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印度记》读后感
印度这个国家,我一直不是很了解,不过现在我读完了于坚写的印度记,我又更多的了解了印度。
读完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印度的街道,那里的街道五颜六色,人山人海。大家挨挨挤挤,互不相让,大街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又变成了黄色。大街两边全都是小摊、杂货铺、破旧的楼房。
印度的恒河,是他们的圣河。他们认为河里的水是圣水,印度的人们都会来到恒河边洗澡,人们主要用的水也来自于恒河。
可是,水那么脏。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有人喝这么脏的水,而且还是生水。虽然书里留给我的印象是脏乱差。可是,印度还是有美丽的地方,比如说泰姬陵。在书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泰姬陵的美,和建造它的不容易。
我去过十三陵,可是它绝对没有这个漂亮。建造这个泰姬陵用了22年,而且还花了差不多2万人。远看泰姬陵,就像一个大城堡,它全都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造的。
每个石柱上的花纹,美得让人瞠目结舌!如果这是一个城堡,那我想进去住一住,可它却是一个陵墓,我可不想住到墓里去。
在印度人们是有分种姓的,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最低种姓的人就是贱民。这个世界还是很不公平的,有些人生下来,命运就被安排好了。
印度的人们,一般吃的东西都是以豆类为主的,他们是玉米、小麦,还有一种叫做恰巴的饼。在印度,有许多苦行僧,他们用残忍的方式来折磨自己。
他们认为,这样做了就能去到天堂的极乐世界。读完了印度记这本书,我对印度又增加了一点好感,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印度看一看,也许哪里,并没有我想的那么脏,那么乱。
第二篇:印度就医记二年级作文
印度就医记二年级作文
国庆节,妈妈带我去印度。我在沙漠里爬一座沙山,快爬到山顶时,脚不知道磕了什么,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流了很多血。
妈妈担心沙子里有细菌,会得破伤风,就请导游带我们去医院。我们进了公立医院,那个医院很小,就像一般人住的小平房,里面有几间屋子,屋子里有几把凳子。医生护士都没穿白大衣,医生穿着花衣服,他问了我的病情,写了一张纸条,让我妈妈给了他一百卢比。
我们拿着纸条去打针,护士拿了一块干棉花,擦了我的皮肤几下,就要给我扎针。我妈妈问导游,你们就是这么扎针的吗?导游说是的。可是我们中国是用酒精棉球擦的呀?!护士给我扎的那针太疼了,我疼了好几天。
我感觉印度的医疗条件太差了,我们中国的医院都是宽敞明亮的大楼,回到中国就像回到了天堂!
鲁稚点评:
中远很会写!首先是会选材,写一个发生在印度的小故事,新奇独特;其次是善于观察,细节描写非常好,印度医院的环境、医生的衣着、护士打针的动作,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结尾一段很自然地表达了感想。很喜欢这篇!
第三篇:奈保尔《印度三部曲》读后感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尔三次赴印度,写下了有关印度的三本书,这就是:《印度:受伤的文明》《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印度三部曲》在评论界评价极高,与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齐名。
13年一次,总是在13年之后,奈保尔再次踏访印度,这是一种巧合吗?印度,对于这个从小生长在英属特里尼达岛上的印度移民之子,究竟是怎样一种魂牵梦系的感觉?“印度于我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而我对它却不能拒斥或漠视;我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一下子,我离它那么近又那么远。我的祖先百年前从恒河平原迁出,在世界另一边的特里尼达,他们和其他人建立了印度人的社区,我在那里长大——印度,这个我1962年第一次探访的国度,对我来说是一块十分陌生的土地。100年的时间足以洗净我许多印度式的宗教态度。我不具备这样的态度,对印度的悲苦几乎就无法承受——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使我着迷的,就是奈保尔的这种叙述语调,这种抒情自省不无迷惘的语调在《印度三部曲》中无处不在。
奈保尔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这是令人欣喜的。奈保尔回到家乡面对族人那种欲亲近又逃避的感觉如此真切而富趣味。个人的观察与趣味要远远超越狭隘的道德。奈保尔敏锐的观察力是一流的,叙述的技巧也是一流的。对印度沉郁悲怆的感情与分析中,永远夹杂着冷静的讽刺和准确的批评。思想的光芒不时在字句中闪烁。
游记《印度三部曲》也像短篇小说的集锦,如同那本著名的短篇集子《米格尔大街》你也可以当作描写特里尼达的散文来读一样。人物、情节、对话是《印度三部曲》的重要部分,它们穿插在奈保尔的观察与描述之中,既显示现实的凹凸感,又显示文学的经典性。
我发现当我第二次重读《印度三部曲》时,我还是不能把它像一本平面的书那样很容易地消化掉,这就是说,我又一次被奈保尔的文笔迷住,又一次被局部理解、整体不能把握之遗憾而困惑。这就是你跟一颗伟大而杰出的心灵的距离,永恒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才使我们这么迷恋读一本好书吧。
在这么多获诺奖的作家中,奈保尔是使我最感亲切最为敬佩的一个,也许是因为他的身份,他的无与伦比的现代感。对于家乡与祖籍,他是一个过客;对于立足的文明世界,他又是一个“异乡人”。他不断在探索着外部世界,也即是在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永无宁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奈保尔笔下印度的困境,也即是我们的困境。大师与非大师的区别是,他写了局部,却又像写了全体。
第四篇:《不列颠对印度的统治》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读后感
由于一直对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大英帝国很感兴趣,并且很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东印度公司的那段历史,所以在课外时间阅读了卡尔·马克思所著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文中马克思对英国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谴责,与殖民主义的辩护士不同,马克思毫不掩盖西方统治下的恐怖景象。
众所周知,不列颠人给印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但是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了多少倍,尤其是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式的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欧洲式的专制。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和欧洲一样大、幅员15000万英亩的国家其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令人吃惊的。
