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亲的等待美文摘抄
做创意总监时,曾经想招一名美编。老总开出了很苛刻的条件:要带来作品。
天下大雪,这个城市好久不见这么大的雪了。刚上班不久,前台就告诉我,有人找,说是应聘的。前台犹豫了一下,继续说,“看起来,又不太像是应聘的。”
让她进来,才发现是一位50多岁的女人,腋下夹着一卷纸。看到我,有些不知所措,把纸递上来,说,“这个作品是我女儿的,她今天没过来。”
我展开作品,是一幅3D设计图。看得出来,她女儿很有功底,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我点点头,然后向她要了联系方式,随口说了句,“你下去等消息吧。”
下班时间,我走出大楼,抬头看了一眼阴霾的天。突然,身边有个怯怯的声音在喊我,“哎……”
回过头,竟然还是她。她在那里,很期待地看着我说,“你说过让我下来等消息的。”
我笑了,“不是要电话号码了吗?是让你回去等消息。”
她怔了怔,似乎没想到是这样,继续问,“是不是有希望?”
关于希望,我不知怎么回答她,可是,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一点儿我不忍心回绝的东西。
我点头,看她喜悦地走远。大雪的天气,大厅里没有空调,她怎么能足足站了四个小时呢?
后来,我特意通知了那个女孩儿,不仅因为她母亲,还因为她的才气。她过来时,是满脸不如意的模样。她与我们前台接待在一个学校里待过,有些熟悉,就跟前台接待人员唠叨了几句。原来,她不想待在这个城市,一心想着去上海或是深圳,说那里才有自己发展的目标。
我把前台喊过来,打听她的情况。前台接待说,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从小跟着母亲过,十分娇惯。上大学那几年,听同学说,她母亲几乎年年都要去那个城市里小住几个月,租她大学附近的房子,因为放心不下她。
我心里已然明白。
轮到她面试的时候,我让她设计一位母亲在冰天雪地里等孩子回家的画面,不用绘草稿,直接用语言表达。她确实小有才气,口若悬河,天气、时间、环境甚至连暖与寒的对比都说了出来。
身边的老板很滿意。而就在此时,我说了句:“你知道吗,你妈妈把你的图纸送来时,因为听错了一句话,在寒冷的大厅里等了四个小时。”她沉默了,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后来,这个女孩留了下来,在公司聚会时与我谈心,她说,就在那一刻,自己突然明白了母亲一直在等什么,在等自己留下来,留在让她永远不会担心的地方。
第二篇:母亲的等美文摘抄
“我被人利用了”,仿佛利用了你的这个人很不够朋友,令你委屈。不过,“利用”也有好坏之分,若是被好人利用倒并非坏事。
人,都在互相利用。人如果不懂“利用”,人类文明将无从起源与发展,原始人利用了石器、铜器、铁器才演化到今天。“利用”成为贬义词,一提及“被利用”就觉得对方很功利,这可能与有些人被坏人利用去干坏事,心有余悸有关。其实,利用你的人,如果不是要你去做犯罪违法的勾当,他多是讲道德的。
有三對Q友聊得正酣,一对是某中年富商与某美女谈股票;一对是某大学男生教某外籍少妇学汉语;一对是某大学女生向某男公务员了解社会生活。他们都不排除在互相利用:富商期望从美女获得择偶的希望,美女想学点生财之道赚点银子;外籍妇女对东方文化怀有新鲜感想学汉语,男生想出国发展有个中介担保;女大学生在毕业之前想预热一下,了解走上社会的实况,男公务员对女大学生心怀爱慕。他们在利用对方之后未必就会过河拆桥、上屋抽梯。在利用的背后往往是可持续的再利用,实现某种双赢,如若第一次的利用也没有,后续的感情与合作就无从谈起。
利用,仅一方被一方利用实属少见,更多见于互相利用。这就显得公平,你利用我,我也利用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谁也不吃亏。“利用”一词,还容易使人们想到利用什么工具,或者利用什么废料,仿佛某人成了某人的工具或废料,这其实是理解上的歧义。为什么不能把利用理解为“珍惜”、“莫错良机”?利用人比起利用东西、工具总是来得先进。比如你很有钱,与其自己购物跑菜场,不如雇个人给你跑腿打杂来得轻松、高效。
世界无处不利用,围棋手利用了夹角的两条边比利用四侧的一条边围空效率要高,利用四侧一条边围空要比落子当中围空速度要快,故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棋语,说明利用对象越多做起事来越容易。凡事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以外的人与物,成功的可能性则越大。说到识才惜才爱才,也可归结为“人才利用”。一家公司老总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公司创收也就越高,所发放的红利薪酬也因而水涨船高,被利用的那些人将会受益匪浅,结果是双赢。
