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能想》教学反思
《我能想》这次课是培养想象力的一堂课。在上次课之后,对于课程设计我进行了修改。
今天早上的课堂导入,结合了今天的阴雨天气,我由各种各样的伞导入,以你喜欢什么样的伞和你想要什么样的伞为讨论回答的主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各种奇妙的想法和他们喜欢的形象都欢聚一堂。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于我分享,为了激发孩子更大胆的想象,我借着上节课用的《种太阳》音乐歌曲,“主人翁种了什么?都用来干什么了?”在跟唱的过程中,我把麦克风轮换着放在每个孩子嘴前,因为是第一次跟唱,要调动他们的兴致,发现这一招很管用,只是对于一些特别害羞的孩子,就不敢尝试,以后可以让他们表演一些他们擅长的。我们一起把四个太阳挂在了“南极、北冰洋、冬天、晚上”,在兴头上,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要种什么,有的要种“水星,因为他们觉得水星里到处都是水,可以滋养植物”有的要种“月亮,可以在黑夜里发光”……
在愉快的分享之后,下课铃声响了。我总结:你们让老师看到你们想象力的魔法般神奇的力量,相信你们可以让世界变的更奇妙。
这节课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更加认真和用心,虽然没有用奖励机制,但是孩子们的自觉性比较高参与度也比较高,可能是他们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吧。
第二篇: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在第一课时,我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我在备课时想了很多,但感觉总是不满意。这是,我想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我想“简单”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之教学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学这节课我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整堂课我“简单教”甚至“不教”,只一个字,就是“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词,在读中品意,在读中悟情,一切的教学任务均在读中完成。课堂上我运用多种读书方式,或范读,或指名读,或齐读,或男女生赛读。每一次读书前都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后都有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既读懂了课文,更培养了读书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聆听优美的歌曲、品味饱含激情地朗读„„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
虽然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能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但还有一些遗憾之处,没能将课前的设计意图很好的展现出来,课堂上时间掌握的不太好,有点儿前松后紧,在“美读”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指导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太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及时跟上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
第三篇:《我想》课文教学反思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1
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具有三个鲜明的多元化特点,即评价因素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及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我能冲破应试教育传统的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拓展评价的时空。同时又能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准确得体(“你真棒,读出了快乐的感觉。”“第一个飞得很远,第二个飞还可以拉得再长一些。我们一起试试。”)、生动幽默(“他肯定想起那愉快的事情,所以止不住笑起来了”)、充满赏识(“别紧张,看清楚先变什么呢?”“看吧,放松心情看仔细就读对了,而且声音真动听。”“我仿佛看到你的小手长出了一串串花苞。瞧,那神奇的桃树枝正随着风儿悠荡呢”)、富有激励(“我看到了男同学的手儿在风中悠荡可真美呀!”“雅思的表情特美,布谷鸟都停在那儿了!”)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朗读,使课堂气氛活跃,叠起,在多元评价中有效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教给评价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另外,由于各环节的时间没有调控好,倒置教学预设任务“仿照前三小节,试着编一编”没能在本课时完成。如何在40分钟里高效,顺利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2
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在第一课时,我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我在备课时想了很多,但感觉总是不满意。这是,我想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我想“简单”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之教学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学这节课我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整堂课我“简单教”甚至“不教”,只一个字,就是“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词,在读中品意,在读中悟情,一切的教学任务均在读中完成。课堂上我运用多种读书方式,或范读,或指名读,或齐读,或男女生赛读。每一次读书前都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后都有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既读懂了课文,更培养了读书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聆听优美的歌曲、品味饱含激情地朗读……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
虽然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能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但还有一些遗憾之处,没能将课前的设计意图很好的展现出来,课堂上时间掌握的不太好,有点儿前松后紧,在“美读”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指导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太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及时跟上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3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与本组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这首诗歌快乐、愉悦,因此,我在执教这首诗歌时,按照我县教科局的“高效课堂”的模式:“激趣定标、自学互动、测评”设计教学。
1、课堂中我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2、小组合作,可以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参与及表现的机会,是发展个性和照顾差异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我在学习任务的安排和布置上没用周全考虑,小组汇报的形式非常重要。下次我要加进汇报形式,例如,除了“每组选一位代表汇报”这种安排,也可以派几位(或全体)成员合作汇报;可以一人朗读,一人经验分享——我觉得我们小组这一句写得特别好;还可以一组朗读汇报后,另一组点评;或者自主邀请点评人。
3、时间把握不当,拖堂。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4
