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枣庄咏》读后感
《枣庄咏》读后感
郑可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里,诗经、唐诗、宋词伴随着我们成长。可是在高度物质化的今天,诗词逐渐式微,游离在边缘的边缘。尽管诗歌已是一脸清苦,仍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固执地行走在诗歌的田间地头,在枣庄就有这样一帮人,他们用诗词歌颂家乡、歌颂人民,抒发自己的感情。
我案头的这本散发着墨香的《枣庄咏》就是他们的作品,里面的内容算不上经典,但是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揉进诗词里,于是枣庄的山山水水都呈现了鲜活的生命。
打开这本书,一股清香飘来,我嗅着淡淡书香,品读着这些诗,品读着这些人。
邦亭是有影响力的掌门人,着名诗人蒋红岩对他极为推崇,称之为“诗坛曹子建、当代王子安”。《管窥邦亭》一文说他是“小小的光亮,可以指引前进的方向”,“栏边袅袅香随客,几度凌波睡眼开”,这样的诗句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灵性。
读孙启民老师的诗,你知道什么是钟情山水,能从“长啸狂歌五谱调,欲行且行神态闲”感受到爬山涉水的快乐,你能感觉到绵延不断的山脉在心灵深处延伸着,那种热爱家乡的感情也在心里延伸着。
孙茂双老师的诗句是一片片苯巴比妥,当你心烦意乱时,读读他的诗,你会很快地回归安静。“知时老鹊栖高树,诵读钟声月一勾”给你呈现了多么美好纯净的画面。茂双老师对待诗词像个小学生那么认真,他的衣服兜里,总是装着纸条,每每想到好句子都会立刻记下来,夫人在跟前总说他:“看看看,又犯神经了!”。
“远树风来筛片月,幽泉波静映重峰。”是田素东的诗句,清幽而淡雅,读后总能感觉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真意,细品还能领悟其中的禅理。
王世祥老师的诗和他的书法一样,象淬火的铁,经过了生活的千锤百炼,结实而有份量。面对虔诚对待诗词的他,你感觉只有虔诚地阅读才对得起他。家乡的山水给了他灵感,于是“万壑惊石响,千峰怵目吟。”这样的诗句脱口而出。
侯铭倒像那耳喀索斯,俊美而又自负,几杯烈酒下肚,“腾龙岂游浅滩?猛虎怎奔平阳?”连连问:“李白是谁?!”
“野小不循园径走,篱笆踢倒撵蜻蜓。”,这样的诗句和他的作者一样生动而有灵气。绍伟,无论对他的人还是他的诗,我都觉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待人宽厚的他,镜片后面有时候会有一些狡黠的目光,难怪他的诗句厚重而有灵气,思想的深度和纯度并存。
水泥和诗词格格不入,春文的沙灰冰冷,而他的诗歌火热。他在塔吊上下,他在梦想里行走,他散发的热量温暖每一个角落。
“饮酒心难醉,风多路不平。三千无损益,何处隐归鸿?”,文堂兄的诗多发自内心,他鄙视伪善,这正好扞卫诗词的尊严。
何休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赵小走的文字有一股泥土的清香,因为他不但能从土地里刨出花生还能刨出好诗。“小园颓草上新青,村老飞眉报雨情。”把老农喜雨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好梦展羽翼,苍穹任穿梭。”梁秀英的想象力,虽说不像克里斯蒂那样离谱,克里斯蒂写作文,明明写的秋天,写着写着跑出了一只猪来,于是全力描写那只猪把秋天忘了。可她的思绪总能插上翅膀,她善于扑捉瞬间的情绪,展开丰富的想象。
庆礼的诗词质地好像是百分之百的 cotton,经过生活的漂洗,朴素低调而有生活的味道。“归家和面磕鸡子,取火燃薪拌小葱。”,我都能闻到鲜葱的清香。
“石桥一抹横幽巷,素手相执古渡前”,青年篆刻家郑伟的诗句和他的篆刻风格一脉相承,古朴而典雅。
“唯有虚怀容众壑,奔流浩荡起云帆”,邵明玲的句子没有女性之柔美,倒有男人的豪放。
接着读,你还会看到容晓湄一袭素衣,吟诵着“几许芬芳春谢却,素笺留取玲珑萼”从唐宋穿越而来。读她的诗词如品一杯清酒,抿一口有淡淡的香气,再品,你就能品出纯美的记忆。“攒了小棒许多支,凝神挑落眉梢喜。”,你不由地想起小时候挑冰糕棍的快乐。
还有位“大人物”不能不说,教授在中国人的眼里比省长地位都高,孙中才教授熟读兵法又善用兵法,他用欲擒故纵之计,连哄带骗地让王老师费好大的功夫抄写了《幽梦影》。沈德潜曾说:“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教授两者兼备,当然会有好诗。他写诗,大能扛鼎,小能穿针。“更爱泉潭山色映,一声长啸欲不归”读起来豪气顿生。
还有好多名家的加盟,使这本书更有份量,我对这些能从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并安静地用文字来呈现的诗人,有满满的敬意,我不懂诗词,不敢多说,只是因为熟悉上面这些人,才敢以诗词的名义,拉拉家常。
还是感谢诗词吧,因为诗词,我们才有这样积极向上的生活!
