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冬日里的一米阳光优美散文
一米阳光流淌进来,顷刻间遍地金黄。
食指和中指间的笔还在急切地飘移着,丢下一道又一道黑色的印迹。恍若梦境,我突然发觉我的笔竟染上了一层黄色,我的手指间也镀上了斑驳的金色,手指下面静静躺着的作业卷面上,那黑色墨迹也夹杂着黄金的印痕,在白色的底面上竟熠熠发光了。我抬头向外看去,噢,原来,是那冬日里的一米阳光。
看着面前的色彩攒动,感受着指尖的温度流淌,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了了,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分子都活跃了起来,他们蹦来蹦去,在我的身边竟跳起了爱的华尔兹,竟是那么的温馨。透过窗玻璃,我想用眼球去感受那一米阳光的温度,却蓦然惊觉她竟是这般的害羞。带着黄晕色的面纱,遮住了秀美的脸蛋,她却还嫌不够,临末竟还释放了混合着黄色和白色的光线,闯过我密密的发丝,直落到了我的眼眸深处。我不由自主地别过了头,护住眼睛,却仍感到一阵幸福的眩晕,这时候,她在偷偷地笑我吧。
远处的群山不说话了,他把时间交给了幸福的青鸟了吧,连那挺拔的寒松也在为她默默祈祷了。流淌的湖水也仿佛静止了一般,她静静地看着那湖边的伴侣在嬉戏打闹,笑了,那水中的涟漪便是她勾起的嘴角。
我静静地坐在这里,任由这夕阳的温度在身边流淌。
我只是静静地坐在这里,体会这冬日里最灿烂的一米阳光。
第二篇:一米阳光的优美散文
阳光打在陈旧的相册上,像是被封印的宝典,永远都打不开。偶尔那些沉睡的记忆不再颓废,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黑暗世界,谁看得透谁的心?那颗稚弱的心不会被人重视,沉沦下去。
在小镇上,总有一个女孩一个人上学、下学。背上的书包从来没有减轻过,衣服不整洁,走路都拖脚后跟,学习不优秀,却也不愿像其他学生一样讨好老师。只有那双眼睛,平静的像湖水一样,把一切都看得那么淡,心也如死水般平静,波澜不惊……
她不主动跟别人说话,甚至一开口就会脸红,同学们也不会跟她说话,要么就是无端的嘲笑与耍弄。每每这样,她都忍着,沉默,不作声。太阳的暖,把她晒得浑身不自在。欲哭无泪,这种感觉缠了她很多年,任凭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赤裸裸的摆在那里,任人践踏。
放学,校门口家长成堆,她却看也不用看就低头远去。她不会抱怨她的父母不来接她,她不怪他们。那张脸上灿烂的笑,就像发了霉的面包,变质了。
时间带走了一年级的她。四年级了,同学们的耍弄还是一成不变,只是一些并非本质的东西在人们的忽略中,改变了。
她遇到了位好老师,老师鼓励她,安慰她。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四年级期末考,她获得了她的第一张奖状。走在路上,她想到父母高兴的样子,脸被太阳衬得粉红粉红的,她似乎把一切都忘了,就想未曾发生过。那个年纪,那个她,那么的痛苦,就连每一次呼吸都显得苍白无力,被空气包围,令人窒息。
五年级暑假,那天她破例没有去姥姥家,上帝就这么喜欢捉弄她,让最疼爱她的姥姥就在这天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她呆了、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隐约记得那天的太阳格外的大,烤得她的脸通红。在她的世界里,姥姥是最好的,回想起姥姥疼爱着她的时候,多么美好。有时,她甚至会故意气姥姥,不听姥姥的话。她喜欢听姥姥讲《小红帽》的故事,百听不厌。故事的最后,小红帽的姥姥又回到了小红帽的身边……
