫鼻梁也没看到啥,再者大家的肠胃也都对起了山歌,在猫鼻梁没作停留。

下午三点多雨住了,我们到达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村,村里新建的仿古藏式楼宇林立,都是客栈或饭店,看着名称争奇斗艳的众多客栈,你可以想见这里的旅游业相当兴旺。这里的客栈比较便宜,几十元钱便可以住一晚,我们因一位同学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情结,选择了比较高大上的曾拍摄这部电视剧外景地之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客栈,每人每日一百多元住宿费,客栈一楼门外与门庭之上用淡粉色仿真桃花装饰,我们住在三楼,提着个大旅行箱上去有点费力,卫生还可以,这里的六月天凉爽宜人,根本不需要空调那东西。因为住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客栈,旅行归来后专门看了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看了几集也没找到那个客栈的蛛丝马迹,电视剧编的太象蜡制面条的味道,没能继续看下去,也就没能找到住在电视剧里的感觉。

下午四点多吃完迟到的午饭,再过一个小时长坪沟景区就闭门谢客,我们自是进不去了,客栈主人指点我们,附近还有两个免费景区,一是长坪沟售票处外山坡上,二是我们曾路过的猫鼻梁观景台,天睛时,猫鼻梁是观赏四姑娘山的最佳位置,但此刻天气阴沉沉的猫鼻梁观景台也看不到什么,长坪沟售票处外那片山就成了我们的唯一选项。我们刚踏上景区栈道,雨又刷刷的下起来,急忙往回返,还没跑到售票厅屋檐下,大雨如注,我们躲到屋檐下避雨,屋檐长廊里展示着四姑娘山的美景照片,照片大都或是日出日落时分的景色,或是雪景,都是我们此行不可能拍到的景色,一位同学挑几张照片翻拍了发在同学群里蒙人,逗出我们的笑声抖动着雨中的空气,引来其他游客不明就以的目光。

老天爷哭累了休息后,我们怕山路湿滑没再上山,回到客栈不打算出去玩了,坐在窗前摆龙门阵(唠嗑,四川人叫摆龙门阵)喝茶,谁知这四姑娘山的天就如婴儿的脸说变就变,一杯茶还没喝完,太阳出来了,且是那么的灿烂,照得我们心痒痒,赶紧发动车子去爬猫鼻梁。半路上,几个泥瓦工正在路边一块稍宽敞的地方铺设水泥地砖,恰施工到路边,他们的工具材料堵掉半条路,我们减速慢行时发现了侧后方的雪峰在阳光下洁白晶莹闪闪发光,似在招唤我们停下来,而在山路上要停下来,车只能停在工人们刚铺好砖的空地上,别无选择,工人们急得大叫阻止我们,怕损坏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连陪笑带道谦边恳求边下车走向崖边,一边忙不迭的拍照一片吱哇乱叫,一连声的叫喊“太美了!太美了!”感染得工人师傅也顾不得阻拦我们了,也举起手机不停的拍照,嘴里还一边磨叨“半个月都没得出太阳喽,真的是美哟!”看来我们与四姑娘山有着前世修来的缘,当地人都半个月没见过她们的面,我们来时还阴雨绵绵,此时竞阳光明媚的与我们相见。

云在移动山景在变幻,这峰出来那山隐,我们过足了瘾才又继续驱车向猫鼻梁而去。

猫鼻梁是观四姑娘山的好地方,距巴朗山垭口一千米,建有一座两层楼的观景台,平台一层几家卖土特产的商贩正在收摊,见我们到来暂停了下来,一对二十几岁的藏族小夫妻带着个两三岁的儿子,那个孩子一见我特别喜欢跟着我,或许我是他前世的亲人,反正总是要跟着我,我上二楼观景他也要跟着,怕他从栏杆间掉下山去,我紧紧的跟着这个调皮的不停跑动的孩子,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我说话,不让他爬栏杆,他就是要爬上去看,我只能抱着他,高原反应又让我上气接不上下气抱他不动,只好把他送下楼去交给他的母亲,没想到他又自己爬上(那是真正的爬,手脚并用。)来找我,无奈只能与他一同玩耍。不一阵工夫,太阳去了山的那边,去给地球上另一半人送温暖,雪山被隐藏起来,观景台上寒风瑟瑟,尽管穿了冲锋衣,还是每个人都冻得不由自主地缩小自己的体积,我们的这点能量不足以与大自然抗衡,抵挡不住山中寒气侵袭,有人开始打喷嚏了,不得不在抖擞着拍过几张照片后打道回府。

四姑娘山景区由一山——四姑娘山,三沟——双桥沟、长坪沟、海螺沟组成。

长坪沟早上七点开门,下午五点关闭。我们就住售票厅附近,不用着急早起,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第二天吃完早饭八点多,我们去买票,票价每人70元,50元门票绑架了20元车票。那车可不是让你坐着游览的,是从售票厅坐到真正的景区门口的,景区游览全靠一双脚或是骑马,步行走栈道,骑马走烂泥潭。我们选择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一次长坪沟的长度。只在返回途中,还剩两三千米远时有位同学走不动了,我陪她骑了会儿马。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骑马既不能拍照也不能好好看风景,还要溅一身泥。

