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的历史的教学反思
我在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大纲13年,使用了三个版本的历史教材,以往教材“繁,难,偏。旧。”,导致学生厌学历史,加之历史课与语文,数学课比较,处于从属地位,是“小儿科”,学校,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习,教师工作热情低,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一切以中考,高考的高分值为目标,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满堂灌,教师45分钟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死记硬背以应负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提高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怎样不负历史重任,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通过新课程培训的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过去历史教师是典型的学者,满腹经纶,上课滔滔不绝,包得太多,讲的过细,即使偶尔提问,学生也不过是照本宣科,假模假样地充当”主体”,新课程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点。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解决疑难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内动力;教师要充当一名优秀的导演,指导课堂内的每一位演员——————学生进行精彩的表演,学生看的懂的尽量不讲,教材里能找到答案的尽量不啰嗦,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互相争论。允许百家争鸣。教师在这里应满面春风,使用以下语言:”你真棒”。”你考虑问题和有新意””你再深入想想”。教师多宽容。多肯定。学生的思想火花,每个学生都有巨大潜能,教师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每一节历史课都兴趣盎然。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境界
以往的历史教学,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对付一本书,实际上历史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且要通过各种具体生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播放一段与教学相关的音乐,绘制一幅形象的历史插图,摆上几样逼真的仿真文物,教师再利用历史教学内容,创造情景,声情并茂地讲读,可以极大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在<<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挂出两幅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草图,摆上水稻和小米的实物,顿时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历史离我们如此近。这哪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但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培植了出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尊敬,自豪之情,由此而生,古老的历史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课堂扮演历史人物,如讲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时,我结合课文有关《论语》的学习内容。辅导学生将孔子虑心好学,诲人不倦的精神表演一下,穿上古装衣模仿古人言,绘声绘色地在课堂上表演一番,大胆的学生踊跃上台课堂气氛顿时踊跃起来,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名人事迹身体力行的表演,使其在道德理想审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健康的态度,强化了进取,开拓,爱国爱民的美好情操。
三、设计新颖独特的练习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
以往作为训练和测评学生学习能力的历史练习题形式单调;选择。题空。问答机械呆板。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对历史课的兴趣大减;创新思维是指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开放性的历史练习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每课课设计一至两道贴近教材,又有创意的练习题以配合课堂教学,例如:
1、描绘山顶洞人的一天生活
2、设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说明它们的科学处
3、结合诸子百家的思想,你对学校在学习纪律存在的问题向校长提建议
4、尝试在动物骨头上刻字,再现甲骨文风采`
开放性历史练习题的创新;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情操
第二篇: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经过近三年的新课程教学,特别是在高考后,认真比较发现有很大的差别。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重视个性的发展。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细碎繁琐、面面俱到的“通史”体系,建构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专题史体系。按照《课程标准》,高中历史教材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选修模块。精心选择典型的、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事实,构成一个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都以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若干专题构成。既重视每一个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构建便于学生学习的体系,各个模块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模块的组合化。构成了一个视野更广阔、内涵更丰富、联系更紧密的历史学科体系。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下教学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客体,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效、成败。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学历史无兴趣,跟教师教学时的满堂灌、照本宣科,有密切的联系。为此,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并帮助学生建立新学习方式。如学到“百团大战”这个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借资料或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有关的史料,提出“百团大战”当时应不应该打?进行课堂辩论。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课前或课中的启发,进行情境启发,渲染课堂气氛。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让学生如临其境,去感受历史、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二要充分发挥的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探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要大胆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学的过程留给学生。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探究性问题,然后自己通过网络等多途径去查找史料、阅读史料,并结合历史教材,让他们自己思考、质疑,论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讨论课,或写历史小论文。三要培养学生课后学习反思。学生的反思也是课后反思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又有个性。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均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如固守传统教学模式,那必将在新课改下的教学、高考中难有作为。
第三篇:新课程下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下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2009-03-15 01:12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88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历史教学的反思内容来推动历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历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人文科学;历史教育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评价以自评为主,倡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优秀教师=经验+反思”的公式,中国学者林崇德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可见反思对于教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历史教师更应反思自身的历史教学。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识过程。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过程及其效果等。简言之,教学反思是教师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调整或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
