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2: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咏白海棠》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咏白海棠》读后感》。

第一篇:《咏白海棠》读后感

《红楼梦》里诗词歌赋数量很大,从广为熟知的《葬花吟》到《芙蓉女儿诔》,从咏白海棠到咏红梅花,从菊花诗到柳絮词,丰富的诗词使故事富有诗情画意,使人物形象更形象鲜明,也使情节更曲折,结局更具悬念。

在诸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一组诗最为特别,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写诗者的性格特点、暗示出了其未来的命运,而且从韵脚字的使用上更是奠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整部小说的悲剧氛围。这组诗就是“海棠社”的第一次结社活动所作——《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看似随意看似偶得,却处处“有心”为之。

白海棠的主题,是偶然得来的。众姐妹收到探春的邀请信,纷纷赶到秋爽斋,李纨在来的路上刚好看到贾芸派人给宝玉送了两盆白海棠进来,当讨论今日诗题的时候,便提议:“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很好,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呢?”这种随意和选择很是符合中国文人写诗填词的一贯做法,遇事而发,借物抒情,咏物抒怀。

《咏白海棠》的格律要求是随意偶得的,诗社分派迎春负责限韵。迎春限韵的方式,最为随意洒脱,也最为公平,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诗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做七言律”。这种随意也体现了迎春的日常一贯的行事风格。

众所周知,七言律诗格律要求严谨,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诗均由八句组成,每句七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对于大观园的众位熟读诗书的姐妹们来说,这些要求没有什么难度。难的地方就在韵脚也要用规定好的字。

《咏白海棠》押什么韵呢?不是大家商量决定,迎春还是采用了“拈阄”的方式,她让一个小丫鬟“随口说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站着,便说了个‘门’字”。于是乎,大家写诗要押的韵就是包含有“门”字的“十三元”韵。

古代人们写诗,一般都要遵守押韵的规则,如果不清楚哪些字可以押韵,就可以参考当时的韵书。韵书,简言之就是把汉字按照字音进行分类、分韵编排的一种参考书,类似于今天的辞典。一般韵书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个部分;同韵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按一定次序排列;韵目之下将同韵字逐一罗列出来。这样编纂安排,方便人们查找同韵的字。以清代为例,康熙年间编撰的《佩文诗韵》就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全书共106韵,收录10235个字。“十三元”,就是上平声排第十三个的韵部,代表字为“元”字。想来曹雪芹写诗,为《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量身定制”的诗词歌赋,也会遵循诗歌的基本要求。按照曹雪芹的生活时代推论,其写诗查看的韵书可能就是《佩文诗韵》。

在探春的房间里,有个“韵牌匣子”,大概就是把韵书中的每个字做成小牌,按照韵部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中,再收纳于一个箱匣中。作诗填词的时候,便于把某一韵部单独拿出来,或用于查找同韵字,或用于分辨是否合韵。

如果按照之前的推论,小说中的人物们写诗是参考《佩文诗韵》的要求,那么在上平声十三元韵下,共收录了140个同韵字。但是他们写诗不是自由地从这140个字中随意选取任意一个字来做韵脚,而是要求限韵者来规定具体的韵脚用字。

迎春“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这就意味着《咏白海棠》诗必须以“盆”、“魂”、“痕”、“昏”四个字作为韵脚,不能换字。加上最初小丫头随口说的“门”字,《咏白海棠》诗必须首句入韵,共有五个韵脚,且韵脚字已经规定好。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以其独特的形音义结构,从产生之初就开始记载人的生活、记录人的思想,让中国的文化绵延至今。汉字的形音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字形记录了产生时的含义,字义记录了文字所承载的意义,字音让文字变成有声的符号。从《诗经》开始,人们就自觉地开始注意押韵,让语言动听、富有节奏。韵脚,在诗词歌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翻看了《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发现其中押“元”韵的诗并不多,前者300首中有7首,后者1105首中有24首。

