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4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

第一篇: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方面强调物理学习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强调探究学习,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物理习题是物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由于对习题训练缺乏深入研究,习题训练盲目、杂乱、过量、单调和简单重复。新课改旧题目,学生仍然没有走出课堂、题海、考场的老套路。要真正能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针,习题课也得要跳出套路,走创新路,与时俱进。

二、明确方向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明确习题训练的功能,即:

1、巩固——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述、转化和具体应用,达到巩固、活化、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2、检测——发现学习和教学中的缺陷(包括知识和其他学习素质的缺陷),实现对学习和教学的反馈。

3、建构——通过解答一系列有序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全面理解某一知识,完善对知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解读教科书的目的。

习题训练也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巩固知识、检测成果、领悟方法、增强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解题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同时它对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操作初探

习题教学要真正地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与课程和课堂教学相承辅,就必须作出一些改进。选题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提高素质,即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如对教材中原有的习题改变提问角度和条件;对学生含混不清的问题编一些思考题。二是拓宽视野,增强适应性。即选题不仅内容上力求齐全,而且尽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问角度乃至叙述方法的各类题目,使学生课后遇到各类题目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可降低题目的难度,增强解题的自信心;三是加强针对性训练,克服缺点。选用足以暴露其缺点的各种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结合上述,实践中在搜集和整理题目时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习题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性

习题编制不仅仅是为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获得新的学习进而促使其综合能力的形成。被动地完成习题与主动地通过探索深入思考解决有关习题,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在设计习题时,应注意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探究性习题。探究性习题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实践证明,学生在参与解决习题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是热烈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究和创新能力会不断得到加强。其实习题教学也是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

一、似是而非的相似问题集中讨论、适时让学生总结归纳物理模型、思考讨论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中的体现和应用等形式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又能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来解答。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一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下落了25m,问此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g取10)当时我用了一节课采取分组竞赛的办法让学生去讨论分析它,结果学生做出了十多种解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是之间的关系再辅以几个推论。本题虽然很简单,但是就这样简单的习题的多解却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素材就需要我们老师能走在学生的前头,能多搜集、多整理。

2、习题要有“亲切感”

教师可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这些问题中往往创设了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比较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高科技成果等。例如在学习功能原理时,通过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测量人体的输出功率;学习摩擦力时写《假如没有摩擦力》,《身边的摩擦力》,《车轮上的摩擦力》。通过参加活动,撰写小论文,获得知识,体验知识。加强情境问题的教学,能有效地实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的系列问题时,感受到所学内容的有用性,不断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3、习题的设计应注意提高思考价值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探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思考价值的习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进而形成较强的思考能力。一般说来,具有思考价值的习题都具有较大的思维容量,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具有思考价值的习题还应该具有适宜的难度,即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但又不至于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电容C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然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电源内阻不计)

A、增大,其他阻值不变

B、增大,其他阻值不变

C、增大,其他阻值不变

D、增大,其他阻值不变

本题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教学中可以辅以几个小问题,如:为什么电容上极板带正电?它的电压与几个电阻的电压有什么联系?与电阻的阻值呢?问到这里我想学生应该已经能明白了,可以分析了。做完可以继续问:这里为什么电源内阻不计?若考虑内阻呢?题目给的选象为什么都是增大某一个电阻?若减小能行么?会出现什么问题?经过这样的分析讨论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留给了他们较大的思考空间。

习题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是达到新形式下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篇:高一物理教材新课标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及时更新

1、习惯于浅显的定性研究,不肯动脑进行深入的定量探究。

2、不认真看教材,不习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3、不肯花功夫记忆知识,基本概念、公式、原理不去熟练掌握。

4、做作业时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赖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定量探究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完成,强化探究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课堂上进行教材阅读训练,先是由老师就教材内容提问,让学生讨论回答,逐步过度到要学生对教材内容质疑,学生讨论、老师指导解决,从而培养认真阅读、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增加一些小测验,用几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堂课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并请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上台展示,练习中增加一些对概念的判断、公式的推理、原理的一解多题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除了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之外,还适当布置当堂练习,在老师督查下完成。

二:学生基础薄弱

1、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

2、解题素养差: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

3、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太差,必备的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掌握不好,给学习物理造成很大障碍。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练习中增加问答题和论述题的份量,还布置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论、实验误差分析和反思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时,先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解答过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表达更规范;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当课堂上要用到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时,课前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三:课时安排不够

虽然在36个课时内能免强完成一个模块基本内容的学习,但缺少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和解题指导,难于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相应措施及设想:

