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听不解话中意,再听已是话中人杂文随笔
新的一周,穿了新的衣服,黑白格的廓形衬衫,一如继往的男装,XL的Size,穿在身上空空荡荡。
我总幻想在秋风瑟瑟的街头遇到穿着单薄的你,一语不发地脱下我的衬衫给你,你穿在身上随意而合体,这就是我想给你的,最后的温暖。
虽然我明知,你不喜欢穿廓形的衣服,可是我喜欢,我总以为我喜欢你就会喜欢,我总是有那么多的我以为,我以为你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可是你很快就离开我了,可见那么多的我以为都是想当然,错的离谱。
我的每一天,睡前是你,醒来是你,走在路上还是你,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完完全全笼罩在你的身影之下了。
我试图逃离,我以为当我看到世间最残酷的画面以后,我就会头也不回地离开,事实上我人被迫离开了,我的心却始终如一,依旧睡前是你,醒来是你,一有空隙就会想念你。
现在的我,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做早餐,今天早晨煎鸡蛋来着,不出所料,我又煎的七零八碎了,我煎不出完整的形状,亦如我放不下心头的你。
这些都是习惯吧!我习惯在煎蛋的时候,翻来覆去,因为想要嫩一点,我习惯一遍又一遍地想你,因为想要爱一个人的感觉。
爱一个把我完全否定了的人,是什么感觉呢!犹如作茧自缚,刀口舔血。
很久很久以前,跟谢老去魔都出差,我跟着阅历丰富的谢老,走在人潮拥挤的淮海路上,夜晚的魔都,灯火辉煌,热闹非常,路上人潮涌动,话语飞流。
“谢老,你试过很爱很爱很爱一个人吗?就是每一秒都在想他,想他想到什么都做不好。可是那个人,却没有时间来回应你的爱,他有很多事要做,对他而言,你只是麻烦的存在,于是你的内心无比焦灼,度日如年。”
“猫猫,你还年轻,其实何必呢!把所有心思放在同一个人身上,违背天意啊!老天也不会站在你这边的。”
“谢老,你说得对啊!虽然我无法真正理解......”
不久之前,我又跟谢老出差,我们一行人,就着啤酒在深夜的街边撸串。我喝了三瓶啤酒,红着脸问谢老。
“谢老,你说怎么才能真正地放下一个很爱很爱的人,我每一秒都会想着的人?”
“猫猫,把所有心思放在同一个人身上,违背天意啊!老天也不会站在你这边的,你还是不要再违背老天了。”
是啊!初听不解话中意,再听已是话中人,我总是违背天意,最终被老天摒弃了,彻底放逐到九霄云外。作为惩罚,我失去了爱的能力,彻底成了爱无能患者。
那种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无力感,像死神一样包围着我,我无力挣脱,亦无处可逃,呼吸着的每一秒都是苟活。
生而为人,何必如此,千般人生,万般苦楚。蓦然回首,花非花,雾非雾,你似骄阳,我似露。
第二篇:小暑话养生杂文随笔
昨天还不算太热,今日的风就突然间有点儿烫了。今天是小暑节气,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节气开始。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初伏前后,平均气温已经都在三十度以上了,有种热浪袭人的感觉;不过加上暴雨的经常光临,天气更加湿热了,人体感觉也非常不舒服。在这个节气中,如何调节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呢?
当人们成功越过夏至,小暑已经把“热”传播得遍地都是气浪,更是把汗水挥洒得淋漓尽致。从古至今人们对暑的认识是深刻的。【唐】白居易在《消暑》中写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北宋】秦观《纳凉》中指出:“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南宋】杨万里《夏夜追凉》也说:“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小暑时节话养生。”这些均说的是一个主题,小暑要养生,防暑。
暑为什么要防呢?暑是一种病么?
