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晨抒情散文
早上六点钟醒来,多年养成的习惯,已经不需要闹钟了。
蹑手蹑脚的洗漱一番走出家门,深深地呼吸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立刻感觉神清气爽,步履轻盈的跑步来到公园,加入了晨练大军的行列。
早晨的公园是蓬勃的,跳广场舞的姐妹们身着漂亮的裙子翩翩起舞,越发具有专业范儿,大爷大妈们随着悠扬缓慢的音乐打着太极拳,年轻的小伙子们短衣短裤汗流浃背的跑着。
练习瑜伽有一个动作,把两只胳膊背到身后,双手合十,做拜佛状。据说对神经紧张,腰肌劳损、偏头疼、肩周炎、有疗效,有助于缓解肩背压力和紧张感,也可培养谦逊、平和的感觉。快走运动时,我喜欢这样做。这样走着,会有许多人追上,请教如何做到,再三努力后,也背不上去,只得作罢。末了感叹:“你真太厉害了!”? 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勤加练习就可以,当然也得身体柔软度好点。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展示着自己美丽的容颜,冰清玉洁的玉兰,粉面含笑的桃花,洁白如雪的梨花,娇艳欲滴的海棠。个个千娇百媚。
芦花湖边的垂柳,嫩绿的叶儿低垂在水面,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娇羞的笑着。
在这里,在这一刻,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就连路边的花草树木,都好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周身充满活力。
牡丹园里,一位身穿鹅黄色衣服的少女在写生。她笔下是一幅图画,而她又是这公园里另一副美丽的画。
归来,脚步都充满了弹性。
打开窗,春天的气息伴着轻快的音乐,充盈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我拿起手机,点开昨天晚上写好的简书,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就像送女儿出嫁似的恋恋不舍,却又满含期待的发送出去。
阳台上,鸟笼里的八哥杰瑞还在昏昏欲睡。
“早上好,杰瑞!”
“叽叽喳喳!”
杰瑞被我叫醒,还了一个响亮的笑声。
鱼缸里的鱼儿听到我走近的声音,快速的向我游来,争先跃出水面,告诉我:“醒了,醒了,我们醒了。”?
“知道,知道,马上开饭。”
忙完了阳台的活,走进厨房。
汪星人鹿鹿也晨练回家,洗干净脚丫,一溜小跑来到厨房,两只前脚丫搭在我的腿上,“汪,汪!”
“鹿鹿回来了!”
打完招呼,还在兴奋状态中的鹿鹿转身跑到客厅玩起了自己的玩具。
等老公把买回来的新鲜蔬菜放好,我已经准备好了早餐。
阳光撒满了餐桌,桌上的早餐看起来格外诱人。
美好的一天就在鸟语花香,鱼跃狗跳,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开始了……
第二篇:清晨问候抒情散文
清晨常被打扰,这是一种幸福的问候。
打开微信,又看到远方来的信息。回一个视频过去,人家正在做晚餐,砧板上面有切好的肉,有胡萝卜丁、土豆丁;接着打火倒油,炒肉,问他:“肉是否放多了?”人家回:“不多,是锅太小,你看,没有我手掌大。”说着,伸手比划,又倒入菜,放入面条,透过视频可以看到人家娴熟的动作。
一个人的成长从他可以照顾自己开始,作为父母,当我放下所有忧虑,给出一份信任,给出时间允许他慢慢历练,生命就真的呈现一个越来越能够照顾自己的男孩。
话题说到小时候,问他:“爸爸打你还记得吗?”“当然记得,动不动就关阳台,好害怕吧。”笑他:“有留下心理创伤吗?”人家很大气地说:“还好吧,别想这么严重。”又说:“妈妈。有一点说出来爸爸应该是很骄傲的。”有些好奇望着对面的他,人家继续说:“在我心中,爸爸其实是我的榜样,他给了我极大安全感。”然后人家列举两个事例:一是无论爸爸多晚回家,即使喝多酒,回家一定是记得反锁门。(小到可以忽略的一件事,没想到在人家心目中激起涟漪,留存至今。)二是他的几次重大决定,最终坚定支持他的人都是爸爸,面临多大困难爸爸总是充满自信。(是的,他爸经常表达,爷爷就是这样无条件支持他成长的。)
男孩与爸爸的关系代表着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男孩对爸爸的认同,不仅可以发展他与周边男性的关系、领导的关系,更有助于他事业的稳固。很欣慰听到这个即将成为男人的男孩表达,平时与爸爸磕磕碰碰的关系,没想到他连接到这份表象关系背后更稳定的能量。
人家边吃饭边继续表达:“妈妈,从小到大我还是有很多事是值得骄傲的,你说呢?”微笑回他:“是的,有你是爸爸妈妈最大的骄傲。”人家又说:“你知道我最骄傲的事是什么吗?”摇摇头。他说:“就是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和身边的人谈起,我都可以告诉他们我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这个表达不是第一次,曾有一次问他为何狠心走那么远,人家是这样说的:“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很放心,我知道我的家会很稳定。”问他哪来的这份自信,他说:“有一次你外出学习,让爸爸帮你给阳台花儿浇水,爸爸当时口里说不管,可转身爸爸就去浇水了。你们彼此心里是有对方的。”那一刻,我是有些呆住又有幸福的味道。以为还不谙世事的男孩,原来在默默用心感受这个家庭能量的流动。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孩子越能健康成长。”其实家庭的稳定,也是孩子乐意飞翔很重要的助力器。
很感恩在这个清晨,远方男孩真诚表达,这股爱的能量将化作信心与勇气,支持我走出家庭,融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纷扰尘世中时时保持一份清醒,维护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立精神领地!
第三篇:清晨
《清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圆雕艺术作品的美,思考圆雕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雕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2)能力目标: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3)情感目标:学会发现雕塑中特有德望美感和生命力,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在生活中对各种人、物等形体的把握,要善于扑捉美的形象,树立造型美的观点。
