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使学生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理解关键词和重点句,会用渺小、至少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地球的未来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了解地球,更要懂得保护好地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1、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2、学生看图后结合课文自由描述。教师相机点出地球的美丽壮观。紧紧抓住:晶莹透亮、纱衣等词理解。
3、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读句,用自己的话赞美地球的外观。比如:地球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真是可亲可爱。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
5、板书:美丽壮观。
过度: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和蔼可亲?课文围绕课题概括地写了哪几方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一、美丽壮观、小;
二、资源有限;
三、不能移居。(板书)
二、解读探究。
(一)理解小。
1、自由读1、2两节,哪些词突出小意。
2、分析讨论。幻灯片呈现原句,抓住只有、一叶扁舟理解地球的体积小,面积小。加强个读、齐读,读中体会小。
3、学习对比、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幻灯片呈现原文: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抓住数字,分析人居陆地面积,以及人多而面积小,通过强烈的对比,感受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5、小结:综合两者深彻体会地球之小。
(二)理解资源有限。
1、自由读3、4小节: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资源有限?
2、学生读后回答,教师板书:自然资源、再生资源。
3、理解自然资源有限。
①自由说,抓住节制和资源形成的年代久远理解:不加限制的开采,使得有限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板书:开采。
②理解慷慨:地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和蔼可亲,无私奉献。
4、理解再生资源有限。
①出示原文: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至少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 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齐读一遍。
②理解再生。学生举例说明。本来再生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再生?③总结原因:抓住本来一词,除去读,加上读,对比感知本来的作用。从而体会遭到毁坏的资源不再再生。
④出示幻灯片:灾难图片图景触目惊心!学生有感发言。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述环境受破坏的严重性。
⑤再读原文。提升情感:地球的易碎性。板书:毁坏。过度:有人说,浩瀚的宇宙无穷大,人类难道不可以移居别的星球吗?比如火星、月球。
(四)理解不能移居。不能移居的原因是什么?
①出示原文: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个读:每句是什么意思?
②分析讨论:抓住第一句中至少、没有适合;第二句中的不能指望理解双重否定的含义:地球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唯一星球。突出唯一性。齐读加强共鸣。
③学生举例加以论证。火星、月球等其他星球目前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人类不可能移居它球。
三、提升情感。
1、出示原文: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宇航员发出这样的感叹?可爱、易碎怎么理解?
2、学生结合学习所得解答:地球美丽而可爱,和蔼可亲;资源遭受无节制开采而面临枯竭,再生资源遭受肆意毁坏和化学药品的侵害已不再再生,地球已经千疮百孔,太容易破碎了!
3、个读,比读,读出因为美而爱,因为破碎而痛惜的情感。再齐读一遍。
4、由衷地大声疾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强调我们。(幻灯片展现破碎的地球)
四、增强意识。
我们有哪些补救措施了?学生纷纷举例。
五、回顾板书,总结板书。
板书:建设家园、珍爱地球。
六、作业设计。
以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评选好文章在校园网站上发表。
第二篇:《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
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评:激趣导入,以孩子喜欢的形式直观展现地球,让他们看到地球美的一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图,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切入课题后,设疑,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极大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评: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读得也有感情,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入情入境。让学生想象地球母亲的样子,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评: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多自己搜集查阅资料,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评: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段内容较简单的情况下,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发表的平台。让他们结合实际谈感受,谈想法,更是尊重了学生的个体。]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评: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为学习者提供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审美和思想的独创性。]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充分朗读,读中见悟;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到微机室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更丰富快捷,相信孩子的体验会更深刻。]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1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摸索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谈谈在科学小品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味”的。
一、抓关键词语,揣摩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科学性、严密性。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品读:去掉“至少”一词后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只限于“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至于“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目前还不能确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学小品文用语的严谨性。在此让学生去文中找找类似的语句,运用删减词语的方法读读、品品,既增强了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又训练了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借品读感悟,注重读书方法地指导。