中医释义,暑者,“六淫”之一,暑邪,即病名。《灵枢·百病始生》道:“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这时,我看见身着长袍的中医长者,缓缓地从《素问·热论》中抬起头来,缓缓地道:“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暑是一种时令,也是一种致病的原因,也是一种病,有病就要治。这岁月生病了又该如何治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古人云:温风至: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但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六合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尘垢;再如舒展在温水傍边,此刻温风徐来亦如酒,也可兴在其间--悉数都来由自个的心境。蟋蟀居壁: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它阴历七月后才出穴,生动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集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待阴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十月就在床下鸣了。它名“促织”,为催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
那么这时人要如何养生呢?一是养阳关:都说“春夏养阳”,许多人不了解,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为何还要养阳呢?夏天,人体的毛孔都翻开了,简略让阳气发散。许多的出汗,假定没有及时抵偿水分,很简略伤津耗阳气。二是心境关:小暑时节,气候炽热,咱们简略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力。心境的动摇,会构成血压易上升,心脏担负重,心绞痛、中医认为,平心静气,能够舒缓严峻的心境,使心境酣畅、气血弛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契合“春夏养阳”的准则。所以,夏天摄生以“心静”为宜,心静天然凉。三是饮食关:小暑往后不久就会入伏,伏天湿热,人易感到头晕脑胀,并且易郁闷、厌倦、胸闷、食欲欠好。小暑时节,多雨、高温,这一时节,必定要留神饮食清洁,并且饮食要操控,不行贪食、过量;以清淡,赋有养分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效果的食物,比方绿豆粥、荷叶粥、红豆薏米粥等;可恰当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物。四是睡觉关: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较高,致使一些人夜间休憩欠好。依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汗水管疾病的发特性险。夏天天亮得早、黑得晚,咱们的起居和休憩时刻应随之作出相应调整。早睡早上,才调坚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作业,主张成年人天天确保7小时高质量的睡觉。睡觉时刻不行,能够通过午睡抵偿。最佳平躺,不要趴着睡。五是健身关:不少人存在这么一个误区:夏天出汗多,不宜运动。正本,夏天仍需坚持恰当的运动,仅仅要留神不应在烈日下运动。一同,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所以要留神及时抵偿水分,避免出汗过多致使血粘度增加。短间隔的健走、游水、太极等是最适合盛暑时节的运动,能够起到平心静气、减轻压力的效果。运动时刻最佳选在早上和黑夜,晚练不宜过晚,避免影响睡觉。
最近,我反复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真为难我了。也许这就是一副最好的药方吧。
我记得,在一次热得难解的夏夜,我静静地背诵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被夜色浸染的汉字,居然让我静下心来,平下气来,这个暑病便不知不觉地治好了。
选择一个朗朗的夏夜,来到河塘边,让这塘月色化作诊治暑邪的药引。你可能会看见,朦胧的月色里,荷花娴静的开着,裙裾圆圆的鼓起。一朵斜倚叶底的菡萏,神似撑伞路过的美女。三三两两的蜻蜓不再飞来飞去,而是躺在荷叶上温习唐诗,静读宋词。偶然看见纤细娇美的豆娘,浓情蜜意的牵连一起。豆娘极像蜻蜓,但比蜻蜓娇小纤细、精瘦。身轻体盈,姿态优美,色彩鲜艳,很是惹人喜爱。
看着这些,心便静了。心静了,身就爽了。
如果此时,你再用手去摸摸这夜色,白天的那种烫仿佛退了下去。这时,有一种安心的感觉让人踏实起来,看样子今晚能睡一个好觉。好觉是没有梦的,很香很香的样子。夏天睡个好觉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第三篇:初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征文)
初心向党
时光,在你倚窗看云之时,悄然无息地流逝,待云散去再回顾时,早是换了人间。一百年就这样被手紧握着,却从指缝中钻去了。岁月变得旧黄,而那近百年前就获得新生的她还是那样美丽从容,端庄典雅。
她,就是中国共产党。那个看尽了世事沧海桑田,带领着中国百姓开辟幸福之路的伟大女性。她曾经青涩稚嫩的脸颊,被岁月的风蒙上了一层沧桑的灰霾,她不再年轻却依旧芳华正耀,她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动人无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细细品味。
1921年7月,是时间的洪流将遍体鳞伤的中国推到了光明与黑暗的转折点。拥有无比强大信念的前辈们,用自己的坚定迎来了这一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那是个挽救了全民族的决定和时刻,那是个被老一辈革命者提及都会热泪盈眶的时刻。
