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历山大技巧在钢琴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亚历山大技巧”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教授弹奏着将意识良好意识的运用于自己的身心,从而获得身心自由的松弛状态。文章结合高师钢琴教学实践情况,模拟“亚历山大技巧堂”,运用该技巧解决高师学生在演奏中的坐姿、触键音色、发力方式、呼吸、登台演出等诸多问题,使学生获得身心愉悦的演奏状态。
关键词:亚历山大技巧;高师;钢琴教学
一、亚历山大技巧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亚历山大技巧”是一门结合了医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课程,目前国外对于运用“亚历山大技巧”在表演领域和教学领域已有诸多教学成果,欧美很多大学开设了“亚历山大技巧”的相关实践课程,旨在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中由于身心失调引起的肌肉紧张与疼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从知网的研究数据观察,只有6篇文章是研究“亚历山大技巧”与钢琴有关的文献,其中并没有相关文献研究“亚历山大技巧”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因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如何让高师毕业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发挥自身的教学模式,将“亚历山大技巧”纳入钢琴课程的教学体系里,并在钢琴教学的环节中将该技巧的相关理论作为引导,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康复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钢琴教学与演奏,将会为高师钢琴演奏和教学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二、亚历山大技巧的基本理论
“亚历山大技巧”倡导的理念是从探索人类运动机能的本性与规律出发,这种对音乐表演者以人为本,善待自我的关照理念,是“亚历山大技巧“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从19世纪末,这门技巧被亚历山大先生开创以来,已受到很多音乐家的追捧,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非常青睐于该技巧,它使很多音乐家重获自然、协调、松弛的身心状态,也让他们在演奏造诣方面得到提升。亚历山大的基本原理是由“起始控制”:人的身体由“头”“颈部”“背部”三部分构成亚历山大把他们看作是“基本管理”的对象,“起始控制”需要头、颈、背部之间的协调统一,这三部分协调关系影响着全身其他部分的协调工作。[2]该技巧的教学宗旨是帮助音乐表演者了解真正的身体结构和肌肉动作方式,通过抑制与自我引导去修正演奏中的错误习惯,获得身心舒展愉悦的音乐表演体验。
三、亚历山大技巧的训练内容
本文将结合高师钢琴教学实践情况,解决高师学生在演奏中的坐姿、触键音色、发力方式、呼吸、登台演出等诸多问题。
(一)根据高师学生的心理特点,模拟“亚历山大技巧”的课堂训练
亚历山大技巧课堂模拟训练:亚历山大嫡传弟子,英国亚历山大技巧中心资深教师,曾在“F.M.亚历山大先生100周年纪念”协会举办讲座的霍兰德女士推出了实践体验课程,广受好评。亚历山大技巧课程常见教具:1.一张椅子、一张可供平躺的桌子、几本书(用于平躺时调节颈部)、一面全身镜。在实践的最初: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口令或者手势来纠正学生的“站,立,行”———因为所有的复杂动作都是在这三个最简单的动作建立,让学生感受如何在教师的指令下,改变身体习惯性的错误动作,把身体调整到自然协调的状态。获得自然松弛的状态后,再穿插一些复杂的动作如:蹲下、起身、平躺等动作。在身心能够很好地处于放松状态后,让学生从开始上琴到坐下,先静思片刻,思考正确的动作触键,再开始弹奏。2.演奏者利用镜子自我观察:很多演奏者感觉不到自己的弹奏姿势的不正确,“弯腰”“耸肩”等坏习惯导致了肩颈的紧张,经过长时间的弹奏,引起手臂肌肉酸疼麻痹时才注意到。因此,利用镜子可以帮助演奏者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无意识的练琴中形成的无效与多余的动作,在“亚历山大课堂”上,教师会不时提醒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是否将肩部放下、头部与颈部上提,是否保持后背直立并放松的状态。
(二)运用“亚历山大技巧”帮助学生改善弹奏的技术及触键的音色
多样的音色变化可以撩动人的心弦,唤起人们潜藏于心底的情愫。文章将研究如何运用“亚历山大技巧”改善学生弹奏的基本技巧的音色问题。和弦的弹奏:当演奏者弹奏和弦时,老师运用“起始控制”这一原理,先让学生放松颈部,使头部竖直向前提升,感受背部与腰部的舒展,弹奏时感受力量从腰部经手臂传到指前端。在这种相对舒展与放松的状态下,从腰部发力仿佛拥抱整个乐器,感受和弦的弹奏是否带着内劲更有爆发力。八度的弹奏:要将整个手腕要作为整体来工作,积极地挥动来自于肩部或者肘部,肩颈肌肉的放松,大指与五指结实的抓牢琴键,感受肩胛带与大指五指指尖的联系,仔细聆听八度声音是否通透与坚实。跑动乐句弹奏:当弹奏浪漫派的华彩跑动乐句时要用手指尖有肉垫的部分触键,肩部自由放松,学生自己体会双臂是否很轻有漂浮在空中的感觉,在身体放松的基础上,将力量集中于指尖形成“碎步跑动”的演奏方式。大跨度琶音的弹奏:在弹奏跨度较大的琶音时,大拇指的转位,在不同的指距中要达到音质平均、声音连贯、位置准确的技术要求还是有难度的。音位的距离太远无法连贯弹奏容易造成手臂的紧张,亚历山大技巧帮助演奏者提高弹奏的预见性与手腕的灵活性,能够提前以指带掌快速的移位放松。强有力的手臂与肩颈的支撑,大拇指在手掌之下快速穿梭,有利于获得完美的连奏效果,大脑对手部全局的控制与掌握及时准确、恰如其分。
