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人教版《小狗包弟》的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课文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二、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三、说学法
1、学习本文,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
2、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
四、说教学程序
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入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第三环节“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
强调: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一)、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二)、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受到了教育。总之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
第二篇:《小狗包弟》说课稿
《小狗包弟》说课稿
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良知的符号;《小狗包弟》是他的巨作《随想录》中的名篇。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巴金先生人性的光辉,共同走进《小狗包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环节,说说我对这篇散文的理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是其散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名作,也是最能体现《随想录》创作精神与创作风格的作品之一。《随想录》是巴金老人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随想录》也是一部堪称伟大的书,它是巴金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
《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我们应让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学生从《小狗包弟》中认识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发生的那场文化浩劫对人性以及人性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动摇、变化甚至扭曲是多么需要我们去体察、去铭记、去反省,从而真正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也要让年少轻狂的高中生们借此反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会不会有意或无意地给他人带来深深的伤害,并要学着像巴金那样反省、忏悔来摆脱心灵的魔鬼,换得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文本,品味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
2、走出文本,感悟作者勇于自我反省和解剖的精神,联系社会,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突破方法:通过阅读、引导、设置问题的方法进行突破。)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以及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突破方法: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关于“文革”的资料,结合所收集的资料(背景)分小组讨论正确评价作者的这种行为;提供一些能够发人深省的图片,同桌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由此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省。)
二、说教法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2、课前预习要求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了解文意,把我文章关键词句。
(2)划分学习小组,以“我所知道的文革”为题,收集材料。(可以向自己的长辈咨询,或利用课外阅读及利用网络资源去了解认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上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因此无论在学习文本还是资料搜集方面,我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本文,我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
四、说教学程序
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九个环节
(一)导入课文——了解作家与作品 教师以一副对联进行导入: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还涵盖了这位文人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谁?包含了他的哪几部代表作品?
由此引出巴金
(二)整体感知——走进一颗忏悔的灵魂
1、找出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走进包弟——感知一条忠诚的狗
1、阅读2-6段完成小狗包弟履历表
2、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巴金最后是如何处理的?
3、如何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桌这一行为?(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教师点拨)(难点)由此推出害死包弟的罪魁祸首是“文革”。
(四)插叙背景——回顾文革浩劫
1、追溯“文革”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
2、“文革”中巴金的境遇。
(五)难点突破——讲析第一自然段(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1、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是否多余?这样安排的作用?
(六)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忏悔的心灵
1、快速阅读10-13段,划出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七)深挖主旨——体味巴金创作意图
1、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有着怎样的意义?
(八)拓展延伸——扫除心灵的垃圾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启发学生反思。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的过错。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后的感受。
(九)课文小结——感动中国、温暖你我 以感动中国2003年巴金颁奖词结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情感。
以上是我对《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受到了教育。总之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
第二环节是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 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 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 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第三环节“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强调: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一)、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二)、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受到了教育。总之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
第一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是第一次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反思“文革”。这既充分体现了课改专家的改革理念与编者的编写意图,同时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的要求。这篇文章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这一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也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学习现当代散文。属于“思考·领悟”板块,重在“品文品人”。这篇课文 的主要价值有三:第一、在于它的认识价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第二、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真诚的解剖自己,进而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第三、在于它的阅读写作价值,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给学生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
首先、高一学生对散文样式比较熟悉,思维特点是,获得感性认识容易,理性认识不足;抓表层易,知本质难;习得知识易,形成迁移能力难;其次、当今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反省意识;再次、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理解作品的认识价值也有一定困难。
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是确定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重要依据。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据此,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自主阅读、圈点分析与小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勇于剖析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自我反省意识。
(二)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的伟大人格,培养自我反省意识。
四、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一)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
2、交流讨论法;
3、美读感染法。
(二)学习方法
1、自主阅读;
2、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3、扩展阅读与写作。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早读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成六个环节:
导入——整体感知(情节与情感)——探究和品味(文旨与语言)——说出感受——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理论依据为:
1、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2、披文入情的鉴赏方法;
3、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之本;
4、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第一环节:导入。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文化大革命,那是个是非颠倒、亲友疏远、人情殆尽的年代。(与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文革”的相关资料,加深对“文革”历史的理解)在那个**的年代,作为良知符号的巴金会有怎样的遭遇?对那个时代,对自己,他作了怎样的剖析?今天我们就通过先生的《小狗包弟》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去深刻感受巴金的伟大人格。(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与口头表达能力)
〔互动设计2〕把握情感——学生品味体验情感,然后讨论、交流、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环节:打开灵魂忏悔者的心门——探究和品味。
〔互动设计3〕细处探究,深入把握文章主旨(分组讨论、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什么?有什么意义?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主要展示学生对第二题的讨论交流成果:
①因为狗是忠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
②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中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处着眼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见微知著,视角独特,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教师可补充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忠狗救主殉难,人犬至死不离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会“以小见大”的写法)〔互动设计4〕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品味语言(探究、讨论、交流)
1、“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2、“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3、“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自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环节:说句心里话――忏悔意识与我(说说学习之后的感受)联系自身实际,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的过错。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强调: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犯一些错误。敢于正视错误,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我认识提高的表现。或许在我们说出羞于启齿的错误之后,我们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内心会更平和、人会更真实,同时我们也完成了一次灵魂洗礼和人格升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把巴老作为榜样,做到“一日三省吾身”!