这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全诗以:“我想”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孩子们置身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于是“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朗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其次引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像、评读、赛读、对读等),使孩子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并把自己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深入进去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我们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我与他们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自己的情感进一步被激活、被净化、被升华。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表现能力的不同,同样的一段文字反应在不同的孩子头脑中,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可能是一首短诗;可能是一段熟悉的生活……这些不同的反应,也带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面对优美的`文字,有些孩子高声诵读,通过读表达来表达理解;有的孩子拿起画笔,寥寥几笔,文与图巧妙结合,文趣盎然;有的孩子用诗一样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再创造,有的孩子默默凝思,在内心深处反复品味……此时,我便趁此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目的。如我班王润茁写的:“我想把水彩笔挂在柳树枝上,拿一支支水彩笔,画呀画—— 画出五颜六色的图画,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加美丽。”再如王文卓写的:"我想把脚丫连接在大轮船上,伸进清凉的水中,划呀,划——划到辽阔的太平洋上…… 还有好多孩子也都写出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整个教学过程,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所呈现:一句句优美的小诗,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声声饱含激情的朗诵……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
《我想》课文教学反思5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从诗中的某个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赛读时老师读最后一节。师:读了这两句诗,我有一种疑惑,你们看这首诗的前几节都写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这两句却写回了现实,写法上也与前面不同,放在这里好像与整首诗显得不和谐,你们觉得呢?
3、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生谈自己的发现,师引导小结:
(1)每一小结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结构一致)
(2)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句式相同)
(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师: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
第四篇:《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与反思
《我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背诵、仿写做铺垫。
3、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能理解“花苞、悠荡、篷帐”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仿照前三节再编一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谈话导新
(课前播放歌曲《种太阳》,边听边唱)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美妙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名字?说说自己有什么愿望?
2、PPT:课题
补充板书“我想”,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
1、出示词语,请同学来读读这些新朋友,谁愿意?(个别读、随机读、齐读等)
2、请大家推荐四个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当好小评委,觉得读得好的就夸夸他,有读错的就帮帮他。(生读)。
3、你最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可从读正确,读流利,不添字不漏字等方面评议)
三、再读诗文,感知内容。
1、同学快速浏览诗歌,思考: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再用“——”画出。
2、生交流评议。
四、快乐品读,感悟诗情。
1、读书指导,选择学习。(点出“金钥匙”课件,讲述)(1)读:一读,你喜欢哪个想法就读哪个小节。(2)说: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想法。(3)读:想像画面,深情朗读。
2、学生交流学习。
3、汇报整理,体会感情。(根据学生的选择来进行教学)汇报第三节:
(1)不仅如此,作者还想把“眼睛”装在(生接读)(板书),谁喜欢这一节?
(2)想像:是啊,闲暇时,老师也会常常仰望天空,看着白云,多想用手去触摸一下它那柔软的身躯。因为,它是自然界中一位伟大的魔术师,时而变出„„时而变出„„时而变出„„
(生畅言)
(3)指导读:是啊,白云多柔软,太阳多明亮!(点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是啊,白云多美,太阳多耀眼,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来:“看——,瞧——(生接)
(4)我们也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抬头往上看看,低头往下看看,仿佛看到些什么?
(6)小结:此时此刻,我们俯视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切的一切尽收眼底,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怪不得作者写道“蓝天是——(生接)” 汇报第一节:
(1)生:我喜欢第一节,因为„„
(2)你能通过朗读带我们走进这片美丽的桃树林吗?(生读)(3)真美啊,我想把手儿接在——(生接:带着一串花苞„„)(4)质疑:“悠荡”什么意思?动作表演。(慢慢在空中摆动的样子,自由自在,轻松)
(5)请你们闭上眼睛,举起双手,想像着把它接在桃树枝上。(音乐、过渡语同步)。孩子们,睁开眼睛吧,说说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一个词来概括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吗?(出示图画)
(6)小桃树,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能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吗?(个别读、齐读)
(7)指导破折号的作用。(出示三个句式)
a.在前四个小节的最后一句中都出现了一根横线,那是破折号,要怎么读出来呢,b.请一生范读,评议。
c.师生共同带上左右轻摇的动作,边做动作过读句子。
(7)、板书总结:(出示一组图)难怪作者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作者还有哪些奇妙的想法?(引出下一节)
汇报第二节:
(1)生答:我喜欢第二节。你能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来读读吗?读得怎样?(生评)
(2)师:还有谁喜欢第二节的一起站起来,用最美的声音读给大家听。(点击句子)是啊,小树要想长大,就要把根伸进——(生接)湿软的土地,汲取那——(生读)甜美的营养。齐读这一句话。
(3)生质疑:“汲取”怎么理解?有哪些“营养”),师生释疑。(4)(课件出示大树)孩子们,想让树长得再大一些吗?小组读,齐读。(5)理解小树的愿望:小树就这样长啊长,它想长成——(点击词语)绿色的篷帐。
指导朗读。
(6)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7)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快乐读出来吧。(齐读)(8)那我们也想长大,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畅言
(9)此时,老师也想把“脚丫”连在„„(引读,板书)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四、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1、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把1——3节读读,好好地享受这段奇妙的旅程。2|师配乐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生接读)
五、拓展延伸,表达愿望。
1、(观察板书)——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想把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它在哪儿,干什么?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把心中最真切的想法表达出来吧!