一学期过去了,她要离开这个小镇,跟父母来到比小镇好无数倍的城市。搬家那天,她特别高兴,一点都不留恋这片生她养她的地方,甚至想到了“逃”。那些记忆在她面前如此张狂,以至于眼中的每件东西都能把悲伤唤起,愈加泛滥。要丢掉从前,丢掉曾经的一切,就连那张跟了她很久的奖状也被丢弃了,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遗忘。
现在你还能认出她吗?回过头去,她没有曾经,好比一出生就已五年级了。同一张脸,同样灿烂的笑,仰起头来,初升的太阳暖洋洋的,空气中有棉花糖的味道,就像现在的她,如此甜美。
第三篇:一米阳光温暖一生的问候优美散文
一米阳光,温暖一生的问候
深寒凝夜,冷风袭人,他乡月色,只照到一股愁人滋味。
一米阳光,纵使片刻温暖,却是一生的问候。
——题记
夜已深沉,在这寒气凛然的冬夜,冷风袭人。
路上已无行人,徒有我被黑夜裹挟的躯体,独自漫步。
他乡的月色,朦朦胧胧,半轮残月,穿行于层云漫布的天幕。
看不到几颗星星的夜晚,月色中,只照着一股愁人的滋味,在黑暗中蔓延。
路在脚下延伸,风却在身上肆无忌惮地搜索。
已经有些微恙的躯体,任凭寒气不停地凌谑。
虽然残月穿行在天幕,没有了以往的流霜倾泻,行程依然不见光明。
远处村落星星点点的寒光,在这浓郁的夜色中显得微不足道。
呼啸而来的车辆,雪亮的灯光,更像是一种威逼的景象,反倒使人看不清来路。
扬起的一路尘土,模糊了视线,唯有躲避,以免咽下灰尘满口。
沿路的林木,像入定的老僧,全然不觉孤独的身影,在寒风中飘零。
满地的枯叶随风辗转,漫无目的地发出沙沙的声响。
千里无鸡鸣,万巷空犬吠,已是如今乡村的一种特色。
犹如睡兽的远山,黑得让人惊心,感觉真的是龙潭虎穴一般。
只有天空那颗闪亮的星星开始出现,一夜的行程开始进入尾声。
启明星的出现,就意味着东方的鱼肚白不再遥远。
月色西沉,枯草凝霜。
在晨曦之中是天空,流云逐渐褪去,还原这蓝色的世界。
红日喷薄而出,虽是冬日的清晨,一种心底的温暖汹涌而上,遍布周身。
纵是一米阳光的温暖,对于一个从黑暗中走来的人来说,已是无限欢愉。
踏着苍白而坚硬的乡村小路,阳光下的步履不再沉重。
朝寒依旧凝重,清霜已经薄薄地铺在了田野之上。
享受着这一米阳光,是因为看到你的笑靥。
闯过了漫漫夜色,终于寻到了阳光的出处。
这阳光,便是你的问候,在此生。
是不是就是因为有着一种心灵的默契?不会让我在黑暗中迷失?
不然,为何偏偏选择了这样的方向,一路走来。
冥冥中的一种信念,指导着这样的行程,好像知道前面有你的问候等待。
是一种约定,还是一种巧合?阳光照在了我的身上,带着一点点的疲惫和欣慰。
仓央嘉措转动的经轮,说是能够寻找前世今生的等待。
朝圣的匍匐身体亲吻大地,说是在三生石上留有你的印记。
我却全然不知,在漫漫黑色之中,在层云漫布的带着残月穿行的夜里。
我走过了沿路的风景浑然不觉,听到沙沙的落叶的哭泣依然故我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当晨曦将曙光绽放于眼前的时候,是你的身影和热度,警醒了疲惫的步伐和心灵。
还有人在吟唱着彼岸花开,彼岸叶落的时候,我不敢相信,就在你的面前停驻。
昨夜的凄凉感受还在记忆当中不停激荡,只有你的温暖阳光,慢慢融化心里的阴霾。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法感叹这样的人生,因此有人寄托于来世今生的重逢。
是不是就应该也这样地慨叹,我们在这样的时候的相逢?
一种选择,似乎就是一种缘分,而这种缘分,却是彼此契合的基础。
没有一种注定,没有一种肯定,只有彼此的关怀在温暖之中升华的时候,方才感受得到。
你就是那一米阳光,因为你的温暖,因为我的需要,因为阳光总是要温暖的对象。
每个人有自己的阳光,每一寸阳光有自己温暖的对象。
正因为彼此是在适合的方向等待和努力,才能获得如今的温暖。
面对阳光的温暖,哪怕仅仅只有这可怜的一米阳光,已是感受一种幸福。
无需用旖旎的唐诗宋词来描绘,哪怕用江南烟雨渲染也是多余。
只有等待中的努力,才是找到你的温暖的真谛。
而这种相逢,更需要闯过黑暗的夜的考验。
黑夜只能裹挟这可怜的躯体,思想早已坚定着前行的步伐。
因此,在疲惫的时候,你的问候,就是照耀心灵的那一米阳光。
一生的问候,只需要你这一米阳光足矣!