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繁、魂、尊、门;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痕、门、源、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门、村、昏、魂、论;刘方平《春怨》:昏、痕、门;张祜《集灵台》其二:恩、门、尊;朱庆馀《宫中词》:门、轩、言。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昏、喧、门;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垣、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昏、门、浑;王维《桃源行》:源、园、喧;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言、门、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门、樽、言、喧、论、源;杜甫《日暮》:门、园、根、繁;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白帝》:门、盆、昏、存、村;杜甫《宿江边阁》:门、翻、喧、坤;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门、村、昏、魂、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门、翻;刘方平《春怨》:昏、痕、门;白居易《宿紫阁北山村》:村、尊、门;白居易《村居苦寒》:门、温;白居易《杜陵叟》:门、村、恩;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园、根、喧、言;贾岛《题李凝幽居》:园、门、根、言;张祜《集灵台二首》:恩、门、尊;朱庆馀《宫词》:门、轩、言;李商隐《赠刘司户蕡》:根、昏、魂、翻、门;李商隐《乐游原》:原、昏;李商隐《哭刘蕡》:阍、冤、翻、魂、门;韩偓《春尽》:昏、痕、村、恨、魂、园;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魂、琨、村、孙、门。

从诗词数量可见,宝玉知道写诗要押“元”字韵后,感叹说“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是不无道理的。从情感上讲,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喜欢鲜艳亮丽的事物,喜欢热闹喧嚣的场景,而这些韵字所隐隐约约透露出的孤寂悲凉之感是宝玉所厌恶所避之不及的。

且不论写好的诗句如何,直观看这几个韵脚字,“门”“盆”“魂”“痕”“昏”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哀伤之气。看似随意洒脱愉快地决定了诗的韵脚,但细思极恐,五个韵脚字无一不带着悲凉的气息、酝酿着悲哀的情节,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韵脚,而是一个个带着鲜明情感的意象和情景。还未写诗还未读诗,人物的悲剧命运、家族的衰亡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建筑物的装置,连接两个空间的出入口。小说中的人物曾经走过无数道的门。人间的贾府,有“三间兽头大门”、“角门”、“垂花门”、各处院门房门。天上的太虚幻境,有宫门、有二门。秦可卿去世时托梦王熙凤,留下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暗示了贾府中诸位女子的不同悲剧命运。元春进入宫门,荣极一时,最终暴毙;迎春嫁入富儿门,最终被虐致死;探春远嫁,远离家门;惜春看破家族繁华衰亡的表象,遁入空门;黛玉为情泪尽,含恨而逝;宝钗家财万贯,贤淑守份,却孤老终生;凤姐争权夺利,终抵不过家族的衰亡。曾经荫庇诸位女子的贾府奢华的大门,最终也紧紧关上了。

“盆”,如实地表现出海棠被栽种的地方。贾芸送来的白海棠就种在花盆之中,读到此处会不会感慨“这押韵字拈的,就是为写白海棠而拈”。不论是探春的“雨后盆”还是宝钗的“苔盆”,不论是宝玉的“雪满盆”还是黛玉的“玉为盆”,海棠都种植在花盆之中,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想宝玉怡红院中的女儿棠何等繁盛,想要生长得茂盛高大,不能拘囿于小小的花盆之中,必须移植于宽阔的庭院之中。可惜,大观园中的众女儿们如同盆中的花朵,被人搬来搬去,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有一片放任生长的天地,只能日渐凋零。

“魂”,古人认知的人的一种精神存在,超越肉体超越现实。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宝玉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湘云的“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魂”的本质,二是“魂”的结局。前者,以玉为魂、以露为魂、以花为魂,彰显着宝玉和诸位女子的高洁本性和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后者,销魂、离魂、断魂,现实的残酷将打破一切美好事物。林妹妹的“花魂鸟魂总难留”和“冷月葬花魂”算是一个总结,探春远嫁,黛玉病逝,宝钗湘云守寡,宝玉出家,所有高洁美好的人终将难留,终将被现实埋葬。

