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12:0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

第一篇: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

电话响时,宋万清正在吃饭。宋万清无奈的放下饭碗,拿起话筒还没来得及问对方是谁,那边就传来沙哑的声音:“你家被安装了定时炸弹,10分钟后爆炸。”这句话对宋万清来说犹如青天霹雳,一时呆住了。

对边在说完话后就挂了电话,宋万清也没顾得想对方说的话到底是真还是假。他拉起妻儿,什么也不拿就冲下了楼,跑到一个离家较远的一个地方去。同时,他也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宋万清电话的是一位名叫罗堂男的中午警察。罗堂男在接了宋万清的报警电话后,立马带了工具直奔宋万清的家。

到了宋万清的家后,罗堂男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结果是没有定时炸弹,刚才只不过虚惊一场。这一结果让宋万清一家人松了一口气,但也让他们疑惑不解。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要戏弄自己呢?宋万清百思不得其解。

罗堂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警察,对类似这样的案子他接触得也不少。凭经验,罗堂男先查了一下打来的电话号码,发现这个电话是从本市的一个公用电话打来的。可以断定,这个电话是本市里的人打来的。得出这一点结论,罗堂男对破这个案子便觉得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了。他问了宋万清一家人和哪些人打交道,与谁有过摩擦。宋万清一一作了回答,其中有两个人引起了罗堂男的怀疑。

这两个人都还很年轻,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宋万清说这两个人很顽皮,曾经扔石头打破了他家里的玻璃。罗堂男想,会不会是这两个人干的坏事?他于是问起了这两个人的名字。宋万清回答说:“有一个名字不详,有一个叫刘小吴,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

罗堂男取得了这一些线索后很高兴,可是由于当天还有别的事,他没有立即去找小吴。第二天他从家里去上班时,看到儿子站在公用电话机前打电话。他觉得有些奇怪,儿子有手机,为什么不用手机打电话呢?由于要赶着去上班,他没有去问儿子。

到了公安局,罗堂男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电话又是宋万清打来的。宋万清说又有人打电话来说他家里安装了定时炸弹,10分钟后爆炸,罗堂男赶到宋万清的家后,经过检查,发现这又是一场虚惊。

罗堂男查了一下电话号码,发现这个电话又是从本市的公用电话打来的。罗堂男的额头突然皱了起来,脸变得有些不安,如同遇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思索了一会,罗堂男就开车直接来到了小吴的家。

小吴不在家,只有小吴的母亲。罗堂男说出了来这里的目的后,这位母亲惊恐不安,慌忙的说:“小吴不在家,他旅游去了。”

“旅游?哪得什么时候才回来?”

“这个…………我不知道。”

罗堂罗看着这位惊慌的母亲,没有再问什么。这位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她轻轻地走上楼,一边走一边的回头这个警察。找不到小吴,罗堂男也不想呆在这里,他出了门,正要去开车,却远远的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慢慢的朝这边走来。罗堂男断定这个一定是小吴,于是便快步的朝小吴走去,在一个离小吴家不远的地方拦住了小吴。“你叫小吴是吧,刚才你去哪了?”罗堂男问道。

“上学了。”小吴回答说。

“上学?那你有没有认识一个叫宋万清的人?”“什么宋万清,不知道!”小吴的脸色立即大变,心里慌个不停。

“不知道?那打了两个电话戏弄宋万清的人是谁?”罗堂男严厉的问。

“我……真的不知道。”小吴慌得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罗堂男见硬的不行,便采用软的:“你可知道打电话戏弄别人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就你现在的行为,我随时都可以把你拉回公安局里审问。不过,你若老实交待和认个错,我也许会念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放过你一回。”

小吴害怕地低下头,咬着嘴唇,许久才说:“我……只打了一个电话。”

“那另一个是谁打的?”