(三)运用“亚历山大技巧”帮助学生克服舞台的恐惧心理
1.运用“亚历山大技巧”中的“抑制”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在演奏中的肌肉紧张症状。当弹奏时出现任何肌肉紧张的迹象时,应当立刻稍作停顿,放弃有害无效的动作,获得自如弹奏。教师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给予学生积极地语言鼓励与提示,帮助学生心理上松弛下来。[3]2.运用“亚历山大技巧”中的“呼吸”的方法,解决学生登台演奏中的肌体过分紧张的问题。演奏者上台前采用“啊”的呼吸法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情上,鼻子仿佛嗅到花的清香,然后身体腹部由下而上发出“啊”的声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反复,调顺自己的呼吸然后放松的走上台。
(四)“亚历山大技巧”的帮助学生获得身心舒展的愉悦的演奏状态
亚历山大技巧的审美追求是在演奏中达到放松、自然、舒展、平衡的舒展愉悦的演奏状态。第一,放松。学生弹奏时“头部”“脊柱”“颈”等部位的协调统一,不要无端用力,或者一直低头看键盘演奏,导致脊柱长时间弯曲。第二,自然。弹奏时必须使我们的弹奏动作具有自然性和朴实性,放弃过度的自我表现意图,以便演奏动作的简单而自然。第三,舒展。演奏者要根据自己脊柱长度调整琴凳高度,在颈部的肌肉松弛的状态下,手臂感知从脊柱延伸,肩膀打开,双脚稳定踩于地面,需要踩换踏板时,将重力放于脚后跟,换踏板时要让踏板灵活控制在脚踝与脚掌之下,这样的踩换方式有利于控制踏板深浅,不会引起其他部位的肌肉紧张。第四,平衡。演奏者要将琴键作为双臂的杠杆使用,整个身躯要活动自如,钢琴演奏中的肌肉自然紧张与放松实际要达到平衡状态。总之,练琴不是强迫的劳作,它是熔灵感、忍耐、优雅、明澈、平衡于一炉的精致的艺术,“亚历山大技巧”的运用让演奏者在练习中获得音乐的欢乐,这才是练琴的本真状态。
四、研究的具体实施方式与结果
本论文以亚历山大技巧为理论基础,采取多种研究策略,结合高师钢琴在教学中的问题,探索该技巧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过程。这门课程的授课的方式是小组课,每周一次课,大约45分钟,该选修课学生以钢琴学生为主。
(一)实施过程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以《肖邦练习曲10之12》为例进行说明,通过视频播放等多种信息交互,让学生先一起聆听这首肖邦革命练习曲。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特征,掌握知识的快慢能力,将某校本科二年级的学生组成实践小组。通过亚历山大技巧的课堂教学设计,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领会该技巧的内涵与奥秘。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亚历山大技巧方面的原理,模拟亚历山大技巧的课堂训练,要求学生共同参与,从简单的“站,立,行”改变身体习惯性的错误动作,在弹奏之初,就让学生关注每个动作,将练琴的“精神”和“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其次,教师启发式地引导学生进行弹奏技术训练,包括指触键、力度、踏板、分句和呼吸、节奏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内部结构,通过“肢体调整”和“语言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克服技术的难点,获得流畅生动的音乐表现力。最后,曲目练习熟练后,鼓励学生登台演奏和互相观摩,对出现的上台弹奏的恐惧与胆怯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和借鉴。
(二)分析课程效果
课程结束后,笔者针对采用亚历山大技巧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随后,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总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从此问卷调查中了解学生对运用亚历山大技巧进行钢琴教学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同学认为采用亚历山大技巧进行钢琴教学可以提高学习钢琴的兴趣,丰富他们弹奏的音乐想象力,增强放松自如弹奏音乐的感知力。75%的同学认为有助于他们解决曲目中的艰深技巧,还有91%的同学喜欢亚历山大技巧并希望今后教学中长期使用。
(三)优势特点
笔者根据典型案例和问卷调查证明,亚历山大技巧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既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又具备在知识接受上的吸引力。使学生精确的认知自己的身体结构,有效的避免弹奏中的肌肉紧张,获得协调,顺畅,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完美的诠释音乐。
五、结语