内战、外侮、政变、闹饥荒„„所有这一切接连不断的灾难,不管它们对印度的影响显得多么复杂、猛烈和带有毁灭性,只不过触动了它的表面,然而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并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会的意思。也就是说,印度失掉了它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的色彩,并且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同自己的全部古代传统,同自己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西方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带来进步,而且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另外在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时,他提出一个了重要观点,即:不但要看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要看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首先,是关于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估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印度社会的变化时,我们不能只看到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一个方面;还应当看到与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且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其次,是关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的问题。马克思充分肯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但他不是孤立地,而是联系着一定的生产关系来考察生产力的。对于作为殖民地的印度来说,“生产力归人民所有”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在文末的分析中有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自觉的工具。总之,不列颠对印度的统治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结构,实质上是英国对印度的文化统一。
在印度,“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尽管“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资产阶级和工业却“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这个新世界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进步的矛盾性质。他从未忽视资本主义的邪恶面,但他同样坚信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因为它为“伟大的社会革命”准备了道路。
第五篇:《印度:受伤的文明》读后感800字
《印度:受伤的文明》读后感800字
左彧
本书的作者是维迪亚达。舒莱普拉德萨。奈保尔,是当代英国的文化巨匠,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获奖无数,包括布鲁克奖利斯假毛姆奖,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够剖析印度社会文明,说明他对印度一定非常了解,至少,他自己就是出生在印度移民家庭里。
听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想扩大一下自己的眼界!印度,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且是我们的邻国,可是从小到大我对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仅仅限于几个名词,比如:佛教,释迦摩尼,圣雄甘地、泰姬陵;而且就针对印度的事件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从未深入了解的,中印边界战争和最近的中印冲突。就在前几个月,“印度阿三”,以及对他们的贬低的内涵段子,几乎占据了我的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弥补对于印度的知识,就我的国际格局来说,是急需恶补的一堂课。
记得好像以前在看季羡林关于佛教的一本书里对印度的历史做了一个阐述: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半岛的北部,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印度很少受到欧洲以及东亚中亚文明的侵袭。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印度的文明孕育和发展相对平和稳定。在这种平稳的环境中,印度教的发展,就自然的根深蒂固。然而,印度教所倡导的种性、业和苦行这三大特点,却严重地桎梏了印度的思想文化发展。种姓制度把,印度社会阶层加以强制的分化,而且阶层之间的融合简直是难以逾越!更要命的是事业和苦行的倡导,使得印度各阶层的人,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这种划分的合理性,导致他们把人生的绝大部分需求,寄托于虚无的来世。可是纵观世界历史,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印度教的深刻影响,加上英国长期的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近现代史中印度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十分缓慢。而生于斯长于兹的印度国父圣雄甘地,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引领印度走向了民主独立。可是它采用的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面,也是深受印度教认命和顺从的影响。中国的古语说的好,所谓不破不立,这种独树一帜的民族独立方式,却没有从精神上打破印度教的桎梏,也没有从政治上摆脱被殖民的持续影响。这就导致,印度近现代的文明,从政治局面来说饱受村庄共和的桎梏;从发展的局面来说,对工业文明厌弃;从意识的局面来说讲求灵性而非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