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生不重视历史课,对历史不感兴趣,缺少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他们认为历史不需要思考和理解,历史教师认为也没有必要对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对历史的教学也缺少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历史的教学,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我认为反思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的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价值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来反思。
一、对历史教学观念的反思
历史教学观念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它指引着历史教学的方向,决定着历史教学内容和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引起历史教学观念反思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批评和批判对原有的历史教学观念的冲击,一是新的历史教学观念对历史教师的吸引。新的教学观念引导历史教师进行反思,20世纪90年代末,基础教育第八轮改革启动,200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新课程提出一系列的新观念,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不必过分追求系统性,允许有一定的跳跃,适宜于按专题(主题或板块)来编排;历史学习应采取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方式等等。教学观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对其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中考、高考这一指挥棒下,教师也必须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尤其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试题越来越多。历史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反思历史教学内容。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发生在过去的事的记载和认识。教师对教学内容反思时,要抓住历史发生在过去这一特点。过去和现实是密切相关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史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①反思过去就是为了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如我们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反思,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反思。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今天的发展,为将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科学的发展建立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人自身的认识和解放的基础上的。历史教师要从历史的过去性的特点出发反思教学内容。还有就是我们要对历史教学观点的反思,我们现在所讲的历史往往只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意历史中阶级斗争的观点,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现代文明史的部分。教师在讲中国历史时,往往是只重视中国历史的革命史部分,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史部分还不够重视,所以历史教师要对历史学范式进行反思。我们应以文明史范式来调整中学历史的教学内容,不能一再地去强调阶级斗争的观点。文明史范式的好处是,一是能更深刻地提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二是能更好地沟通古今,联系中外;三是能吸纳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乃至阶级斗争史范式的精要或核心内容。
历史课本中涉及到环境史的部分,教师往往一带而过,没有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如中国古代的南方的开发、围湖造田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肯定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而没有指出它的弊端。对于这样的史学观点,教师应该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最后就是新的历史史料要求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史料是史学研究的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依据。我们经常说“论从史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对历史史料和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如张学良晚年,多次明确无疑地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的是他,而不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他还具体地说,外间传说他有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手谕”,是“扯淡”。这一历史史料的出现,就要求历史教师去反思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的教学内容,修正以往的某些说法。②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反思
历史教学方法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桥”和“船”。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我们现在历史教学方法是比较多的,如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那么这些教学法的应用也要看学生的发应,看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这里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对历史的学习没有主动性,我往往采取自主探究法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既要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又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从学习历史中找到学习的价值,我课上给学生讲《康熙王朝》的电视连续剧,讲孙中山的故事。通过讲历史故事讲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历史教学方法的变化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教师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意义。
四、对历史教育价值和教学目的反思
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所认识和思考,应该能够把握好历史教育的本质,从而进一步去把握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属于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区别于在中世纪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③
“人文科学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知识而非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它所讲授的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旨在通过人事者个体对于历史上所亲历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反思呈现出认识者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体