第四篇:冬日芦荟花开优美散文
冬天是一个萧杀的季节。
阳台上的几盆芦荟花耷拉着脑袋仿佛冬眠了一样,了无精神。叶子由翠绿而枯黄,由枯黄而无韵,不再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只是偶尔想起时浇浇水,以尽主人之宜,但不再对她们寄予过多的关注,她们不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那淡淡的芬芳已经成为记忆。没有任何绿色能够阻挡冬的脚步,也没有任何芬芳能够穿越冬的严寒。
记得去年春天时候,在花店里第一次看到芦荟。她开得正艳丽,橙色的穗子从叶子间伸展出来,橘黄色的花朵含苞待放,清香扑鼻。于是我就买了一盆回家。我不知道我的芦荟是否能够开花,在卧室里放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看她们没有开花的意思,就把她们丢弃在阳台上。
前几天有一次中午回家,发现隔壁太阳能的水在不停地流下来,我很想看看是不是哪里在漏水,当我把阳台的窗帘拉开之后,眼前的一切把我惊呆了:芦荟的叶子生机勃勃,橙色的穗子从叶子间伸展出来,含苞待放,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清香!我赶快把她们搬到了卧室,期待着在这个温暖的环境里能够更早地欣赏到鲜艳的花朵。
事情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顺利。一周过去了,橙色的花骨朵竟然还是没有开出来,就怀着失望的心情把她们又一次从卧室放回到了阳台,在不经意间又是半个月过去了。一天中午回家,想看看它是不是已经开出花来,让我惊喜的是我发现枝头的几朵已经开出来了,那橘黄色的小小的花穗,甚是惹人怜爱,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这很出乎我的意料。本来有些无望,但是芦荟并没有嫌我,它似乎有灵性,没有气馁,而是用它的坚韧与顽强对抗着寒冷与寂寞,它没有怨言,也没有泄气,而是用它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冬天怒放,我为它的坚持与绚丽陶醉。
看着芦荟花让我不禁想到它定是积蓄了所有的力量,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我面前,它娇美的容颜,让人一睹她美丽的风采,我却误解了它,一直抱怨她为何不开花,是我以自己的私心误解了它。
芦荟无语,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自身的价值,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蕴藉着她的力量,朴实的芦荟,它的叶子摘来可以美容,实用的芦荟,它的叶子可以减轻烫伤的伤痛,我也会偶尔摘一两片芦荟叶子涂在手上,这就使得它的枝叶看上去有些残缺,但是这并没有使它停住成长的脚步,一边在愈合伤口,一边奋力把它最美的一面在这个新年展现出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一份暖意与温馨,我顿时虔诚的看着这精灵,生机勃勃的叶子、橙色的花穗,装饰了我的房子,美丽了我的心情,点缀了我的生活,只因芦荟,暖意萦怀。
其实,日子过得也要像芦荟一样,即使寒冬,也能绽出笑容,给人温暖,给人希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把生活装点得鲜艳,亮丽,温馨。
第五篇:冬日二题优美散文
冬风
冬天是什么时候来的,我从不在意,关于节气却是我那身为农民的勤劳的父母常关注的事情。因为生在农村,学语时父母便开始教我“立春,雨水……”,要我熟记,说是农村人必须要会的,做农活用得上。但我现在很少干农活,所以对于冬的最初感知便是那冬风。
冬风起,寒意浓,那树上残存的叶片是它撕扯的猎物,一片片叶子在它的魔爪下纷纷坠落;冬风急,狐兔悲,在枯草中瑟瑟发抖,在荒野中悻悻地行走,在那苍白的季节里它们最企盼的是春天;冬风轻,水含情,也许是少了蛙鸣阵阵,少了莲花间的游鱼嬉戏,那清浅的池塘里微起的波纹如声声叹息;当人们用凛冽,用刺骨,用刀子……来形容它时,冬的面目才真切起来。
冬风一起,行人无心闲步揽东风了,人们的衣服越穿越厚,家家户户的门窗紧紧关闭着,那一切讯息在告诉我们:冬天真的在我们身边了!
前些日子冬风紧,气温骤降,学生中手套、耳焐子、围巾等都派上用场了。妻子在外工作该更冷吧,想到这,我连忙打开手机发条短信与她:愿快乐如冬装越来越厚,越拥越紧。可转念一想,冬天很快就会过去,那厚重的衣服不会穿太久啊,春天来临时我该怎么说呢?于是在短信后又接着发了条:春天一到,烦恼如冬装,越穿越少,渐渐抛却。
现在是什么季节啦?走到户外去问问冬风。
冬雨
几乎没有人喜欢冬雨,我也是。
如果是春夏季节,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那雨巷,多少还有点诗意。当冬雨与你不期而遇的时候,就是有再美妙的雨伞,再精彩的诗句,也因为冷而让你提不起一丁点儿兴致,更何况少了那丁香般的女子,少了那彷徨的忧思。
凄凄的冬雨冷冷的下……
一场不大的冬雨过后,新翻犁的田畴里有了些许白花花的水儿,与那黑沃的泥土缠绵着,或许正孕育着下一个收获的季节吧;那吃饱枯草的老水牛,轻轻抖落身上的草屑,慢慢探身喝那池底的水儿,一阵响亮的喷嚏过后,猛烈抖动身躯,而那甩不去的水滴仿佛在诉说冬雨带来的寒意;最辛苦的当属那些穿梭在雨幕中的老农了,一手端着装满化肥的塑料桶,一手为那青乎乎的油菜撒着肥儿,那爬满皱纹的脸上写着岁月的艰辛,他们用冻得发红的双手谱写着对丰收的渴望;而我呢,我只想到冷,只想到困难,只想到冬雨带来的不便,缩着手,看着窗外的雨儿发愁,我的手保养得似乎很好,但,绝对不够勤劳。
冷冷的冬雨凄凄的下……
我坐在暖和的室内,多数日子想的是自己的快乐,很少看到别人的艰辛。冰冷的冬雨对那些借雨水施肥的农人来说该是良久的期盼了吧,只要国泰民安,好日子在后头,好盼头在后头。
“为自己的幸福吟唱也要为他人的痛苦呐喊”,在这冷冷的冬雨里,我不由想起毕业留言册上的一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