本文从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出发,立足于“亚历山大教学“理念,以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为切入口,以高师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亚历山大技巧中“起始控制”作为核心原理,结合当下高师钢琴教学实践情况,解决高师学生在演奏中的坐姿、触键音色、发力方式、呼吸和正确的练琴方法等诸多问题。亚历山大技巧使演奏者重拾上天赋予身体的本能,用正确的肌肉群来从事弹奏活动。钢琴教师在亚历山大技巧的开展与研究过程中要悉心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多元化的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与指引,使学生获得演奏上的愉悦放松状态,增强学生的习琴效率。
参考文献:
[1]卢青.亚历山大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具体运用[J].音乐探索,2015,(03).[2]吴晓韬.亚历山大技巧与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融合[J].艺术研究,2009,(05).
第二篇:钢琴二重奏教学现状及应用论文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家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些年,许多高校对音体美学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强艺体生人才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二重奏教学则是从钢琴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演奏方法,所以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要求比较高,但由于在钢琴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被许多钢琴教师运用于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琴二重奏的教学质量,下面就当前高校钢琴二重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钢琴;二重奏;钢琴教学;应用研究
在钢琴教学中,钢琴二重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钢琴弹奏方式,其演奏具体分为四手联弹和双钢琴演奏两种,由于钢琴二重奏在弹奏时需要两个人同时弹奏,不仅需要演奏者之间有良好的默契度,而且对弹奏人员的钢琴技术要求也非常高。目前,许多高校在钢琴教学中普遍采用钢琴二重奏教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对学生的钢琴教学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应用好钢琴二重奏教学成为许多高校钢琴教师重点研究的方面,本文就围绕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一、钢琴二重奏概述
钢琴二重奏起源比较早,发展时间比较长,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出现,最早是以四联弹的形式出现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其中最早被运用四手联弹演奏的曲目为《管风琴四手联弹诗曲》,并在钢琴二重奏中成为奠基性曲目。四手联弹的出现与当时钢琴教学有非常大的联系,对于钢琴初学者,由于钢琴弹奏功底差,而且学习期间也弹奏联系初学者的曲目,当时作曲家也针对钢琴初学者设置了单手演奏的乐曲,因此初学者进行单手演奏学习,而教师在教学期间使用双手指导弹奏,出现了三手联弹的现象。而四手联弹主要是演奏者无法对钢琴实施全面控制,因而借助另一名演奏者进行合作演奏,以此达到全面控制钢琴键盘的效果。在钢琴演奏方面,最著名的四手联弹演奏家是莫扎特,莫扎特不仅在音乐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对钢琴二重奏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的第一部音乐作品就是一首四手联弹曲,在当时莫扎特和他的妹妹一起完成,自莫扎特后,钢琴二重奏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许多作曲家推崇运用,至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二重奏曲目。时至今日,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钢琴二重奏成为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追溯钢琴二重奏的发展历史,虽然钢琴二重奏的弹奏被人们熟识,也对钢琴演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在钢琴教育教学中,直至二十世纪末教师在教学中才注意到了钢琴二重奏弹奏,并在钢琴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同时许多钢琴教师在开始研究钢琴二重奏,但相关的研究文章却比较少,也没有相对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因此从整体而言,钢琴二重奏的教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