乱世如麻已成往事,新时代的热情将过去层层封住,人们再回看时,是带着笑,带着骄傲和自信的。再回首过往,她的眼神甚是温柔似水。她好像在回忆,回忆那段艰难岁月的人和事。那些爱戴她的人,随着时光逝在历史中,成为了可敬的姓名,再提及他们的青春和成长,她总是很轻声地诉说,怕惊扰了长眠的他们。
前些日子,一则公益广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晦暗逼仄的小巷,一个模糊的身影在黑暗中劳作,灯光猛得打亮,照着那位修灯师傅的脸颊。他相貌平平,却自豪的说,我是中国共产党;草木稀疏的大山里,人烟罕至的小村庄,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身影拎着极简单的药箱,踏在崎岖的小路上,那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医生,但因为他那一句“我是中国共产党”而光彩照人。
很多时候,在沐浴着平静的阳光,在享受着琅琅的读书声,在学校塑胶操场上放松奔跑的时候,我总是很庆幸,庆幸自己这样幸福,拥有这样美好的一切。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设想曾经的乱世该如何生活;我亦是心存感激,感激前辈的无私付出让我们有足够的幸运这样快乐。
就像唱国歌时的心情,即使身在和平处,依旧不忘战争痛。在明媚的当今时代,回首烟雨纷纷的那些年,我不禁钦佩革命先辈的勇气与魄力。大概是几周前的一次出行,随着父亲,沿着嘉兴南湖的湖岸,相逢了那叶孤单的却极高傲的红船。我不知为何会说相逢二字,相逢本是用于相遇有阔别的二人。只是见到那叶红船,我便一见如故,离不开眼神了。好像自己曾坐在小船上,融着乱世的硝烟,感受着人民的悲苦,为国家的未来做一个事关重大的决定。
父亲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很深情地为红船拍照,他说,这些照片是要打印出来留着的,难得啊。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我比同龄人更渴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提及那些振奋人心的岁月,我总是热血沸腾的。
刻着铁锤镰刀的旗帜在几十年前的大地升起,迎着风霜雪雨,依旧挺立地,同我们一齐来到了新世纪。
新世纪的我们用一颗尚未成熟的赤子之心,热情不减地随着中国共产的脚步而前进。中国少年的热血从未减退,中国未来的希望正努力成长。我们用一种专属于中国少年的气度和永不变更的初心,迎着浩瀚天空下的国旗,谨记着中国共产党的教诲。砥砺前行,从不言放弃。
2018年3月,经过慎重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添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这一引领中国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先锋队,正迎着世界对她的关注,迎着中国少年炙热的眼神,顽强不屈的坚韧地走着。
第四篇:话年俗说成长杂文随笔
伴随着过年,有很多有趣的年俗,我们是在年俗中逐渐长大。比如大年三十要进行大扫除,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扫得干干净净。到初一,就不能动扫帚了,这一天是扫帚的生日,扫东西出屋,这一年就要“破财”。在这一天家里无论多脏,都得忍着。如果看不下去,就去外面转悠,看到柴就捡起来,然后抱回家,这就是“抱柴(财)回家”。
在初一这天,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小的时候,起床之前,妈妈总是很紧张地盯着你的嘴,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只准说“好”话,不准说“坏”话。一旦不吉利的话出了口,马上就得吐口水,“呸、呸、呸”,掩盖这种不吉利。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都希望“开个好头”,讨吉利,说话要说好话,吉利话,开心话。
过了年,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的标志,就是长高了。没有人不想长得高高的,像一棵俊拔的白杨树。在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写的那样,“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
期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在除夕的那天,妈妈会把我拉到门前,在门框上刻画上一个痕迹。这个痕迹每年一条,相隔的距离参差不齐。看到不断升高的刻痕,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刻痕就是长高长大的证据。
到了初一,家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吃饭,喝酒,聊天,打牌,玩闹,也会逗我们这些孩子玩。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孩子们比身高。孩子们站在一起,嘻嘻笑笑着扭成一团,大人们的手扒拉着,把我们拉在一起,背靠着背,看谁的头冒出去,判断谁高谁低。
年龄有差别,身高有高低。年龄差不多的,就暗中攒了劲,想要争个我高你低。比一比,是你比我高一头,还是我比你高一点儿的。高的自然开开心心,笑呵呵,矮的就嘟嘟着嘴,要掉眼泪。矮就是“失败”,还因此被叔伯婶姨们调笑几句。
我的个子长得慢,属于矮、圆类型,不仅比同龄的堂(姨)兄弟姐妹矮,甚至不及比我还小两岁的弟弟。
“你吃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呢?装到肚子里,变成石头往地下坠吗?我是喝一斤就嘴,你是一年一个千斤坠!哈哈哈——”
“笨蛋,大笨蛋,连自己的弟弟也长不赢。”
“长心眼去了吧?个子也要记得长才行啊!”
