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第一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词;党的教育方针 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为重点,在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前提下,沿着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的高职教育朝着持续、稳定、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会有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是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因此,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实践理论并重、注重个性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等方面对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重新审视。

1.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让服务对象满意,是衡量任何一种服务质量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因此,高职教育只有以贴近市场经济变化、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自觉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契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标准,缩短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员工之间的差距,其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教学质量才能会让社会满意。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到微观求职者的择业动机,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眼睛向内反观自己,做深刻的自我剖析,这其中也有教育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社会需要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社会又不需要,即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在结构性失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使劳动者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大力发展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供需错位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肯定不被社会接受,不受企业欢迎,错位的教学也无质量而言。因此,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2.实践与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掌握了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完成任务。换言之,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丰富学生职业知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教育活动,为学生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这种教育兼容了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实践与理论偏颇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标志。

社会的发展已显示出,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己经消失,高职教育也随之从就业教育走向了创业教育。然而,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已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能力培养已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现在的能力标准不是仅指操作能力,而是指综合的、满足行业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因此,实践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3.注重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在我国现有的招生体制下,进人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其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的考生。依传统的观点,他们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是高中阶段学校的弱势群体,是高考的失败者。这些观点不仅在某些成人中存在,而且很多高职学生也存在自卑心理。然而,在高职院校中也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学生李某在数控机床技能方面见长,在全市技能大赛上屡次获奖,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多家企业愿意高薪聘用,但是李某的英语能力却较差,考试一直不及格,按学校规定不能毕业。像李某这样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大有人在。因此,面对高职院校中这样的学生群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足够的深思—究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察学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中之所以出现类似学生李某这种尴尬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高职教育的人才观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同时存在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智能间不同的组合,便构成了个体间智能的差异。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是具有其本身智能特点的群体,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必须有不同的人才观、教育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尊重高职学生的智能倾向,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与发挥他们的智能强项,将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教师培养人才的决心,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各类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该在达到教育总目标的前提下保持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融人课程建设的各个要素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高职教育既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学会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发展职业技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还要使他们有能力融人社会—学会共处;要使学生在开发自己潜能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一学会生存。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中,只掌握生产过程某一环节的专门技术,难以承担日益具有个性化和创意化产品的生产任务;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使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大为缩短,今天的朝阳企业,明天就可能成为夕阳企业。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变换加速,为了适应变化着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高职教育必须摒弃功利化的教育目标,不能仅仅由“企业需求”驱动,还应该由“发展需求”驱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智抉择。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审视与把握,不仅是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觉醒,而且也是顺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一种自然回归。高职教育不仅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更要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I.提升企业参与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高职毕业生就业之后如何迅速融入企业?高职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提升企业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使企业深层次地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所谓深层次地参与,就是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设置专业,以行业人才素质标准为依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学校育人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对接、双向监控、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学生评价等教学环节,共同承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场所由学校延伸到企业生产车间,教学评价由学校为主变为校企共同评价,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技术水平、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整体教学质量。

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可大大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效果。实训基地的设备可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购买和摆设,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生产环境;实训基地的师资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他们不仅能教授学生实践技能,还能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可由企业的真实生产提供。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生产情境中,不仅能练就操作技能,更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2.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坚持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之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区别上。高职院校必须基于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创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一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本位”的课程观。在课程目标上,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态势,仅拘泥于“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适用课程,以满足高职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客观需求。在课程内容上,应采取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综合化组合的策略,注重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为学生提供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不过分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而是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使教学更适合拓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在充分考虑职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传统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学科内容系统化和学科结构系统化的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排序,这不是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增减,而是追求知识点在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思维、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也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综合类课程,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和全面塑造自我提供服务,使学生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成为既有职业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在科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尽量为学生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重构评价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方式,发现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要有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使评价标准与培养目标符合同一价值取向,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导向系统,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为评价对象指明改进的目标,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为教师引导教学行动。

