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熊猫的两个愿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VB程序设计的第一课,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一次接触,没有什么知识储备,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整堂课都是学生在思考,动手操作实践,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任务的设计上,遵循了由简到难的原则,学生通过课本以及学案内容,自主探索,操作实践,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同学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在任务有难度时,我让各小组共同探讨完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能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本课的设计中,还要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任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内容较简单,有些地方可以再加此拓展,修改代码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已的喜好来修改大熊猫的愿望,不一定非要和课本一致,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VB语言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如何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好的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第二篇:《大熊猫的两个愿望》教案
第1课《大熊猫的两个愿望》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本堂课中讲解过于笼统,在课程安排的第二步“运行程序”中,它要求打开“现存”中的“大熊猫的两个愿望.vbp”工程,其实,在我们教学安装的VB程序中没有这个工程。而且后来又继续讲解各种控件,笼统,其实不如运行范例教学法,教给学生制作一个“大熊猫的两个愿望”的程序,既讲解了各种控件,而且让学生在简单实例中制作程序的乐趣,我本节课就是这样设计的。
阅读与思考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也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你知道大熊猫的两个愿望吗?我们用VB编程将这两个愿望展示出来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VB界面,能说出窗口中构件的名称。2.了解常用的控件,会添加、删除控件。
二、技能目标:
1、学会对Label控件、CommandButton控件的字体属性进行设置;
2、学会对CommandButton控件的颜色属性、窗体的背景图进行设置。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习VB语言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大屏幕出示:课件首页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用小魔术“大熊猫的两个愿望”程序导入新课
用机房“广播”模式,让学生看着显示屏,教师点击“愿望一”、“愿望二”。这是怎么做的呢?(学生思考)引出课题 “用VB语言编程”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一)、认识VB工作界面
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自己打开VB工作界面,并新建“标准EXE”工程。学生参照课本自已认识VB主界面。
(找小组代表到教师机演示操作过程)
一起来认识VB工作界面(大屏幕显示)
(教师演示课件,学生分小组抢答VB工作界面主要部件的名称。)
(二)、运行程序(大屏幕显示主要操作任务)学生打开教师发送给学生的程序样例
学生自己找到教师指定位置的程序并启动程序,分别点击“愿望一“和”愿望二“查看大熊猫的两个愿望。看完后自己退出程序。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找学生到教师机演示操作,并对学生操作的整体情况作点评。)
(三)修改界面(大屏幕显示主要操作任务)
1、控件的添加与删除
学生参照课本步骤自己添加“标签框”、“文本框”、“命令按钮”并移动控件的位置和改变控件的大小。
(分小组讨论制作)
2、修改控件属性值
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自己来认识一下如何修改 控件的显示文本。控件的背景色
显示文本的字体、字形、字号(找学生到教师机演示如何修改)
3、修改程序代码(大屏幕显示代码)
学生双击“愿望一“按钮,打开程序代码,并修改部分代码,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将做的较好的学生的程序上传到教师机,对全体学生进行展示)
三、课后探索: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小程序。
四、课堂小结 练习
1、如何修改控件的背景色?
2、如何修改控件的字体?