长坪沟长四十里,栈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水,沿路的山坡上几乎都在往出渗水,汇入溪流潺潺流淌,蜿蜒回转,一路与我们相伴。山水原始、古朴、幽静、神秘,植物种类繁多覆盖率高,嫣然一幅“林深不见人”、“清泉石上流”的设色山水画。到这里旅游不用担心总是看人后脑勺,拍照片总是与陌生人合影,一车一车的人撒进去,很快就在密林中不见了踪影。山中被无根水细细清洗了半个月的空气,清新得要将你融化,新雨后的树叶青草苍翠欲滴,远处的雪山银光耀眼。

在北方大树下的植物因为缺少阳光生存艰难,在四姑娘山这里却不受影响,依然生长得繁繁茂茂,生机勃勃。地面上铺满了绿底子花地毯,大都为紫色龙胆花、黄色驴蹄草花。无论走到哪里,我总是见花就拍照,影响得我们的摄影师蔡同学也匍匐于地为花留影,并采一朵大红花为夫人戴在头上。比花草高的是灌木,比灌木高的是杨柳树等树木,更高的是古柏、青松、彬树等总是要出人头地的乔木。层次有第密密匝匝的植被,遮天蔽日,把阳光揉成一地碎屑,尽管艳阳高照,我们也无需打伞防晒,自有一棵棵古木为我们遮荫。景区建设很人性化,沿途建有多个凉亭供游人休憩。长坪沟虽峡谷长天处处皆美,景区规划者还是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划分出不同名称的景。在景区游客不管是徒步还是骑马开启长坪沟游的地方是第一个景点喇嘛寺,也就是景区内乘坐七公里小交通的终点站。沿路有虫虫肢瀑布、枯树滩、甲绒嘟瀑布和上下干海子。到枯树滩开始一步一景,树木盘根错节,枝条伸曲有致,雪山上融化的雪水缓缓从它们脚下流过,这些柏树、杉树被雪水日久冲击而死,虽然树身干枯,苍白躯干燥裂衰竭,但他们仍然保持了生前的形状,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紧紧扎根于这片曾哺育他们成长的土地,有的枝干如剑似戟,傲然刺向天空,有的横卧于地,架起游人滩中猎奇的独木桥,立卧随机,构成一种原始的凌乱美。没有枝叶的枯树林区,视野开阔起来,木板栈道吸收了太阳的能量暖暖的如乡村热炕头,我们惬意地躺在上面享受日光浴,缓解徒步七八公里的疲累。

上下干海子是沟内栈道目前的终点,在幺妹峰脚下,栈道终点是大部分徒步游客(强驴除外)有能力用双脚丈量的最大长度,我们五人仅我与另一名同学到达栈道终点。下面接着的景点是红石滩,因河滩石色是奇特的鲜红色而命名,这种景观在四姑娘山景区里很多,据说要数旅游难度系数最大的海螺沟内的红石滩最为壮美,听了当地人的介绍,我们望难行怯放弃了原计划内海螺沟的美景。我们属正宗的自由行休闲游,别人差不多走完一条沟的时间,愣是让我们晃晃悠悠的在七八公里的栈道上消耗殆尽,此时我们的体力也不容我们继续前行,天又飘起了雨丝,长坪沟内木骡子、唐柏古道、水打坝等景点只好留给未来再去探究。

长坪沟里植物种类丰富,令我难忘的有松萝,度娘告诉我它们又名女萝、松落、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松毛、海风藤、金丝藤、云雾草、松上寄生、雪风藤、山挂面、飞天蜈蚣、松毛、石丝线、飞山翅、仙人头发、金丝藤、云雾草、老君须、胡须草、荼须、过山龙、石须等,光看它们这五花八门的名字,你也能想像出它们的长相,丝丝缕缕悬垂于松枝上,如同给松树穿上了金缕衣,朦朦胧胧仙袂飘飘。松萝属地衣门,松萝科植物,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枝体基部直径约3mm,主枝粗3~4mm,次生分枝整齐或不整齐多回二叉分枝,枝圆柱形,少数末端稍扁平或棱角。听同学说只有在空气极干净的地方它们方能生存。

松萝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作用,所含的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有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之用。不过只有长于松树之上的须须才是正宗入药松萝。

还有一种大红色生长在枯树上的菌类,长相似传说中的癌症肿瘤,没有规则的形状,外表疙疙瘩瘩,原来以为度娘是万能的,不想度娘也不知道它为何物。还有一种百度一下也不知道的东西,生长在树干上,形状似一朵牡丹花,每个花瓣都象一片荫干的树叶,灰中带绿。