第三篇:母亲在和谁交谈美文摘抄
正文父亲去世后,我怕母亲一个人太孤单,就把她接到身边来。心想,有我的陪伴,她应该会过得很开心。
母亲到来后,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不过,我在家待的时间实在屈指可数。没办法,有工作要忙,有朋友要应酬,好不容易遇上节假日,又想出去旅行。
我忙得不亦乐乎,还一直为自己事业家庭都照顾而沾沾自喜。直到那天,从母亲房前经过,听到房间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母亲房里并没有旁人,母亲在和谁说话呢?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屏气静听。
“闺女,你想到哪儿玩啊?”是母亲的声音。
我以为她知道我站在门外,正准备开口回答,却忽然听到房间里传来两个字:“酒吧。”
这声音有些熟悉,却也有些怪怪地,我一时想不起来是何方神圣。
母亲又问:“一加二等于几呀?”
“三。”那个有些机械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十减二呢?”
“八。”
“真聪明,闺女,你太棒了,有时间我们就出去玩啊,妈妈说话算数。”母亲说着,啪啪地朝着什么东西亲了两口。
我推开门,母亲听见动静,一个激灵站起来。我看到她手里拿着一个计算器,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那个熟悉而机械的声音,就是计算器发出来的呀。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有些无地自容,只能找个借口,匆匆地退出去。
跟朋友聊起这事儿,朋友说,她的母亲,也会干这种莫名其妙的事儿。
朋友从小没有父亲,是母亲一手拉扯她长大。在她眼里,母亲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强人,从来只有母亲照顾别人,指责别人,任何人都别想让母亲甘拜下风。
所以,长大了,工作了,她自顾自地忙着,从来没有想过,某天停下来,陪母亲待一会儿。她觉得,母亲是不需要陪伴的。
母亲确实也从来没说过要女儿陪的话,只是朋友发现,最近母亲似乎越来越喜欢自言自语了。
母亲经常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说:“你说女儿多辛苦啊,一个人赚钱养家,我又帮不上忙。”
过一会儿,又重重地叹口气说:“我只能天天想着法儿给她做好吃的,我这个当妈的,真是没用,让女儿受苦了。”
然后又开始聊她小时候的事,她小时候如何调皮,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嘴。母亲一边讲,一边笑。
母亲并不是话多的人,跟谁会说得这么起劲呢?她觉得好奇,就趴在门口,偷偷地往里瞄。
她看见母亲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子。她的鼻子忽然就酸了,因为她记得,那张照片,是父亲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后来我从很多人那里知道,有些母亲喜欢对着家里的宠物说话,有些母亲喜欢和陌生人聊天,有些母亲喜欢和花草叙旧,有些母亲喜欢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什么时候,母亲不再对着我们唠叨,而找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倾诉心肠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开始忙碌了,再也不会坐下来和母亲说话了?
一直以为,我们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却没有想到,只一转眼,母亲已经老了,老得再也抓不住儿女,只能对着那些奇怪的东西,说个没完没了。
思及此,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推了晚上的同事聚会,决定回家,陪母亲好好吃一顿饭。
第四篇:母亲的人生原则美文摘抄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总觉得人生很复杂,人心难以捉摸,世间的事常常出人意料。一天,和母亲畅谈人生,觉得人生高深莫测。母亲笑着说,其实人生很简单,从一到十而已。
从一到十?