“痕”,本是指伤口或疮口愈合后的印记,引申为各种痕迹。诗中写到了月痕、泪痕、雨痕,凡事物都会留下它存在的印记,有时在事物的表面,有时在人的心上。向来只说黛玉爱哭嗜哭,可探春的眼泪、宝钗的眼泪、湘云的眼泪,还有宝玉的眼泪无不流过他们的生命,留下深深浅浅的拂之不去的痕迹。月的阴晴圆缺,风雨的萧瑟飘摇乃至狂风暴雨,人世悲欢离合变幻无常,走到最后大概只能无言相对,惟有泪千行。当泪尽无痕时,已然是另一番天地。

“昏”,探春的“黄昏”、宝钗的“日又昏”,宝玉的“黄昏”、黛玉的“夜已昏”、湘云的“朝昏”“夜色昏”,都不约而同地描绘出一片凄清寒凉的暮色之景。本处在朝气充盈的年华,眼中心中本应是热闹华美的场景,可大观园中的宝玉和众姐妹们早早地感受到黄昏日暮的悲凉。日出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无边无际的轮回。殊不知,花开有花落,青春有尽头,生命有尽头,荣华富贵有尽头,有朝一日都将会一去不回。他们了解寒冷的无助,是因为感受过温暖;了解衰亡的无奈,是因为经历过繁华。不愿直面从出生到死亡的必然,不愿直面从繁华到衰败的必然,但他们吟诵的诗句,已经悄悄绘制出了生命的轨迹。