教学难点:掌握艺术的造型原则,使作品在造型上多一点艺术上的自然因素;培养学生的整体感觉,淡化细节的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师)图片、课件、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生)泥土、各种制作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每天清晨,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上学途中,经常能看到些什么样的景象?
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动态”。
(展示一组清晨户外的影视片断剪辑)(开阔学生的眼界,汲取灵感)
二、游戏参与
1、请几位同学模仿人们晨练的不同场景动态,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分析模仿的同学是否将最具特征的动态表现出来了,并将不太典型的动态进行纠正。
2、教师请几位同学表演统一场景动态,看了谁的动作模仿得最具特点。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人物基本比例与肢体运动变化的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强化记忆人物特定动态的造型要点。分析“动态”、抓住“特征”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把握造型动态的能力。)
三、对比分析
1、展示几件不同材料塑造的人物雕塑,分析不同材料对造型的影响。
2、展示几件不同泥雕作品,对比分析捏制成型的造型特点。
3、对比雕塑家作品与学生作业的造型塑造,提示学生需要把握的基本造型要点。
(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的思维往返于生活和艺术之间。)
四、学习活动
1、活动要求:将你在清晨捕捉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动态捏制成一个简单的泥塑。
2、学生尝试探索与制作,按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制作。
3、教师在学生普遍尝试完成后,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深化对泥塑知识与雕塑方法的学习。
4、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修改作业,完善自己的造型。
5、教师积极评价学生中的优秀作业,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再次强调基本知识,深化学生对泥塑人物造型的认识。
6、学生加工,整理造型,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中深化、巩固了新学的理论知识。)
五、展示交流——自主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和同学们的作品总结研究课题——讨论圆雕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针对性地评说,进一步巩固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欣赏——自我升华
(欣赏环节是为了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并发散思维,巩固新知。)
七、课后反思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泥塑作品的创作需要非常强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为了强化学生对观察力的理解和印象,选取的清晨场景最好接近授课对象的日常生活,因为农村和城市的学生清晨所见可能差别比较大。而第一课时安排的学生表演活动目的是为了锻炼观察后的概括能力。在“活动一”之后可以点明上述欣赏、表演的意义,这样学生将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刻画细节在中学生的泥塑作品创作中不是重点。在学生接触泥塑初期阶段,过分强调细节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注意整体动态的夸张与强调才是塑造的核心。游戏不是目的。观察生活、表演造型、“玩”泥巴很容易让学生迷失教学本意,所以,所有的游戏、活动最后都要落实到雕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在把握评价方向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核心。
第四篇:清晨
《清晨,谁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为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忙碌,从而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2、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劳动者成果的珍惜。
教学重难点: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成果的珍惜。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欣赏)一首深情的歌——《每当我轻轻走过教师窗前》。(1)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深情的歌歌唱的是谁吗?(老师)师:对,是我们的老师,那谁来说说,老师为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谈看法。
(3)师: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是与我们最亲密的劳动者之一。那除了老师之外,还有谁也为了我们而每天在忙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板书:清晨,谁为我们忙碌
二、活动一:点击生活,有谁为我。
