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

时间:2019-05-15 12: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

第一篇: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

不可抵制的,再次,走在了路上,孤独旅程,心境,安然自若,记忆,平起微澜。

——题记

车外阳光明灭,车内凉风习习;窗外风景重又重,身内余念浓又浓。

生活总是匆匆,眨眼间,工作了,眨眼间,又在路途,眨眼间,又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可就是站不回原点。

晃眼,都已开始要而立,可却依然碌碌,身边多少事,过眼烟云;眼前多少人,匆匆过客;心中多少梦,缥缥缈缈。可总有些事,记忆犹新;总有些人,魂牵梦绕;总有些梦,恍如昨日。剪不断,理还乱,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远在天涯。

童年灿漫,不自觉,便从脑海浮现,那个稚嫩的少年,那颗懵懂的心,不为身内身外物而烦扰,不为心上心下事而忧愁,不畏红尘流年,不畏世事沧桑,交友只为心情,做事只为心境,一种纯粹,便已敌得过世间最美、最好的珍宝,真是最好的年华啊!

少年憧憬,不由之主,也悄悄蔓延心田,当时少年求知的渴望,在此,又遗留了多少;当时年轻美好易碎的梦,如今,又有多少记挂心头,执着着不屈向前。也许,何时破灭的都已不知晓,也许,大浪淘净,一份坚持扔在那不息,可是,此时此刻,那些都已重要吗?我只庆幸,那段憧憬依然心中珍藏,在那灼灼闪耀。

然,最难忘,同学时,最相思,亦同学时,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总是会让自己无处躲藏,不可避免地随时随地就忆起,思绪如潮涌,曾经一起读过的书、一起唱的歌、一起玩过的游戏……如今,是否还能在心底偶尔忆起;曾经的纯爷们、好兄弟,说好的不聚不散,如今,又散落何方;曾经说好的不离不弃,如今,天涯海角;曾经……

人生旅途真的就如那窗外风景,纷至沓来,却又匆匆闪现,都来不及欣赏,就已模糊了记忆。

一幕幕的,精彩纷呈,可结局,为何却只留我独殇;一个个的,粉墨登场,陪伴的只是一段,最终看完风景的却还是我自己。

此刻,我真的想起了很多,也忘记了很多,原来,模糊了的是面前不断闪现的面庞,沉淀了的却是心里挥之不去的感情。

记忆,平起微澜,总是伤感,伤感的只是一种思绪,历练的却是一种心境。

一个故事,开始了,也结局了,感动一个心灵;一段深情,甜蜜了,也伤透了,涤荡一个灵魂;一首老歌,聚了,也散了,凝聚一份坚持;一段岁月,年轻了,也苍老了,恪守一份沧桑。

第二篇:冬天的记忆抒情散文

天气真的有点冷了,大街上的行人都开始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过,昆明的冬天终究算不得真正的冬天,如果你体验过北方的冬天的话。

有幸在北京度过了4年的大学生活,套句《围城》里的经典台词:想当年兄弟在北京的时候,哇,那冬天真叫一个冷啊!记得才过11月,深秋里就已开始起寒意,往往就在一夜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黄叶飘零,气温骤降,树上仅剩枯枝干杈,人行道两旁风卷残叶,满城转眼间就是一副凋零破落的景象,这冬天说来就这么来了!初到京城的我不由得怀念起家乡那本不喜欢的冬天来:毕竟家乡的冬天满城依然可见绿树,艳阳之下依然暖和如春,天气远远没有这么干燥,寒风远远没有这么刺骨!

下雪是冬天最大的乐趣,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南方同学来讲,头一年去北京就遇到下这么大的雪,简直就是心花怒放啊!满校园、满大街、满京城都是银装素裹,满眼都是纯洁的雪白世界!于是,赏雪景、留雪影、堆雪人、打雪仗,那叫一乐,整个校园里都热闹起来啦!尤其是可以在结了冰的运河面上自由行走,在公园的湖面上溜冰,那新奇劲儿就别提了!溜完累了,再到小吃摊上买两个烤红薯,或者炸个煎饼果子,就着寒风热乎乎地吃下去,身子一下就暖和过来,多冷的寒劲儿也都被抛置脑后了。终于明白,冷有冷的活法,冷有冷的乐趣!从那时起,我对北京的冬天开始有了好感,渐渐地学会并适应了京城的冬天生活,一直到毕业时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那座留下我4年青春光华的古都。