3、如何改修控件的显示文本?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简单,有些地方可以再加此拓展,按钮的颜色直接修改变不了颜色,需要把属性中“style”改为Graphica,再修改backcolor。
修改背景为图片,需要改Picture.修改代码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已的喜好来修改大熊猫的愿望,不一定非要和课本一致。
活动与游戏 小魔术:
1、大熊猫的两个愿望。
在导入的时候使用,用VB编写的小程序,老师点按钮,出现不同愿望。
2、颜色变变变
Label.ForColor=RGB(, ,)让学生在代码中,分别设RGB(0,0,0)、GB(255,255,255)、RGB(0,255,0)、RGB(255,0,0)、RGB(255,255,0),看标题颜色的变化。
背景资源
vb是Visual Basic的简称,是由美国微软公司于1991年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面向 2 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 Windows 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 Windows 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广泛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动态链接库(DLL)、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第三篇:大熊猫的两个愿望教案
《大熊猫的两个愿望》教案
沂南三中 孙秀艳
课前准备:
发送文件夹“大熊猫的两个愿望”及VB小程序到学生机的桌面,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发放课本、学案。(文件夹中有这节课所需要的素材,分组的目的是分组完成探究任务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学案中的内容是这节课的探究任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意,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在你们的桌面上在有一个猜数小游戏,大家来体验一下吧。大家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被这个小游戏所掌控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由我们来掌控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工具VB,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程序开发工具。它的语法简单易学,开发程序速度快,是一款优秀的编程工具,用它我们可以开发设计出更多更强的的应用软件,学会了VB同学们就由软件的使用者变成了软件的开发者。同学们想不想学这个语言啊。还有两位朋友也想学习VB,我们看一下他们是谁(播放动画)同学们认识它们吗,原来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呀。我们来看看他们要跟我们说些什么呢?(点击动画)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帮助他,好吗?请同学们参照学案完成第一个任务寻找大熊猫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个任务寻找大熊猫的愿望: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一寻找大熊猫的愿望,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辅导。老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分享,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大熊猫的愿望了吗?那告诉老师,大熊猫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生:我希望能天天有竹子可吃。师:大熊猫的第二个愿望是什么? 生:我希望能安静的生活。
师:大熊猫的愿望原来这么简单啊,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三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是怎么找到大熊猫的愿望的。其他的同学可以在他们演示的过程中提出你们的问题,老师会给你们的小组加星。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得的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这节课的优胜组,小组长就是明星小组长。生:根据小组长的安排第一位同学演示步骤一启动VB程序。边做边说。师:评价这名学生的操作,同学们还有其他启动VB的方法吗?给小组加星,总结提升。
生:第二位同学演示步骤二认识主界面。要求学生简要介绍下主界面,完成能力提升中的操作。
师:总结板书、评价学生。
生:第三位同学演示步骤三运行程序“大熊猫的两个愿望”
演示过程中提出问题,打开后看不到窗体怎么办?(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生: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第二个任务帮助大熊猫实现第三个愿望
师:继续播放动画(熊猫说:“谢谢大家的帮助,再见!”另一只大熊猫说:“先别走呀,我还有第三个愿望呢。”)同学们,我们再帮助大熊猫一次,好吗?请大家参照学案完成任务二帮助大熊猫实现第三个愿望。生:小组内自主探究,小组长辅导、确定演示的同学。
五、交流分享,展示评价
师:好,二组的同学们已经帮助大熊猫实现了第三个愿望,我们请四位同学来演示。请大家注意观察,有问题抓紧提出来,有奖励的哦。生:第一位同学演示步骤一
师:引导提醒学生控件的大小及位置,还有别的添加控件的方法吗? 生:演示步骤二修改控件属性值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演示步骤三编写代码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RGB函数)生:演示步骤四运行程序看结果
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界面,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
八、梳理总结:
师:对照板书让学生进行总结。评出优秀小组,明星小组长。播放动画,下课。
第四篇:《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在教学设计上,我想将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识记,不再采取以往的集中识字。可是刚开课,就乱了起来,学生不能按照原计划配合教学,因此随文识字几乎不能开展,最后,又回到了集中识字的模式。本课生字数量多,且一、二类以外的生字教多,集中识字可以保障教学质量、落实知识点,形式也是可以多变的。于是,我立即改变了识字教学的策略。在检查识字的效果时,中差生的情况仍然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学习生字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这里就涉及到集中识字的激趣的问题。只有大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在集中识字当中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对中差生来讲,这个环节学不好,后面的内容根本无法吸收。因此,激趣的环节一定要设计好。