五个简单的韵脚“门”“盆”“魂”“痕”“昏”,看似无心随性,却弥漫着一股悲凉无奈之气,让整组诗都难以逃脱凄凉悲伤的基调。

第二篇:薛宝钗咏白海棠(本站推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语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魂:指海棠花的品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文字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颈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颔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红楼梦】诗摘(林黛玉 咏白海棠)这诗是咏白海棠的,但诗人在诗里表达的往往是自己的情感。诗是曹雪芹写的,但曹雪在写这诗时,已完全进入了林黛玉的角色。你看,石上画面不正是林黛玉在朦胧夜色里,面对西风倚树而立的镜头么!这里的夜色,西风,正是她在贾府所面临的失意处境,而一个“倦”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心境描述得入骨三分。林黛玉的爱情诗少而珍贵,她的咏花隐事,借花喻人的诗歌倒有不少,在全部27首诗词中多达11首。白海棠、菊花、桃花、柳絮等植物在黛玉的笔下,完全赋予了人的生命,亦幻亦真,如泣如诉,有的诗竟直接咏叹美女的红颜薄命,表明了黛玉的感同身受和超凡的诗才。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这首七律诗是在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海棠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表明了黛玉鄙弃污浊世俗的孤傲品性,孤独寂寞的感伤情绪以及才华横溢的才情。首联上来不是直接写花,而是先写赏花的人。“半卷”、“半掩”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湘帘”是湘妃竹做的帘子,这里切合黛玉“潇湘妃子”的身份。历来以“冰玉”比喻花的素淡纯洁,黛玉则从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当非同一般,因而喻为“冰”“玉”,显得别具风采,又写出黛玉“洁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格。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资质的皎洁,下句以梅花喻白海棠品性的芳香孤傲。这里用“偷来”“三分白”、“借得”“一缕魂”,构思巧妙别致。这是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象月中仙人缝制的白衣,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是指嫦娥;缟袂,是指白绢做的衣服,也可象征丧服,诗词中常以此比喻白花。如宋代苏轼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中有:“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还如明代高启的《梅花》诗中有:“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下句喻白海棠又象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对这两句诗,脂砚斋有评论:“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诗句隐中描写的当是黛玉的自我形象与心境,又含有借“仙人缝缟袂”暗示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薄命早夭,借“拭啼痕”点出黛玉以泪还在债之意。尾联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深夜西风之中,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衷肠,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在《咏白海棠》中,林黛玉的诗又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耶已昏。” 如李纨所叹,“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如宝玉所赞,“从何处想来!”黛玉亦如一朵白海棠,具梨蕊之娇洁,借得了梅花芳香孤傲的品性。在《红楼梦》中,大多数咏物诗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咏物,还寄托了作诗者的自我感情在里面,我把这类咏物诗看成抒情诗。林黛玉的这首咏白海棠诗便可看作是抒发自我感情的抒情诗。先看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说明海棠并非是寻常向陌可见的野花,而是深院大宅的香花。“碾冰为土玉为盆”,碾冰和玉是何等美好高洁的事物!海棠既然生长在这样高洁美好的环境中,可谓是得先天优势。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说明它具有冰清玉洁的品质也就不奇怪了。从首联和颔联可以看出海棠既出身高贵又具有雅洁的品质,可以说是内外兼修的美好之物了。那么,这样美好之物的命运如何呢?中国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曲高和寡”之说。也就是说,越是美好的东西,了解它的人越少,而想摧残它的人就越多,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昙花一现”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美好的东西盛景不长的意义了。)当然,这首诗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在这首诗中,主要还是体现“曲高和寡”这一说。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怎么表现“曲高和寡”的心情。“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月窟仙人指的是嫦娥。夫嫦娥缝衣与怨女涕泣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一个相同点是她们都是孤独的,所以天上的嫦娥用缝衣来排遣心灵的孤寂,而人间的怨女用涕泣来发泄内心的愁苦。虽然我们不知道她们为何孤独,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她们的孤寂,而这种孤寂表现出来是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敦厚高洁的品质。虽然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但既然有怨有伤,则固然高洁如海棠,也不得不发出“娇羞默默同谁诉”的感叹了。这里面,就有上文所说的“曲高和寡”的意思,夫知音既然难寻,而若来日方长尚还有一线希望。但是海棠面对的却是“倦倚西风夜已昏”。时间永是无情的流驶,转眼夜已昏,花已倦。虽然今日还是“梨蕊三分白,梅花一缕魂”的冰肌玉骨,但从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可怜“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通观全诗,无一不是作者自己的心声,无一不是作者的感慨。只是她的抒情比较含蓄比较委婉,与我们平时看惯的许多直抒胸臆的抒情诗不同。这正是此诗的动人所在。试想林妹妹若是直接说我出身名门品质高洁但苦于知音难寻而生命短暂岁月无情我怕遇不上知心人有谁能了解我的一片冰心呢?那么诗岂不流于叫嚣了吗?而读者也定不会读下去了。在我看来,诗,直接也好,含蓄也好,关键是要出自作者的真情实感。要是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份来自心灵的感发力量,那么,便可以说是抒情诗了。

第三篇:读《咏白海棠》有感:有温度的汉字

有温度的汉字

——读《咏白海棠》有感

原创: 侯莉

作者简介:侯莉,现就职于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音韵学。在学校开设《红楼梦》公选课已经六个年头,深深体会到《红楼梦》的无穷魅力,梦想着让每个学生都爱上《红楼梦》,都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红楼梦》里诗词歌赋数量很大,从广为熟知的《葬花吟》到《芙蓉女儿诔》,从咏白海棠到咏红梅花,从菊花诗到柳絮词,丰富的诗词使故事富有诗情画意,使人物形象更形象鲜明,也使情节更曲折,结局更具悬念。

在诸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一组诗最为特别,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写诗者的性格特点、暗示出了其未来的命运,而且从韵脚字的使用上更是奠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整部小说的悲剧氛围。这组诗就是“海棠社”的第一次结社活动所作——《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看似随意看似偶得,却处处“有心”为之。

白海棠的主题,是偶然得来的。众姐妹收到探春的邀请信,纷纷赶到秋爽斋,李纨在来的路上刚好看到贾芸派人给宝玉送了两盆白海棠进来,当讨论今日诗题的时候,便提议:“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很好,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呢?”这种随意和选择很是符合中国文人写诗填词的一贯做法,遇事而发,借物抒情,咏物抒怀。

