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

时间:2019-05-15 12:2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

第一篇: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

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它是多种能力结合的产物,凝聚着优良的人格特征,最高层次地体现了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生命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和极大的智慧。针对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情况,应强调以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为核心整合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创造更多、更美好的美术作品打好基础。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看法。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敏感的观察,能否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现象;思路是否流畅,是否经常有新主意、新观念涌现、是否常常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是否一叶知秋、举一反三;是否敢于怀疑、否定前人的定论;做事情是否有恒心、是否有幽默感、自信心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新颖独特的、体现个人风格特色的作品。

二、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智力因素。高创造力者必须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一定的智商之下,两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两者的相关不明显。所以,我们不必望“创造性”而生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高创造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敢于爱一般意义上的差生,也许这一方面他有能力加以肯定之后,可以促进他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是人格因素。高创造性个体具有某些典型的个性,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这些个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探索和实践。我们要多向学生推荐名人传记或者我们在课间、课后向他们讲述,开阔心胸,拓展眼界,让他们知道美好世界是需要勇气创造的。第三是环境因素,我们知道,大多数创造性活动是在人际环境中发生的,而人际期望很可能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会促进学生的内部动机的确立和提升,不适当的外部奖励、任务、评价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甚至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正如玉器需雕琢,不可用锄头!第四是动机因素。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和激发。动机因素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无论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有多大,环境有多好,如果没有激发创造性动机,就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性,教师经常鼓励和肯定是很重要的,参天大树是在细心照料下成长的,岂能指望一蹴而就。

了解了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建立目标培养志向

没有创意、没有风格的作品很快被人遗忘,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创意、风格从哪里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潜能,能否发挥出来,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我们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学习中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每次作业、每一次活动都尽可能带领他们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至少对个人来讲是新的事情,日积月累,思维的习惯渐渐形成,创造的火花就会经常闪现。有的学生认为“创造性”是离我们很远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学生取得每一次小小成功之时都予以肯定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促进其内部动机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向成功迈出第一步。

2。训练基础的技巧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自然界中的静物变化莫测,无奇不有,但它们本身称不上是艺术,只有经过艺术家的筛选、优化和重新组合,才能变成生动的艺术形象。必须有细致的观察力、扎实的基本功,作品才能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练习,了解大千世界一景一物的形状与特征、尽可能多的各种技法,并把自己的思想渐渐融入到作品中。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是恒心,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把相应的美术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知识面拓宽了,学业上的进步与为此所花的时间才会成正比。达·芬奇“画蛋”、王羲之“墨池”的故事不都说明基本功的重要性吗?大器晚成的吴昌硕作画的题材也不外前人常用的梅、兰、竹、菊等,但一起步直入文人画的堂奥,逐步攀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这与他深厚的诗词文学、金石、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学养是分不开的。

3。扩展知识面厚积薄发

把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作为提高学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进行。从事美术创作并不单纯是用画笔、颜料、画刀等材料就可以完成的,还要靠人的感觉、情感和领悟力等综合完成每一件作品。每一个从事创作的人,除了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专业的知识也要关注和了解。正所谓“开卷有益”、“厚积薄发”,进行创作活动时知识面广的学生就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望得远,思路会更加开阔,不时会闪现出创作的灵感。有人说:“构成创造力的要素有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性、怀疑态度、专心程度、恒心。”这其中,知识和自学能力排在前面,可见其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在进行创造性美术活动时,也应具备这些因素。我们相信机会只惠顾努力的人。