例如:学生在感悟地球的可爱时,先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壮观和慷慨提供资源,此时学生萌生了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趁机引导学生带着赞叹、感激的语气自由读“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段话,再指名读,最后全班齐读共同感受地球的可爱。这个时候告诉学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读上面,要心脑并用,要把文字读成画面,那样才能读出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触摸到语言的精妙之处。
相信只要我们挖掘出了科学小品中的语文因素,就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煲出浓浓的语文味。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2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了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在体会地球的“可爱”时,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通过完成表格式思考题,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3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4
《只有一个地球》是本册中一篇的科学说明文,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因此,有关说明方法的类型和作用在本文中也要有所强调。作为一片较为严肃的说明性课文,在上完以后也是感受颇深。
首先是在本课教学中,在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单交流之后,就马上提出中心问题“实际上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她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又有何感想?”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这样就使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问题。在与之前地球的美丽壮观,哺育人类的内容形成反差,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其次尽管文中明确提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个观点,但是受科幻作品的影响,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月球家园”、“火星之家”、“空际旅馆”等幻想中的人类未来家园。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象,也表明学生开始敢于质疑。此时,把“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显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于是我出示了火星等其他星球的图片,并结合文中出现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将其折合成目前飞机的速度,让学生明白即使能到达其他星球,以目前的人类技术也是无法移居的,加深学生对“只有一个”的理解。
最后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对文本的顺序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阅读理解。文中宇航员的话是在接近尾声时出现的,起到了总结前文、激发感情的作用。但当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坏程度,便发出了类似“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调整原顺序,在“读议”之后请学生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不仅没有妨碍教学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华。
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在上说明文的时候,科普性加强了,但是语文味却少了很多,到后来感觉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老师自己对课文的研究和把握还不够,尤其是对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没有抓准。而恰巧这些语句对理解课文中心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能将说明文上得更有语文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加以重视和研究。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5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抓住关键句“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情境激趣。通过美丽的地球美景照片和入情的导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促情。本文虽是科学小品文,用词严谨的同时,表达却很生动。文中赞美地球的语言特别生动,通过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感受地球的可爱,与后面“地球容易破碎”的内容相照应,可以使学生更加由衷地热爱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园,更加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地球。
研读“地球的易碎性”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观看图片等,使学生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伤痕累累的家园与前面看到的、感受到的美丽家园形成了对比,内心形成冲击的同时,更是希望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3.升华情感,内化行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愿望时,让学生动笔设计宣传语,更具说服力,所写的宣传语更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6
本文使用科学论文的形式,从人类存在的角度介绍地球的知识,阐述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我们太可爱地球了,同时,它太容易破了!这是生命线,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拉全身中央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的文字,理解文字。首先让学生感觉可爱的地球表演在哪里?通过阅读文字,学生在第一自然节找到地球美丽的外观写字,抓住水晶,纱线,摇篮,美丽壮观,亲切的等字,欣赏地球的美丽外观可爱,阅读地球的赞美,并可以熟悉诵经。然后引导学生谈论地球的内在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慷慨地为人力资源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会如此无私地爱他们的孩子,所以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但是,人类在面对提高我们的母亲时如何对待它?从谈到容易破,地球小,矿产资源枯竭,人类不能移民到其他星星告诉我们,我们只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对于破坏地球的图片的成瘾,学生的情绪被动员,越来越感觉人的实践是错误的,以便在未来实现如何做,听迈克·杰克逊的公共歌曲救了地球后学生为地球母亲写的口号,保护地球=爱母亲,为了生存,保护地球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我可以感觉到孩子的焦虑,心痛,热情有决心。
在教学中,我遵循语言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情感活动,深化理解和经验,思考,通过情感影响,获得意识形态的灵感,享受美学乐趣的教学哲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诱导学生在对话中与文本的主要内化,启发孩子的情绪。当学生致力于地球母亲的拥抱时,他们的自由性延伸,并且他们做爱说自己的母亲地球的声音。一个声音,一句充满诚恳的感觉的话,多么伤心,令人兴奋。它不仅仅是语言,而是意图说,与感觉,与自己的地球所有的爱情说。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7
本周,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这是一篇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文章。
在讲地球的美丽和渺小时,作者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进行教学。
我首先向学生发问:“把地球比作扁舟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明了地球的小!”