高职院校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体系脱离了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限制甚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重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人性化、多元化、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结果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就业和成长提供支持服务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成绩多层次化、评价内容多面化。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打破单一主体评价格局,在原有评价主体基础上引入企业评价、班主任(或辅导员)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评价更加符合职业规范,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有助于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评价成绩多层次化就是要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专长。再次,评价内容的多面化就是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不仅要注重高职生操作能力的评价,更要侧重高职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既要体现教育机构对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又要体现企业对就业者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即评价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综合发展,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4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与功能,现代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三位一体”—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的质量。因为,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是知识的升华;态度是对职业认可度有使命感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使学生将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做人与做事协调一致、全面发展,是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企业的理想选择,而做不到“两全其美”时,企业宁可放弃那些“有才”,但职业道德欠缺之人,因为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为学生今后能适应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迅速上岗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教育,因为这些是学生形成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学校要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首先,正确的职业理想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其保持职业热情的源泉,也是其高质量地完成职业任务的动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务实的职业理想。其次,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再次,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兴趣,积极挖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本专业乐趣和成就。只有从内心对职业产生了较强烈的情感,才能自觉地追求它、从事它,“爱岗”是“敬业”的基础,“爱岗”能够更好地“敬业”。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教育。员工只有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并把它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才能自觉自愿地从事本职工作,并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另外,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学生的某种职业技能,却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而且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也不是经过一两次教育活动,或由几个教师就能完成的教育任务,必须经过有效的培养和熏陶,而且还要从学生走进高职院校的那天起就要进行,坚持系统性、全程性和全员性。

总之,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应该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为重点,在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前提下,沿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重构评价体系,培育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高职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党的教育方针



1990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46)

1993年2月,这个教育方针被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以下简称《纲要》)。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执行,其中第五条所表述的教育方针,比《纲要》中的叙述增加了十个字,具体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3)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6)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6)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2个亮点

1、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

3.5年。

2、学前教育受重视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3、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5、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6、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7、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8、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

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9、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10、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11、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12、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

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14、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

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15、明确现代学校制度内涵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16、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17、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18、规范决策程序

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19、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统—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20、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提高国家财政陆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21、三年完成十大工程

2010—2012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22、开展十项改革试点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本学年教务主任新任务

一、制订与执行教学与教科研计划,认真组织新课堂教学常规的再学习、再落实,认真做好周工作安排与学期工作安排及反馈记录。

二、制订教师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配合分管副校长,完成十个一:组织全体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听一次专家讲座、请一位本地名师上一节示范课、开一场教学经验交流会、组织一次教学基本技能比赛、组织一次学法交流主题班会;开一节校级公开课、主持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的专题讲座、写一篇阅读笔记、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加我市新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组织学习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

四、认真学习讨论“高效课堂=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这一“讲、练、导”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小先生制”与“建立互助式自然学习小组”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我市中学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篇:构建和谐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论文

构建和谐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内容摘要:面对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新观念,它蕴涵着政府如何实现均衡发展、规范办学体制、以及学校管理者、教师及教育改革的和谐,只有教育和谐了,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和谐教育质量

面对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只有教育和谐了,才能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着力构建和谐教育,大面积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均衡发展,体现公平教育

我县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优质教育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是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加快我县教育均衡发展,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子女、农民工子女也能提供平等的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公正,既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的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采取分区域规划撤并、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当前在教育的投入上,要加大对非重点但却是保留学校的扶持力度,因为弱势群体的孩子往往在非重点学校占了多数,只有坚持向非重点学校倾斜,才能缩短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办学差距,保障弱势群体也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在政策导向上,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不再把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重点学校和已经规划撤并的学校。在办学条件上,政府要努力将区域内的每所保留学校都建成标准化的学校,使每一所中小学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且缩短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老师收入的差距,从而给每个学校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另外,就我县而言,目前只有一所初级中学,是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的。随着荣昌的跨越升位,荣昌城市环境的改变,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到荣昌投资、居住。这些“外来妹”的涌入,也带来了相关的问题。比如他们的孩子面临的教育问题.本来都已经超负荷的荣昌初级中学还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吗?所以我认为还应该再建一所初级中学,不然,现在的荣昌初级中学人满为患,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够采取以上有效措施,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证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改造和消除薄弱学校,关注弱势群体,办好每一所中小学校,为每一个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优质教育机会创造条件,相信就会解 1

决我县择校问题。同时,优质生源均衡分布在不同学校,原非重点学校现有了好的生源,必定大大调动这些多数非重点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大面积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必将提升我县整体教育水平,学生家长满意了,我们的和谐教育局面就会逐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构成。

二、规范办学体制,改革招生办法,体现公平竞争

我县荣昌中学、玉屏小学都是有悠久办学历史、有较高教学质量、有优秀教师队伍,在老百姓中有良好口碑的好学校。这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都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培育、重点扶持、财政重点投入,才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它们引发了我县严重的“择校”现象,加重了老百姓子女读书的经济压力,某些成绩不佳的学生可以用钱“买”进这些学校,在老百姓眼中教育成了富贵人的天堂,这是多么的不和谐,必将引发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导致其他普通高中优质生源匮乏,戳伤老师积极性和教学热情,生源的优劣不同,又必然导致校与校竞争不和谐,才会出现“抢生源”的现象,这必定会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镇街中小学也一样,他们明明已经生源充足,却还是对其他学校的学生照收不误,于是就出现了镇街中小学大班额的现象,加剧了校际差异,导致一些薄弱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师资超编或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某些薄弱学校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这很难说不影响和谐教育的构建。