《咏白海棠》的格律要求是随意偶得的,诗社分派迎春负责限韵。迎春限韵的方式,最为随意洒脱,也最为公平,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诗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做七言律”.这种随意也体现了迎春的日常一贯的行事风格。

众所周知,七言律诗格律要求严谨,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诗均由八句组成,每句七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对于大观园的众位熟读诗书的姐妹们来说,这些要求没有什么难度。难的地方就在韵脚也要用规定好的字。

《咏白海棠》押什么韵呢?不是大家商量决定,迎春还是采用了“拈阄”的方式,她让一个小丫鬟“随口说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站着,便说了个‘门’字”.于是乎,大家写诗要押的韵就是包含有“门”字的“十三元”韵。

古代人们写诗,一般都要遵守押韵的规则,如果不清楚哪些字可以押韵,就可以参考当时的韵书。韵书,简言之就是把汉字按照字音进行分类、分韵编排的一种参考书,类似于今天的辞典。一般韵书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个部分;同韵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按一定次序排列;韵目之下将同韵字逐一罗列出来。这样编纂安排,方便人们查找同韵的字。以清代为例,康熙年间编撰的《佩文诗韵》就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全书共106韵,收录10235个字。“十三元”,就是上平声排第十三个的韵部,代表字为“元”字。想来曹雪芹写诗,为《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量身定制”的诗词歌赋,也会遵循诗歌的基本要求。按照曹雪芹的生活时代推论,其写诗查看的韵书可能就是《佩文诗韵》。

在探春的房间里,有个“韵牌匣子”,大概就是把韵书中的每个字做成小牌,按照韵部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中,再收纳于一个箱匣中。作诗填词的时候,便于把某一韵部单独拿出来,或用于查找同韵字,或用于分辨是否合韵。

如果按照之前的推论,小说中的人物们写诗是参考《佩文诗韵》的要求,那么在上平声十三元韵下,共收录了140个同韵字。但是他们写诗不是自由地从这140个字中随意选取任意一个字来做韵脚,而是要求限韵者来规定具体的韵脚用字。

迎春“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这就意味着《咏白海棠》诗必须以”盆“、”魂“、”痕“、”昏“四个字作为韵脚,不能换字。加上最初小丫头随口说的”门“字,《咏白海棠》诗必须首句入韵,共有五个韵脚,且韵脚字已经规定好。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以其独特的形音义结构,从产生之初就开始记载人的生活、记录人的思想,让中国的文化绵延至今。汉字的形音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字形记录了产生时的含义,字义记录了文字所承载的意义,字音让文字变成有声的符号。从《诗经》开始,人们就自觉地开始注意押韵,让语言动听、富有节奏。韵脚,在诗词歌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翻看了《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发现其中押”元“韵的诗并不多,前者300首中有7首,后者1105首中有24首。

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繁、魂、尊、门;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痕、门、源、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门、村、昏、魂、论;刘方平《春怨》:昏、痕、门;张祜《集灵台》其二:恩、门、尊;朱庆馀《宫中词》:门、轩、言。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昏、喧、门;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垣、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昏、门、浑;王维《桃源行》:源、园、喧;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言、门、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门、樽、言、喧、论、源;杜甫《日暮》:门、园、根、繁;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白帝》:门、盆、昏、存、村;杜甫《宿江边阁》:门、翻、喧、坤;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门、村、昏、魂、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门、翻;刘方平《春怨》:昏、痕、门;白居易《宿紫阁北山村》:村、尊、门;白居易《村居苦寒》:门、温;白居易《杜陵叟》:门、村、恩;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园、根、喧、言;贾岛《题李凝幽居》:园、门、根、言;张祜《集灵台二首》:恩、门、尊;朱庆馀《宫词》:门、轩、言;李商隐《赠刘司户蕡》:根、昏、魂、翻、门;李商隐《乐游原》:原、昏;李商隐《哭刘蕡》:阍、冤、翻、魂、门;韩偓《春尽》:昏、痕、村、恨、魂、园;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魂、琨、村、孙、门。

