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孤独者诗歌
孤独哺育了他的心灵
母亲在不幸与痛苦中成就了他的事业
他是谁?我也在用黑色眼睛找寻
天上的星光比灯光暗淡
像泉水一样的声音被她的美丽卷走了
而他的心灵依然被孤独包裹
神经质是真实的,寂寞的他
呻吟在辉煌人生的重负之下
丢失了太阳,等来了星辰
狂人的梦里黄色的乌鸦漫天飞
一个女人带走了他尘世的牵绊
再也看不懂他半只耳朵的玄机
孤独、忧郁的眼神疲倦了社会的眼帘
哀叹与悲伤在若干年后终究化为虚无
关闭了门,小屋就是整个世界
谁敲门,敲窗
无论男或女都没有再撕开一丝裂隙
里面储满了光明,还是梦坠千年的幽暗
听,宏伟的音乐从宫殿里传来
伟大的艺术家囚禁了自己
而拯救了亿万人的心灵
第二篇:孤独者读后感
《孤独者》
——一个妥协的孤独之人
财管091陈利君0930443105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第三篇:孤独者读后感
读《孤独者》后感
姓名:王腾飞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我所读的《孤独者》是被选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节选,选文节选自《孤独者》的第一、四、五节。
第一节讲诉了“我”与魏连殳的相识,以及魏连殳的种种“古怪”。
第一节中塑造了第一个孤独者——魏连殳的祖母的形象,“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 从此处可看出魏连殳的祖母是一个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与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体上是一个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势极重,才派专差去叫连殳,由此可见,她的孤独并非一般,而她最后的话“‘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也带着些对那些村民的谴责,“为什么不肯”,带着些怨恨,也夹杂些无奈,她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
第一节的第二段中讲到“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从此处可以看出魏连殳对祖母的孝顺,或者说,在世人眼中,他是个孤独者,可是他还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时的他并非十分孤独,无论是精神抑或是肉体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才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是与其祖母相承传的,祖母的去世,无疑是告诉他一个事实——他,现在是一个孤独者,文中的“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先觉者的魏连殳,是不被社会上的庸众所容,在精神和肉体上均孤独无依的孤独者形象。
魏连殳回到家,“一进门,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直至后来,族人商议祖母的后事,他只是简单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后他静静地给祖母穿衣,井井有条,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怎么改,神色也不动,在葬礼上,“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的发光”,“但
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种种,“暴风雨前的平静”,都为之后的“暴雨”坐下了铺垫,“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此时的魏连殳怕是真正的孤独了吧!
选文的第四节讲诉了,在一个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连殳的来信。
第四节中有两处连殳说到了“我都可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在努里奋斗却什么收获都没有之后,归于无力,很无奈的一种说法,对现实生活或是说对一些庸众的无力的反驳,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我已经躬行我以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首先要说明的是魏连殳在被现实彻底击败以后,不再为爱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于现存体制而复仇与他的敌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体以及灵魂的代价。因此也就可以理解连殳所说的“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相同手法的还有“我现在已经‘好’了”,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连殳此刻的孤独和无比的讽刺……
随后的第五节中,“我”在阳山呆不下去了,辗转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访魏连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与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觉者魏连殳的死,又痛恨于活着的庸众。
第三段中:“大良们的祖母谈的可高兴了,说话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连殳的葬礼上,大良们的祖母仍谈得如此高兴,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悲哀,先觉者的去世,对这些庸众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可谈论的话题而已,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关切,是如此的讽刺。“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对魏连殳的讽刺,作为先觉者、孤独者的他,连死后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正是因为没有亲人,少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切,所以他才会以如此的姿势入棺、长眠……“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住拭泪”“口角上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尸”连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独与悲剧,连最终围绕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尸的,依然是那些庸众以及那些并不理解者的虚假的哭泣,除了“我”。
最后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孤独者——“我”,“我”是一个 处处与魏连殳遭遇相似,一样受时代新潮流的影响试图改革、反抗旧社会、反抗庸众,而不被社会所容的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形象。
