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教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第二篇:幼儿园_手足口病_教案
健康活动: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听《洗手歌》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师:“今天,老师要去健康乐园做游戏,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想做健康宝贝的请跟我一起来!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概述。
师:“健康乐园到了,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图1)“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对,是在做晨检。我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都要在班级门口对每个小朋友做检查。”
师:“谁知道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师:“小朋友有没有见过手足口病人呢?顾老师也没有见过。“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2)教师小结:什么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脚心和口腔内起许多小泡泡,所以叫“手足口病”。它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疾病,尤其5岁以下的小朋友。手足口病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份出现,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方式也很多,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的分泌物污染的食物和物品传播的,例如:一个小朋友患了手足口病,我们和他握手,或者用他用过的毛巾、口杯、餐具、床上用品、等都会被传染的。如果患了手足口病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等,个别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
一、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师:“手足口病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只要注意卫生是可以预防的呀!谁知道有哪些预防的方法呢?(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1、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4、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喝生水
5、瓜果要洗干净削皮后再吃,不吃变质的食物
6、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7、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四、出示课件——教师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这时候不要忘了关到水龙头,节约用水)
2、搓。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揉搓20秒。(学习六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4)双手互握,互搓指背(5)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来回旋转(6)一手指尖在另一手心旋转搓擦
3、冲。用清水把手冲干净
4、捧。捧起清水把水龙头洗干净,再关上水龙头
5、擦。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五、用儿歌的形式巩固六步洗手法
师:“六步洗手法我们学过了,现在把我们的六步洗手儿歌念给在座各位老师听一听好吗?”
六、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要奖励奖励大家,发给你们好吃的,再吃东西之前要干什么呢?(洗手)对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第三篇:手足口病教案
托班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了解其危害性。
2.懂得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症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图片并提问:
1.图片上有谁?他的头怎么了?
2.这个小朋友的手掌和脚掌有什么?
3.这个小朋友的口里有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
4.这种病叫什么病?教师小结什么是手足口病。
二、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性。
提问:“小朋友知道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性吗?”
三、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手足口病?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游戏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2.学习儿歌:五步洗手歌
四、延伸活动: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预防手足口病。
第四篇: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可预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症特点,知道相关的预防知识。2.能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向同伴介绍。
二、教学准备:幼儿已从报纸,广播,电脑等媒体收集相关“手足口病”的资料;自编儿歌《手足口病可预防》。
三、教学重难点: 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最近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都发生了一种很危险的传染病,你知道是什么病吗?”
(二)交流讨论,了解“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得了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2、“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讲述收集的信息,交流并讨论。)
3、教师边出示宣传画边讲解小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疼痛难忍,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严重时会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脑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手绢、茶杯、玩具、食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三)学习预防“手足口病”儿歌:
1、“我们怎么来保护自己?要采取一些什么预防措施呢?我们平时有那些不良习惯需要改正呢?”
2、教师将幼儿的交流情况以儿歌形式总结。
3、幼儿集体朗读儿歌。
附:儿歌
《手足口病可预防》
不要怕,不要慌,手足口病可预防。
勤洗手,勤换衣,勤刷牙,勤漱口。
生水生食不能吃,手足指甲不能长。
人多地方不要去,感冒发烧去医院,多锻炼,多通风,手足口病不可怕。
第五篇:幼儿园手足口病调查报告
关于mou幼儿园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的调查报告
2012年5月30日9时,区疾控中心疫情监测发现mou幼儿园近日连续出现5名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为核实疫情区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立即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mou区mou幼儿园是一所位于mou镇mou路mou号的民办幼儿园。全园共有17个班级,幼儿610名,其中托班1个、小班6个、中班5个、大班5个。教职员工50名。园内有一幢三层教学楼。园内设施一般,卫生环境一般。该园为所有幼儿统一提供开水、点心及午餐,午餐在教室中食用。每个班级都有独立卫生间。各班室内通风良好。
该园设有1名专职保健老师,联系方式:*******。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首发病例
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首发病例张某某,该园托班幼儿,男,3岁。该患儿于20日起出现不适,并未引起家长及保健老师的注意,20-22日正常到园学习,期间患儿并未得到隔离,园内也未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至5月23日病情加重,遂带至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就诊,被诊断为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患儿在发病前一周内无类似症状患者接触史,无外出史。目前,患儿病情已好转,正处于居家隔离观察中。
2、发病情况
经现场病例搜索,自5月20日至今,该园共出现手足口确诊病例6例。全部为托班幼儿,其中男生4例,女生2例。发病的时间分布为:5月20日1例,5月26日1例,5月27日2例,5月28日1例及5月29日1例。发病的托班中共有幼儿33人(17男15女),罹患率为16.9%。
目前,所有幼儿病情稳定,均处于居家隔离中。
三、本次疫情定性及传播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流调人员初步判定:该班出现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是由首发病例在发病后的两天中依旧到园学习,未得到有效隔离,与其他幼儿在园内密切接触,造成其他幼儿的感染,从而导致疫情传播。从目前该班疫情来看,继发病例与首发病例存在着流行病学关联,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还有继发病例出现的可能。
经流调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该幼儿园内幼儿众多,而软硬件配置相对缺乏,存在着致使疫情扩散的危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保健老师师资力量短缺,晨检工作压力大,质量得不到保证。对于一所拥有600余名幼儿的幼儿园,只配备了1名专职的保健老师,给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带来困难,尤其以晨检为甚。晨检时保健老师的工作量过大,致使晨检质量下降,不能及时有效的将传染源隔离在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