毕业回到云南工作之后,时常回想起大学时光的日日夜夜,回想起在那座城市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印象尤其深刻的还是冬天的北京。

时隔多年,因工作关系也时不时地回过北京,但多是夏秋之际,也匆匆忙忙,直到有一年元旦节前公务出差,正好是冬天。飞机抵达首都机场,才出机舱门就感觉与昆明机场的巨大温差,毕竟飞跃了数千里。前往驻京办的一路上,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两旁的行道树只剩下枯枝,才露一缝车窗就能感觉到逼人的寒气,路上行人已经羽绒加身、棉衣紧裹、皮帽护头,与昆明街上依然满街裙装、夹克外套相比,真是南北截然两重天。好在宾馆房间暖气还算充足,一进屋则温暖如夏,即可脱盔解甲。简单收拾后,准备出门去买份报纸。这也是毕业后回京养成的一个小习惯,每次回来都盼望着尽快地熟悉这里近期发生的事情,而读报是最好的帮手。何况飞机上的午餐难以果腹,早已盘算好去找个煎饼果子或是烤红薯小摊美味一下,那可真是大学时代冬天最实惠、最美味的快餐了!于是戴上备好的冬帽,围上围脖,裹紧小棉衣出门而去。很快就在不远处的报亭买了报纸,解决了精神食粮问题。接下来就近寻找煎饼果子摊,准备解决物质食粮问题。虽是正午时分,可沿路行人寥寥无几,店铺稀稀落落,小摊已是了无踪影。只有呼呼的北风如刀子一般刮来,恣意沿着领口、袖口等稍微有缝的部位丝丝侵入,露着的脸早已冷若冰霜,脑子也被冻得有些麻木,真可谓是饥寒交迫啊!不得已,只有匆匆赶回住处,把自己扔进了房间的暖气里,身体才慢慢地回过温,意识也渐渐地回过神来。一时间,恍恍惚惚地问自己,当年是怎样在这里度过4个冬天的?那时,大冬天里骑个破自行车满海淀区找同学、满京城逛景点的劲头哪儿去了?一口气从西三环的中国剧院骑到东城北京站的劲头哪儿去了?漫天飞雪的天气里一帮哥们儿满足球场瞎炮的劲头哪儿去了?一晃眼,抬头看见墙头挂历上的年份,才反应过来,那已经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事了,时隔已15年,好汉也难提当年勇啦!怪不得北京的冬天,更冷了。

第三篇:村庄的记忆抒情散文

村庄坐落在小河的南岸。村庄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那里侍奉着土地,人们很少有人走出那块土地,在那里出生、繁衍、歇息、瞌睡、直至死亡。太阳每日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泽润着那片土地,村庄里的人们充分地享用着那里的一切资源,为了春的抵达,为了秋的馈赠。

在这片土地的上空,每年春至,从遥远北方而来的冷风和来自南方的暖流会准时的在此相溶,变成延绵雨水润泽土地,充盈着河流,整个村庄便会在希望中感恩雨水对土地的宠爱不在沉默不语,田地里逐渐多了身影,那些田地相连的人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到自己的田地里转悠,当发现与邻地相连的堑头田埂依然粗实坚硬,上面干枯的野草还在倔强地迎风招扬。那隐藏了一个冬天的焦灼便会悠然的释怀,表面无动于衷内心却是百般的满足,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村里,经常会有地块相连的人家会为谁在作为地界的田埂上多锄下了几铲土而伤了邻里和气,你多锄下一铲,他也多锄下一铲,这样田地里堑埂便会细软,就长不住了草,两块地也就分不出了彼此,这样便会争吵不断,男的与男的吵,女的与女的吵,交缠不清,不为那微乎的泥土,争的是一口气。而只要是粗实的堑埂上长满了草,那就能看出这两块地主人秉性忠厚以至两家的关系很是融洽。

春雨贵如油,从这个季节开始,村庄里的人们把自己所有的能量和心机都花费在田地里,所有的希望都注入在闲置了一个冬季的犁铧中。人们小心翼翼地翻土,覆盖,忙碌地播种下命运里无尽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春播春种,才有秋获秋收。人们翘首等待着。

庄稼苗青根壮、长势旺盛,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若风调雨顺又将是一个丰收的年头。可若在田地里遇到他人口中却又很自然地说道:我家的苗太差了,还是你的家好啊!而听者心中自然有数,知道对方是摆显或客气的。都是种田的谁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好,别人的庄稼好”这句俗语呢!