虽然钢琴二重奏教学在高校钢琴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系统的教材,也没有构建系统完整的体系,并且在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对钢琴二重奏教学的认识水平比较低,而且学校对钢琴二重奏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对高校钢琴二重奏教学没有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钢琴教学设备也不充分,再加上钢琴二重奏的曲目比较有限,作品的难度也逐渐增加,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安排学生合奏的机会越来越少,因而也无法系统开展全面的钢琴二重奏训练,阻碍了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发展。
三、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应用
钢琴二重奏教学不仅需要二人同时演奏,而且还需要双钢琴演奏器材,但在钢琴教学期间却要全面考虑钢琴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由于我国的双钢琴起步比较晚,推广运用的困难比较大,因而在我国的全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开展效果不是特别显著,此外,由于双钢琴教学对教学场地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器材的要求比较高,因而高校要开展钢琴二重奏教学,不仅要选择钢琴技术优秀的学生实施两两配合研究,而且还要在钢琴琴房中设置多架双钢琴,并设置单独的双钢琴教室,定期为学生开展双钢琴教学,提高学生钢琴二重奏的演奏技能。当然,为了提高学生对钢琴二重奏学习的兴趣,钢琴教师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期间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钢琴教学的灵活性,并且,教师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期间既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双钢琴演奏的默契度,同时也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掌握,进而构建多人多台钢琴重奏教学模式。
(二)钢琴二重奏在演奏技术方法方面的应用分析
在钢琴二重奏演奏技术方面主要讲究钢琴合奏的齐整性,首先,在触键盘方面要一致,即钢琴二重奏合奏的两人需要在同一时间接触键盘,进而达到触键音准的协调一致性,在钢琴学习中,音准是初学者必备的功课之一,如果初学者在把握触键音准协调之后,还要注意钢琴乐句起止的整齐性和乐音的清晰度,此外,还要在钢琴二重奏合奏期间要确保音乐呼吸的衔接流畅性,为此,教师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期间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合奏者之间的内心感应力。其次,教师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期间还要注重合奏者之间的主次之分,并在钢琴演奏之前做好准备,不仅要有特定的暗号,而且还要有提示拍子,并在合奏练习过程中相互观察同伴的手腕、手臂等关键肢体动作,确保合奏者之间的音符达到同步,提高主次合奏的默契度。在表现技巧方面,教师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期间要注重三个方面,首先,合奏者要加强主奏与协奏之间的协调性,由于双钢琴分为主奏声部和协奏声部,在演奏期间,合奏者要以整体的演奏为主,让自我表现服务于整体钢琴曲目的演奏中。其次,在合奏期间还要注重钢琴各声部的和谐,在这方面需要合奏者善于倾听同伴的声部,并控制好自己的手指,让声音表现具有层次感。最后还要注重踏板的运用方法,运用踏板能够增加乐曲音色的协调性,因而在钢琴二重奏合奏之前要充分理解乐曲,并在合奏期间要用心感受,进而达到双钢琴合作的和谐统一性。
四、结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同时,钢琴教学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目前,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研究,在钢琴教学期间积极引入钢琴二重奏教学,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但为了提高钢琴二重奏教学的质量,需要高等院校加强钢琴二重奏教学的重视,为钢琴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也要加强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教学,从整体上提高钢琴二重奏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明远.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6,15:16-17.[2]胡琼方.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音乐时空,2016,06:134+133.[3]唐玲.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237-239.