小吴正想回答,可这时小吴的母亲跑了过来,母亲拉过小吴,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你咋又回来了?瞎说什么?”罗堂男说道:“你什么也不用再问了,小吴已经跟我说了。不过我不会责怪你说谎,遇到这种事情,不管是哪个母亲,都会这样。”罗堂男说完就离开了,没有带小吴回去,也没有再问小吴什么,似乎什么都已知道。

第二天,罗堂男没有去上班,他请了假,乘车到了外省的一个城市。在这个城市里,罗堂男只吃了一顿饭和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又乘车回去了。回到原来的城市,罗堂男又接到宋万清的电话。宋万清说又有人给他打来了戏弄电话,且说这个电话与前两个电话有些不同,是从外省打来的。罗堂男听了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觉得奇怪,显得很平静,只“嗯”了一声便把电话给挂了,好像事情与他毫无相干。

晚上吃饭时,罗堂男问起儿子最近是不是打电话戏弄别人。儿子忙说没有。“那你有没有认识一个叫小吴的人?”罗堂男有些严厉的问。小吴有些慌了,嗫嚅着说:“他?好像认识。”“那你们俩个干了什么坏事还不赶快招出来!”男堂男训道。

虽说小吴是极不情愿把事情招出来,但在这位是父亲又是警察的面前,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和小吴一人只打了一个,另一个不是我们打的。”小吴说。

“我知道,你们一人只打了一个”。小吴诧异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另一个又是谁打的?”

“是我打的,这次我请假到外省去,就是为了打这个电话。”

罗堂男的这一句话给小吴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警察也打电话戏弄别人?小吴不解地问:“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罗堂男笑笑说:“不只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凡是做父母的都会这样。”

第二篇:课间十分钟学后感

课间十分钟学后感

通过这几天学习和讨论,我深深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中小学课间十分钟的利用率相当低,学生的户外活动率多保持在30~50%之间,特别是在城镇的中小学,这一现象尤为严重,使课间十分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我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课间十分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课间休息是学生比较自由的一段时间,学生也比较活跃,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甚至有的学生还在教室里拍球。而班主任只有一个,要时刻注意这些问题,精力也是有限的。有些学校出于校园安全工作的考滤,制定了如;课间不准出教室,不准在走廊内喧哗、逗留,不准到操场去玩耍、游戏等规定。甚至小学生上厕所都要按次、按号,否则按违纪处理,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这样人为地把孩子课间十分钟活动与锻炼的权利无情地剥夺了。

2、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对课间十分钟的意义认识不清,没有科学用脑和强身健体的思想意识。下课铃一响,有的学生急匆匆奔向厕所;有的学生依然手不离书,在思考老师课上讲的内容;有的学生闷头在赶写老师留的作业;也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缓解疲劳,能真正

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一幕幕场景在很多学校都能看到,课间活动正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或者放弃。

我认为,课间十分钟可以这样利用:

下课铃响后,可以把教室的门窗打开,进行充分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也可走出教室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或望远,与同学们谈谈聊聊,使大脑休息一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一起跳绳、拍球、打乒乓球 做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活动能使全身血液加快循环,给疲劳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补充养料,提高视听能力,改善大脑皮层的协调指挥能力。下一节课,就会更有精神,学得更好,记得更牢了。

第三篇:课间十分钟学后感想

课间十分钟学后感想

课间当如是,欢乐不再来。中考已临近,君愿一搏无?

————题记

你还在回忆那个轻松欢乐的课间,不顾一切地从楼上冲到操场,争先恐后,每个人笑颜如花的样子么?

你还在思念那个在草地上追逐,在花坛边聊天,用课间时间画美术书上的画叫做好学,上课从窗外望去看天空的湛蓝叫做天真的时代么?

你还在追寻那个无忧无虑,和异性朋友牵手不叫恋爱的,作业写到8点就睡觉,感觉作业多的,课间十分钟占用了几秒就感觉老师穷凶恶极的,那个日子么?

你错了,以上是年少学生,作文凑字数的想象。

其实欢乐是有的,痛苦也不少,在黑幕中前行,探索着,憧憬着。

下课铃响,随着老师的一声呵斥,教室里稀疏的骚动安静下来,同学们像被狱卒呵斥的囚犯。有人仍却淡定地记着笔记,或者低头听课,奋笔疾书,面部肌肉不觉地收缩,将笑未笑,其实已经感到不耐烦了。冲瞌睡的学生一听到下课铃,霎时豁然开朗,困意全无,因为课间是可以放心睡的一段时间,犹如分别多年的老友重逢,再困,也会打起精神,也要看上几眼,欢聚一下,哦,不过还是要看上几眼老师的神态,念我们多年来的交情,快下课吧,然后张着嘴,眼巴巴地望着,还有一些人,结束了报时工作,又在摆弄手表,争取一秒不到的误差减小,充分体现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