1、清晨,当我们迈开匆匆的脚步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时,有谁注意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与我们一样忙碌的人?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图片),边看边想,你们看到了谁忙碌的身影?他们为了我们的生活做了些什么?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呀,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大清早就离开了温暖的家,无论是寒风大雪,还是骄阳酷暑,他们都早早的忙碌在街头巷尾„„
3、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谁为我们忙碌,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4、生自由(举手)发言。
(农民在忙碌,他们为了能让我们所有的人有饭吃,在田野里播种、除草、施肥,夏天骄
阳似火,热得他们满头大汗,脸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可是他们依然顶着烈日在田里忙碌,他们特别辛苦。
这几天我看见铺路工人在忙碌,他们为了能让我们安全的走在宽敞平坦的马路上,他们早晨很早就开始产地面、拓宽路面、铺油,用轧道机轧平。天气那么炎热,可是他们一点儿也不休息。我们的街道变宽了,变平了,走在上面很舒适。
商店里的售货员在忙碌。他们为了满足我们生活上的需求,每天招揽顾客,不能坐着,只能站着,到了节假日,顾客不计其数,就拿卖衣服的阿姨来说吧,他们一遍又一遍的给顾客找合身的衣服,一会儿开票,一会儿叠顾客试穿的衣服,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他们可真不容易。
我觉得饭店里的叔叔阿姨在为我们能吃到美食而忙碌。整天油腻腻的,烟熏火燎,闻着各种气味,对健康很不利,但是他们依然从早忙到深夜,为我们做出各种美味佳肴。
我觉得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很忙碌。他们为了解除我们的身体健康每天都忙碌在充满来苏水的医院里。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愁苦的面容,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每天和病人打交道,做着救死扶伤的工作,一点儿都不能马虎。没有节假日,夜里还要加班,很辛劳的。
5、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了我们生活的幸福与安宁,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我们忙碌。
6、师:同学们,小明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你能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吗?请同学们看屏幕,同桌互相讨论。(出示课件)
7、生汇报讨论结果。
(图一:清晨,邮递员在人们还处于睡梦中时,就把新报纸送来放在阅报栏里,所以爷爷每天都能看到新报纸。师:一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阅报栏,邮递员要在人们起床前,把新报纸放在每个阅报栏,要多早就起来呀!他们可真不容易!图二:清晨,送奶的叔叔阿姨,很早就把鲜奶送到各家各户,所以妈妈每天都能从箱里拿出鲜奶。师:是呀,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大雪纷纷、大雨倾盆,他们都坚持给人们送来鲜奶,多辛苦呀!
图三:清晨,清洁工人在天刚刚亮,就把垃圾桶的垃圾倒掉了,所以我昨晚扔的垃圾没有了。师:正是清洁工人的这份辛劳换来了我们清新舒适的环境。图四:昨天晚上树木还好好的,怎么今天早晨上学时就发现它的树干被刷白了呢?原来是环卫工人大清早起来做的,为了防止树木被伤害。)师:公路两旁有那么多的树木,环卫工人真是辛苦!
8、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怪现象呢?请大家想一想。
(A、这些天世界杯足球赛,我们能在电视上看到直播,信息传的怎么这么快?B、把信扔在邮箱里,就
能送到千里之外的收信人手里。C、绿化带总是被修剪得整整齐齐。D、我们每天都能喝到清凉可口的矿泉水。)
师:(出示课件:一双手)同学们,生活中的这些怪现象都来自于一双双忙碌的勤劳的手,这双手,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时时感受到它的存在。
9、孩子们让我们再听一个小故事吧!——《小棉袄找妈妈》(出示课件:图片配音)
师:孩子们小棉袄的妈妈到底是谁呢?(农民)现在让我们帮助铅笔和米粒找找他们的妈妈,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学生和同桌编故事。全班交流,指名2个同学讲故事。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总是无怨无悔的为我们默默付出。板书:人人为我
三、活动二:逆向思考,没人为我。
1师: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可是假如有一天,他们停止了工作,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2、学生各抒己见。(生活、学习。)(衣食住行)
3、师小结:同学们讲得真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缺一不可。在日历中,有一个光荣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就属于全世界的每一位劳动者,所以我们和劳动者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者。
4、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诵《劳动者之歌》。
四、活动三:感恩他人、服务他人。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忙碌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而对许许多多的劳动者,我们也许不知道他是谁,但我们却知道他是为了谁。假如现在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此时我们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那你会说什么?