第三篇:发生认识论在儿童钢琴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皮亚杰是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原理是由他提出的,该原理主要描述的是人的一生当中认知能力的发展。文章通过梳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内容,结合音乐教育的手段,来探析基于发生认识论之上的儿童钢琴教学。
关键词:心理学;认知发展;儿童;钢琴教学
关于皮亚杰,我最初是在陈琦、刘瑞德老师写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了解到的,他是瑞士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是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思维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少的研究。
一、概述
(一)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皮亚杰于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观点。他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是认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皮亚杰则是从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分析认识。
(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运算的标准,将人的认知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具体的来看,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是思维的萌芽期,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对日常的环境有初步了解,但儿童感知运动的智力还不具有运算性质,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2~7岁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已经学会用一些中介符号来表述这个世界,比如开始张嘴说话,但说出来的句子但常常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这一时期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等特点;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有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多维性和可逆性;11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思维运算能力已经基本达到成熟,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做出归纳和推理。
二、发生认识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音乐熏陶和培养乐感
这个阶段的儿童是通过感官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的,且儿童的生理发育还未完全,行动上以吸允、抓取等为主,心理上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哭与笑都是本能的反应。刚会咿呀学语,但是讲出来的话并没有具体的词义。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还不能真正的进行钢琴学习,但是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乐感。例如给孩子每天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熏陶,除了钢琴曲,也可以是戏曲、歌剧等,让孩子接触多种类型的音乐。另外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基本的律动,比如成人可以抱着孩子,随着音乐一起做简单的摇摆,以体验音乐的律动为主。孩子从小就得到音乐的熏陶,会对将来的学琴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前运算阶段(2-7岁):钢琴启蒙教学
这个阶段的儿童生理继续发育,已经会跑会跳,然而整体的平衡协调能力还是较弱,虽然会说话,但仅仅限于简单的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思维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大约2、3周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观察各种各样的乐器展览,带孩子去看音乐剧,去现场观看大师的演奏,丰富孩子的视野。从4周岁开始,就可以进行正式的钢琴学习了。在孩子的钢琴启蒙阶段,可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用鲜明的形象描述音乐,笔者曾经在进行儿童钢琴教学时,就尝试过将高音谱号比喻成小蜗牛,低音谱号比喻成小耳朵,这样形象化的形容确实比单调的让儿童记住谱号的形状要效率的多。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激发学琴兴趣
在生理上来说,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较好的平衡力和协调性,他们对于手脚关节以及大脑小脑的支配能力都越来越好,语言能力和空间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守恒的能力,他们可以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也能够理解不同乐器可以演奏相同的旋律。于是他们就会开始萌生自己内心对于音乐的想法,就会提出类似于“老师,为什么这个要这样弹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偏爱的音乐风格,会选自己喜欢的歌曲去弹奏。有的孩子喜欢活泼的钢琴曲,有的孩子喜欢温柔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喜欢的曲子,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弹的次数多一些。作为钢琴教师,就要适度的引导学生去弹一些有价值的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选取学生喜欢的风格的作品去教学,能够很好的保持学生学琴的兴趣。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遵循教育规律
这一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正步入青春期,嗓音、外貌、身高等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正处于极度敏感和矛盾的时期,内心比较叛逆,有自己的个性,各方面都尝试着自己去独立。在学钢琴上也一样,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自己喜爱的风格,对于教师的话不一定会言听计从。这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听从学生的意见,在学生喜爱的风格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难易程度相当,又具备较高艺术性的钢琴作品。总之,要想学好琴,必须脚踏实地,选择与自己程度相关的钢琴曲进行练习,而不是为了某些功利性的目的刻意去弹一些自己驾驭不了的曲子。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考级,很多家长过于追求考级的结果,让学生未达程度却跳级去考,例如明明只有五级不到的水平,却硬是去考了十级,而且是为了考级而学琴,一年到头只让自己的孩子弹考级曲子。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严重破坏了学生学习钢琴的规律,导致基础不扎实,甚至逐渐失去学琴兴趣。
三、启示与意义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我国的儿童钢琴教学甚至整个音乐教育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正确认识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儿童钢琴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儿童钢琴教学中,作为钢琴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准确了解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爱上钢琴,使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引导儿童通过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梅香,杨小玲.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1):72-76.[2]陈琦、刘瑞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3]郑甲平.浅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J];报刊荟萃;2017(09)
[4]周姣术,朱华.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意义[J].学理论,2017(08):172-173.[5]王诗慧.皮亚杰“阶段论”在音乐教育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14):137-137
[6]蒋容芳,王玉兰,罗春钰.浅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大东方教育研究,2017,(7)
[7]刘沛.音乐学习对4-6岁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对皮亚杰式守恒及音乐守恒能力的实证研究[A].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2011:25.[8]郭彩琴.以2-7岁儿童的钢琴教学为例反观皮亚杰前运算阶段学说[J].好家长,2017(56):238.