终于下课了,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死亡笔记,便有很多人捶胸顿足,喝了口送行的水,眉头紧锁或是大吼大叫,然后,仍成了泄气的皮球,三三两两地凄凄惨惨一起上路,the teacher was calling and the rest less dead a wait。也有几个爱学习的淡然自若地看书,默默拼搏,脸色却不好看,也许是昨晚睡晚了,也许那是一个不眠夜,或者在想着某朋友。内急的同学文雅地走出教室后在操场上成为了狂奔者,后面还有几个兄弟拉着,说要克制自己,拉拉扯扯,便上课了,在厕所门口,(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回去还是不回,这是个必将选择的问题。而传说很忧国忧民的,在不停地演讲,好好学习啊,志存高远啊。传说很有文采的,在自己的世界,诗化了悲哀,在物质的世界,勤奋地看书,他人看不出忧伤。那睡觉的睡觉,看书的看书,有问题的问问题,被老师叫的去老师办公室,大家各自小心地享用着被压缩的时光,像是与耶稣吃最后的晚餐,神态不同,心境各异,却总在默默祈祷,时间,相对论,老师。

课间十分钟,随着铃响,来了去了,也许这意味着这节课最多只会再继续十分钟(老师拖堂),也许说明某个老师已经在门外等候(提前上课),人影飞奔至厕所,或是整理好书包,这一切,都在可怜的,仅存的三两分钟内完成,便又是上课了。

这便是初三,当我们发觉时,成长将身高和书包压在身上,步态也不再轻盈,笑声渐渐稀疏,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用双手掂量学业————

考试,一个个考场将让我们分道扬镳。作业,抄与被抄,我们之间似有一道难以理解的鸿沟。升学,不知什么时候在昔日一起竞争的朋友中点燃了敌意

可我没有时间多想,也没有选择。究竟是过客,有缘便是在高中见吧

初三,课间十分钟,是紧张地较量,是偶尔忙里偷闲,还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

课间当如是。君愿一搏无?

第四篇:韩城瓦斯爆炸纪实

韩城瓦斯爆炸纪实

历史名城陕西韩城古称龙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家开始在韩城境内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最早的矿址就选在上峪口,经过30多年的地下开采,井下废弃的大小巷道有上千条,这些巷道有的被炸塌,有的则一直就那样废弃着成了瓦斯积聚的“毒巷”或积满地下水的“水窟”。上峪口矿区成了旧矿区,井下废弃巷道遍布,小煤窑在这里作业,要比在原始矿区采煤危险百倍、千倍。可是,煤就是“乌金”,对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来说,那一车车煤从井下运出,就像是一沓沓的钞票已装进口袋。因此,大煤矿是停产了,小煤窑的生产和生产事故却从来没有中断过。

2001年4月21日凌晨,一声令人胆战心惊的巨响从地下400余米深处传来,就在这一声沉闷的巨响中,48条鲜活的生命随之消逝了。惨祸迅速传至韩城矿务局,韩城市,渭南市,陕西省省委、省政府。

发生事故的是一座小煤窑,该煤窑隶属下峪口煤矿劳动服务公司,内称“劳司2井”。在建造形式上,劳司2井是竖井(即垂直下井),与3号竖井在地下相连,2号井是矿工上下班的通道,3号井是出煤井口。井下分东西南北四个大巷道,十余个工作面。在此工作的大多是陕西山阳县、湖北郧西县、四川等地的民工。民工在井下作业有明确分工,比如:爆破(俗称放炮)、瓦斯检查、通风。矿上给工人们定的劳动任务是,每班拉7车煤,工资是30元;超产每车5元。每个工作面都由一人承包,负责对井下民工的作业分工、劳动量的统计。生产所用的耗材包括炸药、雷管等物品费用,都在工人的工资中扣除。徐延余是湖北郧西县人,在整个2井打工的上百名湖北老乡中,徐延余是大家公认的最能干的人,他每天都超产,每月能赚到1000多元钱。4月21日凌晨的瓦斯爆炸事故中,他是带领10名工友死里逃生的英雄。

徐延余是个小“头目”,出事那会儿,他带领其他6名老乡在新近开挖的南大巷里清理残煤。徐延余等7人所处的工作面是距离竖井井口最近的一个工作面。

"一道强烈的电弧一般的亮光突然一闪,弧光过后,我眼前猛然一黑,耳边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真正叫人感到什么叫地动山摇。小石块从头顶的支架缝中纷纷坠落,砸到安全帽上、身上,生生地疼。巨响过后,巷道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轰隆隆声。”有着7年井下采煤经验的徐延余准确地判断巨响是瓦斯爆炸,随后的轰隆隆声是爆炸引起了巷道塌方。