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上,挤时间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几点建议

1.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2.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

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

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小结: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为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第三篇: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高石初级中学 杨云

【摘要】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教学谈几点感受。1.注重教学理念

我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为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的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掌握不了。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我自己的深刻反思我意识到物理教学想要教好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的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 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法法。即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3.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念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4.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会体验

学生的亲生体验过程是他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教材上的、教师说的、从媒体上得到的等,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经验,间接经验要转化为直接经验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物理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亲生体验呢?物理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讨论;如布置给学生一些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搜集资与寻找资料,亲生实践,自我制作。这样的体验效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交给他现成答案的效果。

所以物理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机会,课外也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课外要让学生多自我思考、独立思考、自我融汇知识与整合知识;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多给学生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的过程获得信息、分析信息与判断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第四篇: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反思

今年,初二的物理教材采用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相比,变化奇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而现行教材定位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体,而现行教材把教师和学生均列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要求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生探索过程。通过一年的摸索,有一些体会,也有一些困惑。

1、国外提倡课堂的嗡嗡效应,课堂纪律相对宽松,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学习素养,宽松的环境就会变成他们嬉戏、打闹的乐园。一堂课下来,非但没有完成教学的既定目标,反而对一些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影响重大,而且囿于政策等环境因素,对个别学生几乎束手无策,整体水平逐步下降。窃以为,只要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一天,教学生如何应对考试就不能一天不顾虑。因此,现行教材若长期实施下去,如何把握课堂纪律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结:新课程也不是天生的,它与“旧”课程应该有着一定的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因此,传统教学中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方法、手段、内容等等,该用还是要用,不能抛弃。

2、学生学习素养低,自主学习能力差。个别成绩拔尖的学生,其学习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似乎与新课程标准差距甚远。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每个学科的教师就给定的对象而言,相对中考,时间却只有两至三年,有的甚至只有一年;要相对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却只有几个月。应对考试,当然要成问题。从长远考虑,在升学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没有根本变革之前,基础教育先行一步,也不是不可,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会因此而付出多少代价?他们能不能承受这样的代价?因此,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能力,又要提高他们应对考试的能力,从而使代价变得相对少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总结:不要急于求成。可先进行局部的试验教学,然后逐步放开。让教师和学生都有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考试及评价方式,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来看,教学应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设施、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料、上网设备等等。在农村地区,由于贫穷落后等等方面的因素,教学资源相当匮乏,而教材几乎每个篇及至每章甚至每节都有或这或那的教学硬件需求。在条件不具备时,只有纸上谈兵,弱点暴露无遗。从这一点上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似乎有些为时过早,至少贫困农村地区是不合适的(农垦地区尤甚,就象一个包袱,上面甩,下面推,无人管。)总结:凡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充分利用家中生活用品,让学生自己完成。包括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完成。切忌教师替代学生包办一切实验。鼓动学生把玩游戏的零花钱用在有益的上网上,如查找需要的资料,与其它学校的学生建立有益的联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看一些科技等方面知识的电视节目。„„这些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无好处。另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不可忽视。

第五篇:新课标下高一物理教学阶段反思

新课标下高一物理教学阶段反思

今年是淮阳中学南校区新课标实施的第一年,面对这样的课程改革,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挑战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完全没有模板可仿,都是靠一线教师自己边实践边探究,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死没有定数;机遇是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所有的实践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旧教师间根本不存在经验上的差异性--成败自我掌控。

比对新旧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制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偏重于机械记忆、解题训练。教学的手段单

一、陈旧,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习氛围沉闷。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了一个主导的作用,学生则在教师设计好的教案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积存。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些环节上学生也参与了一些活动,但总体上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体双重地位,学生只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物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课堂是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实施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合理的新课标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素养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进展。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注重学生全面进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进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制造性地探究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同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进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展问题。作为科学性和制造性非常突出的物理科,我们要很好地发挥她的优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使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开展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合理采取措施,付诸实践

经过一个学段的实践,我将自己对一些新课标的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改变学习方式

1、提倡学习多样化。

要尽快让更多的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如学习方式、教师的要求等。在高中,需要学生钻研课本、自己动手查阅收集资料、开拓途径获得各种相关信息。对于这些学习方式上的转变,高一学生根本未能改变过来。因此,就需要多向他们强调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并给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让他们课后相互讨论,共同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信息,并在下一节课中,留出适当时间,鼓舞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所查阅到的内容,然后全班同学都共同分享每一位同学的成果。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或解决问题,旨在鼓舞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动手、并增强处理和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教师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信息,如网络学习物理知识、讨论物理问题、探究物理新知、拓展物理视野、开拓物理思维的网址;介绍好的参考资料、科普刊物、科学名著、科幻读物、科学小发明启蒙读物等等。