×
第二篇:咏蛙读后感
咏蛙读后感
最近晚上老是在看央视一套的《恰同学少年》,主要是讲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经历,伟人的成长经历,咏蛙读后感。今天又看了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谈到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一些事,很有感触。
节目里讲到,毛泽东读书的地方在湘乡东山一小,相当于今天的贵族学校。学生上学父母都要给买新衣服,毛泽东的父亲却是一个大抠门儿。那个年代,学生穿的是小马褂,老师穿长袍,父亲说,别买新马褂了,我做买卖时穿的那个旧长袍和旧西装,你穿着去就行了。毛泽东辍学过几年,个子又长得特别高,讲话又不是湘话,人说这傻子,弄一个劣质的破西装还打一个易拉得的破领带就来了,你都几岁了,还上一年级,班里同学奚落得不得了。
感觉十分压抑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说任何话,自己跑到外边,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树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青蛙的形象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想主宰国家命运的伟大抱负。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如虎踞”,这一放大了的青蛙形象,正是作者广阔胸怀的一种表现。那时到东山小学来读书的,多是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穿绸缎,着轻裘,入学时不是坐轿而来,就是有人护送。毛泽东穿着粗布大衫,很旧,口音难听,年龄很大才读小学,而且是外乡人,读后感《咏蛙读后感》。那些阔气的学生觉得他很“土气”,瞧不起他。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矮人一等,倒觉得比那些求官发财的学生和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高大得多。“独坐池塘如虎踞”的青蛙,既是胸怀大志青少年形象的写照,也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写照。第二句通过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他写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作文,国文老师谭咏春阅后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字,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他的学习精神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毛泽东还时常在黄昏的时候,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时事,谈吐理想,抒发自己盼望祖国迅速富强起来的迫切心情,激励同学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学习,将来多贡献力量。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来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毛泽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座右铭,为此,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子任”,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这种救国救民的理想,表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这很合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于思想活跃的青少年来说,有的想当科学家、文学家,有的想当工程师、医生,有的甚至想当国家主席、总理等,均在情理之中。“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构思巧妙,托物言志新颖。写青蛙,既不能离开青蛙,又要高于青蛙。这样既真实又感人。如青蛙蹲坐的场所为“池塘”边,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水边是它生活的场所。把青蛙蹲的姿态写成“如虎踞”,也是真实,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状态很相似。“虎踞”是放大了的“蛙蹲”,使这艺术的青蛙形象超过了生活中的青蛙形象,又赋予了山中王——虎的气质,这是一般人所联想不到的。再有,休息的地点为“绿荫树下”,活动的时间为“春来”以后,陪衬动物为其他“虫儿”等,完全合乎青蛙活动的规律。田地里的虫子大都是它食用的对象,全都骇怕它。这里拟化为“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既合情又合理,不能不说作者构思的巧妙。
第三篇:《咏鹅读后感》
二(4)班李丹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读唐诗三百首,其中有一首“咏鹅”,我一会儿就会读了,没几天也就会背了,爸爸告诉我,这首诗写得很美,诗文是这样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作者骆宾王当时心情非常好,看到了一群白鹅在水中玩耍、嬉戏,心中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他看到白鹅对着蔚蓝的天空高歌着,姿势非常优美,在水中翩翩起舞,犹如在跳水上芭蕾;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水面,波光粼粼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湖水中白鹅自由自在的玩耍着,追逐着,嬉戏着,仿佛一群小孩子在玩游戏,时不时的还对着天空高歌,红掌在碧绿的湖水中还不停地划动着,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爸爸说,当时作者骆宾王也只有七岁,当他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时,不禁即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当时他和我们现在一般年纪,却能写出这么优美、动人的诗词,这足以说明骆宾王平时观察事物非常仔细,学习很是认真、刻苦,所以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远远优越于骆宾王小时候,不愁吃、不愁穿,更应该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第四篇:王咏讲话读后感