“巨大的响声震得我耳根发麻,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从我肩膀边砸下,石头的一角还挂烂了我的工作服。一股烟雾伴着煤灰迎面扑来,我们打着矿灯,面对面谁也看不见谁,烟雾中一会儿是焦糊味,就像烤肉摊上发出的气味,一会儿是呛人的硫磺燃烧味。”“我听见徐延余大声喊快趴下,我赶紧趴在地上,按照徐延余的命令抓住前面人的脚后跟,7个人奋力往空气新鲜的地方爬。”

爬离死亡

他们不敢顺风向爬,因为没有充分燃烧的瓦斯还会顺着风向跑,在巷道的拐弯处或死角地带积聚,稍遇明火,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大约爬了100米,我明显感觉到空气稀薄,大家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浑身没有力气。在一个巷道交叉口,我见有几个山阳县的工友在发愣,他们问怎么这次放炮的声音那么大,我拼命发出声音告诉他们是瓦斯爆炸,叫他们赶紧跟在我们身后往外爬。”

“ 路上,我看见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脚烧没了,眼睛、鼻子就剩下四个黑窟窿,嘴唇烧没了,牙齿裸露。他浑身像焦碳一样黑乎乎的。我认不出他是谁。”

“好不容易爬到了竖井下边,矿主和其他领导已下来了,矿主叫我们快上井。”

在韩城矿务局医院下峪口分院,记者见到了四名山阳籍幸存者。26岁的漫川乡民工陶健是所有幸存都不得中受伤最重的,他的头部、大腿被严重烧伤。由于烧伤面积过大,护士不敢直接把被子盖在他身上,在他身上搭了个小棚子,一盏500瓦的电灯在棚里为他供暖。

记者在距离出事矿井不远处的一间窑洞里见到遇难者王春云的妻子尹黄英。“我们来这里近3年,他有两年没回家了。他父母都已去世,当年给父母看病欠了别人近万元。为了还债,他每天都上班,下了班就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刚刚把外债还完。这几天孩子感冒了,我不想叫他上班,催他带孩子去看病,为这还和我吵了一架。”“我听到那声巨响心都颤了。他到现在还没回来,要是听我的不去上班„„”

紧急抢救

爆炸声穿破寂静的山谷,消息很快传到韩城矿务局、韩城市政府。矿山救护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接到命令后,矿务局救护队倾巢出动。修复电线、风筒,接连三批救护队队员下井,初步探明井下大面积塌方,受重伤的陶健被救上井,其他未受伤的幸存者被抬出井口,送伤员到医院抢救。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事故发生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张宝明、陕西省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程安东、副省长巩德顺等赶到现场,指挥、组织和参与抢救工作。

由于天正下雨,电路难以修复,井下烟尘不能尽快排除,加上未完全燃烧的瓦斯有可能积聚在巷道里,46具尸体已找到,2名失踪的矿工生还可能极小,为保护救护队员安全,保存体力,指挥部决定让救护队员暂休整,晚上继续抢救工作。

晚9时许,井口的矿工已铺好停尸用的被褥、布片,搭起帐篷。

记者一直守候在抢救现场至22日凌晨4时,因为井下塌方面积过大,尸体难以搬运,未见一具尸体出井口。

矿主逃匿

据悉,发生爆炸的煤矿是一个无许可证的私人煤矿,该矿井1988年曾被关闭过,因为该矿井产的1号煤是炼焦碳的幼稚煤,价格也时常较高,在利益驱动下该井继续生产。2号井由下峪口煤矿劳动服务公司一职工承包,22日早9时许,矿主逃匿。

陕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所有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立即停产整顿;低瓦斯矿井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全部关闭停产。

截至记者发稿时,事故调查及遇难矿工尸体打捞、事故善后等工作仍在进行之中,2名失踪矿工被证实已死亡,死亡人数增加至48人。

第五篇:90后非主流势力登场的纪实故事

他们喜欢QQ,不喜欢MSN,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视周杰伦为偶像。他们是1990年开始出生的一代人——“90后”!他们与“80后”的叛逆相仿,出生成长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时间段,却比“80后”更自我、更出位。

“火星文”在“90后”中间颇为流行,你可以不用全认识这些由一些符号、英文、日文等组成的文字,但最起码要认识几个最简单常用的,比如“3Q得orz”的意思就是“感谢得五体投地”。

这些用“火星文”的“90后”正成为一种最新的商业势力。更为有趣的是,一些“90后”已经不像“70后”和“80后”那样对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分得那么细,而且把使用国产品牌也当成了一种时尚。

“非主流”的潮流制造者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群体正被冠以“90后”的称呼。

“90后”的特征是什么?