河畔边那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是一个天然的帐篷,每逢天亮,那儿便是鸟儿的天堂了,它们一齐高歌,各种音调,煞是好听,村庄里早起放牧在河滩上牲口也三五成群贪图地啃食着鲜嫩的食材。清澈的河水在汩汩地流淌,气息清新层层叠叠挥之不去,舒适温馨的充盈于心。村庄的夏天是蓬勃茂盛的。河流不再寂寞,自然是一些顽童流连的乐处,他们三三两两来至河边,脱下衣裤,赤条条地钻进水里,扎猛子,竖蜻蜓,打水仗,翻江倒海,一个个像小泥鳅样在水里追来逐去,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却早已把大人的叮咛抛到了九霄云外。直至黄昏袅袅炊烟里传来亲人的声声呼唤在村庄上空漫溢缭绕,刚才还在喧哗的小河,突然间就静谧起来。

松树林下是饭后人们聚集的地方,辛苦劳作了一天的村民在此谈唱着一首首无法抵达和结束的歌谣,讲述着命运里无尽的悲欢与哀愁,自然也就多出了许多的传奇和笑柄。人们在这个生于斯养于斯的村庄里的是没有隐私的,各家各户的口碑历史过往都明晃晃地摆在太阳之下,无处躲藏。谁家几代人做事光明磊落,谁家一贯阴损猥琐,明朗朗的透彻,犹如明镜一般落在村人的心里。家长里短,日落夜临,不觉间整个村庄便会在阵阵叹息声中已经沉默不语。

天渐渐地凉了。土地感恩雨水和阳光的恩泽,在人们焦急的张望中绿油油的田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便变成了金黄色。人们热爱这片土地,但更爱田地里那成熟的庄稼,所以抢收是非常必要的。那个时间,村庄里总是有人不断地去田间看庄稼成熟的火候,站在地头,眼光深远,面色严肃而凝重,仿佛可以听见他身上血液在血管内紧张奔涌的声音。秋收已成定局,收割的计划在心里也早已完成,那是他们日夜盼望等待了一年的事情。

村庄里的人从不吝啬劳动,唯有的就是一身劳力,在期待中他们手中的镰刀舞动起锋芒,左手扶谷,右手持刀,手起刀落,谷物就被整整齐齐地摆在了身后,动作沉实利落,犹如舞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丰收的渴望和喜悦。这是一个丰收年,他们从骨子里都感到了莫大的幸福。人们很满足,风调雨顺,所有的收成都被堆积在屋内显眼的位置。等待一些会在饭后随意来到你家和你闲聊的人,期待他们的眼睛能掠过你的粮堆,而就那看似随意地一眼,就足以让你满足,因为他们眼光是羡慕的,很深很重。

大多数的人们都会在这段时间忙着卖粮,赶集,修房,为孩儿的婚事奔忙,为冬闲时耍钱早早做着准备。紧接下来,人们会赶在寒露之前给田地施肥下药,为再一次的耕种积蓄地力。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定受穷!这可是祖辈留下的遗训。

每年冬季,当一声声悲催凄凉的唢呐声伴着呼啸的寒风刺破村庄厚厚的寂静,人们便知道村庄里又有年迈的老人苦撑不过这个寒冷季节,结束了生命。南墙根的阳光下再也没有了那位老人蹒跚的身影。而这个人的丧事便会在人们的惋惜和回忆,亲人的痛楚伤感中冗长而繁琐的举行。