读《改进我们的作风》有感
在假期中我认真的学习了王咏书记的讲话,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当一名优秀教师会更辛苦。如果把教育的事当做学校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真谛。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二是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在是多么的重要。
四是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
一、脚踏实地的教师。
教育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就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一次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工作态度。所以我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一,脚踏实地的老师。
第五篇:《咏白海棠》读后感
《红楼梦》里诗词歌赋数量很大,从广为熟知的《葬花吟》到《芙蓉女儿诔》,从咏白海棠到咏红梅花,从菊花诗到柳絮词,丰富的诗词使故事富有诗情画意,使人物形象更形象鲜明,也使情节更曲折,结局更具悬念。
在诸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一组诗最为特别,不仅从内容上表现了写诗者的性格特点、暗示出了其未来的命运,而且从韵脚字的使用上更是奠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整部小说的悲剧氛围。这组诗就是“海棠社”的第一次结社活动所作——《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看似随意看似偶得,却处处“有心”为之。
白海棠的主题,是偶然得来的。众姐妹收到探春的邀请信,纷纷赶到秋爽斋,李纨在来的路上刚好看到贾芸派人给宝玉送了两盆白海棠进来,当讨论今日诗题的时候,便提议:“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很好,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呢?”这种随意和选择很是符合中国文人写诗填词的一贯做法,遇事而发,借物抒情,咏物抒怀。
《咏白海棠》的格律要求是随意偶得的,诗社分派迎春负责限韵。迎春限韵的方式,最为随意洒脱,也最为公平,她“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诗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做七言律”。这种随意也体现了迎春的日常一贯的行事风格。
众所周知,七言律诗格律要求严谨,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诗均由八句组成,每句七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对于大观园的众位熟读诗书的姐妹们来说,这些要求没有什么难度。难的地方就在韵脚也要用规定好的字。
《咏白海棠》押什么韵呢?不是大家商量决定,迎春还是采用了“拈阄”的方式,她让一个小丫鬟“随口说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站着,便说了个‘门’字”。于是乎,大家写诗要押的韵就是包含有“门”字的“十三元”韵。
古代人们写诗,一般都要遵守押韵的规则,如果不清楚哪些字可以押韵,就可以参考当时的韵书。韵书,简言之就是把汉字按照字音进行分类、分韵编排的一种参考书,类似于今天的辞典。一般韵书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个部分;同韵字归为一部,每韵用一个字标目,按一定次序排列;韵目之下将同韵字逐一罗列出来。这样编纂安排,方便人们查找同韵的字。以清代为例,康熙年间编撰的《佩文诗韵》就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全书共106韵,收录10235个字。“十三元”,就是上平声排第十三个的韵部,代表字为“元”字。想来曹雪芹写诗,为《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量身定制”的诗词歌赋,也会遵循诗歌的基本要求。按照曹雪芹的生活时代推论,其写诗查看的韵书可能就是《佩文诗韵》。
在探春的房间里,有个“韵牌匣子”,大概就是把韵书中的每个字做成小牌,按照韵部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中,再收纳于一个箱匣中。作诗填词的时候,便于把某一韵部单独拿出来,或用于查找同韵字,或用于分辨是否合韵。
如果按照之前的推论,小说中的人物们写诗是参考《佩文诗韵》的要求,那么在上平声十三元韵下,共收录了140个同韵字。但是他们写诗不是自由地从这140个字中随意选取任意一个字来做韵脚,而是要求限韵者来规定具体的韵脚用字。
迎春“又命那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这就意味着《咏白海棠》诗必须以“盆”、“魂”、“痕”、“昏”四个字作为韵脚,不能换字。加上最初小丫头随口说的“门”字,《咏白海棠》诗必须首句入韵,共有五个韵脚,且韵脚字已经规定好。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以其独特的形音义结构,从产生之初就开始记载人的生活、记录人的思想,让中国的文化绵延至今。汉字的形音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字形记录了产生时的含义,字义记录了文字所承载的意义,字音让文字变成有声的符号。从《诗经》开始,人们就自觉地开始注意押韵,让语言动听、富有节奏。韵脚,在诗词歌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翻看了《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发现其中押“元”韵的诗并不多,前者300首中有7首,后者1105首中有24首。