返回的路程骑了两三公里马,看到一段溪水另一侧的风景,在马主人家院外草坪上过了过躺在草坪上遥望蓝天的瘾,人行栈道旁的草坪都是沼泽地无法入内。

是日,仍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客栈食宿。长坪村的客栈家家提供简单的餐饮,家家菜谱里都有一道野菜,我们在景区里碰到不少专门采野菜卖钱的藏民。

第二篇:漫笔崂山仙境随笔

“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对我个青岛人来说,却不识近在咫尺的崂山真面目,留在脑海里的只是些浮光掠影的记忆。

初见崂山,那是在中学时期。星期天,几个同学骑单车几次同去逛崂山,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对崂山历史的渊源,风光的独特,人文的内涵,知之甚少。犹如鲍鱼当成蛤蜊吃,不知其金贵。直到在异乡工作几十年后,受青岛理工大学邀请,来参加母校校庆活动,才有机会饱览了崂山胜景。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可以看到两种景色: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故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那天,阳光明媚,海风徐徐,在崂山长大的一个同届同学的带领下,我们驱车直奔崂山。为了看得真切仔细,我们上山不开汽车,不乘缆车,不走大路,专挑石阶云梯和林间小道。因为那个同学对崂山的地形地貌、沟沟坎坎都了如指掌。他说:“我们来个逆向思维,不走旅游常规路线,走鲜为人知的捷径。”沿途林深树茂,茅草灌木丛生,路就修在峭岩的山腰间,盘曲往复,极尽转折之至。

我这个同学是个见多识广、口齿伶俐之人,一路边看风景边讲山海经。他说崂山原来叫鳌山,若问起这鳌山的来历,里头还有段美妙的故事呢:

在老早以前,茫茫的东海滩上,一没山,二没岭,方圆百里是一马平川的草地。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坐落着大大小小48个村疃。这东海滩上住着的人,有的靠打鱼捞虾谋生,有的靠开荒种粮糊口,尽管干的营生不一样,可是家家户户都过着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安定生活。谁知这一年,大祸从天降,东海里冒出个有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你道这鳌鱼有多大?尾巴一翘,东海里就竖起个高高的“海岛”;身子一浮,东海里就现出老大一片“陆地”;4个爪子一趴,东海里就掀起万顷波浪;咧开大嘴喝一口水,东海边就落一次大潮!

靠海边有个王家疃,疃里有对胆大艺高的兄妹。哥哥名叫大智,20出头;妹妹名叫大勇,刚刚18岁。他们在48疃乡亲的帮助下,打死了大鳌鱼。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大鳌鱼的遗骨,变化成了南北长30里、东西宽30里的一座山。因为这山是大鳌鱼化成的,人们便叫它是“鳌山”,山南头叫“鳌山头”。

因为这鳌山山势陡险,攀登特别费力,后来人们把它叫成了“劳山”。文人在攀登之后,写诗作文留念时,又在“劳”字边上加了“山”字旁,才成了今天的“崂山”。

我听得如痴如醉,早已忘了爬山的疲劳。沿着古老的石阶,伴着潺潺清泉,我们曲曲折折蜿蜒而上,绕过一条悬崖峭壁,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的玉龙瀑。只见水帘从二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喷涌直下,倒挂在空中。在太阳的照耀下,整个瀑布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周至元有诗赞曰:

“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

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

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

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此时此刻,我也深深感到这里的瀑布,与李白笔下“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于是,我也学着古人的样子,即兴赋诗一首:

倾天水如柱,万卷珠帘开。

琼击石钟脆,细雾扑面来。

离开了倾珠泻玉的玉龙瀑,我们又来到了北九水。它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而得名。这条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竞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以“九水界桥”为界、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统称为九水十八潭。《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在崂山十二景中,最为秀丽多姿的当数“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黄襀有诗赞曰:

“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

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1934年7月,我国著名爱国作家郁达夫曾来北九水游玩,他由九水庙至靛缸湾再到蔚竹庵,一步一景地细览,被这里的的风光所陶醉,激情如潮,文思澎湃,在第三天后,精心创作了歌颂崂山的诗:

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

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中午,我们在山上的“农家乐”进餐。本来是我出于感谢请同学吃饭,而他说要尽地主之谊,抢着埋单。菜肴既新鲜又味美,蔬菜是饭馆老板自己种的,山珍是他上山采摘的,海鲜是他亲自捕捞的。满满一桌子只花了180元,我惊叹曰:“要在上海,至少要四、五百元。”由于“加了油、充了电”,马上浑身是劲,我提议向主峰冲击。沿途悬崖陡壁,险象环生,为了分散我的紧张情绪和疲劳感,我亲爱的同学又拉开了“话匣子”:

“这崂山自古就是道教圣地,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那时,没有大道可走,脚下这些小路就是道祖们常走的‘仙道’。”接着他又绘声绘色地讲了《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书生叫王七,生性好逸恶劳,整天梦想当神仙,爱读求仙修道之书。一日,他看书入迷,幻觉中自己到了山上三清观,拜一位老道长为师,老道长给他一把斧头,叫他明日起上山砍柴,日复一日,王七吃不得苦,便想偷溜回家,忽见两个老道士向三清观走来,他忙躲在一边,见二人穿墙而入。王七吃惊,求师父教他穿墙之术,也算不枉此行,最后他学了穿墙术,老道长劝他不能以此为非作歹,否则仙术就要失灵。王七回到家里,向妻子炫耀说遇到了神仙,学会了穿墙越壁的本事。妻子听了不相信,王七就站起来做给妻子看。只见他憋足气,离墙几尺远,猛劲朝墙奔过去,结果一头撞在坚硬的墙壁上,顿时跌倒在地。妻子急忙跑上前去,把他扶起来,见他额头上鼓起了一个青包,足有鹅蛋大。妻子笑话他吹牛,他又羞愧又愤恨,连声骂道士不是个好东西。”

走着听着,看着想着,不觉疲倦地就爬上了崂山之巅——巨峰。走到山上远眺,顿觉心胸开朗。这里既具有北方的粗野,又具有南方的清秀。群山深奥,流水清幽,山海景色,融为一体,犹如一幅锦绣的画卷。深感身在云雾中,心旷仙境里。

这巨峰,又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但我们还是爬上去留了影。看到眼前的气势,此时我不由想起那年登峨眉山金顶时的情景,上山时兴高采烈,观云时如幻如梦,下山时有点败兴。因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用红油漆写着一首四川方言打油诗曰:“都说峨眉天下秀,我说峨眉秀个球,不是郭老来吹牛,龟儿子才到此一游。”缘由是郭沫若曾写过峨眉天下秀的文章,这人自己来金顶参观后,感到不以为然,故出此不屑狂言。

继续往东走,我们来到了上清宫,俗称上宫,是道教著名宫观。位于崂山东南麓,昆仑山之阳,宝珠山坳中。上清宫四周峰峦蜿蜒,孕抱不露,幽而不隘,深而不邃,为栖真佳地。宫内古树参天,前院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宋植银杏一株,为崂山银杏之冠,被称“仙树”。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宫后院曾有一株白牡丹,干高丈余,枝繁叶茂;春天花开时,花如冰盘,有数百朵,洁白无瑕,芳香四溢,满院生辉。古人诗云:

“门前排列锦为屏,墙内清阴绿满庭。

百岁牡丹千岁杏,一花一木亦通灵。”

宫西北岩下石间有一清泉,名曰“圣水泉”,其水甘冽澄明,为崂山一大名泉。宫前石桥名“朝真”,宫西石桥曰“迎仙”,实为仙宫也。

我和同学在上清宫稍事休息,看着美景喝一杯崂山绿茶,爽心惬意,随即兴赋诗一首:

“上清宫内品清茶,谈昔论今话天下。

千古英雄浪淘尽,喜看人民兴中华。”

顺山而下,我们又到了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是崂山最大的道观,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美赛江南。只见那山,一边长满青青树木,另一边则是白石累累,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也。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水清澈,海天一色。太清宫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韵情古色古香。太清宫已经有2200年的历史,三官殿供奉的天官、地官、水官其实是尧、舜和禹,而三清殿供奉的实际上是老子在三个阶段的不同形象。

三官殿前,有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是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冬春之际,满树绿叶流翠,红花芳艳,犹如落了一层绛雪,名叫耐冬(山茶花)。不远处原有一株白牡丹,高及屋檐。遥相绽放,芳香吐艳。

走进太清宫,只见香火缭绕,人声鼎沸。上供烧香的,祈福祷寿的,默默忏悔的,暗中求子的,地上跪的一排排,个个虔诚,人人衷心。他们平时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可这时却显得特别大方,不仅花钱买香烛,还往功德箱丢钱呢,少则十元八元,多则上百。据说,寺庙每天的收获颇丰呢。

正在我跃跃欲试也想祭拜时,忽见一帮学生围在耐冬树前,听一位女导游讲解。我赶忙跑了过去,而且挤在了前面。她说:当年蒲松龄曾寓居于此,终日与牡丹、山茶相对,《聊斋志异》中不少美文就是在这里写成。神话故事《香玉》就是突出的代表。接着,她就讲述了一段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书生相恋凄美动人的故事:“一黄姓书生在太清宫附近读书,白牡丹感其深情化作香玉与之成婚,后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亦失踪,书生终日恸哭,凭吊时又遇山茶花所化的红衣女绛雪,与之一同哭吊香玉,花神终于感怀动容,便使香玉复生。黄生死后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赤芽,无意中被小道士砍斫而去。白牡丹和山茶花于是也相继死去。”

女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使我听得出神入化。为表怀念之情,随后赋五言古风一首以颂之:

“海上第一山,山下有太清。

依山傍大海,聆听双涛声。

游人络不绝,世代香火浓。

院内有奇树,芳年七百龄。

花开红似火,根深叶茂盛。

传为一花仙,隐身变耐冬。

牡丹仙香玉,相恋爱黄生,中途玉夭折,黄欲绝悲痛。

绛雪重情义,友情助爱情。

真情感天地,香玉得复生。

她却独自守,含笑对众灵。

后人怀其善,纷至睹芳容。

不见花仙面,只有花儿红。

游人寄相思,依树留倩影。

绛雪何所在?去问蒲松龄。

游览了太清宫,我们又来到海边。那蔚蓝清澈的海水,配上远处的点点白帆,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海边树林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集贸市场,各种大排档、民间小吃琳琅满目。我同学说:“上午吃了农家乐,现在再让你尝尝当地传统民间小吃。”于是,我们要了两碗甜沫(里边有小米面、腊肉丁、花生米、粉丝、菠菜组成),又买了两份煎饼卷大葱,吃得喷香喷香。

饭间我诚恳地说:“老同学有机会去上海,我来做东,带你好好看看周边的江南水乡古镇。”

同学则说:“欢迎你再来。”

“啊!还来呀,崂山不都看遍了吗?”

“你才看多少呀,崂山一年四季,朝暮晴阴,景色变化多端,千姿百态,风光无限,她有十二景呢!”

“哪十二景?”我好奇的追问。

同学搬着指头说:“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他喘口气接着说:“看全这些景色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比如看日出,你必须住在山上,还要早起抓时机。”

一日的崂山游,使我兴奋不已,流连忘返。駆车反回市区时,脑海里崂山美轮美奂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

崂山的山很美——淡淡的,青青的。那山不很高,但不失险峻,且极其清秀。一片片杂夹着岩石间翠翠的绿色,让你不尽的思念。登巨峰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

“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

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

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

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崂山的水很美——柔柔的,甜甜的。那水不喧,及其清澈。山道两旁总有一泓泉水潺潺流过,或清澈见底,或清凉冰爽,都那么不急不徐从容地流下去,那让你也会情不自禁的走到溪边,用心贴近她们,用手捧起滋滋品尝。崂山矿泉水,驰名天下,是大众喜爱的健康饮用水,这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崂山的石很美——怪怪的,熠熠的。无论是石阶小路,还是静卧水底的卵石,都渗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柔美。虽然娇美却不显妖媚,只是静静地为这淡雅的山水再添一笔浓意。崂山异石林立,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仅在主要游览线路上能观察到的象形石就多达200多处。比如“虔女峰”、“蟠桃峰”、狮子峰”、“五指峰”、“青蛙石”、“绵羊石”等等。绿石是崂山的珍宝,质地细密,晶莹润泽,色彩绚丽,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崂山的树很美——葱葱的,苍苍的。山上灵树比比皆是。太清宫内2100余年树龄的汉代桧柏(“汉柏凌霄”)三树一体,共荣共生,阅尽人间沧桑,被当地人奉为神树。太平宫外两株300多岁的赤松,虬枝盘龙,华冠葱茏,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

“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

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崂山的云很美——绵绵的,悠悠的。崂山“三面环海,背负平川”,山海相连。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造就了奇妙的天象变化,云雾、霞光常常形成千姿百态的景观,奇云层叠,给人以虚炫神秘的感觉。著名诗人贺敬之赋诗赞曰:

“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崂山逊君云与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崂山的海很美——蓝蓝的,清清的。崂山是自海底拔海而起的一座名山。站在山上看沧海,山海相接、海天一色、气象万千,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神话传说中的东海即指崂山海域,民间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说。据说当年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带领500童男童女东渡,就是从崂山始发渡海前往日本的。

谁不说俺家乡好!崂山,故乡的明珠,东海的仙境,你永远镶嵌在我的心中。

第三篇:四姑娘山旅途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沿着岷江,我们且行且看。让我们先将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封存在记忆中,一起来揭开天府之国目前还鲜为人知的又一层面纱,可好?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沿着这条深沟直奔主题,从奔腾咆哮的岷江中游开始我们的逆流而上,岷江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时而温存,时而暴躁,直到我们冲上贡杠岭,捏住它的源头。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我们着实难以将那源泉与眼前的江涛混为一谈,就着眼前这股雄浑的江水,你能设想出那源头纤细、柔弱的曲线吗?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就从这条公路上飞奔而过,我们追随着美,遵循着广告的宣传,飞奔九寨沟、黄龙,去品赏那令人晕眩的景致。在绿影、青山、碧水、蓝天的仙境里面,我们常常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满足感,发出极限的赞叹。直到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团去四姑娘山以后,才渐渐品出了山水之美的多元性。美的层次感是如此的鲜明和不可比拟。拿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相比是不明智的。就像不能将维纳斯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相比一样。美是美人们的共性,而韵味则蕴含着太大的学问了。