“非主流”,“90后”的中学生喜欢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百度“90后”帖吧,有关“非主流”的标题让人眼花缭乱。只是在这里,“非主流”可以是形容词,比如“非主流的图片”;也可以是动词,比如“我非主流了一把”。

“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种说法而已,这是张扬个性的一种表现。”虽然很少接触“90后”的一代,但是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每个时代的人都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都将成为“主流”,所以这种“非主流”的称呼可能也只是“90后”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种口号而已。

在追赶潮流方面,“90后”和“80后”都不肯落后,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不仅追随流行,他们更喜欢的是制造自己的流行。零点调查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1985年~1989年出生的群体和1990年出生的群体没有特别大的差异。相对而言,“90后”更彰显个性。

不排斥国产品牌的一代

由于从小物质条件优越,一些“90后”已经不像“70后”和“80后”那样对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分得那么细。盐水棒冰、大白兔奶糖等国产品牌都带给了他们美好的童年回忆。

二线城市的“90后”在追求时尚时,国产品牌也是必选之一。在一线城市,“90后”也逐渐成为国产品牌的拥护者。“现在用国产货不也是一种时尚吗?”进才中学的高三学生唐娜娜和身边的一些同学都不排斥国产商品,只要质量不错,也够“潮”即可。和“80后”热衷外国品牌不同,唐娜娜他们既追求流行的外国品牌,比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但也“非主流”地喜欢国产的六神和美加净。

企业追随“90后”?

“90后”们的这种消费习惯已经受到了重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用户调查显示,在快速增长的2007年的家用PC市场上的主要增幅来自于18岁~23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占据所有消费总量的19%,是最庞大的群体。而对于如MP3、手机等其他IT消费产品,同样是其重要力量。

来自麦肯锡的一组数据表示,相对于外国货,中国消费者更信任本土品牌,对本土产品质量越来越有信心。在6000名受访者中,53%的人表示更青睐中国品牌,而在2005年同样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6%。“未来这一比率肯定还会上升,使数字增加的人可能就是很快进入大学、逐渐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

如何兼顾传统的忠实消费者和“90后”的消费习惯是个不小的难题。上海家化注意到了这一点,对一些传统的品牌进行了年轻化延伸,比如在六神的品牌上延伸出了冰露花雨。“这玩意在使用时不但有传统花露水的功效,还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和酷的感觉。”上海家化市场人员对此产品很自豪。

“90后”为商业社会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拥护国产品牌、求新求酷这么简单,正如他们所喜欢的“火星文”一样,需要深层次的解构。

下载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分钟后爆炸的纪实故事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80后新婚族财务规划纪实故事

    徐强今年26岁,是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名IT工程师,税后月收入是4100元,去年刚结婚。利用职业特长,徐先生还可以在业余额外赚取外快贴补家用,每月兼职收入1000元。徐太太在一......

    扶桑纪实故事

    一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

    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

    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

    迷途纪实故事

    他说:“我给你整个范冰冰的眼睛,她的眼睛狐而媚,再给你隆个张曼玉的鼻子。这样,你就变成一个标准的美人了” 青春岁月里,有欢笑,有叛逆,有无限怀念的纯真,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

    苜蓿纪实故事

    即使有公务员身份,乡镇工作也必要当“万金油”。不管财政所土地所司法所,也不管经管站农技站文化站,从来不是专职专用。乡长说,都强调部门工作,中心工作谁做呢?所以每个人都有包村......

    唐三彩纪实故事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栓保的女儿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1壶油、2袋面、300元......

    抠门纪实故事

    抠门大多数是犯给别人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爱在自己身上犯抠门,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明朝成化初年,学士陈缉熙在老家盖了一豪宅,雕梁画栋,宛如图画。房子盖好了,他进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