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一块黑板》读后感专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采用,它以其特有的图、问、声、像、景并茂的优势,为学生思考、探索、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空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操作平台。尤其在课堂上,多媒体技术更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那是不是就可以取消黑板了呢?近期,我有幸拜读了《留一块黑板》这本书,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留一块黑板》这本书是顾明远先生和十几位校长一起,用最直白的语言,以最直率的态度和最直接的方式,谈论学校教育中最普通、最常见、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其中重点谈到了教育理论界与教育实践界共同的话题——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中国,教育获得了大发展但又极度不均衡,教育备受关注却又问题重重,教育被寄予厚望却又不能令人满意,教育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却又要遭受公平的拷问,教育要给儿童欢乐的童年却又一直遭受难以减负的困扰,教育要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却又有学生安全之虞,教育要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但支持太多反而变成干扰,教育要国际化又不能不扎根本土,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却不能脱离传统,教育要回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却又不能弃用黑板……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不断探索着。
这本书的书名之所以叫《留一块黑板》,是要告诉我们,在重视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影响外,还要注重传统教学工具——黑板所发挥的独有魅力。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但不能苛求于课件制作,一堂课下来,偌大的黑板上也只有随意留下的几个字,甚至有的老师完全依赖于课件,就犹如是一个机械操作员。正如很多老师说的那样,现在的黑板犹如装饰,整堂课出现了“零黑板”的局面。要知道课堂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白板、投影幕布等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一般指黑板板书。一直以来,黑板板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传达、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随
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新颖、丰富、生动的形式冲击了黑板板书这种传统板书形式,黑板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被渐渐忽略,重视度也相对降低。现阶段课堂教学黑板板书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使黑板板书仍旧起着沟通教师、文本、学生的重要桥梁作用。教师教授的内容除了靠声音传达,还需要黑板板书保存讲授的知识点。
黑板板书具有多媒体课件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丰富地展现教学内容,但灵活性较黑板板书不足。利用黑板板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想法可以被迅速记录,并能完整呈现给学生,既能保存思维火花,又能加深学生记忆。而修改课件内容与教师熟悉运用多媒体相关,比之黑板板书,教师会更熟练操作,也能更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黑板板书的优点还在最大能力地帮助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上台书写自己的想法,随时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为此,留一块黑板是需要的。
=
第二篇:读《留一块黑板》有感
读《留一块黑板》有感
大魏家街道中心小学 姜秀 2014.8 本书中,顾明远先生和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一起探讨:身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就一定现代化了吗?现代学校有什么标志吗?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现代学校?现代学校的国际化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看待教师、看待我们身在其中的基础教育?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改,做些什么、改些什么,才能真正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学校?
顾明远先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谦和、朴实、平易近人,顾明远就秉承了这种气质和作风。他从来不会轻易拒绝任何一个老师的请求——无论是请他去一所普通的学校讲学,还是为一个普通老师的著作写序。
顾明远先生的平和作风有许多佳话。据说曾经有一位小学生给他写信,向他诉说自己学习困难、成绩差、与同学关系不好、心情很忧郁的苦恼。顾明远多次去信开导,直至问题解决。至今,仍有不少中小学生给他写信,诉说自己学习上的压力、与家长的不和,甚至有想自杀的,他及时回信开导、安慰;有的学生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他总是寄钱接济。给顾明远来信最多的还是教师。凡是来信,他都一一回复,特别是对第一线的教师。为了拉近与基础教育的距离,他还经常参加各种义务的教育咨询活动,甚至走上街头摆摊设点,为家长教育子女释疑解惑。只要他一出现,他的摊前总是排满了长龙。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子女。这是一种对祖国的爱,对民族未来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怎样才做到真正对学生的爱?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其次是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休息的需要、玩儿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别是人格尊严的需要。怎样做到理解?首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要把老师的心声和学生交流。教育的爱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的。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每个儿童天生是个好奇者,天生有创造性。教师、家长都要从小保护儿童的好奇性,逐步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动力。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加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激励为主,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常常记住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句话:“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兴趣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不大提倡“报恩”,而应提倡责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父母要尽责,对家庭要尽责,这就是要孝敬父母;对学 校、对老师尽责,这就是要好好学习,尊敬老师;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就是要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遵纪守法,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对自己尽责,就要尊爱生命,尊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做到保尔〃柯察金所说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第三篇:读《留一块黑板》有感1000字
读《留一块黑板》有感1000字
李亚兰 且顾诗书好年华 实验小学读书会
在这本书中,顾明远先生和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一起探讨:身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就一定现代化了吗?现代学校有什么标志吗?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现代学校?现代学校的国际化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看待教师、看待我们身在其中的基础教育?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改,做些什么、改些什么,才能真正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学校?