验。”④历史教育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的精神与情感;关注人的个性发展等,历史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从人文角度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对自身的教学和对历史教育的价值有所认识,这样才能对历史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历史教师对教学目的的反思,就是倡导教师在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反思历史教学目的对发展学生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反思历史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阐述:“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历史教师通过反思如何讲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如推动历史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通过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通过讲爱迪生发明的历史来启迪学生必须刻苦学习,刻苦钻研,要具有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要反思教学内容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反思教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历史是需要反思的,历史教学也是需要反思的,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教学的反思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师的反思意识的提高必将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服务。
注释:
①(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历史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页。
②曾景忠.张学良命令不抵抗[J].炎黄春秋,2004,(1)
③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页.④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赵世瑜等.追求不断创新之路[J].历史教学,2005,(1).[3]冯一下.历史教育新探[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李荣萍.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反思”问题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第14卷第1期.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历史老师也都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是,是否我们的历史课堂都符合历史课改的新理念呢?我们历史课堂中有相当部分均流于表面形式的不断翻新,离新课程改革理念还有相当的距离,结合毕业半年多在历史课堂的所见所闻和实践谈一下关于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的一点思考。
一、适应新课程标准形成全新教学理念
作为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理应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课标下对教学的新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应表现为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外,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对每一节课的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传统的“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二、用课改眼光重新审视历史课堂教学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夹缝中求生存、建国后的合理调整再到改造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尤其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一课涉及的内容在近现代史上更是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考题也经常涉及,学习好这一课内容对把握这一体系至关重要.以前,在讲这段历史时,教师运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根据教材的体系,重点讲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三个方面,基本知识点都讲到了,但在以后中国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学习和考试中,很多问题出来了,很多学生还是分不清楚近代工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概念,也难以真正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在历史上的影响,为什么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等等。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我反思为什么这节课让我费尽了口舌,效果却难如人意,我的教学究竟缺失了什么?与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我发现原来是缺乏三样重要的东西。一是缺失了“人”。“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于也就是说,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基本未显现。一节课,我几乎一讲到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二是缺失了“情”,即情感。历史是有生命的,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我却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于是,在这样的课堂里,当然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三是缺失了“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成的这节课既忽视了学生,又缺乏情感和思想,只是机械灌输历史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于是问题的生成就是自然的了。
有人说,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现在,当再教这节课时,我着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激活学生的参与,感觉教出了成效。
成功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首先,根据历史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我大胆取舍,精心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体系,诱发学生去探索。如我紧紧围绕“《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这一课的标题,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必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影响三个子标题为核心,紧扣主题,脉络清晰。实践证明,教师对教学体系的科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
其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构建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阶梯问题,积极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其既符合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又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异于寻常的突破,通过引导设问,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为此我抛出的问题有:近代企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不同?近代民族工业从一产生开始就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其特点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有何关系?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以及思想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事实证明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很好,学生能够形成讨论、研究的氛围。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例如在分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时,我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各种答案精彩纷呈。有的认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有的认为地域分布不均衡;还有的认为行业发展不齐全„„这些都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弱的特点,但是它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经济相比还有什么特点呢?课堂上没有同学提到,在老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意识到民族工业在当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体现,因此,民族工业同时具有“弱”和“新”的特点。我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工业正因为有“新”的特点,为谋求生存、发展,它具有抗争性;正因为“弱”,它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具有依赖性,而民族工业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有改革和革命的愿望和要求即革命性,另一方面在有所作为的同时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决定的,学生们连连点头称是。在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了,顿悟了历史的规律。