你看,我这张嘴,这真叫环顾左右而言他。好了,话分两头,我们现在走进了我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沟。群山涌翠,一路清新,优美的风光想是已让各位感到了大自然魅力的吸引,急于观赏这梦寐以求的大熊猫家园。很抱歉,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卧龙保护区的参观游览是安排在返程的时候,今天只停车进餐,餐后继续向四姑娘山景区迸发。这里还是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四姑娘山,至于卧龙的情况也就只好容当后表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姑娘山奇特的山形地势。在中国“三级台地”的地理构造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峙西方。当它急剧下行迈向第二台地的时候,在其东南边缘剧烈沉降,形成了罕见的深切峡谷地带。美丽的四姑娘山就位于这种大起大落的峡谷之中。她的峰谷落差多数在3000米以上,从终年积雪的冰川奇峰,到森林草甸湖泊溪流,奇特的地质构造,使这里成了山峰的博览会,沟壑的陈列馆。

今天我们不再放弃多数游客与之擦肩而过的机会,我也有机会陪同大家去品味这一方奇异的风光。

女士们、先生们,在我们国家不胜枚举的风光胜地,往往都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当大自然的美使人心醉神迷的时候,人们常会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创造一个个神奇的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林河流美的寄托、道德的升华和正义的伸张。四姑娘山当然也不能例外。

相传很久以前,西方一位山神有四个美丽的女儿,人们俗称“四姑娘”。邻近有个恶魔想霸占四位姑娘为妻妾。山神与恶魔展开了生死搏斗,不幸被恶魔杀死。含恨的姑娘们不甘屈辱,连夜逃走。那天夜里风雪交加,可怜的姑娘们被冻死在逃亡途中小金县日隆关外的长坪沟里。当地的乡亲们感动于姑娘们的坚贞,深情地掩埋了四位姑娘。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情义,姑娘们的坟茔化成了四座山峰。她们的英灵时常显化,保佑着一方平安。四姑娘山从此成了当地的神山。姑娘坚贞不屈的性格和血肉铸造的风光,既含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又具有男儿的阳刚之气。她们剪下长发育成了山林,扯下衣裙化成了鲜花,摘下了项链变成了贝母,用动情的歌声唤来了百鸟啼鸣。

各位朋友,我手上有一张景区示意图。大家看,这的确是一片原始而神奇的风光胜地。四姑娘山是由从此向南逶迤并列的四座山峰组成。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四姑娘,以主峰四姑娘为最高。她海拔6250米,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系的最高峰,也因与被称为“蜀山之王”7556米的贡嘎山遥遥相对,而被人们称作“蜀山之后”。

作为王后,四姑娘有极其妩媚动人的风韵,尤其是朝晖夕彩的时候,山峦中飘出的一层淡淡的云雾,悠然地缠绕在四姑娘修长的脖子上,宛若一段彩虹般的纱绳,映衬得姑娘万般迷人。凝目久视,还真能看出一些王后般的高贵和白雪美人般的矜持。

四姑娘山整个山体延绵150公里,巍峨比肩的四大山峰风韵各存,大姑娘5355米,二姑娘5454米,三姑娘5664米,她们被誉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其实这不过是做文章用的遁词。因为在这片令人晕眩的美色之中,人们太怕词不达意,干脆找个洋文,给你一个不着边际的美感,让你去想......大家再看,四姑娘山风景由“一山三沟”组成,它们是四姑娘山、双桥沟、海子沟和长坪沟,总面积有450平方公里。1994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据资料表明,四姑娘山是距大城市最近的雪山型风景名胜区,它距成都只有230公里,也就是说从成都出发只用4个小时的车程即能登临人间仙境。

山的风骨赋予了四姑娘豆古延绵的永恒。水的灵动、云的飘逸、雾的弥漫又让四姑娘山充满了动感、充满了生命的韵律。

四姑娘山的风光笼罩着仙气,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仿佛世外桃源。景区内生活着藏、汉、回、羌个民族,约2500人,藏族是这里的主要民族。

当我们进入景区后可以看出,农舍村寨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山地生活特征,学术上将这一特征称为嘉绒藏族文化。景区内的嘉绒藏族住着石块砌成的碉楼,室内安置着锅庄,信仰藏传佛教。浓郁的宗教气氛和锅庄文化随时都让旅客感觉到别样的风情、别样的韵味。

源远流长的嘉绒藏族文化为这里的百姓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情致。在四姑娘山域,他们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各位朋友,说到这里,我们不知不觉中翻上了巴郎山顶,这里海拔已过4000米。大家稍事休息。下车行动稍慢一点。初到高原,切莫忘乎所以,请大家一定多喝一点水。按要求,每上升海拔1000米,应多饮用2公升水,这样对血液循环、调整体压都有好处。

好了,大家看,巴郎山就象是一个“分水岭”,它把川藏高原和川西坝子截然分开。当然巴郎山只不过是这个屏障的一小部份,只因为我们身临其顶才有这个感觉。大家注意了,有没有听说一个叫“华西雨屏”的概念?且听我来“卖弄卖弄”: 转贴于:导游资格考试_考试大