从诗词数量可见,宝玉知道写诗要押”元“字韵后,感叹说”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是不无道理的。从情感上讲,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喜欢鲜艳亮丽的事物,喜欢热闹喧嚣的场景,而这些韵字所隐隐约约透露出的孤寂悲凉之感是宝玉所厌恶所避之不及的。

且不论写好的诗句如何,直观看这几个韵脚字,”门“"盆”“魂”“痕”“昏”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哀伤之气。看似随意洒脱愉快地决定了诗的韵脚,但细思极恐,五个韵脚字无一不带着悲凉的气息、酝酿着悲哀的情节,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韵脚,而是一个个带着鲜明情感的意象和情景。还未写诗还未读诗,人物的悲剧命运、家族的衰亡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建筑物的装置,连接两个空间的出入口。小说中的人物曾经走过无数道的门。人间的贾府,有“三间兽头大门”、“角门”、“垂花门”、各处院门房门。天上的太虚幻境,有宫门、有二门。秦可卿去世时托梦王熙凤,留下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暗示了贾府中诸位女子的不同悲剧命运。元春进入宫门,荣极一时,最终暴毙;迎春嫁入富儿门,最终被虐致死;探春远嫁,远离家门;惜春看破家族繁华衰亡的表象,遁入空门;黛玉为情泪尽,含恨而逝;宝钗家财万贯,贤淑守份,却孤老终生;凤姐争权夺利,终抵不过家族的衰亡。曾经荫庇诸位女子的贾府奢华的大门,最终也紧紧关上了。

“盆”,如实地表现出海棠被栽种的地方。贾芸送来的白海棠就种在花盆之中,读到此处会不会感慨“这押韵字拈的,就是为写白海棠而拈”.不论是探春的“雨后盆”还是宝钗的“苔盆”,不论是宝玉的“雪满盆”还是黛玉的“玉为盆”,海棠都种植在花盆之中,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想宝玉怡红院中的女儿棠何等繁盛,想要生长得茂盛高大,不能拘囿于小小的花盆之中,必须移植于宽阔的庭院之中。可惜,大观园中的众女儿们如同盆中的花朵,被人搬来搬去,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有一片放任生长的天地,只能日渐凋零。

“魂”,古人认知的人的一种精神存在,超越肉体超越现实。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宝玉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湘云的“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魂”的本质,二是“魂”的结局。前者,以玉为魂、以露为魂、以花为魂,彰显着宝玉和诸位女子的高洁本性和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后者,销魂、离魂、断魂,现实的残酷将打破一切美好事物。林妹妹的“花魂鸟魂总难留”和“冷月葬花魂”算是一个总结,探春远嫁,黛玉病逝,宝钗湘云守寡,宝玉出家,所有高洁美好的人终将难留,终将被现实埋葬。

“痕”,本是指伤口或疮口愈合后的印记,引申为各种痕迹。诗中写到了月痕、泪痕、雨痕,凡事物都会留下它存在的印记,有时在事物的表面,有时在人的心上。向来只说黛玉爱哭嗜哭,可探春的眼泪、宝钗的眼泪、湘云的眼泪,还有宝玉的眼泪无不流过他们的生命,留下深深浅浅的拂之不去的痕迹。月的阴晴圆缺,风雨的萧瑟飘摇乃至狂风暴雨,人世悲欢离合变幻无常,走到最后大概只能无言相对,惟有泪千行。当泪尽无痕时,已然是另一番天地。