主家大门两边贴上了白纸,院内传出亲人们撕心裂肺般地哭声后,不多时,就会有人来烧“倒头纸”了,这是人们在知道了亡者去世后第一时间所要表示敬仰的方式,来人带来火纸数刀,作为祭奠死者的礼物,并要给死者磕头跪拜,其时,作为孝子贤孙要边烧纸边陪着磕头致谢。然后,来人就坐在死者旁表情严肃,满脸悲情地说一些怀念死者和安慰家人的话语。而一个家族在当地有无威信和人缘,在这时只需看看来人多少便淋漓尽显了。

送汤是人死后必需要做的一件事。人死的当天,孝子们浑身上下一身白布与子孙后代手捧‘哭丧棒’(用白纸条裹起约2尺长的柳树棍),提上一壶汤水领依次排序列队前往村口的土地庙拜祭,且要哭去哭来焚纸举哀。据说:此举是为贿赂土地爷,使其对赴冥间的亡魂给以关照,以汤水馈赠野鬼,使亡魂免受欺凌。送汤需一天3次连送3天,最后一次送汤,这个家族的所有亲戚朋友都需到场,许添人不可减人,按照与亡者血缘关系远近排列,也会有人家因为次序的不妥引起非议。

村庄不兴火葬,人死三天后便需下葬,在安葬头天晚上亲人们要为亡者送程,家人需购置纸扎花轿等物和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一起把这些东西抬到村口或村口的十字路旁焚烧,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从火堆上跃过,为亡故的人赎罪,并一边呼喊着对亡者的称谓,一边喊:“……请下轿,上西南!”,三千繁华西去往事已然成灰。此时边上的吹鼓手也将唢呐吹得荡气回肠,把气氛渲染得催人泪下,满目悲情。

按照村庄里的风俗,下葬出丧必须在上午十二点之前完成,斯时,亡者的长孙手提马灯走在最前面,长子手捧青瓦盆子,里面盛有燃尽的纸灰,被人左右搀扶,步履迟钝蹒跚,表情难过,痛哭流涕,亲人们一字排开紧跟其后,伤心痛哭,在出村口时长子要猛然将瓦盆摔碎在地上,众人踏碎片而过。

魂逝归西,万事皆休,从此,村庄里的那块墓地里又新添了一座坟堆。老去的人已经归位尘土,从坟头立起的人心情阴郁,带着痛楚和无奈,伤感蹒跚地走出埋葬着亡人坟地。

岁月如歌,无限轮回,一天天,一年年村庄里的人们乃要继续着自己的日子……

第四篇:尘封的记忆抒情散文

妈妈家搬家的时候,整理了满满一大箱的日记、挚友的来信、带祝福语的卡片还有些许照片,在那个年代偶尔留下的照片也是极具仪式感的,然后把它们统统整理好搬回来,存放在老公老家属于自己的那个卧室的储藏柜里了。每逢佳节回老家,总是抱着休闲度假的心思来的,然后总会掏出一些书信扉页在有阳光的地方静静地捧读,细细地品味。

一边整理一边又认认真真地读,有时候看着字里行间的故事傻笑,有时候又被过往的记忆感动而痛哭流泪。其中,不乏有来自于远在他乡的好友寄来的明信片,有杂志社寄来的文章录取通知书,有表姐寄来的鼓励和支持的书信,还有一些在那个年代称为笔友的人寄来的贺卡。

那些在青春时代给予我鼓励和帮助的人大部分现今都没有联系甚至连印象都模糊不清了,当看到寄件人的名字其实心底里边还是会有记忆,记忆就像虚无缥缈的雾隐身在了我们潜意识的某一个角落里。还意外地翻到了大学室友在我妈妈生日的时候给她签下全班同学名字的小卡片,感动到心坎里去了。所有的这些信件、卡片和日记,保留至今,看着泛黄的扉页和稚嫩的笔迹,捂着胸口心疼,这些就是我已经逝去了的青春的全部记忆!

人生的过程中,总是那么快那么快地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最近老是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老是在回忆过往,可能是因为我怕自己还来不及年轻就匆匆老去吧!爱人说要辞职,专心做他想做的事情。一辈子太长,死死地呆在一个地方工作看同样的风景,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的大好人生。一辈子又太短,如果不抓紧时间趁着年轻珍惜机会,好好去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老去时留下许多遗憾和后悔那真的是没法补过呢?