在教育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重点发展的模式,固然可以集中精力,办好一些窗口学校,并且通过窗口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但过度的倾斜政策,使重点学校鹤立鸡群,人为地拉大了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差距。也在广大的青少年心理上抹上人有三六九等,进重点学校的是好学生,进非重点学校是“垃圾学生”的阴影。在社会心理上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或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骛,对薄弱学校避之惟恐不及,使重点学校的“成功”建立在薄弱学校的“失败”的基础上。实际上,薄弱学校接受了那么多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职工以及家庭较复杂的孩子,教育教学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薄弱学校的校长、老师是相当难当的,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薄弱学校起到了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改革招生办法,要从行政上、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让它们与其他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公平竞争,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坚持“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坚决不办各种名义的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坚决制止乱办班、乱补课、“卖学生”行为。但本县实际情况却是,有些学校校内或者周末依然存在补课现象,而靠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而取得“好成绩”,不但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滋长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你补一天我就补两天,你一天上六节课我就上八节!你占了美术那我就音体美全占!很多时候,学校的补课成了让学校心理平衡、心里踏实的一种举措!再者虽然县教委三令五申不准优秀生源外流,可有些教师就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出现“卖学生”的现象,每年都有那么多“精英”流失,这也是我县教育水平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吧,教委必须下狠心制止这些行为,取消重点初中、重点小学,体现学校公平竞争,构建和谐教育,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必定大面积提高,我们的教育必定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提升校长能力工程,实行“中小学校长职务级别制度”。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校长是关键。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教学和管理的成功经历;

2、有熟练的领导、管理和

激励技巧的实绩;

3、有精力、积极性的战略眼光;

4、对学校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5、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6、能够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骨干教师队伍得到充实。所以教委在选拔任用校长时一定要慎重。选定后加大“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对校长实施各类培训。而实行“中小学校长职务级别制度”就是对校长能力的一种考验,“校长职务级别制度”是指通过考评校长的教育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校长素养、学校管理业绩等方面,给予校长相应等级的职称认定。按照中、小学两个系别,将校长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初级共六个级别。校长们的工资将由固定工资、级等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四部分组成,把校长的级别、收入直接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全面挂钩。县教委将成立专门的中小学校长职级考评委员会。校长职级考评的评定全部实行“打分制”。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得10分”“小学近三年毕业考试及格率达100%、98%以上、95%以上分别得40分、30分、20分”“考重点率有提高或完成目标任务、高考本科上线率有提高或完成目标得30分”等等。每个校长级别确定、任期考核时,学生和家长也有发言权,考评专家组将召开专门的学生座谈会和家长座谈会对校长打分。此举能有效地促进城区学校校长与农村学校校长之间的流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培育优质教师队伍,实现“名师”共享。

构建和谐教育,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优化组合,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和谐教育的目标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培育出优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1、首先必须积极推进我县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培训、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法制观和教育管理观,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每位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公平的理念,新课程理念,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公平而热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而各级各类学校每周必须加强学习,假期的政治学习不能流于形式,由县教委和镇管理中心督查。对于师德师风确有问题的教师,县教委必须严加惩处。

2、要切实搞好我县的名师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评聘名师时,不能只看他在本校本班带出几个学生获奖(他是重点学校重点班就不足为奇),而应看他是否有全局观,对全县整个学科有贡献,如老师普遍反映好,科研论文、课题成果有推广和参考价值等,且其必须有奉献精神,为我县的新一轮课改探路立标。名师必须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实现“名师共享”,让名师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使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

3、取消考调,建立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制度。请领导们调研一下吧,城里有些学校看起来缺编,但实际上还有一些教师在“待岗”,为啥要浪费资源呢 ?何不利用好这些教师呢?偏远地区学校缺编,而城里学校又在“超编”,把乡镇的优秀教师调到城里来,那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何年何月能提高呢?这不是又在加大城乡教育差距吗?我认为,不但要取消考调,县教委还可实行县域内的教师统一调配制。凡是在一个学校工作满六年的年轻校长、教师实行城乡互相交流,而且规定必须在另一所学校作出贡献的,方可再交流,对乡村教师再加大补贴,这样或许能促进大家的积极性,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实行教师引退制,就是像2003年那样,对达到一定年龄的教师,让他们提前离岗,因为这些人在学校大部分会其反面作用,学校管理有难度。然后面向社会招考,补充新鲜血液进教育战线,这样既解决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又减少了学校的矛盾,促进了整个教育的血液循环。