顾明远先生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谦和、朴实、平易近人,顾明远就秉承了这种气质和作风。他从来不会轻易拒绝任何一个老师的请求——无论是请他去一所普通的学校讲学,还是为一个普通老师的著作写序。
顾明远先生的平和作风有许多佳话。据说曾经有一位小学生给他写信,向他诉说自己学习困难、成绩差、与同学关系不好、心情很忧郁的苦恼。顾明远多次去信开导,直至问题解决。至今,仍有不少中小学生给他写信,诉说自己学习上的压力、与家长的不和,甚至有想自杀的,他及时回信开导、安慰;有的学生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他总是寄钱接济。给顾明远来信最多的还是教师。凡是来信,他都一一回复,特别是对第一线的教师。为了拉近与基础教育的距离,他还经常参加各种义务的教育咨询活动,甚至走上街头摆摊设点,为家长教育子女释疑解惑。只要他一出现,他的摊前总是排满了长龙。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子女。这是一种对祖国的爱,对民族未来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怎样才做到真正对学生的爱?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其次是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休息的需要、玩儿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别是人格尊严的需要。怎样做到理解?首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要把老师的心声和学生交流。教育的爱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的。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每个儿童天生是个好奇者,天生有创造性。教师、家长都要从小保护儿童的好奇性,逐步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动力。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加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激励为主,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常常记住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句话:“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兴趣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不大提倡“报恩”,而应提倡责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父母要尽责,对家庭要尽责,这就是要孝敬父母;对学校、对老师尽责,这就是要好好学习,尊敬老师;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就是要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遵纪守法,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对自己尽责,就要尊爱生命,尊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做到保尔·柯察金所说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第四篇:黑板上的解剖图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黑板上的解剖图》这一篇短文,虽然它只有区区几百个字,但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篇短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是老师讲的那句话:“永远记住学习不只是老师告诉你们的东西。”是多么的实际啊,不禁使我心潮澎湃。因为,我是身临其境过的。
那是我五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每天都埋头苦学,把书上要默的都背得滚瓜烂熟,踌躇满志地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满以为这次考试准能考高分。可试卷一发下来,我就傻眼了,书本上默写部分只占总数的30%,而活知识要占70%。我呢,得满分的是那30%,而70%那部分则胡乱做了一气,不用说,成绩当然不理想。之后,我心里总是闷闷不乐的,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发现后,把我叫到办公室里,问明了原委,和我谈心。事后,我又变得开朗起来。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总是捧着数学语文书看,要恰当地选一些课外书来看,因为那里有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对考试也有所帮助。一日三餐提倡的是全面发展,光死啃书本上的东西是不行的。
最后,我要奉劝同学们几句: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我们浇水施肥,但我们也要试着从泥土里吸出水份,滋润自己。
第五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留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刻,我们缅怀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教育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引自《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改革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引自《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历史跨过了一个世纪,当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党的十六大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
目前,我区小学一年级语文已全面启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的关键是执教老师的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我听到个别一年级教师担心怎么教得好这本教材。我希望他们将这种担心化作实践的动力,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指南。相信这样的教改实践,会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因为,我深深感到,优秀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都伴随着教改的实践过程。
读《毛泽东选集》 打造平凡的我 每次拿起《毛泽东选集》,都会被伟人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时时萦绕在耳边、浮现在眼前,重重地震撼我的心灵。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
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的体现。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打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我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讲到:“……应用马克思列宁注意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一所学校就好比森林里的一棵树,要经营好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根基”,勤劳聪明、乐于奉献的“播种者”——教师。教师们一天天的劳作和创造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走通浮躁之路,是否求真务实与教育管理的成败紧紧相连。的确,学《毛选》的时候,我就好比在聆听伟人的教诲,“身处复杂困难的环境,要向身边的人们学,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中学”。我默默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坐标:求真务实!
三、打造一个会“领”会“导”的我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我边读《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边梳理其中的基本脉络观点,边对照思考自己的工作。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不会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可能全面、到位;
2、处理好工作中的“一般性号召”与“具体深入实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力于前者,落实于后者;
3、作为校长如果一味眼睛向上或是一味依赖听汇报,必然会出现“少数人说给个别人听”、“少数人做给个别人看”、“少数人为个别人忙”的局面。校长思想及其行为,让教师们感到“陌生”。形成不了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调动不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脱离了“水”的“鱼”,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无法生存。所以,在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倡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领”到实处、“导”在真处。
5、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广大教师们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使号召不停止在嘴上、纸上、会议上。
四、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
今天,学习理论,尤其是通读《毛选》,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更加深刻地思考昨日、今日、明日的工作。今天,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平凡的我,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归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