第四篇: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提议下,我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教育也必须要提升。钢琴本来是国外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更需要学习国外的知识和能力,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可以让学生提升欣赏能力,让他们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音乐的能力。让中国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知识提升得更多,但是由于中国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让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受到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必须要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钢琴教学的模式,才可以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钢琴。如今,最重要的一个钢琴教学运用就是双钢琴演奏的模式,所以,双钢琴演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本文就论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需要遵守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钢琴教学;运用
双钢琴教学对于双钢琴教学来说,就是运用两台钢琴,由两名或多名演奏者通过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奏。双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演绎形式,同时也可以促进独奏者的全面发展,并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方式来提高钢琴教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双钢琴演奏形式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具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模式也是多么的重要。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钢琴的一个重要的进步途径,所以,本文阐述了双钢琴演奏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事项,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教学。
一、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
双钢琴演奏经过了一个非常长的演变过程,让钢琴教学的模式更加的成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过程,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的演奏从第一次登台亮相到现在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阵双钢琴教学热,一些国内的钢琴家开始研究并创造关于双钢琴的演奏作品,在不断的研究创新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钢琴刚刚进入到中国来的一个开端,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非常热门的时期。现在双钢琴的演奏已经被搬入音乐教程中,在学校内的音乐教学中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组织小组形式的课程教学,并专门设立了双钢琴教学室等,以便双钢琴教学在我国能够更为普遍和良好地进行发展。这个过程中,钢琴的教学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双钢琴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了解双钢琴演奏的内涵。
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双钢琴演奏对于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钢琴水平,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音乐素质在双钢琴教学中起到作用
音乐素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想要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听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节奏感,让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更多的沟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沟通。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其他的学习来说,也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养和素质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学习音乐的学生要求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演奏的技能,让他们通过课堂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可以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才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不然的话,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教学,学生也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学习。
三、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一定的问题,钢琴教学中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这是在钢琴教学中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不能让学生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成为一个社会的接班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我国,钢琴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方式还是传统为主,一般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就会丧失掉兴趣,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压力,这样,更加不能好好的学习了,尤其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更应该要让学生自助的学习,但是钢琴如今的学习正好的避免了这个好处,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老师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生不能更好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者,老师的能力不足的话,就会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钢琴教学中,如果老师不了解双钢琴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三)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
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双钢琴演奏的整体的教学应用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性,导致了学生没能按照学校希望他们学习的方向进行学习。教学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教材的不够严谨,不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时间进行教学安排不合理,也是学生不能更好的进行双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提升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途径
对于双钢琴演奏来说,钢琴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措施,才可以让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接下来就谈谈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
(一)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的演奏,演奏者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倾听自己声部的发音,也要倾听合作者的发音,要做到二者的融合,使二者的发音天然合成,这样才能彰显双钢琴演奏的魅力和特征。这样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过硬的素质。演奏者要使音乐充满敏感性,通过倾听,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奏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节奏,在调整中使演奏更加和谐和优美。在双钢琴中,声部有两个,一个是主奏,一个是伴奏,在学习过程中,要辨别声部,从合奏中去寻找自己的声部,这样才能让双钢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提升老师的能力
老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提升老师的能力非常的重要,学校也要对老师能力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老师的能力不足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给老师进行教学的培训,让老师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当然了,老师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估,如果老师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要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裁决。
(三)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在练习中,演奏者要相互交融,做到合二为一,不能各管各的,不去考虑对方。在演奏中,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相互交流,使二者的演奏做到相互交融,这样才能提升演奏的整体效果。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全面素质,把情感都融入到演奏中,使合作更加具有情感化。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运用双钢琴演奏,提升钢琴教学,使钢琴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从而使钢琴教学更加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钢琴家。
参考文献:
[1]管芳芳,赵子琪.双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9):146-147.[2]施忠亮,王月翰.插上一双钢琴艺术研究的“隐形”翅膀———从“钢琴教师论文评选”说起[J].钢琴艺术,2014,(01):25-28.[3]侯颖君,白彩蝶.论双钢琴与四手联弹在钢琴教学中的特殊意义(下)[J].钢琴艺术,2015,(03):18-22.