五、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加快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特点以及自身特长,形成特色。大胆试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搞好“数字校园”建设。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除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外,根本的出路就是教育科研,尽快在学校形成学教育,学科学,搞研究的良好氛围,通过管理和科研两条渠道,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县教委设立教科研专项资金,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助,同时每年对在教科研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学校要按照县教委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共享、教改成果共享和名师名校资源共享,以教育资源共享的新形式缩短校际差异,实行均衡发展策略,加快构建和谐教育,大面积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让“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发挥作用。学校要按照县教委要求构建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特长提供广阔的舞台,达到人与环境人与活动的和谐,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六、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办法

县教委要进一步研究教育评价的思想、理念和策略,积极构建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建立多把尺子和度量衡,坚决摈弃只按学生分数评价师生的办法,树立新的质量观和评价观,加强研究学生品行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和评价办法,真正让评价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各校要在县教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真正发挥绩效的作用,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必须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广泛征求民主意见,体察民情,关心民怨。切实把利益放在公众的渴求上,放在教师的积极性上,达成人心所向,和谐共振。相信大家携手进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定会把我县教育谱写得像一首优美和谐的歌,唱响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参考文献:《教育新理念》作者: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导引》作者: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文汇百科知识》作者:李刚

《师资建设》2010年第2期作者:谭劲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参与常规检查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力求精讲精练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传统的教学却存在不合理的三多:上课多、呆背多,做题多。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负担沉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埋没了一些学生的创造力。抓不住重点而且收效少。而“精讲精练”通过精讲使学生抓住重点,通过精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扫除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学科成绩才能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有的老师坚持“宁可多练一百,决不漏掉一个”的做法。事实上,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沉重负担,甚至让学生淹死在“题海”之中。“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要做到“精讲精练”,平时我和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下功夫,归纳、整理、精选一些题给学生练,应把掌握做题的“金钥匙”授给学生,通过精练,抓住典型题精讲,找窍门把题讲得“精辟”、“透彻”,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课后认真总结,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疏漏之处或本节课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反馈于下一节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写好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法、学法,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的。“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的目标。每个学期,我校注重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每篇教后一得或者单元反思,要求教师要及时地记录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学生独到的认识、教学中的不足,在教研活动中组织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完善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只有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常规,教学工作才更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具体的做法是:

1、坚持备好每节课。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同类型的课的备课形式如何”“怎样才能备出特色”“教师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怎样进行指导”都是备课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集体备课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准备工作,切实做好五个结合:大纲与教材相结合,资源与方法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研讨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借鉴相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案。

教案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由各科组长对全体教师教案进行抽查评价,并做好记录。新教师以及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的教案将作重点检查。

2、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步伐,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教研活动。首先,每位教师都要提前制定好个人承诺计划,针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要按计划积极进行研讨。其次,教研组要坚持召开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同一备课组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备课组的计划和研究课题,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同备一节课,轮流执教一节课,同评一节课,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其次,开展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坚持进行行政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所有授课教师都能积极投身其中,认真应对。我们认真听课、认真评课,诚恳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取得“一课双赢”的效果。

3、作业布置、批改讲求实效。

我校要求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要针对学生知识上、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时进行矫正,及时评讲和反馈,批改作业要认真,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布置作业,例如作业超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五篇:教育论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裕安中学

蔡绒英

我校位于崇明的最东部,地方非常偏僻,家长的整体素质偏差,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够浓厚,家庭学习氛围差,很多农村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许多家长因为出外打工而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源不佳,学生整体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偏差,学习缺乏动力。但在我校化学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错了教学业绩。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的化学成绩处于全县的中上等水平,在我校的六大科目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对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科目,大家都没有基础,我们就从学生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途径,扬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作业的效果,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

(一)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C类学生(学业水平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必须不断研究,与时俱进,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言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言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教育教学工作,感到非常荣幸。带着一个学习、交流的心愿和大家一起来谈谈我校......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功夫,每当听了六年级老师的课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开学以来我天天听陈主任的课,每天的教学内容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议书

    面对“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面对张瑞东书记对教育“两个面对”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议书。我们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滩口上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优良学风,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议书

    面对“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面对张瑞东书记对教育“两个面对”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此,我......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店街宋寨小学陈顺发 目前在社会上无论是干部或是群众,无论是校长或是教师,也无论是学生或是家长无不认为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工作的......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甘堰中学张海蓉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案

    张英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办学效益和特色。对于一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如何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加强管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