这个比喻的作用真的仅此而已吗?此时,我让学生进一步想想这个比喻与先前接触过的比喻有何异同?我们在打比方时,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比喻得要贴切、恰当,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这个共同点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似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
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用米粒和皮球来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为什么此处比喻忽略了本体和喻体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误吗?这样,学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
通过及时的点拨,学生不难体会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因而人类更应精心保护地球,才是这个比喻地精妙之处。对这一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作者的用词用语是经过了精心的考虑的,是处处体现了课文的主题思想的。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8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集体交流学习心得,教师抓住重点,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虽然,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反复审视教学设计,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此,心中底气很不足。
“粉墨登场”之后,我努力体现着以下理念: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老师,我想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第7、8自然段,可以吗?”在听到车美焕同学的请求的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充盈着无比的喜悦,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让孩子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的一个漂亮的回答吗?我满心喜悦地答应了。“小车老师”流利地朗读着、从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学们的挑战,俨然一个“博学”的“小老师”。纪晓东、曲靖威等同学也不甘示弱,大胆地质疑……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40分钟转瞬即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总觉得几天来自己一直陷入一场迷雾中。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终于变得清晰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虽然我也知道这是本文的“命脉”,但教学时,因忙于应顺学生的自主,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当全文都学习后,我忽略了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回归整体,只是草草收尾。
听着教研员夏老师的点评:“每教一篇课文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线索,找准思路,选好切入点。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学习课文,教师心里始终都要有一条主线。”字字句句中肯,字字句句击中要害,是的,不可否认,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仿走他人路”的倾向。在精心钻研教材方面还有待深入,如:在学生汇报交流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后,我没有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因而大部分学生获得的还只是零散的知识。教学的思路还有待明晰,如:当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时,教师被学生生发出的一些小问题牵走了,一致“大框架”显得不够清楚。
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心聆听着导师们的点评,一直困扰在我心间的迷雾慢慢消散。我深知前进的路上还会有困惑,但我愿与新理念一起成长,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自信地走向明天……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9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现将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中我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地球”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2、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3、小练笔训练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如教学最后拓展写话:写写自己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的话。学生通过写话、说话,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不足: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资源有限这一部分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朗读形式有些少,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继续探究、完善。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
本周,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这是一篇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文章。
在讲地球的美丽和渺小时,作者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进行教学。
我首先向学生发问:“把地球比作扁舟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明了地球的小!”