《大熊猫》教学反思2 课本是我们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资源,但只用课本的有限资源上课,那我们的孩子将会是出自工程师手中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零件,毫无个性可言。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很多,可以继续挖掘课本资源,可以利用生活这个大资源,也可以利用我们学生这个活生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对于挖掘学生自身资源,我感触很深。记得我在执教完《大熊猫》一课时,在反思本上写下了这样的题目:表演带来的惊喜。《大熊猫》是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如何才能为这篇课文注入“诱人”的色彩呢?描写大熊猫样子的一段,我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身体,边读边表演:“身体胖乎乎的”,有的学生滑稽地张开双臂,左摇右晃;“尾巴很短”,几个调皮的学生把屁股撅得老高,用小拳头来充当短尾巴;“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几个机灵的学生摇头晃脑,身体慢腾腾地摆动,用自己的白眼、黑眼来表示颜色;“毛茸茸的黑耳朵”,有的学生将自己的两只小手摆到了同桌同学的头上;“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半握着两只小手遮到眼睛上。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而且使学生们在快乐的表演中,记住了大熊猫的样子,为课后“描画大熊猫样子”的练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读出了熊猫可爱的语气。整个教学过程从毫无生气到生机勃勃,从暗淡失色到色彩斑斓,这无疑都是孩子们用自身资源来创造的,因为有了他们的表演,课堂增添了活力;因为有了他们的动作,为课本注入了血液。
《大熊猫》教学反思3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中的一篇说明文,第一自然段,总说大熊猫是一种最可爱的珍奇动物,后三个自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两个方面作具体说明。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二、课件为媒,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我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录音,看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
二、以读为“本”,以读促讲。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我教学时,运用了朗读、引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
三、结合生活,表演感悟。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选用了“表演”教学法。在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大熊猫,边读课文边表演。(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通过表演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很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四、搭设平台,拓展延伸。
为了给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空间,我在课前布置了拓展性的作业: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上课时出示大熊猫玩具让学生当小小解说员介绍大熊猫,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称大熊猫为国宝,在世界上更珍奇?讨论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常识,熊猫的生活环境必备条件。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懂得了,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它。使课文主题得到深化,也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教育,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时间不充裕,如读得不够充分,精读部分能读懂了,但离读美还有一些距离。
第五篇: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是 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课文用三个自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三个方面作具体说明。学生对熊猫的样子、颜色、和活动都非常感兴趣。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因此,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找大熊猫的样子,说大熊猫的样子,交流描写大熊猫样子的词语,描涂大熊猫,扮演大熊猫作自我介绍还找来了相关大熊猫资料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的了解大熊猫
课本是我们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资源,但只用课本的有限资源上课,那我们的孩子将会是出自工程师手中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零件,毫无个性可言。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很多,可以继续挖掘课本资源,可以利用生活这个大资源,也可以利用我们学生这个活生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对于挖掘学生自身资源,我感触很深。《大熊猫》是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如何才能为这篇课文注入“诱人”的色彩呢?描写大熊猫样子的一段,我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身体,边读边表演:“身体胖乎乎的”,有的学生滑稽地张开双臂,左摇右晃;“尾巴很短”,几个调皮的学生把屁股撅得老高,用小拳头来充当短尾巴;“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几个机灵的学生摇头晃脑,身体慢腾腾地摆动,用自己的白眼、黑眼来表示颜色;“毛茸茸的黑耳朵”,有的学生将自己的两只小手摆到了同桌同学的头上;“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半握着两只小手遮到眼睛上。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而且使学生们在快乐的表演中,记住了大熊猫的样子,为课后“描画大熊猫样子”的练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读出了熊猫可爱的语气。整个教学过程从毫无生气到生机勃勃,从暗淡失色到色彩斑斓,这无疑都是孩子们用自身资源来创造的,因为有了他们的表演,课堂增添了活力;因为有了他们的动作,为课本注入了血液。
这节课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让学生找大熊猫样子时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语句,扮演大熊猫作自我介绍那个环节可以放到文学完这样可以回归整体等,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