“昏”,探春的“黄昏”、宝钗的“日又昏”,宝玉的“黄昏”、黛玉的“夜已昏”、湘云的“朝昏”“夜色昏”,都不约而同地描绘出一片凄清寒凉的暮色之景。本处在朝气充盈的年华,眼中心中本应是热闹华美的场景,可大观园中的宝玉和众姐妹们早早地感受到黄昏日暮的悲凉。日出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无边无际的轮回。殊不知,花开有花落,青春有尽头,生命有尽头,荣华富贵有尽头,有朝一日都将会一去不回。他们了解寒冷的无助,是因为感受过温暖;了解衰亡的无奈,是因为经历过繁华。不愿直面从出生到死亡的必然,不愿直面从繁华到衰败的必然,但他们吟诵的诗句,已经悄悄绘制出了生命的轨迹。

五个简单的韵脚“门”“盆”“魂”“痕”“昏”,看似无心随性,却弥漫着一股悲凉无奈之气,让整组诗都难以逃脱凄凉悲伤的基调。

第四篇:《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3篇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1

读书是美好的。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体会作者的感受吧!

自从我读了《尖叫的海棠》后,我就对这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佩。这本书分成了几个片段来描述一位女生的经历。这本书主要讲了:十五岁的少女軰雨棠从小跟着奶奶在一个海棠花盛开的古镇长大,父亲是画家,母亲是昆曲表演艺术家,一家人幸福平静的生活着。随着昆曲在现代社会的衰败没落,深感失望的母亲突然远走异国他乡,去寻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从此,雨棠生活在大人们善意的谎言和欺骗中,直到年轻美丽的音乐老师上官莼来到古镇,发现了雨棠的'音乐天赋,教她弹钢琴,带她走进音乐的世界。有一天,上官莼不见了。雨棠的爸爸把雨棠接到了城里,雨棠意外地认识了自己的妹妹——流年。她们还组合了一个乐队叫海棠花乐队。雨棠也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最后,雨棠幸福的生活着!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曲风格的 合奏,既有摇滚乐般的激情奔放,又有民族音乐的静谧。《尖叫的海棠》这本书是成长中的女孩和男孩都不可错过的书!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年代,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中国古老的乐曲。

同学们,《尖叫的海棠》是本好书,找来读一读吧。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2

在盛开着海棠花的古镇有个女孩,她苦苦寻找着妈妈消失的秘密,一口井被当作借口掩盖了一切真相,直到上官莼的来临,一切谜团都将被揭开……——前记

裴雨棠,一个十五岁的普通女孩,和画家爸爸一起生活在开满海棠花的古镇,昆曲艺术家妈妈已经投井自杀,她和爸爸一直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钢琴艺术家上官莼为了裴雨堂的爸爸来到了古镇,和裴雨棠接触后发现雨棠是一个钢琴苗子便教雨棠弹钢琴。上官莼在和裴雨棠不断的交流沟通下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裴雨棠的妈妈并没有死,而是出国享受昆曲带来的美,在服用药物过量的情况下失忆并长期昏迷了,此时已经回到国内。裴雨棠相信了上官莼的话,她和儿时的伙伴一起唤醒了妈妈,在第三年的春天,裴雨棠的妈妈恢复了。

雨棠从小在缺失亲情的环境下长大,她被谎言包围着,被痛苦包围着。面对命运的捉弄,她并没有轻言放弃;在寻找母亲的旅途中,几度风雨都没有使她退缩。她顽强的抗击一切磨难,无视所有艰难险阻的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不管事情多么棘手,命运多么曲折,抬头去走,眼泪在阳光的普照下渐渐蒸发……

坚强的面对一切,不管是风沙雨雪还是电闪雷鸣,只要抬头高傲的走,困难都是浮云。作文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3

这两天我读完了《尖叫的海棠》,这本书是吴梦川的著作,讲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

文中讲的是:十五岁的少女裴雨棠从小跟着奶奶在一个海棠花盛开的古镇长大,父亲是画家,母亲是昆曲表演艺术家,一家人平静幸福的生活着。随着昆曲艺术在现代社会衰败,深感失望的母亲突然远走异国他乡,去寻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从此,雨棠生活在大人们善意的谎言和欺骗中,直到年轻美丽的音乐老师上官莼来到古镇,发现了雨棠的音乐天赋,教她弹钢琴,带她走进音乐的世界……