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送别魏连殳后,在潮湿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边响着的正是“长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暗示着什么呢?或者说鲁迅如此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魏连殳,甚至可以说“我”和魏连殳都是鲁迅的不同侧面的所幻化出来的,各自表达着鲁迅的不同思想,传承者异样的态度。当时的鲁迅,由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的世界中。文章最后一句写到:“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连殳都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继续反抗绝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在四面受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情况下的一种态度,“心的就轻松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鲁迅已找到一种解决当时现状的方法?或是当时的他也仅仅是自我安慰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会继续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在一特定社会环境——“五四”落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在我看来,文中的孤独者,无论是魏连殳的祖母、魏连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无不充斥着讽刺,在力图改造强大飞旧势力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于献出生命,只为了一个目的。但“孤独”却时刻徘徊、充斥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倍感彷徨与无奈,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在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静的月光”、“冰冷的死尸”、“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潮湿的石路” ……
形成了整篇小说透骨的冷……
以上就是我对《孤独者》的读后感想。
第四篇:《孤独者》读后感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这部小说集在开头便引述了屈原《离骚》里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部小说正是反映了鲁迅当时在探索中彷徨的心境,想求出路却到处都找不到路,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闷。写下《孤独者》的时候,正是1925年10月17日,当年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孤独。鲁迅对社会、对人生冷静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外在环境的压迫,让他感到孤寂,感到苦闷,不得不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以这种嗥叫的方式反抗社会的压迫,反抗内心的绝望。?孤独者》通过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故事:魏连殳的祖母的故事,魏连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这三个故事中,描绘了三个变化:孩子的变化,魏连殳的变化,“我”的变化。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心性应是纯净的,内心世界应是充满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简单。然而,在《孤独者》里的孩子并不是这样。故事里的大良、二良开始时愿意和连殳玩耍,会经常到他家玩,只要磕响头,装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说孩子初始还有那天生的调皮,好玩,而到了后来逐渐被环境同化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应有的尊严。魏连殳成了“异类”,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连魏连殳的东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喊“杀!”。此时的孩子们,俨然是像周遭的大人们一样看待魏连殳,一样逃避他,戕害他。这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与愤怒,养熟了他们,寄予希望于他们,到头了却是遭到这种残酷的背离。从《孤独者》这里对孩子变化的描述,可见出鲁迅内心对待孩子是如何凄凉的悲愤。魏连殳的变化可通过他对孩子们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的转变体现。魏连殳起初对待青年和孩子是热情的,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也总喜欢逗小孩。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孩子。当“我”反对他的看法,他竟至于“气忿了”,便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魏连殳总认为孩子是天真的,没有大人的势利与贪婪,有不好的变化也是环境教坏,因此更得注重爱护教养。可惜三个月之后,连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了,他对孩子的态度开始憎恨,也默认了“我”的观点。此时的连殳已变得愤怒,更显出他的孤独,因而会有后来对待孩子们的报复:要他们装狗叫、磕响头。与其说是连殳对背离了自己的孩子的报复,不如说是连殳对庸众势利与贪婪的报复。魏连殳对孩子的态度由充满爱,继而怀疑,最后是绝望甚至是报复。他的愤怒与悲哀正是由于自己对孩子们爱得太深,希望启蒙孩子们去反抗大人们那样的庸众的麻木,最后却以悲剧收尾。这又何尝不是鲁迅的真实写照呢。“我”是小说里的经历者,也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叙述自我。从《祝福》到《伤逝》,再到《孔乙己》,鲁迅的小说里多出现这种“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叙述视角。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态度来叙述,实质上是隐藏着的作者在冷眼旁观,平静的语气里透着无尽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变化不得不说更像是鲁迅先生灵魂的自我解剖。?孤独者》的篇写道:“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鲁迅在小说里不停地重复着“走”,其实就是他在冲破桎梏的过程中思考得出的结论: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彻底反抗绝望,在孤独的荒漠中,如苍狼长嗥般悲切而坚定的抗争。用他无情之笔批判着敌人同时也解剖自己,带着愤怒与悲哀,审视着这无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第五篇:孤独者与狂人(范文)
孤独者与狂人