2、生说。
3、师:是啊,他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你想怎样做呢?(生说)板书:我为人人
4、师:今天让我们对所有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你们!”
5、总结:这节课虽然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在今后的每个日子里,让我们邀上好伙伴,带着我们的微笑,怀着感恩的心走进每一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劳动者!记住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越发灿烂!板书设计: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第五篇:清晨
《清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教材选择“清晨”为主题,在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泥这种易于塑造的材料来表现清晨时人物的行为活动,利用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及立体表现能力,这也是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材展示了油画作品〈都市早安〉及泥塑作品〈庄头〉和一组反映清晨人物活动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以清晨特有的情景入画,如晨练,升旗,朝阳,晨曦,,这一幅副给人希望憧憬的画面,启发引导学生想象并发现生活细节中蕴涵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幅幅让学生有所感悟的画面,更能提醒学生是短暂的,时间和青春更是转瞬即逝。
2、对教材的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观点的处理。在学习基础知识方面,教材的观点认为学生用泥一种材料来表现清晨是人物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立体表现能力。我认为一种媒材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创造及表现能力,很多学生不喜欢泥塑这种表现形式。因此在落实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我鼓励学生可以利用泥,金属,线材,纸材等多种材料,多种表现语言来表现这以主题思想。以此提高学生立体及平面的表现能力。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第二方面,对教材内容在教学程序上的处理。教材第二部分以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涵的美为主。我在这个环节中增添了一个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人对清晨有不同的感悟,而表达这种感受的方式也有很多,你能说说所知道的表现清晨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句)或音乐作品(如歌曲或者乐曲),以此加深学生对”清晨“这一主题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理解,同时达到学科整和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目标: ”清晨“这一话题是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事情,却又容易被忽视,而清晨是朝阳的”代言词“,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时光的珍贵“,”闪烁的青春“等,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美好事物的情感。能力目标: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由于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使用艺术表现语言多样性,因此我制定的知识目标为:
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平面,立体造型及平面,立体表现能力;在泥塑活动中,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
4、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一种主题思想。难点:泥塑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启发---引导的方法,以欣赏图片为线索,利用教具,进行欣赏,启发,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导入环节采用欣赏---启发-----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新知环节中,采用启发讨论----欣赏---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制作过程中采用启发--演示--欣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制作环节采用指导---启发--欣赏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利用大量作品图片及作品范例的欣赏,引导学生开启想象力,进而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自主学习。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会基本技能技法。
四、教学手段
在这节课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实物展台及作品范例展示教学手段。在导入环节中,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在讲授新知环节中,以多媒体,实物展台及作品范例手段为主。在作业评价及展示作品环节中,主要以事物展台为主。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
1、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欣赏校园歌曲〈清晨〉导入。其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同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讲授新知环节:
情感与体验:
问题一,引导学生讨论“清晨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同时,展示多媒体课件“一段以清晨活动为主的人文色彩浓厚的公益广告。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理解清晨所蕴涵的意义作铺垫。
问题二: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对清晨的感悟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于清晨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句,音乐作品如歌曲或乐曲有哪些?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进行情感教育,学科整和,拓宽学生知识面。
发展阶段:
一、出示表现清晨活动的泥塑作品,并引导学生欣赏讨论,美术作品在表现这一题材上与其他形式有 什么不同。(视觉效果强)
二、教师展示多幅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欣赏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并介绍泥塑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除了泥塑这种表现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哪些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这一主题。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如绘画,粘贴剪纸 摄影等)设计意图在与让学生懂得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也可以表现同一种主题。
练习环节:以“清晨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选一种或两种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作业展评:这一还节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为辅,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表达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我说课的内容就到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书写比较仓促,其中有很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和领导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