在我记忆的深处,我也是一个很有拼劲很有闯劲的姑娘,大学的时候自己兼职赚钱负责自己的生活费,不仅如此还收获不少的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事之道,有些东西恰恰是在枯燥的书本上学不到的财富。工作以后恋爱结婚生子,仿佛女人的人生轨迹就得这般固定走下去,有时候想想,现实的冷暖就如温水煮青蛙,不知道是好是坏?!

看到朋友圈的好些同事,毅然辞去工作,哪怕理由只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很佩服她们的决心和勇气,然于我自己而言,工作也如白玫瑰和红玫瑰那样,时间久了就像是粘在衣服上的饭粒或是墙上的那一抹蚊子血而已,全然失去当初的掌心和重视。

打开尘封的记忆,总有那么那么一些情节会浮现心头,记忆中我也曾对这个世界绝望过,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绝望过,永远怀抱一颗炙热的心,永远饱藏一份执着的爱,认真地活着并活出价值感和幸福感!

第五篇:永恒的记忆抒情散文(模版)

我站在长江之畔,遥望何圩。

儿子在很小的时候我问他,老家在哪里?儿子眨了眨眼睛,然后一挺胸脯,大声流利地朗诵:老家在泗洪县魏营乡前营大队何圩小队。

老家在哪里?老家在泗洪县魏营乡前营大队何圩小队。这句话的专利权属于我父亲。我小时候他教我这样说。我生了儿子后我又教给儿子如是说。这看似一个疑问句,实际上是由两人合说的一个陈述句。慢慢地,何圩这个地名被刻进了我父亲下一代人的骨子里。我想,以后我的儿子同样会问他的儿子,他的儿子还会继续问下去——老家在哪里?老家在泗洪县魏营乡前营大队何圩小队。

这句话将会成为我宿松朱氏族人世世代代的儿歌。如果将这句儿歌再发挥一下——何圩,你是我们的根,你令我们感动,你是我们心中的歌,血脉的魂,甜美的梦,牵挂的情!

说起何圩,这个地方名不见经传,就连县以上的地图上都没有标点,是我们苏北地区非常落后的地方。我第一次去何圩是一九七九年,大约是冬季。一到何圩,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邃道,突然走进了远古时代的一个原始部落——低矮的泥土草房,路上牛粪羊粪随处可见,脏得闹心;苍黄的天空下飞来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像是饥饿的吵闹;村里没有一棵长得象样的树,都是瘦瘦小小的那种,不是驼背就是弯腰……

生在长江之畔、身居灵山秀水乡的我,看惯了层峦叠翠、潺潺流水,突然来到何圩,我感觉很不适应。一眼望去,何圩有着揪心的残破,伤心的贫寒。

然而,这是一块热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有丰厚的文化,有神奇的传说,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古代,何圩是何姓宗族居住地,村中有十几户人家。何氏家族为防盗匪,“环村修一壕沟,宽丈余,深数丈,沟植芦苇”何圩一名由此得来。村之东南有一老井塘,常年泉水不断,波光潋滟。村的西面有一个深坑叫龙沟洼。相传古代有一条青龙触犯天条,玉帝大怒,对其处以雷刑,青龙被雷击后坠落何圩村西形成一坑。村中有两口井,曰:东井西井。两井相距仅五十米,东井水质清洌,但煮沸都不能饮用;而西井水如泉水一样的甘甜。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两井相距这么近,而水质却大不相同,要想揭开谜底,可能要请地质专家解析,或请赵忠祥来讲“探索发现”。谁料,某年夏汛暴雨揭开了此井的神秘面纱,水冲出了大量的陶罐、人兽骨。文革后期,东井被发掘。据专家说,此井系古代人的旧址遗迹。原来何圩这片神奇的土地,还蕴含着古老的文明!村里的奇事很多,相传大清康雍时期,老井塘突然发怒,泉水喷涌数丈,之后,何氏族人被洪水冲入下游不知所踪,村中仅剩一家孤儿寡母。双沟紫阳堂九世祖大英公(孝廉科举大人)经商途此地歇脚。他了解到村中的情况后,应寡妇的要求,以两斗碎银从寡妇手中买得何圩方圆几里之地。他说,先交押金碎银一斗,另一斗容日后再付。谁知这位寡妇收到一斗碎银后就带着孩子去向不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真相往往扑朔迷离,这位寡妇还有一斗碎银没收就不知所踪,应收的钱不要,这于情于理都无法说通。这一迷离现象,让人联想起老井塘为什么突然发怒的事来——难道是何圩的土地易主?何圩的地势很高,一般没有水灾,这水灾难道是上天的安排?难道孤儿寡母是由神仙变化的?如果不是,那他们为什么没有被洪水冲走?当然这是一种猜测,是一种臆想,往往解释不清的问题喜欢用猜测和臆想来解释,成为了一种不是解释的解释。大英公为守诚信,许多年都没让他的子孙来到何圩定居,一直到乾隆年间才让其长孙墩让公到何圩落户。大英公生前反复嘱其子孙,要世世代代记得欠何姓人家一斗碎银,何家什么时候来要了,就要什么时候给,不得拖欠,更不能不给。由于何家一直没有人来要这一斗碎银,因此村里的长辈们一直不同意更改庄名,故,何圩庄名一直沿用至今。