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经历与思想感情的变化有关的。“五四”前的鲁迅和“五四”后的鲁迅的感情心理变化及其对中国未来方向的探索在他的小说里都有鲜明的体现。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4月,是新文化运动达到高峰时的作品;《孤独者》作于1925年10月,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作品。在仔细的文本阅读中,我发现孤独者连殳,居然和狂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想就这两个人物做一下比较,并将重点放在《孤独者》上,希望能更深地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创作心情与状态。
“五四”的热潮消退之后,鲁迅的热情也渐渐化为一种冷静与思考。“在主持《新青年》的人们分裂以后,他把自己描写成为一个在旧战场上徘徊的余零的兵卒”①。这期间,与亲弟弟的失和乃至决裂让鲁迅原本低落的情绪降到了冰点,连亲人都不愿和自己站在一起,他的失望可想而知。他不满于现在的社会,但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与判断,只能用笔刻画出种种可能,来思考人们将来的命运。
连殳是出外游学出身,接受过新思想的冲击,“是吃‘洋教’的‘新党’”②;狂人与“我”是“中学校的良友”,也接受过新式教育,“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揣了一脚”的行为也表现了他天生的反叛。他们在思想上有共通处:都是孤独的,与周围坏境格格不入。但狂人的孤独有客观原因,他的“疯狂”虽然让人无法理解,人们还能对他表现一定的宽容,他的生活有人照料,不必担心生计。而连殳在“S城”里被别人看成“古怪”的人,他承受的是“妒羡”和“许多零碎的话柄”,最后甚至是流言中伤造成的免职和无奈中“我还得活几天”的哀叹。相比之下,连殳的境遇更凄凉,所受社会的迫害也更严重。
孤独者与狂人都是清醒的。狂人的清醒是由于他的疯狂,是“迫害狂”的病症让他如此清醒地看到几千年的礼教“吃人”的本质,看到“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并激愤地喊出“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作为“五四”前的呼喊。这样来看,狂人的信念至少在他疯狂的时候是执着的。相比之下,连殳思想的清醒和行动的妥协却如此矛盾。他清醒地看到社会的黑暗污浊,所以“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认为“家庭应该破坏”,看出社会的黑暗是人们“亲手造成独头茧”的根源,为这“亲手造成孤独,又放 ①② 摘自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习指导》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1版
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进嘴里咀嚼的人的一生”痛哭。但在祖母大殓时,对于族长们的无理要求和别人的百般挑剔,他却只说:“都可以的。”这让那些以为他会反抗的人都觉得失望。当无路可走时,他来找“我”:“我„„我还得活几天„„。”这让“我”也诧异他的迁就。后来,当“愿意他多活几天的人”也“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就选择了放弃,选择自甘堕落,“都可以的”成为他最后的留言。内心的傲世没有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有狂人的清醒却没有狂人的叛逆与反抗。
连殳和狂人,一对看似奇怪的组合,也有相通的一面。他们都把未来寄托在中国的孩子们身上,狂人悲愤地呼唤着:“没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③而连殳的表现不仅在于对于周围孩子们的“好”:为他们买东西,为他们的病担心,“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更主要是相信他们的“天真”,还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甚至为“我”对孩子的攻击生气。然而,当他自己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的时候,当他终于放弃一切堕落成军阀的走狗时,他对孩子们的态度也颠覆了。“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近来可也两样了„„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叩一个响头„„”④从这种不把孩子当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连殳在黑暗社会和自身妥协中人格的异化。他对于未来已经绝望,再也不愿做任何努力去改变什么了。将自己的生命连同希望一起放在“独头茧“中毁掉,就是他最终的选择吗?《狂人日记》并未完全毁掉狂人的希望,可连殳却在一条永远无法走通的路上与孤独绝望为伴。
他们的结局也有相像的一面,《狂人日记》的小序告诉我们,狂人病愈做官去了,他从清醒中坠落变得不复清醒,再无法发出有力的呼喊,甚至以前的呼喊也失去了力量。狂人已不复存在,他的改变就是一种失败。而连殳的归宿是从清醒中堕落,“做杜师长的顾问”,用“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来加速自己的腐烂与死亡。甚至死亡也没有带给他解脱。死后各种心怀鬼胎的人的哭泣不可能给他安宁,他的尸体被打扮成一个丑陋又“可笑”的军阀。他选择的人生在旧的黑暗的社会中没有出路,他也是失败的。
连殳是1925年的鲁迅在情绪低落痛苦中创造的一个人物,他的孤独是残酷的,“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相识让文章始终充满压抑。连殳最终选择放弃战斗,他思想与处事的矛盾让他难以突破自身的局限。鲁迅也从这样被深入剖析的人生中得到了一个答案:这种骄傲与
⑤妥协的行事是无法为社会为革命做些什么的,“反叛的小资产阶级的弱点”使连殳们在顽固的旧社会中无法生存。《孤独者》的结尾写道:“我的心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这应该也是鲁迅先生对无法突破社会束缚而更加悲哀的“小资产阶级者” ③④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引文参照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下同 ⑤引文参照 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自我毁灭后的一种轻松。
一个是在“吃人”的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失去所有亲人朋友自暴自弃的孤独者,一个是在疯狂中清醒,在正常中不复清醒的的狂人,他们的爱憎也反映鲁迅的爱憎,他们的情绪也带着作者当时的情绪,他们的灵魂是鲁迅先生给予并塑造的。鲁迅把剖析他们的灵魂与人生道路作为探索的一种方式。文学作品原本就是和当时社会状况以及作者创作情绪相联系的,后人的猜想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但若对这些因素足够重视,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就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书目
钱理群、王得后编:《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温儒敏 《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李永寿
《鲁迅思想的发展》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