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繁、魂、尊、门;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痕、门、源、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门、村、昏、魂、论;刘方平《春怨》:昏、痕、门;张祜《集灵台》其二:恩、门、尊;朱庆馀《宫中词》:门、轩、言。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昏、喧、门;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垣、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昏、门、浑;王维《桃源行》:源、园、喧;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言、门、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门、樽、言、喧、论、源;杜甫《日暮》:门、园、根、繁;杜甫《丹青引》:门、存;杜甫《白帝》:门、盆、昏、存、村;杜甫《宿江边阁》:门、翻、喧、坤;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门、村、昏、魂、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门、翻;刘方平《春怨》:昏、痕、门;白居易《宿紫阁北山村》:村、尊、门;白居易《村居苦寒》:门、温;白居易《杜陵叟》:门、村、恩;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园、根、喧、言;贾岛《题李凝幽居》:园、门、根、言;张祜《集灵台二首》:恩、门、尊;朱庆馀《宫词》:门、轩、言;李商隐《赠刘司户蕡》:根、昏、魂、翻、门;李商隐《乐游原》:原、昏;李商隐《哭刘蕡》:阍、冤、翻、魂、门;韩偓《春尽》:昏、痕、村、恨、魂、园;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魂、琨、村、孙、门。
从诗词数量可见,宝玉知道写诗要押“元”字韵后,感叹说“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是不无道理的。从情感上讲,宝玉向来“喜聚不喜散”,喜欢鲜艳亮丽的事物,喜欢热闹喧嚣的场景,而这些韵字所隐隐约约透露出的孤寂悲凉之感是宝玉所厌恶所避之不及的。
且不论写好的诗句如何,直观看这几个韵脚字,“门”“盆”“魂”“痕”“昏”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与哀伤之气。看似随意洒脱愉快地决定了诗的韵脚,但细思极恐,五个韵脚字无一不带着悲凉的气息、酝酿着悲哀的情节,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韵脚,而是一个个带着鲜明情感的意象和情景。还未写诗还未读诗,人物的悲剧命运、家族的衰亡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建筑物的装置,连接两个空间的出入口。小说中的人物曾经走过无数道的门。人间的贾府,有“三间兽头大门”、“角门”、“垂花门”、各处院门房门。天上的太虚幻境,有宫门、有二门。秦可卿去世时托梦王熙凤,留下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暗示了贾府中诸位女子的不同悲剧命运。元春进入宫门,荣极一时,最终暴毙;迎春嫁入富儿门,最终被虐致死;探春远嫁,远离家门;惜春看破家族繁华衰亡的表象,遁入空门;黛玉为情泪尽,含恨而逝;宝钗家财万贯,贤淑守份,却孤老终生;凤姐争权夺利,终抵不过家族的衰亡。曾经荫庇诸位女子的贾府奢华的大门,最终也紧紧关上了。
“盆”,如实地表现出海棠被栽种的地方。贾芸送来的白海棠就种在花盆之中,读到此处会不会感慨“这押韵字拈的,就是为写白海棠而拈”。不论是探春的“雨后盆”还是宝钗的“苔盆”,不论是宝玉的“雪满盆”还是黛玉的“玉为盆”,海棠都种植在花盆之中,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想宝玉怡红院中的女儿棠何等繁盛,想要生长得茂盛高大,不能拘囿于小小的花盆之中,必须移植于宽阔的庭院之中。可惜,大观园中的众女儿们如同盆中的花朵,被人搬来搬去,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有一片放任生长的天地,只能日渐凋零。
“魂”,古人认知的人的一种精神存在,超越肉体超越现实。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宝玉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湘云的“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魂”的本质,二是“魂”的结局。前者,以玉为魂、以露为魂、以花为魂,彰显着宝玉和诸位女子的高洁本性和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后者,销魂、离魂、断魂,现实的残酷将打破一切美好事物。林妹妹的“花魂鸟魂总难留”和“冷月葬花魂”算是一个总结,探春远嫁,黛玉病逝,宝钗湘云守寡,宝玉出家,所有高洁美好的人终将难留,终将被现实埋葬。
“痕”,本是指伤口或疮口愈合后的印记,引申为各种痕迹。诗中写到了月痕、泪痕、雨痕,凡事物都会留下它存在的印记,有时在事物的表面,有时在人的心上。向来只说黛玉爱哭嗜哭,可探春的眼泪、宝钗的眼泪、湘云的眼泪,还有宝玉的眼泪无不流过他们的生命,留下深深浅浅的拂之不去的痕迹。月的阴晴圆缺,风雨的萧瑟飘摇乃至狂风暴雨,人世悲欢离合变幻无常,走到最后大概只能无言相对,惟有泪千行。当泪尽无痕时,已然是另一番天地。
“昏”,探春的“黄昏”、宝钗的“日又昏”,宝玉的“黄昏”、黛玉的“夜已昏”、湘云的“朝昏”“夜色昏”,都不约而同地描绘出一片凄清寒凉的暮色之景。本处在朝气充盈的年华,眼中心中本应是热闹华美的场景,可大观园中的宝玉和众姐妹们早早地感受到黄昏日暮的悲凉。日出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无边无际的轮回。殊不知,花开有花落,青春有尽头,生命有尽头,荣华富贵有尽头,有朝一日都将会一去不回。他们了解寒冷的无助,是因为感受过温暖;了解衰亡的无奈,是因为经历过繁华。不愿直面从出生到死亡的必然,不愿直面从繁华到衰败的必然,但他们吟诵的诗句,已经悄悄绘制出了生命的轨迹。
五个简单的韵脚“门”“盆”“魂”“痕”“昏”,看似无心随性,却弥漫着一股悲凉无奈之气,让整组诗都难以逃脱凄凉悲伤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