我觉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少男少女在城市和古镇之间,演绎着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交融的青春成长故事。文章中的孩子们热情奔放,表现了少年时期孩子们的挫折与成功,以及孩子们内心的世界。这本书就像两种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歌曲的合奏,既有摇滚乐般的激情奔放,又有古老的传统民乐的精密深邃。作品中虚虚实实的体现着过去和现在,不仅是一个少女有迷茫到醒悟成熟的成长过程,还是一幅世间百态的风情画。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寻找都有答案,但我们将在寻找中慢慢长大,这才是寻找的意义!

第五篇:《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陈嘉宝

在期末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借来了一本《尖叫的海棠》。当时完全是对于这个独特书名的好奇,为什么要取尖叫的海棠这个名字呢?海棠怎么会尖叫呢?疑惑中,我看完了这本书,才体会到这本书蕴含的令人慢慢咀嚼的深意。所以我在寒假里特意再买了一本,让我时刻都能看这个故事。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五岁少女裴雨棠从小跟着奶奶在一个海棠花盛开的古镇长大,父亲是画家,母亲是昆曲表演艺术家,一家人平静幸福的生活着。随着昆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衰败没落,深感失望的母亲突然远走异国他乡,去寻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从此,雨棠生活在大人们善意的谎言和欺骗中,直到年轻美丽的音乐老师上官莼来到古镇,发现了雨棠的音乐天赋,教她弹钢琴,带她走进音乐的世界······

这本书里的故事令我感动。我在书里,看到雨棠为了找到妈妈迷失在漫天风雪之中;看到阮石为了帮助雨棠而失声数年;看到鹭鸶在地下通道唱那首《菩萨蛮》时露出的笑容;看到火鹰畅快淋漓地敲打属于他自己的鼓······我看到了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坚持,看到了他们的坚强。

这本书描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少男少女,为了梦想、音乐,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流下了数不清的汗水与泪水。

裴雨棠和她身边的人的那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们为了理想和音乐付出了很多,而我却因为任性,曾几次想要放弃古筝。看了这本书,我想我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把古筝坚持下去,不辜负我身边的人的心血。

鹭鸶唱过的那首《菩萨蛮》,回荡在我的心中,在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那旋律为这个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下载《咏白海棠》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白海棠》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咏蛙读后感

    咏蛙读后感最近晚上老是在看央视一套的《恰同学少年》,主要是讲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经历,伟人的成长经历,咏蛙读后感。今天又看了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谈到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一......

    《咏鹅读后感》

    二(4)班李丹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读唐诗三百首,其中有一首“咏鹅”,我一会儿就会读了,没几天也就会背了,爸爸告诉我,这首诗写得很美,诗文是这样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

    《枣庄咏》读后感

    《枣庄咏》读后感郑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里,诗经、唐诗、宋词伴随着我们成长。可是在高度物质化的今天,诗词逐渐式微,游离在边缘的边缘。尽管诗歌已是一脸清苦,仍有一......

    《咏海棠》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五篇范文]

    《咏海棠》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

    《尖叫的海棠》读后感八篇

    【篇一:《尖叫的海棠》读后感】这两天我读完了《尖叫的海棠》,这本书是吴梦川的着作,讲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文中讲的是:十五岁的少女裴雨棠从小跟着奶奶在一个海棠花盛开的古......

    王咏讲话读后感

    读《改进我们的作风》有感 在假期中我认真的学习了王咏书记的讲话,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

    《白狼》读后感

    《白狼》读后感 《白狼》读后感1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诺贝尔《白狼》中的一个小故事,名字叫《跛脚小苦鼠》。讲述了一个跛脚......

    白夜行读后感

    绝望的念想,悲恸的守望 ——读《白夜行》有感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句象征本书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时间片段如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