第五篇:关于试探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引言
钢琴演奏是一门以大量音乐基础理论为支架支撑起来的音乐表演艺术,撇开音乐基础理论来谈钢琴演奏或教学都将寸步难行。由此作者认为,开展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使学生在大量音响实践中更好地认识和声理论、巩固和声知识,又可提高学生分析和把握作品的能力以及提高其在演奏实践中把握、应用和声的能力。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及针对实用键盘技术的和声应用分析。
一、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
演奏者能否深入分析作品的和声,并准确把握其蕴藏的音乐意味,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演奏效果。以下我将从作品的风格、结构等两方面对和声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探讨。
(一)和声与作品的风格
帮助学生把握作品风格是帮助他们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举措。那么,和声作为体现作品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自然是钢琴教学中必须涉及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和声分析与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挂钩,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再现作品做出铺垫。
(1)和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钢琴艺术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故造成了各个流派在和声组织形式上的各具特色。
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以复调音乐为主,即由几个并行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所突出,也仍应保持几个声部的独立进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其音乐在和声上以严格的功能逻辑为组织手段,属以大小调自然音体系为主体,以严格、简单、质朴的功能逻辑为基础的主调音乐。然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其和声已作为一种纯粹的表现因素而存在,半音化和声、远关系转调、各种变音及不协和和弦的使用渐渐频繁。此时,和声色彩极其丰富,和声织体的写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风格时期,十九世纪以来的音乐发展最终导致了调性体系的瓦解。此时,作曲家更愿意避免属到主的终止式,并且常常从整体上回避主要调中心的清晰度。
二十世纪足音乐发展史上变化最为急剧的世纪,和声经过十八、十九世纪的演变终于在二十世纪初完成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二十世纪和声思维与技法发展的基础。对此,巴托克向我们揭示了有关二十世纪和声基础的两个方面,即在水平(横向)关系上一摆脱了七个自然音级功能的十二个半音音级的解放,以及垂直(纵向)关系上一摆脱了传统协和与不协和观念的“不协和音的解放”。这两个“解放”使和声彻底摆脱了古典调性以协和三和弦为中心、五度关系为基础的具体结构规律的制约,亨德米特德的“半音调性关系”、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体系”、罗斯拉维茨的“音列技术”等纷呈异彩。
(2)和声与作品的结构
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理论值得探索。其中对作品结构的分析便是重要环节之一,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途径。有了结构,音乐中的对立与统一、冲突与解决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①关于调性布局
所谓调性布局,是指作者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在作品调性安排上所做出的理性设计。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常通过和声因素来解释乐曲在调性布局上的变化一大量运用系列离调和弦,从而达到段落间调性变化的自然过渡(如肖邦“波罗列兹”,呈示部第二主题的写作上,作者便采用了类似的手法,从而达到音乐由第一主题段的降A大调向f小调的转移):用极洗练的手法,在同主音和弦上迅速构筑新的调性(如巴托克的最后一部作品《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部在E大调上展开,第一副部的第一主题便建立在主部的同主音小调e小调上)等,诸如此类的手法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是较多见的。因此,在分析钢琴作品时,从关注其间和声应用上的特点人手来掌控作品调性布局的整体发展逻辑,切实可行。②关于结构型式
