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喊一个知己走江湖的美文摘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只是,江湖风大,知己零落。
狼在荒野上喊一嗓子,会喊来自己的同类。相同的品性、趣味和目标可以把生命聚拢在一起。区别是,有血性的人会喊来豪爽的朋友,奸邪的人只会喊来阴谋家。
君子喊不来小人,因为二者不会有共鸣。一个人通过共鸣,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又通过不鸣,最后,留住知己。
不鸣,是谦卑,是内敛,是淡然,是在时光里沉静和低回。这个世界太闹了,于是,安静的人就显得异常珍贵。咋咋呼呼的人太虚空,自己不着边际,也没有人愿意踩在这虚空里跟着没落。而彼此太黏糊的人不是小人就是利益的结合体,聚得快散得也快。真正的知己,一定是淡泊的人,最终也只因淡泊走到一起。
生命的琴弦,尽管飘忽迷离,但也会在时光幽微处暗渡陈仓,在某一瞬间,在某一个音阶上,让一个人翩然而降。这个人,可能就是生命中的知己。人只有在知己的世界里,心才会自由,才会变得舒展、熨帖、温暖。知己的世界,才是一个人心灵的原乡,唯此处,天地空旷,野芳蓬勃,阳光彻照。
第二篇:做自己的知己美文摘抄
知己,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最亲密、最了解、最赏识自己、最值得珍惜的朋友。但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得到知己作为一种幸事。管仲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鲁迅曾书赠瞿秋白一幅立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冰心在给巴金的信中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得不到知己作为一种憾事。于是不少人感叹:“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作家三毛,对知己有独到的见解。她说,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一个也没有,那么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自己,也是一个朋友。她的话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即做自己的知己。
人们常常注重在外界寻找知己,却常常忽略甚至完全忘记应该做自己的知己。其实,能不能找到知己,并不全由自己说了算;能不能做自己的知己,则全由自己说了算。比较而言,人生十分要紧的事情,不是立足于他助,而是立足于自助;不是找自己的知己,而是做自己的知己。
做自己的知己,在这方面,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曾子的“吾日三省我身”,就是做自己知己的具体方法之一。他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即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传授的学问有没有复习?”
比如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的“每日十三条生活准则”,就是做自己知己的具体办法之一。其具体内容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寡言——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话之外,不多说话,避免对人说空话。
3、秩序——用过的东西归还原处,做事情井然有序。
4、果断——该做的事,坚决执行;决定履行的,务必完成。
5、节约——不乱花钱,切戒浪费。
6、勤奋——不浪费时间,经常从事有意义的事情。
7、诚实——不欺诈,心地坦白,言行一致。
8、公正——不侵害别人,不因自己的失职而使人遭受损失。
9、中庸——避免极端,责人从宽。
10、整洁——身体、衣服以及居住的地方,保持整洁。
11、沉着——遇事不慌乱。
12、贞洁——端正言行,不损害自己的或别人的声誉。
13、谦虚——学习先哲的谦逊精神。他每天临睡前,总要对照“每日的十三条生活准则”逐条检查自己的思想与言行。
再比如陶行知的“每日四问”,也是做自己知己的具体方法之一。其具体内容是: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做自己的知己,不是自私、自恋、自闭,不是拒绝他人为朋友、为知己,而是由衷地接纳自己、爱惜自己、欣赏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立足于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只有先做好自己的知己,才能做好他人的知己,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真正的知己。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得到知己,也不会孤独、不会空虚。反之,如果不做好自己的知己,即使朋友遍天下,那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第三篇:防火防盗防知己美文摘抄
人说,知己反目最可怕。最能伤你入骨的,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距你最近的人。
想想由复旦投毒案翻出的被沉封19年的清华朱令铊中毒案,警方分析列出的几个投毒作案条件:要了解朱令的日常习惯,可以接近她的日用洗漱及饮食——多让人不寒而栗!朝夕相处的知己却悄悄在你用品、食物中放入剧毒的铊。
遥想更早的当年,孙膑与庞涓共学于鬼谷子,后孙膑被庞涓残害,失去双腿。曹雪芹先生深谙人性,在大观园怡红院,也有晴雯被袭人出卖从而丢了性命。
人性微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成与毁有时只存于一念之差。“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然而,大家亦都晓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道理。
轻易不要结交知己,无论红颜还是蓝颜。护好自己的要穴,是对自己的珍惜,也是对友谊的负责。
为自己和朋友着想,不要把见不得光的信息往人家那里撂。一来,失密糟蹋了友谊、出卖了自己;二来,人家知情不报会有连带责任。
君不见,很多做了坏事的人都不把事情告诉家人和朋友,否则会陷亲友于不义,你懂的。
第四篇:一个小动作美文摘抄
列车缓缓前行,一抹夕阳从车窗前一格一格地闪过,站台就快淡出视线时,小张不经意地把刚喝完的啤酒瓶随手扔出窗外。这对他来讲已是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就像他以前乱丢任何东西一样。
哎哟!
似乎听到下面有人在喊,他急忙伸出头去看:只见一个穿橙黄颜色的人捂着头在追列车,在他伸出头的一刹那,那人手便突然指向了他,他赶紧把头缩了进来。四周看了看。好在今天乘车的人不多,刚才自己慌张的举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恢复常态,懒懒地伸了下腰,有点犯困,便想迷糊一下。
小张这次是到南方A市一家公司索要单位的一笔货款。由于飞机航班因天气原因被取消,无奈之下,他才赶坐这趟列车。
就在他迷迷糊糊将要睡着时,感觉列车突然减速,接着慢慢停了下来。正疑惑之际,只见他这节车厢有警察从两头堵了上来,并把大家集中在中间的地方。一开始小张并没有在意,以为警察是在例行公事。只见其中一个左臂挂有警长臂章的警察说:“很抱歉打扰大家,我们这节车厢有个旅客把人砸伤了,我们希望他能主动站出来承认,否则的话,这节车厢的人都得下车,接受调查。”
警长的话音一落,小张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而此时的乘客也早已炸开了锅,他们有的愤怒地骂着:是谁这么缺德,让他们跟着受牵连。也有的找警长理论:一人做事一人当,凭什么让我们当人质?