4。鼓励好奇心,鼓励尝试,提倡冒险精神

创造与探索、尝试是紧密联系的,创造力强的人喜欢一些探索性的事情,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在这其中,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好奇心推动探索的进程,冒险精神促使人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齐白石《虾图》《鱼图》没有波光粼粼,你却感到虾儿、鱼儿在畅游:印象派的画家们从过去和当时的课程中摄取新的观念,发展了一种完全是自己的艺术,如莫奈的《印象·日出》、拉修的《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天》等,并组织画展向官方的沙龙挑战,这不仅需要智慧、技法,更加需要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尝试是美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不断变换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但画一个完整的水果或蔬菜,还可以画水果、蔬菜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再如尝试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这似乎是没有创意的活儿,但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大师们的创意过程,要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造性,还要仔细观察、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可以尝试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仔细观察人们常见的树木、花草、楼房以及各种车辆等,或集中精神听小鸟唱歌、孩子欢笑,或许会发现许多平时不注意的美妙声音,从中产生创作的灵感。

总之,教师需要把握好创造性思维与学生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努力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创造潜质,自觉进入探索、创新的萌发状态,这样才能将来在专业领域自由航行扬起承载新思维的风帆。

第二篇: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

二十一世纪中国,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基于这种趋势,我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问题的认识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师的培训者,近年来,我努力探索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从如何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要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我认为:一流的老师既教书又育人,二流的老师教书不育人,三流的老师误人。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就决定了他怎么教学。新时期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个基点上。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供合适的材料,为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提供物质载体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内心的释放,鼓励学生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学生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幼儿的探究质量受材料的制约教师为幼儿准备材料时,要精心考虑,材料能引起幼儿什么样的探索,能否为幼儿提供创造机会等,因此,在材料提供上,我注意到:

1.提供可操作较强、便于体现幼儿想法的材料在实践中,教师要教学生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着名科学家爱因斯但曾经深有感触他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幼儿的认识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动过程中建构的,通过动手操作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地探索学习,通过探索、探究,幼儿自己寻找操作材料的方法、步骤、自己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什么,找出原因,还可以怎么做,通过试误,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由此可见,幼儿的大胆探究也是一种创造性表现。因此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有助于检验幼儿各种想法或假设的材料,使幼儿的假设能马上被可见的实验结果验证,不管是证实或证伪,老师要根据孩子可能会提出的假设来准备各种需求的材料,这样有利于鼓励和推动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2.为幼儿提供多层次、富有创造空间的材料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要注意幼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使材料呈现层次性、具有不同的难度,并且多为幼儿准备未加工的或半加工的材料,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的材料也能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余地,如我在“动手试试”活动区投放材料时,一开始提供一个范样,半成品和未加工的各种材料。这样,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模仿范例进行制作,能力一般的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利用半成品进行创造,能力强的幼儿可利用未加工的材料自由想象,大胆创造。

3.变废为宝,不断增换新的活动材料新材料本身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激起幼儿创造的火花。教师要不断的给幼儿增添更换新的活动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到更富挑战性,促使幼儿在其中尽情的创造、发挥。在这方面,我注意挖掘资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让这些生活废品成为挖掘幼儿创造潜力的宝贝,真正变废为宝。

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为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提供帮助幼儿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动画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所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及时给予孩子们必要的引导和指引。

要指导幼儿,首先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首先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进行分析,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帮助幼儿发挥创造,实现设想,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注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进行记录。

教师要明确活动目标,对不同的幼儿给予具体指导,再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要有重点地指导个别幼儿,促进幼儿创造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对探究中出现失误的幼儿,教师要引导其探索最佳方法,对水平较高的幼儿,要提高要求,幼儿在探究新材料时,指导幼儿有新发现,玩旧材料的幼儿要鼓励其玩出新花样,另外还可注意调控偏区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指导时方法也可多种多样:教师可用设问的方式进行指导;可以让幼儿摆弄实物进行指导;可以利用提示性语言对需求帮助的幼儿进行指导;可以通过情绪感染进行指导;也可以以幼儿玩伴身份直接进行指导;可以利用体势暗示进行指导等。

三、活动评价可以为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指出导向幼儿特别在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所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式教育教学质量的升华环节,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评价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注意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评价方式有很多,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如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新方法等。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特别是有创新精神应进行重点讲评,加以鼓励,或指出幼儿在创新方面应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提出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商量解决问题等。