与开学初相比,我在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上课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第二、在讲课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做到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象等方面的资料尽可能为学生展现一个鲜货的历史。在这堂课的讲述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语速过快。虽然心里不紧张,但因为说的过快,使得自己和学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3.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的反思(已得奖)
新课程下高中艺体学生历史科学习的思考
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
罗其美
内容提要:
艺体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影响,文化学习尤其是历史科学习有一定局限。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很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加强备课,提高业务素质来赢得课堂。当然,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很广,教师有选择性的传授知识给学生是教师决胜课堂的主渠道。关键词:
艺体 历史学习修养 素质 选择
近年,我主要从事高三艺体类学生历史科的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发现:艺体类学生参与文化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高,而且,他们的学习习惯也有其特殊性。比如:他们平时参加专业训练,上课时却总是有迟到、旷课、早退、睡觉、讲话、玩手机、吃东西、不交作业、考试舞弊、抽烟、打架等现象发生。文化课的学习在他们心中往往不如专业课,而且,只有在他们参加完专业高考后剩余的几个月时间内,才相对重视文化学科的学习,因此,新课程下高中艺体学生文化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是很难组织的。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艺体学生历史科的学习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信心,培养兴趣。
参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同学,除个别文化基础较好外,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大多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兴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践中,我认为教师的备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上课讲解要耐心细致,练习要不断重复,从而把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弄懂吃透,使学生能够初步入门,对所接受的学科感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兴趣手段的提高,如:表演历史剧、讲历史故事、历史辩论赛、历史相关知识的抢答赛、收集和整理以及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热点历史问题探究等,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我在“造纸术的发明”这个章节的讲解时,发现学生对科技文化课的枯燥表现出了厌倦。我适时介绍了东方朔曾经向汉武帝上奏本,用去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去的故事,使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当然,高三艺体类学生的考试应该与学校所谓的普高升学班区别开来。普高升学走的是独木桥,高三艺体类学生拓展了成才渠道,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时候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艺体类学生参加全国高考的分数比例是普高考试成绩的70%左右,我们按同一个尺度考试,按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修养,赢得尊重。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的“一碗水”是学生的“一碗饭”。教师修养是学生一生的财富。有一次,一位学生讲话影响了我正常的教学,我对他说:请你不要讲话。可是他却说:“我又没说话,哪个证人?”当时,尽管我非常生气,我还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冷静、再冷静。我用冷处理的形式转移了话题,继续把课讲完,没有在课堂上找这位同学,也没有和他理论谁是谁非。课后,我和他进行了坦诚地交流,与他一起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使他认识到了他的不足,他也向我认了错。试想,如果我当时在课堂上就和他理论起来,估计就是很多教师遭遇的两种情况:教师被气得走出教室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就被尴尬得下不了台。
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内心深处是非常尊重教师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较好的师德修养,而师德修养的第一要素是师生之间彼此互相尊重。在尊重师生彼此的前提下,我们的很多工作会迎刃而解的。
如今,当我遇到学生上课不听讲而讲话时,我不会马上指出来,我会冷静一下自己。如果是偶尔讲话的同学,我去制止,一般会遭到学生的反抗——拒不承认。如果是忘乎所以的讲话,他们一般不会听老师讲课,更不会注意到老师的任何举动,这时的处理方法就很多:我可以一边讲课一边不经意地走到他们旁边,轻轻地敲打桌面提醒他(她),这样做的好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这种方法对多数人有用,因为艺体类学生的各种习惯一旦养成后,家长和教师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是简单粗暴,忽视了 2 孩子人格的尊重,如果采用这种心理暗示的方法,既可以适时制止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话,把学生找回课堂学习中来,又可以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当然,教师上课遇到肆无忌惮讲话的学生时也可以立刻把讲课停下来以目视的方式直视讲话的学生,待全班学生都目视他(她)时,他们会发现自己犯了错误而及时改正。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上课时对教师有强烈的对抗心理的学生,利用教师和学生们形成的强大心理合力,对讲话的学生施加心理压力,使他(她)回到正常的课堂中来,这么做的好处是教师在管理时不容易和学生产生直接的冲突,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加强备课,做好课堂。
凡是曾经上过艺体班的教师都知道,艺体班文化课教学内容多,学生由于专业的学习耽误了上课,能务实有效地听课很不容易。而且,即使教师布置了作业,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因此,艺体班教师的备课很关键。我在实践中主要考虑的是:高
一、高二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和反复灌输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习惯,尽量少布置课外作业,作业一律在课堂上边讲边练边完成,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够获得学生的好感,不厌恶历史学科。高三阶段,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如,讲授“战国七雄”时,我指导学生按方位记:东—南—西—北—中—,齐—楚—秦—燕—赵—魏—韩(自上而下),既记住了七雄名称,又记住了中国朝代。
再如,讲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从学派、代表人物、主张、著作四大方面入手,列成一张表格,它统括了全课的主要内容,简洁而又醒目。我从中获知:繁杂的内容,可以借助简表来表达。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时,我和学生知道了“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四、学会选择,节约时间。
因为高三艺体班文化课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考虑了有选择性的巩固练习。练习不做不行,很多学生对我说,他们听课能听懂,就是自己不会做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做题太少,甚至根本就不做题。一个学生,无论他智力如何,只要他不做题不训练就不会有什么分析能力。但是,漫无目的地练习也不好。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性练习,放弃那些难偏怪的题,而重点抓基础知识,既节约了教学和学习的时间,又可以跟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总结和提高的空间,起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话:*** 单位:四川省泸县六中 通讯地址:四川省泸县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