这个比喻的作用真的仅此而已吗?此时,我让学生进一步想想这个比喻与先前接触过的比喻有何异同?我们在打比方时,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比喻得要贴切、恰当,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这个共同点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似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
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用米粒和皮球来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为什么此处比喻忽略了本体和喻体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误吗?这样,学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
通过及时的点拨,学生不难体会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因而人类更应精心保护地球,才是这个比喻地精妙之处。对这一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作者的用词用语是经过了精心的考虑的,是处处体现了课文的主题思想的。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2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现将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中我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地球”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2、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3、小练笔训练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如教学最后拓展写话:写写自己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的话。学生通过写话、说话,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不足: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资源有限这一部分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朗读形式有些少,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继续探究、完善。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3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抓住关键句“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情境激趣。通过美丽的地球美景照片和入情的导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促情。本文虽是科学小品文,用词严谨的同时,表达却很生动。文中赞美地球的语言特别生动,通过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感受地球的可爱,与后面“地球容易破碎”的内容相照应,可以使学生更加由衷地热爱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园,更加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地球。
研读“地球的易碎性”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观看图片等,使学生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伤痕累累的家园与前面看到的、感受到的美丽家园形成了对比,内心形成冲击的同时,更是希望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3、升华情感,内化行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愿望时,让学生动笔设计宣传语,更具说服力,所写的宣传语更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4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摸索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谈谈在科学小品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语文味”的。
一、抓关键词语,揣摩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科学性、严密性。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品读:去掉“至少”一词后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只限于“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至于“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目前还不能确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学小品文用语的严谨性。在此让学生去文中找找类似的语句,运用删减词语的方法读读、品品,既增强了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又训练了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借品读感悟,注重读书方法地指导。
例如:学生在感悟地球的可爱时,先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壮观和慷慨提供资源,此时学生萌生了对地球的热爱之情,趁机引导学生带着赞叹、感激的语气自由读“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段话,再指名读,最后全班齐读共同感受地球的可爱。这个时候告诉学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读上面,要心脑并用,要把文字读成画面,那样才能读出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触摸到语言的精妙之处。
相信只要我们挖掘出了科学小品中的语文因素,就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煲出浓浓的语文味。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5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开始学习最后一个单元,上周星期五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今天准备学习第二课时。
每周的星期一都是最糟糕的一天,学生经过周末的两天休息,似乎越休息越疲乏,大清早一到学校就显得没精打采,上课提不起精神,读书没有声音,就连坐都坐不直,更不要说思考问题,没有人动脑思考,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让人窒息,每周星期一的课堂,总是让人气愤填膺,如此糟糕的课堂,如何上课呢?
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进行第二课时呢?为了让学生打起精神,我先进行了一个听写小测验,然后让孩子们同桌互相批阅,在同桌互相批阅的过程中,孩子们似乎有了一些精神,然后纠错改错,趁着这股热乎劲儿,赶紧开始理解课文。这篇课文的重点便是理解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容易破碎,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从文中寻找相关句段,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并不是很积极,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清楚,有的孩子归纳能力有限,有的孩子压根从书中找不到,于是我便开始引导孩子逐段理解,再为孩子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让孩子在书上做记录。
每节课都是这样,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我也知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大多数孩子有了依赖心理,总依靠老师的归纳总结,自己不善于思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我们的孩子只有个别几个能够说清楚,说完整,大多孩子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内容的理解,有时候也表达的不清楚完整。
我也想让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锻炼培养自己学习能力,但是,自学的能力依然很弱,只有很少几个孩子能够做到,大多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有时候我也在想,总让老师扶着走路的孩子,一旦没了老师,这些孩子该如何走路呢?我真的很为他们的以后担忧,但我却又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老师的帮扶!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6
本文使用科学论文的形式,从人类存在的角度介绍地球的知识,阐述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我们太可爱地球了,同时,它太容易破了!这是生命线,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拉全身中央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的文字,理解文字。首先让学生感觉可爱的地球表演在哪里?通过阅读文字,学生在第一自然节找到地球美丽的外观写字,抓住水晶,纱线,摇篮,美丽壮观,亲切的等字,欣赏地球的美丽外观可爱,阅读地球的赞美,并可以熟悉诵经。然后引导学生谈论地球的内在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慷慨地为人力资源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会如此无私地爱他们的孩子,所以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但是,人类在面对提高我们的母亲时如何对待它?从谈到容易破,地球小,矿产资源枯竭,人类不能移民到其他星星告诉我们,我们只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对于破坏地球的图片的成瘾,学生的情绪被动员,越来越感觉人的实践是错误的,以便在未来实现如何做,听迈克·杰克逊的公共歌曲救了地球后学生为地球母亲写的口号,保护地球=爱母亲,为了生存,保护地球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我可以感觉到孩子的焦虑,心痛,热情有决心。