自墩让公迁居何圩以来,朱氏族人在此生生息息达三百余年,现连于此发脉移居外地的人口一同计算,达八百之众。悠悠三百年,何圩这块福地没给朱氏族人带来任何大的灾难。只有一九四零年,为防日寇烧杀抢掠,族人们加修村圩,由朱金门率众在村东村西各修了一座炮楼。为了民族的大义,金川公有宁死不做亡国奴不做汉奸的家训,他号召族人们精诚团结,一致抗日。抗日中有族人死于日寇的屠刀和铁蹄之下,位川公在抗日中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巾帼不让须眉,妇救会主席月瑛,挺身前线,成为抗日英模。勇祥公为抗日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力量。为民族的解放,迪祥公在解放泗阳时壮烈牺牲;泽饶公在土地革命时牺牲。忠义一曲壮怀激烈,蓝天碧水慰英魂。洪泽湖的涛声不绝,像颂歌,又像一款深情的悲咽。

和平年代,族人们在此读耕劳作,耕纭风雅,播种文明。族中有传世之宝——《晦安公家训》家训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几个字概括:慈、仁、忠、敬、和、柔、礼、信、义、德、宽、严、恤。家训规定了族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其中家训有规定,“遵重合议意见”这部古训,居然有民主集中的现代理念。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我朱氏家风纯朴,族人识大统,知礼仪,按辈排序,其遗风流韵,被远近村庄广为称道。目前,村里尚存两处文化遗存,一是“孝贞烈”陈老夫人的贞节牌坊;二是贵川公的孝母陵。这里特别提及陈老夫人的贞烈牌坊——陈老夫人出身名门,知书达礼,但未嫁夫亡。陈老太爷想为她择婿重配,而她执意不肯。之后,她带来两个女佣穿孝衣素服来到夫家。她一生为亡夫坚守贞操,孝敬公婆,和睦邻里,其德其贞其孝,感动了十里八乡,感动了州府,清光绪二十三年,朝庭为她立贞烈牌坊予以表彰。

何圩朱氏出身名门望族,始祖朱鉴官封金吾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使,在明朝辅佐明太祖,位高权重。购买何圩土地的九世祖大英公为大清孝廉科举大人。何圩始祖墩让公系国学生(秀才)他的两个儿子苞公芳公均系国学生。由此可见,何圩朱氏不仅是将门之后,又是书香世家。小小的村庄,人才辈出,历代最出名的文人墨客和专家学者有:大清秀才金川公,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乡试荣登泗州文榜之首;永斌,著名书画家,曾获“中国当代书画百杰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国当代优秀书画家”等荣誉称号,作品多次获国家金奖、银奖、一等奖;泽竣,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永生,宿迁市优秀教师;浩然,交通运输工程博士,现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任职。

何圩的传奇说不尽,何圩的骄傲数不清。何圩人杰地灵,传奇的何圩啊,你在族人心目中永远是传奇。

于在长江之畔遥望何圩,我思潮涌动,万千感慨——

没有何圩哪有我?没有何圩哪有我宿松的朱氏族人?树高千丈叶思根,不论我身居何地、游走何方,但心系何圩,情系何圩。何圩,我的血脉中有你的颜色,我的心中澎湃着你的声音。