纷纷扰扰的言语,简直要摧毁我的眼眶。我包着一眼泡的泪水,跑了出去。我听说,只要找一棵最大的树抱一抱,这一年就会长高。
我在村子里找树,凡是大树,我都去抱。很多树都大,伸展着手,根本就抱不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棵树,一棵是学校里的泡桐树,可能要四五个人才能抱过来,我抱着树,脸贴在粗糙的树皮上,嘴里喃喃着,“泡桐王、泡桐王,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能做梁,我长长了穿衣裳”。还有一棵是河滩边的一棵大榕树,那棵树大得分出不少的根须枝丫藤蔓,都找不到该抱的地方。
抱了大树,也没有什么效果,只是心里多了一些期待而已。妈妈看我情绪不高,就说,“你要多跳。跳高,跳高,越跳越高。”
跳几下,就会腿酸脚痛,不想跳了。在过年之前,妈妈拿了一根细长的荆条,朝我脚上抽。
荆条软软的,但抽在脚上像被蛇咬了一般,火辣辣的痛。我痛得直跳,“妈,妈,你干嘛打我呀!”
“打,就是要打。”
“打我的理由?”我着急地喊,“长不高,我也没有办法。”
“打,发。只有打,才会发。”
我不知道“发”的含义是发财。我以为“发”的含义是“发面”。一块死面,“发一发”就能变得松软,肿胀起来,长高起来。
我的个头,没有像面一样“发”起来,在新年的身高比试中依然落后,依然成为嘲笑的对象。
我二哥娶了一个北方女人。这个二嫂和善,对我很好。她偷偷带我到厨房,拿了一块东西给我。
“什么呀?”
“你吃吃看。”
她给我的是一块糕,在北方称为年糕,是她从家来带来的。年糕软软的,黏黏的,甜甜的,还挺好吃。
“吃吧,吃吧,到明年你就会长得很高,超过他们。”二嫂说。
“为什么呀?”
“年糕,年糕,年年高。”
我又有了一件利器,“年糕”,我对长高有了新的期待。但是,吃了年糕,我的身体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长,落后兄弟姐妹们。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每到过年,没人跟我比高矮了。长大以后,我回到家乡去,那些跟我比试过高矮的堂(姨)兄弟姐妹们,居然大多数比我矮。我心里一下子自信爆棚,感觉兴奋。那些兄弟姐妹们都责怨距离让他们失去了比试的对象,忘记了生长。哈哈,生长也会有遗忘的时候。
第五篇:半夜骚话杂文随笔
这两天嗓子一直不好,起初是刺痛,大概发炎了。为此还专门花了二十块大洋买了药,却为了一点口腹之欲一颗药都没吃。
到现在是痒,一直想咳嗽。
昨天考试了,作为大学生,考试真的挺可怕的,完全不知道高中的自己怎么熬过来。
得过且过的自己当然是最后一两天昏头昏脑的复习。
除了睡觉吃饭,全程坐着看书做题,看到头晕眼花,但是看到试卷的一瞬间,抱得临时佛脚都失去了效果。
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明明知道自己嗓子不好,有慢性喉炎,却从来不考虑治疗,也不忌口。
明明知道要考试,缺总不下不了狠心提前复习,总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总喜欢对自己说,没事的,总会过去,总会有办法的。
一次又一次,自己身上的小毛病越来越多,像越来越骚痒的喉咙,感觉一次次的咳嗽咳出的不是我的气息,咳出的是我的生气,我的活力,我的积极。留下的只有无底线的消极和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