在教学中,我遵循语言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情感活动,深化理解和经验,思考,通过情感影响,获得意识形态的灵感,享受美学乐趣的教学哲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诱导学生在对话中与文本的主要内化,启发孩子的情绪。当学生致力于地球母亲的拥抱时,他们的自由性延伸,并且他们做爱说自己的母亲地球的声音。一个声音,一句充满诚恳的感觉的话,多么伤心,令人兴奋。它不仅仅是语言,而是意图说,与感觉,与自己的地球所有的爱情说。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7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篇说明文的条理非常清晰,从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又容易破碎的地球。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定位在:
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找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再引导学生谈地球的美丽,资源的宝贵;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会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8
《只有一个地球》是本册中一篇的科学说明文,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因此,有关说明方法的类型和作用在本文中也要有所强调。作为一片较为严肃的说明性课文,在上完以后也是感受颇深。
首先是在本课教学中,在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单交流之后,就马上提出中心问题“实际上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她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又有何感想?”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这样就使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问题。在与之前地球的美丽壮观,哺育人类的内容形成反差,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其次尽管文中明确提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个观点,但是受科幻作品的影响,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月球家园”、“火星之家”、“空际旅馆”等幻想中的人类未来家园。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象,也表明学生开始敢于质疑。此时,把“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显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于是我出示了火星等其他星球的图片,并结合文中出现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将其折合成目前飞机的速度,让学生明白即使能到达其他星球,以目前的人类技术也是无法移居的,加深学生对“只有一个”的理解。
最后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对文本的顺序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阅读理解。文中宇航员的话是在接近尾声时出现的,起到了总结前文、激发感情的作用。但当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坏程度,便发出了类似“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调整原顺序,在“读议”之后请学生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不仅没有妨碍教学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华。
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在上说明文的时候,科普性加强了,但是语文味却少了很多,到后来感觉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老师自己对课文的研究和把握还不够,尤其是对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没有抓准。而恰巧这些语句对理解课文中心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何能将说明文上得更有语文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加以重视和研究。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9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0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集体交流学习心得,教师抓住重点,适时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虽然,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反复审视教学设计,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此,心中底气很不足。
“粉墨登场”之后,我努力体现着以下理念: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老师,我想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第7、8自然段,可以吗?”在听到车美焕同学的请求的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充盈着无比的喜悦,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让孩子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的一个漂亮的回答吗?我满心喜悦地答应了。“小车老师”流利地朗读着、从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学们的挑战,俨然一个“博学”的“小老师”。纪晓东、曲靖威等同学也不甘示弱,大胆地质疑……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40分钟转瞬即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总觉得几天来自己一直陷入一场迷雾中。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终于变得清晰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虽然我也知道这是本文的“命脉”,但教学时,因忙于应顺学生的自主,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当全文都学习后,我忽略了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回归整体,只是草草收尾。
听着教研员夏老师的点评:“每教一篇课文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线索,找准思路,选好切入点。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学习课文,教师心里始终都要有一条主线。”字字句句中肯,字字句句击中要害,是的,不可否认,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仿走他人路”的倾向。在精心钻研教材方面还有待深入,如:在学生汇报交流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后,我没有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因而大部分学生获得的还只是零散的知识。教学的思路还有待明晰,如:当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时,教师被学生生发出的一些小问题牵走了,一致“大框架”显得不够清楚。
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心聆听着导师们的点评,一直困扰在我心间的迷雾慢慢消散。我深知前进的路上还会有困惑,但我愿与新理念一起成长,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自信地走向明天……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1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了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在体会地球的“可爱”时,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通过完成表格式思考题,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第五篇: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写话举例:
地球妈妈谢谢您,因为您用宽大的胸怀养育了人类,养育了一切生命。地球妈妈对不起,我们不但没有珍惜您,还无知无情地毁坏您,给您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人类啊,不要乱砍乱伐,不要随意开采、随意毁坏资源了,不要滥用化学品了,再这样下去,世界的最后一滴水会变成人类的眼泪啊!
我想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不在房间里时,不要开着电灯、电视,不要把没用完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因为地球妈妈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后代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