于长江之畔遥望何圩。我看到了何圩的花生饱满,玉米金黄,闻到了小麦飘香。看到了晨曦中晚霞里,何圩升腾的袅袅炊烟,微风把炊烟扯得丝丝缕缕,东一块西一块地悬挂于天空之下,玉米稀饭小麦饼的香味,陡然唤醒了我味蕾的记忆,好香!看到老人们绽开幸福的笑脸,阅历深深的皱纹里填充的是甜蜜。我看到了牛在低头吃草,羊在咩咩地欢叫。听到了娃娃的笑声,笑声中有乳香的味道。听到了小伙子和姑娘们的歌声,歌声沿着乡间的小道迤逦而来……

何圩目前虽然欠发达,平均生活水平较低,但儿不嫌母丑,犬不嫌家穷,我固执地认为,何圩的落后和贫穷,与何圩这块热土无关,与朱氏族人无关,贫穷的根源多与历史的因素有关,与地理位置有关,与决策者的圈圈点点有关,与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

然而,何圩并不穷!何圩有朱氏先人们的精神财富。精神才是无价之宝,物质富有不及精神富有,硬件好不及软件强。

为挖掘家族精神,在宗亲泽霞、泽霜、泽兵、永好、永庭的大力协助下,宗亲飞来胆识过人,经几年的努力,已将家谱整理完稿。家谱是不可估量的财富,是家族倔起的葵花宝典,是族人的精神典籍。

遗憾的是,何圩庄不久将要面临政府拆迁。村庄将要淡出历史,走进历史记忆的内存。

然而,何圩这块热土会与天地共存,永远存在族人的心中——那里有先人们矫健的身影,勤劳的脚印,嘹亮的歌声,不朽的精神;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她是金黄的田野,她是东方的地平线,希望永远会从那儿升起。

记忆会在岁月中老去,而何圩在族人的记忆中将会永远年轻。

我于在长江之畔遥望何圩。何圩,我用心灵呼唤你,我把声音调到最磁性的档位——何圩,我爱你,我会永远记住你!

下载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忆平起微澜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记忆抒情散文(大全五篇)

    此前从未听说过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听友人说要去那里砸吧砸吧成都,我猜想可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长着胡须的胡同。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区,承载着光阴的故事,存放着四川......

    记忆中的小山村抒情散文

    记忆中的小山村,是我的家乡,它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至今还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那绿绿的山,蓝蓝的水,青青的草,风中摇摆的芦苇,趴在草丛中的蛐蛐蝈蝈,还有山花烂漫中追逐的七彩蝴蝶。可......

    “微澜”学生作文3篇

    “微澜”学生作文3篇 “微澜”学生作文3篇 1.微澜 邵武一中 高一(7)班 官越琪 曾以为青春就如同温润的轻风,拂过脸庞时只留下片刻的温暖;曾以为过去的东西就永远过去,熟悉的事......

    记忆中的年味抒情散文

    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你勤劳生活美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打个中国结请春风剪个彩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你......

    开在记忆深处的丁香花抒情散文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认为最快乐的便是天天早上爸爸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看见同学的爸爸用汽车接送他,我并不羡慕,因为我的自行车既环保也是“......

    村庄的记忆的抒情散文(5篇范例)

    我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于豫西一个山高林密的农村,我生活在一个背靠小山、三面环河的小村庄里。村庄里生活着武、韦、何、刘四姓人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庄稼人,父辈们面朝黄土......

    作文微澜讲评(学生版)

    作文范文 微澜 【文题】 微澜,春水吹皱,映照彩虹,奏响流水欢歌;微澜,尺水兴波,积蓄波折,酿成逆水坎坷。微澜,风行水上;微澜,荡漾心中。 请以“微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

    记忆中的男生的抒情散文(推荐五篇)

    日子一天天交错而行,多少昨天重复着与今天依依惜别,时光匆匆流转,季节变换交替。他永远都是那个温柔的男孩子,每天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他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帅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