人们通常将音乐作品结构型式称为曲式,这种结构型式(曲式)的构成离不开和声的因素,故作曲家在构思作品的结构时,往往须考虑和声的布局,这种考虑涉及作品结构型式的诸多方面,从段落结构到句子结构等。众所周知,在许多音乐作品里。作曲家皆需要依靠和声终止式来确定音乐的段落和句逗,正因为如此,和声终止式被喻为音乐的“标点符号”。再则,作曲家如想在音乐结构上标新立异亦须借助和声的手段来实现。譬如:仅用I、V两个和弦来支撑乐段。以求得音乐结构的洗练、清晰一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主部、肖邦的《摇篮曲》,有关和声与作品结构型式关系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针对实用键盘技术(即兴伴奏)的和声应用分析
即兴伴奏体现的是一种音乐实践能力,注重的是一种艺术实践的精神,即兴伴奏能力最终体现在实践中,亦须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磨练、提高,因此。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乃当务之急。在即兴伴奏中,首先必涉及和声应用的问题,而和声应用的问题无外乎和声的合理选择及和声织体的运用等两个方面。
(一)关于和声的合理性选择
要做到和声选择的合理性,必首先考虑作品的音乐风格一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格等,之后,再依据对作品风格的判断,来做出和声选择上的相应处理。没有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后面的工作便成徒劳。
其次,和声选择的合理性亦涉及调性的确定。在面对一首歌曲时,首先必须确定其调性(是西洋大小调还是民族调式等)。调性不明确或者调性概念模糊都会导致和声的选择上的方向性错误。如:本来是一首大调色彩的作品,我们却用小调色彩的和弦进行编配:本来是一首民族调性的作品,却用西洋大小调的思维来处理和声等。这一现象在学生学习即兴伴奏的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把目光投向钢琴作品,在分析与演奏钢琴作品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和声调性构架的原则及规律,如此,必能达到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且拓宽其感性认识空间的目的。
(二)关于和声织体的运用
和声织体是指和声的结构形式与运动形态。在即兴伴奏中,它既可强化旋律的表现作用,又可补充旋律所无法充分表现的某些方面,使乐思内涵更深化,音乐形象更丰满。对即兴伴奏而言,和声织体运用的恰当与否举足轻重。而和声织体运用的恰当与否最终体现在对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整体性的、灵活性的把握上。我们将和声织体的问题放在钢琴教学中讨论,便是为了通过分析与演奏具体钢琴作品,让学生获得对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整体性、灵活性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认识,为提高学生即兴伴奏水平做出铺垫。
(1)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是根据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以及作品音乐情绪的多样性来考虑的。要做到在和声织体的运用上的多样性,必须考虑作品的基本情绪一是舒缓的、深情叙述性的还是情景性的、轻快活泼的:是激昂的、坚强有力的还是忧伤的、悲情倾诉的等等,这是我们选择和声织体的基本依据。当我们将视线投向钢琴作品时就会发现。在众多作品中,作者对于选用何种和声织体来表达何种音乐情绪皆有缤密安排。以肖邦的降D大调圆舞曲(作品64之3)为例。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这首乐曲的,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做成了该曲。
(2)关于和声织体运用的整体性。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音乐,在和声织体的运用上,我们还需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依据音乐的结构逻辑以及情绪发展的不同层次做出和声织体安排上的相应变化,以达到对作品的完美诠释。
三、结论
当今世界的思维方法已从分析型转向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用综合型的思维方式来考察音乐教育,不断探索新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本文中,作者提出将和声理论与钢琴教学结合起来,乃是从多学科的视点出发,从学科综合的角度出发,来考查和声理论与钢琴演奏及实用键盘技术之间存在的互补性。以求达到知识的迁移与融会贯通,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