乘客愤怒的情绪让小张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知道,他扔的啤酒瓶惹麻烦了。眼看着是躲了和尚也躲不了庙,他只好主动站起来承认了。于是,在乘客的一片骂声中,他被地方的两个片警带下了车。
停车的地方是个小镇,他先是被带到镇上一个医院看望了伤者。片警告诉他,幸亏车速不快,啤酒瓶只是砸伤了事主的头,造成轻伤。要不,就难说了。
见完伤者,他又被带到小镇派出所。
问讯,笔录,签字,小张把整个经过向片警复述了一遍。好在案情并不复杂,当他签完字问片警他是不是可以走了,去赶下一趟火车时,片警微笑地摇摇头,告诉他:他要在小镇呆上七天的时光。
什么?!小张的头有点大。为什么?不为什么。片警说:你的行为已经给对方造成了轻伤,既要被拘留,还要赔偿事主医药费和精神抚慰金。
赔钱倒好说,但要被关在这里七天七夜却是让小张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不停地强调他这次出差的重要性,既关系到公司100万元的货款,也关系到他的工作甚至晋升。他表示愿意多多赔偿以减轻处罚。
片警耸了耸肩说:没办法,你那边就是有天大的事,这边你违法了,就得接受处罚。
小张不甘心,开始与片警大声嚷嚷:不就扔了一个啤酒瓶,凭什么要关我七天。
片警也不说话,把一本已经翻得很旧的法律文本递到他面前。在那页已经用红笔画了粗杠杠的地方,小张看到了与他有关的处罚条款。
估计再解释也没用了,小张反而冷静下来,开始思考眼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在考虑片刻后,他向片警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请求派出所不要将这个情况反映到他们单位,否则他会被单位除名的。再一个是允许他给业务单位和家里各打一个电话。
也是现在的警察比过去有人情味了,两个要求都满足了他。
小张先给业务单位打电话,告诉他们他在坐车途中意外受了伤,不得不在小镇上进行包扎。他希望对方能兑现承诺,如期汇出货款。当然,他还特地交代一下,请不要把自己受伤的事和自己单位说。对方倒是很同情他,也是老关系了,问候一番后表示一周内货款肯定汇出。
他给家里打电话,告诉老婆一切都好,他会按期回家的。尽管他的语气很平淡,但老婆还是听出点异样,问他怎么了?他强打起精神说:没什么,放心吧。便挂了。
认认真真地在小镇的拘留所里呆了七天,小张尝试最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手,每当他要随手丢什么东西时,他就会用另一只手狠狠地抽打,经常举动大了,弄得值班警察以为他是不是得什么病了。
出所的那天,小张真的感觉自由真好。正是初春天气,天蓝水碧,整个人也感觉神清目爽。
回到家,老婆从他淡然的目光里读出了他与出差前的明显不一样,他却笑笑说:那是离开一段时间的原因。到单位上班,财务便通知他,对方货款已经到了50万,这让他如释重负。在以后的几天里,他的沉默寡言和谨小慎微,让大家又议论一番,都说怎么出了个差,整个人都变了。当有人试图来问他怎么回事时,他便不置可否地说一句:变了就变了吧。
第五篇:一个橘子的问候美文摘抄
1985年,18岁的胡一虎考取台北辅仁大学。在去学校的前一天,胡一虎的父亲为儿子准备好了所有的行李,其中就包括一大袋新鲜的橘子,这是父亲特意从市场上买来的。
看着这些普通的橘子,胡一虎不以为然:“台北的橘子多的是,我如果想吃,自己会去买,何必要这么麻烦。”父亲说:“反正你也要带着行李,不在乎多带这些橘子。”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胡一虎带着橘子第一次走进了辅仁大学的校门。
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橘子,却成了同学们的抢手货。在宿舍里,胡一虎将这些橘子每人发一个,然后大家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些橘子,很多初识相逢的学生认识了胡一虎,以至于接下来的每一天,同学们看到胡一虎,第一句话就问:“你那里还有橘子吗?”由此,胡一虎在学校积累了深广的人气。
后来每次开学返校,老同学见面,大家都争着替胡一虎背行李。因为他们知道,胡一虎的行李中肯定有来自高雄的橘子。而那些没吃到橘子的同学,也必定要在胡一虎这里提前申请:“下次让胡伯伯多准备一些橘子啊。”胡一虎将这话捎给父亲,父亲从不会让同学们失望。
因为父亲的橘子,因为这些橘子上带着一个父亲的问候,胡一虎成了辅仁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人。大学毕业后,胡一虎写了一篇文章,名为《高雄的橘子》,深有感触地说:“父亲的橘子有如世界通用的微笑一样,在第一时间帮我传递了来自我们家族的问候,也帮我迅速调整好了在成人世界里与人交往的正确心态,使得我在赢得尊重与信任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我从此知道:只要足够真诚,将心比心,别人就会喜欢你,也会更加信任你。”
是的,赢得别人的尊重,并非财富和权势,有时只需一个融入了真诚和善意的橘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