母亲微笑着一一道来。
一个中心,就是一切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就是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
三个忘记,就是要忘记年龄,忘记过去,忘记恩怨。
四个拥有,就是说,人生路上一定要拥有真正爱你的人,拥有知心朋友,拥有向上的事业,拥有温暖的住所。
五个要,就是要唱,要跳,要美,要笑,要有气质。
六个不能,就是不能饿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才睡,不能累了才歇,不能病了才检查,不能老了才后悔。
七个禁止,就是人生于世,要止于怒,止于愁,止于气,止于怨,止于恨,止于伤感,止于消沉。
八个适宜,就是宜静,宜动,宜行,宜乐,宜释放,宜果敢,宜温情,宜大度。
九个感谢,就是要心怀感恩,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四季,感谢父母,感谢亲人,感谢朋友,感谢爱人,感谢帮过自己的熟人,感谢帮过自己的陌生人。
十个等候,就是要静静地等候孩子长大,长大了他才会懂得父母的辛苦;静静地等候爱人成熟,成熟了他才会懂得两情相守;等候久别的朋友回来,重温友情的美好;等待春回大地,在寒冬风雪急骤的时候;等候幸福花开,每天辛勤浇灌;等候意外的惊喜,以善良的心面对红尘;等候久病的亲人康复,耐心细致予以照顾;等候种种误解消除,时间可以说明一切;等候得到领导重用,用工作能力来证明自己;等候成功的到来,时刻努力上进。
母亲的这番话,我深思良久,认为她说得很对。原来,人生真的很简单。只要你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只要你拥有豁达的心胸,能够将不愉快的人与事一笑而过,而用心收集人生路上快乐的记忆、温暖的鼓励,那就行了。一句话,善于汲取人生旅途上的“正能量”,同时积极化解那些不利于进步的“负能量”,你的世界自然云淡风轻,清新可爱。你的人生路,自然会一路阳光普照。事业的成功,自然是指日可待。
将母亲的这番话认真地记下来,每天看一遍,心中便烦恼顿消,充满了努力前行的力量。
第五篇:母亲永远别绝望美文摘抄
有两个故事一直震撼着我这个做母亲的。
一个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杜拉斯讲的。地点是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时间是盛夏的一个下午。一个住在高速铁路不远处废弃的车厢里的人家,因为长期拖欠水费,自来水公司便派人停了这户人家的水。独自在家的女人守着两个分别是四岁和一岁半的孩子,整个下午,她无法给孩子洗澡,也没有水给孩子喝,直到太阳落山,做临时工的丈夫归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全家人离开居住的车厢,走向不远处的铁轨。然后卧在铁轨上,最后一齐被轧死。
第二个故事是我的一个朋友讲的: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放学经过菜市场时,没头没脑地抢了肉贩一块肉就跑。健壮的肉贩没费一点力气就抓住了男孩,夺回肉,抢过书包,扔下一句话:“叫家里大人来。”天黑后,男孩跟在母亲身后来了。母亲一见肉贩就不停地说对不起。母亲的泪掉下来。她艰难地说:“实在是我们没把孩子教好……可是他已经大半年没吃过肉了。他以前不是坏孩子,就原谅他这一次吧!”肉贩竖着的眉头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他拿起刀,割下一大块肉,然后弯腰从案板下拎出书包,双手递给悲伤的母亲。母亲木然地接过,说:“谢谢!”牵着孩子的手,蹒跚地走了。回到家里,母亲用这块肉做了顿香喷喷的晚餐,久病的父亲还饮了半杯酒,后来,他们全家携手来到楼顶,纵身一跃……
我常常想,支持我们在绝望中一次次活下去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平庸的人说是本能,善良的人说是责任,坚强的人说是信念;我则以为是自尊——不是为了丧失了自尊就选择去死的自尊,我的自尊是为了不死,努力地活,哪怕水深火热!
妥协和绝望是人类的致命顽疾。而摧毁一个家庭的有力武器,是摧毁这个家庭母亲的意志。母亲不妥协,这个家就不会完,母亲不绝望,这个家就还有希望。假如父亲是梁的话,母亲就是墙,母亲这堵墙塌了,一个家也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