2、出示(课件)句式,仿写练习。
3、全班交流,评议。
五、实践作业
1、你有什么愿望?请你把自己编的一节小诗写进日记本里。
2、你喜欢诗歌的哪一节,请你背一背或画一画。
(附)板书设计:
手儿(接)桃树枝
我想
脚丫(连)柳树根
眼睛(装)风筝
教学反思:
《我想》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全诗以:“我想”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孩子们置身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于是“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一是诵读。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读,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这种梯度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得体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点是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创设情境(充分利用课件中的风景画和音像),辅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描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听赏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尔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理解诗歌。
本课比较不足的是没能给孩子留够讨论的空间,对《我想》这首诗前三节的写法没有进行指导,没能学生留够充足的仿写时间。
第五篇:《我想》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前三节,再编一节诗歌。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1、以儿童诗《就我一个人的时候》导入,与学生合作朗读,初步了解儿童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读课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2)指名读。
3、细读感悟。
“我”在想什么?出示自学提示,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
(二)汇报交流。
同学们,你们交流得很热烈,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份情感上的快乐与大家共享。
1、第一小节
(1)请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读读这一小节。其他学生评。
(2)在这个小节中,“我”的愿望是什么?在这一小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3)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想象一下当春天的脚步悄悄地走近我们,在和暖的春风中,桃花展开了粉红的笑脸,散发着阵阵清香,我们漫步在桃树林中,不时听到布谷鸟清脆的鸣叫,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4)我们就是那一朵朵盛开的桃花,让我们把这份幸福、愉快读出来。(齐读)
2、第二小节
(1)指名读,其他学生评。
(2)在这个小节中,“我”的愿望是什么?
(3)“我”从一条柳树根一下子长成了一座绿色的篷帐,表现了“我”怎么样的心情?(“我”想要快快长大)请你们把这种急切的心情读出来。(齐读)
3、第三小节
(1)请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读读这一小节。其他学生评。(2)在这个小节中,“我”的愿望是什么?
(3)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了太阳、白云,它还会看到什么?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们想得太美了,在蓝天上我们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事物,难怪小作者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4)让我们带着对蓝天美好的想象,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男、女比赛读)
4、第四小节
(1)请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读,谈自己读完这一小节感受。(2)在这个小节中,“我”的愿望是什么?
(3)是啊,我们的梦想飞啊飞,飞到了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地方会是哪儿呢?我们飞到那儿去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齐读)
5、第五小节
(1)老师也喜欢这一小节,让老师给你们读一读好吗?(师读)(2)“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三、配乐朗读,感悟诗歌特点。
四、扩展训练。
⒈在小组合作里仿照诗歌前三节再编一段。
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试着编编小诗,行吗? ⒉在小组里编一编。⒊指名汇报、交流。
五、作业:把仿写的小诗朗诵给父母听。
《我想》教学反思
《我想》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上课时,我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教学这节课我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整堂课我“简单教”甚至“不教”,只一个字,就是“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词,在读中品意,在读中悟情,一切的教学任务均在读中完成。课堂上我运用多种读书方式,或范读,或指名读,或齐读,或男女生赛读。每一次读书前都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后都有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既读懂了课文,更培养了读书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聆听优美的歌曲、品味饱含激情地朗读„„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
虽然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能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但还有一些遗憾之处,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不敢真正“放手”,这会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没能将课前的设计意图很好的展现出来,课堂上时间掌握的不太好,有点儿前松后紧,在“美读”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指导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太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及时跟上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