“予观手中华大地,茫茫九洲,莽流千纵,群山巍峨,横空出世。西有东西走向之山魂,由北至南排列有序,喀拉昆仑、巴颜喀拉、喜玛拉雅,其高风亮节震撼人心。

东有大小长白,台湾山脉,南岭山脉,其取向东北西南,苍林簇拥,妩媚可亲。

唯我横断一山,纵贯南北,铁骨睁睁,向西托其高原高压,向东呵护川西平原。北通秦岭,南连沧江,昂然天上,笑傲江湖,一任高原烈日千风,全凭温情敛湿纳寒,若盆地润风游荡其间,化作雨霖滋养万物,乃为’华西雨屏’”。

卖弄文字,贴笑方家。说白了,“华西雨屏”就是中国西部多雨地区。具体指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因处于接近纵向延伸的横断山系,山势陡峻,正好是西北高原的干冷气候和东南太平洋暖湿气流的交接带,因而形成四川西部年降水量多的多雨地区?quot;华西雨屏“和”西蜀天漏“都是一个意思。

好了,大家四处看看,10分钟后上车,凡迟到者”罚“买好酒谢罪。

各位朋友,怎么样?还不至于缺氧吧?

刚才我们讲了四姑娘山的方方面面,又提到了横断山脉的大概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形成了我们四姑娘山复杂的地理特征,也正是这种特征,造就了四姑娘山这个巨大的动植物的宝库。

由于受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景区内出现了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等垂直分布的气候带谱。置身其间,可以同时领略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不同植物群落。在风景区内,还生活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包括珍稀的牛羚、金丝猴、白唇鹿、麝、小熊猫、藏马鸡、血鸡等。在如此集中的时间和环境中感受如此完好的自然元体生态系统,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前面我们提到四姑娘山景区主要由”一山三沟“组成,现在说一说”三沟“:

1.双桥沟

双桥沟全长的公里,它是景区内面积最大、景点最集中的区域。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景区内唯一能以车代步欣赏风光的区域。沿沟216平方公里范围内,次第分布着几十座山峰,如同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廊。

有人说双桥沟山势奇峻,氛围肃杀,好似将军剑上的道道寒光。其实当大家走进双桥沟将会发现并非全是这样,妩媚坦荡的人参果坪、恬静幽深的撵鱼坝,便能给人以浪漫情怀。

人参果坪是一块15公顷的土地,此地产一种人参果,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长生不老,我先按下不衰,到时间再说个就里。

双桥沟拥有国内面积最大的原始沙棘林,与别处灌木状的沙棘不同,这里的沙棘树特点高大而且株型十分美丽,是极其珍贵的植物保护品种。每到秋冬季节,满沟的沙棘树露出金黄的色彩,绮丽之状令人不忍离去。这片绵延13公里的沙棘被称之为”天然盆景园“。

2.长坪沟

位于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沟,全长34公里。古老的马道是深入它的唯一途径。

长坪沟内保存着千年依旧的莽莽林海,一列列高大的躯干伸出手臂交织缠绕,形成遮天蔽日的绿色帐蓬,它们和脚下永无休止的流水相伴,记录着千百年来自然万物的生命与轮回。

这里没有丝毫的人工雕饰,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长坪沟火一般的红石奇观,张扬着大自然的伟力。就连别具一格的嘉绒藏族村寨,也因为与环境的和谐一体,使人浑然忘却其本是人文景物。

3.海子沟

海子沟全长19公里,一路上径曲通幽,仿佛一条没有尽头的画廊。

大海子是沟里五个高山湖泊最大的一个。明镜似的大海子波澜不兴,静如处子,为远道而来的游人涤尽心中的疲惫。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一路风尘,即将置身这一片如诗如画的情景之中,我想愉快地告诉大家,四姑娘山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四川省旅游规划中,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被定位于”生态旅游的经典之作"。

在我们职业化的眼光里,四姑娘山宛如一部风光大词典。那一座座山峰,一条条沟壑,都是精辟的词条,永远留给爱山爱水的人们自己去查阅。所以,我在还有10分钟抵达目的地的途中,结束我这一路的途中导游,让大家在这个宏大的自然博物馆中伴着天籁之声,去体味咱们的畅游。

谢谢大家!转贴于:导游资格考试_考试大

第四篇:四姑娘山救援反思

是谁抹杀了我们的冒险精神,从四姑娘山救援事件央视媒体报道的反思

我们经常反思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哥伦布这样伟大的冒险家,也出不了乔帮主这样的创新人物,是谁抹杀了我们冒险和创新精神?其根本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教育体制造成的,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听老师的话,不要到处乱跑,对末知的世界从父母从不鼓励孩子们去冒险探索,对比中国与西方的教育就知道,西方的传统历来是鼓励冒险,而中国却恰恰相反,西方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向比尔盖次、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大家,而中国最多也只能出李嘉诚这样的地产大头。在中国任何一样与传统不一致的地方都会受到大家理直气状的指责,不知不觉中我们自己抹杀了我们的冒险精神。