(设计意图:“文学即人学”,抓住阅读教学契机,深化情感教育,深挖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坦诚真实的人格)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
个人只有忏悔自己的过失,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的历史,才能远离专制野蛮走向理性和文明。这让我们记起,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忏悔谢罪;2009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向多达50万“被遗忘的澳大利亚人”致歉。
巴金老人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把当时混乱动荡的情景展示出来警示后人。今天我们通过《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既加深了对那段特殊岁月的认识,又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提升,这便是对巴老最好的纪念。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选取一件令自己后悔、难过或遗憾的事例,以坦诚的心写下自己的忏悔,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短文,进行自我剖析。
2、课外阅读《随想录》中的一些文章,深入认识巴金其人其文。(设计意图:实践“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实现与表达交流部分“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巧妙对接;增长见识,拓展、延伸阅读空间)
附: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 金
包弟
可爱 歉意 忠诚 忏悔
通人性 大写的
第三篇:小狗包弟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小狗包弟》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课文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情感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研究法。
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拨研究法主要通过提问,探究、解决问题,循循善诱的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答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二)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学法。
自主学习法、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探究讨论法、我将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达到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完美结合。
四、说教学程序
首先说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第一环节是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入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此导语以故事性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索和阅读兴趣。由此转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 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我将把“把握情节”作为本文整体把握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1、阅读前提示:让学生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后自主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我在综合学生意见后,进行系统的概括补充以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在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情节以后,我讲不失时机的启发学生进行情感把握。根据以上总结的本文情节结构,在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作者具体的情绪流程。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主要通过提问,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于此我将以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这六个问题的设置一脉相承,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我将请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第三环节“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这一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以此达成情感目标的解决,更能引导学生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更加直面自己在生活中所犯下的错误。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复述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且根据板书进一步强调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情感流程,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
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说明,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受到了教育。总之,在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四篇:《小狗包弟》说课稿
《小狗包弟》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课文都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性扭曲的状况,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拷问的力量。巴金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正直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说学生: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但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章情节结构,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五、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连狗都难以幸免。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同时也让人看到一位知名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所以,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强调预习。
2、从学情出发,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
3、安排三步骤阅读即:学习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六、说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法和迁移法进行学习。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时设置
两课时
九、、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首先说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
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入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整体把握: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第二课时:探究文旨、品味语言
(一)探究、讨论、交流:(设置问题,解决教学重难点)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5、文章开头一段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除了引起下文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外,还有什么作用?
6、文章结尾写“花园应经称为垃圾场”有什么作用。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并明确:本文是作者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而结尾处更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拷问,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的错误。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周记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
(三)课堂总结:
1、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2、巴金是中国的文学大师,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的高贵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第五篇:小狗包弟说课稿
《小狗包弟》说课稿
伊宁市第四中学 贾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狗包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说学情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学习法、点拨法
1、自主学习: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
2、点拨法:教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 说学法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其中的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
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第三环节“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强调: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一)、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以及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完成了教学。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