2、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进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进展的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中,采纳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究、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做统治者,与学生融为一体,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讨论、争论、甚至面红耳赤,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猎取知识,进展思维,努力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3、重视对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舞学生对教学内容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要敢于怀疑现有事物。课堂教学中,以新教材为依托,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新的课程资源,使知识象滚雪球一样进展。在教学中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规律尽可能地规范和科学表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和掌握知识而取得成功。同时不满足于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结论的认识,启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感悟、体念知识的产生,进展进程,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就像赵保钢教授说的一句话:“传统的教学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新课标的教学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训练成有问题”,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才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

第二、转变教学方式

1、倡导民主平等教学。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根本就谈不上民主。新课标下的教学最突出一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民主则在传播知识时,能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空间,强调师生间的平等性。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体现在课堂的语气,目光等不经意的方面,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才会体验到学习是种乐趣,才情愿投入更大的热情去进一步感受学习。实施活动式、讨论式教学,只要我们教师放得开,相信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可以自由创作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式教学模式,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是愉快的。

2、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重视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幸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让他们扬长避短,在不同层面上有所进展,体会成功的喜悦。上实验活动课和习题课时,让学生主动探究,尝试新的方法,创新设计新的实验。不要局限于一般的常规常法,不拘泥于形式,不墨守成规,要求新求异,以敢于批判的头脑,广开思路。当学生一旦有了敢于尝试的念头,我们都应及时用言语赞扬,用行动热情地扶持,并积极引导。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支持,并最终得以实现时,那怕是小发现、小制作、小发明,他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得到提高,甚至升华。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如:对周围同学感兴趣问题的收集、整理、探讨、解决;对大家感兴趣的物理小实验分析、研究、实践、总结,使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中成长。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新课标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舞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把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与小组成员分享,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合作,通过合作交流生成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进展的愿望与能力。不可否认新课标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它既可使教师不再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重复机械的、低效率的劳动中,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法、教材、学生等方面,而学生也能从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探究,想法虽好,但在实施中却有不少的困难。

一、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适应性问题

(1)由于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等因素,教师参与课程进展欲见成效,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2)处于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观摩学习的机会,故而要使新课标顺利实施还需要一个过渡期。而教学的主体――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学的学习状态中,要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换句话说学生还没完全达到有像新课标的要求――主动地探究学习。(1)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动”起来的只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呆坐,坐久了就会开小差,学习时间久了,同一个班的学生在进展水平上的差距就会拉大。这就是一些教师说到的“容易两极分化”。

(3)不少学生还习惯被教师牵着走,甚至有不少学生在没有教师督促的前提下是不学习,只有当有外来压力的时候才会被动地学习。

二、新课标下课堂治理的问题。

(1)新课标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的机会,这样以往的安静的课堂纪律就很自然被打破了。如果学生不讨论教师就处于较为尴尬、被动、孤立的状态中,如果学生讨论过于激烈许多教师则觉得课堂纪律被破坏了,因此如何操纵学生讨论的“度”则成为新课标课堂治理的一个新的挑战。

(2)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给机会学生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旧知识、旧的经验结合,产生新的知识。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不同的答案教师能否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如果遇到教师本人也一时无法对答的情况应如果处理?(3)课堂上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键是教师,但大部分教师还欠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4)新课标较适合小班制的教学治理,但由于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学校还是大班制的教学治理。

三、新课标教学中如何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师在实施中则不敢放开手脚。

(1)新课标既是试行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实施中不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么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应如何来评价教师。以往传统教学中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考试。新课标是否也是一考定“终身”?(2)由于教材的权威性和考试的权威性长期存在,因此在新课标减少知识点和降低难度的同时,不少教师则担心是否会因此降低了教学质量,故而按原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知识要求加以补充。于是,课时紧张,还冲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古浪三中新课改的成功,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也很需要高考指挥棒的明确指向,社会评价的正确导向。所有的高中新课改的老师们都不希望辛勤地探究!

下载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习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李惠明河源市紫金县第二中学,广东河源517400初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物理习题教学与反思

    物理习题教学与反思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相关知识......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平凉五中 陈拴平【摘要】思想前卫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指导......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文昌中学 刘建军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宣汉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侯促新 2013-9-18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