四姑娘山救援事件认真分析一下,就知道央视媒体的指责是极其不专业和不负责任的。首先该穿越队伍完全不需要救援,四姑娘山龙眼穿越线路是比较难的,这每一位资深驴友都知道,正常情况下这种高难度的穿越队伍都是由经验丰富的领队、向导和老驴组成,事实上这支队伍也是如此组合的,具有足够的户外经验,这条线路正常情况所花的时间较长约十天左右,而这次也只是比原定计划多了三天出山而已,其主要的责任要于没有和驴友家属充分沟通好,没有约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救援。

其次,景区管理部门的救援队与穿越队伍比起来好象更不专业,因为央视直播时说的该队伍是由当地老乡组成,当然这也是中国高山户外缺乏专业系统救援体系通病的表现,国内大部份景区和当地登协只知道收门票钱和登山费,而相应的救援系统则根本没有建立,一旦出事就临时组织当地的老乡去当救援队,这样的救援应急措施可想而知,所以这次救援事件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怪事,被救的队伍自己走出来了,而去救人的队伍还在山里转,救援队居然缺乏相应的通讯电话。现在还没联系上,不知还要在山里转几天。在欧洲阿尔卑斯有着世界上最完善的高山救援系统,而我们的邻居尼泊尔、巴基斯坦也有着经验丰富的高山专业救援队伍,而我们只有靠临时组成的民间救援队。

最关健的是我们主管部门机构和媒体的导向值得令人深思,我们没有去反思和促使建立相应的救援体系,而去责怪这些热爱自然、还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

多一些宽容吧,中国太需要冒险和创新精神了。我们曾经失去了在海洋上与荷兰争锋的机会,家门口的珠峰也没有守住让马洛里当了珠峰第一人,南极、北级科考我们也落后得太多了,甚至于南海也正在失去,中华民族冒险精神不能再被抹杀了,让我们多鼓励一下年轻人的冒险吧,我们唯一真正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护航和保障,而不是指责。

第五篇:四姑娘山的传说

四姑娘山的传说

在成都阿坝有一处景点――四姑娘山,相传四姑娘山有一个奇妙的传说:在阿坝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魔王要求村子里的人把四个姑娘嫁给他做妻子。有一户人家刚好有四个女儿,父亲死活都不肯把女儿嫁给魔王,于是便找魔王拼命,被魔王带上了魔王洞。

四个女儿去魔王洞找父亲,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洞口。可是以她们的力量是远远不能战胜魔王的,于是她们就回村找人帮忙。

在回村的路上,遇上了魔王,还要让姑娘们嫁给他。大姑娘为了妹妹们的安全,决定和魔王做一夜的夫妻,条件是放过她的妹妹们,魔王答应了。于是她的妹妹们走了,当她们回头时发现大姐变成了一座山把魔王压在了山下。

三个姑娘含着泪继续往回走,可是粮食不足了,于是二姑娘把自己的一份粮食给了两个妹妹,又变成了一座山。就这样,三姑娘也相继变成了山。在四姑娘可以看见村庄的时候,她也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变成了一座高山。四座山属这座最高,因为她想让村里人看见这座山,而出来找她们,跟着山的顺序找到魔王洞,救出她们的父亲。

下载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姑娘山仙境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

    一条路杂文随笔

    公司“退城进园”搬迁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新园区,虽然大家对搬迁工作早就有了准备,但正式确定了搬迁日期,又适逢年关,各项事务冗杂,不免显得紧张忙碌。市区到新园区有班车往......

    存在杂文随笔

    我不存在于此。不,不是说没有存在,而是存在不在此地的意思。通常的,我们会认为,存在即身体的存在。只要身体在这,你就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是认为,存在不单指肉体,还指人......

    静音杂文随笔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滴,滴滴答答的已经沉吟了一天。滴…滴……答……答……我很喜欢这样的天气,天空是纯明的,空气是脱俗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沉静。我躲在暗沉沉的、时刻预示着可以......

    卜卦杂文随笔

    那天在厂里,老公要用一份以前签好的合同,东翻西找了半天才找到。和它躺在一起的还有一盒未开封的扑克牌,不知它在那里寂寞了多久。总之,我已经有好多年未碰过这玩意了,于是趁着没......

    片语只辞杂文随笔

    关于价值针对某人所说的,社会的真实。真实未必是正确的。社会的丑恶是一方面,人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又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说是从小就浸淫在丑恶现实中的话,倒不算太坏,因为总有......

    老槐树杂文随笔

    家中的老槐树在我的记忆中就有,树干周长五米左右,高高的树干从三米左右处枯了,但树干周围还是好的,既支撑着高大的老槐树,又供给周围方圆几十米的树冠养分,使家中的老槐树一、二百......

    分水岭杂文随笔

    慢慢地云雾来到山岭尽头,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顾虑,就这样泄了下去。那把银壶倾注已过半,那个水盆积蓄已满。不久之前,我还在跟别人形容自己被打碎了,看着自己到处都是,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