二十一世纪中国,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基于这种趋势,我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问题的认识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也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师的培训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这项课题,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幼儿美术教师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王子玲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素养的主渠道。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提高他们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呢?研究表明,从可能性上看,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但并非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发挥出创造力,即并不具备有现实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犹如人的智力中的宝藏,需要进行开采和挖掘。由此可见学生创造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去训练和培养。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点粗浅认识。

一.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提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针对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记忆型,这类学生主要通过记忆来学习,听、读、看、记为其学习的主要手段。记忆型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如许多初中阶段很优秀的学生,到高中后成绩下滑到一般,是何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这些学生在学习时被动地接受知识,很注意老师的结论,但不善于探索,不敢大胆质疑,缺乏创新意识,一般不敢“出格”,在低年级教材内容浅显易学的情况下显示了他们的优势,而随着年级升高与教材内容的加深,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时则暴露出很不适应的弱点。因此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创造性意识的训练,特别是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教育他们克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给他们开创主动探索知识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对教师的结论不能仅停留在记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分析,深入钻研把知识化为己有,使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知识学得死,学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考虑到能对所学概念进行归类吗?对于所学的原理能自己举例吗?对相同、相通、相似的事物能用所学的理论来加以区分、解释与说明吗?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以及能提出新的问题吗?等等,使学生经常想想这类问题就能逐渐养成善于自我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并逐渐由记忆型向创造型转化。另一类是创造型,这些学生是通过思考进行学习,有较强的学习效率意识。创造型学习的学生成绩一般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他们在学习中善于质疑,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寻求多种方案解决问题的习惯,思路比较开阔,对问题钻的较深,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多。但有时存在问题处理不果断,在多种方案面前举棋不定,甚至认死理,爱钻牛角尖的现象。因此对他们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更应着重加强集中思维训练。如对他们的善思、好问、爱向老师质疑问难的情况,教师不能有厌烦情绪,相反应当积极鼓励这种精神,即使对那些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也不能压制他们的探索热情,而要善于引导他们从钻研问题的误区走到正确探索问题的途径中。

二、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技创造发明史上,凡是做出辉煌成就与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也都有着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由此可见,创造力同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可表示为: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好奇心理是创造力的推动力与激发力。学生的学习与兴趣更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对不感兴趣的那一门学科,就

是拚命学也不可能学好;相反对感兴趣的内容学得又快又好。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认识到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自身的影响、启发和诱导,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创造激发兴趣的良好情景。如教学中的实验特别是探索性的实验,其内容充满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做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时,将钠投入乙醇时,学生观察到钠投入的瞬间沉于试管的底部,但很快又浮至了上面。有学生很快就联想到钠与水的反应,并开始讨论原因何在?有的想到了密度问题,有的想到了产生的气体在推动着钠向上浮动,有的则想到了类似鱼漂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加以引导和讨论,不是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吗?在课堂演示实践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创造实践能力。例如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提出只给大家一根铜丝和酒精灯,能否完成实验?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方案,解释原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领略“创新”成功的滋味。

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单凭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和平铺直叙,学生往往无兴趣,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如果将其设计成一个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真正达到了愿学、乐学。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更要着眼于学生的会学和善思。因为实现教育任务最可靠的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使学生的聪明智慧用在创造性学习上。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使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程序时,都要把功夫下在引导思路和学法上。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应该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具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出有梯度、有较高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有深度和较大思维空间的新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梯度的问题,重在让学生都有成就感,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用“对不对”、“是不是”的简单问题提问的旧习惯,避免学生齐答的场面,精心探索提问的内容、方式,要锤炼设问语言和激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要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答案,特别要高度评价有创意的学生,对于答错的学生要引导慢慢思考,自主发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教学程序的安排要以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如分小组讨论,反馈意见后针对性挑选学生进行辨析,同桌相互交流等等。教师的每一个安排都要落到实处,更要关注不爱说话及后排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力争营造团结互助、轻松愉快、全员参与的课堂气氛。另外探究性学习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情景、提供必要的动手操作和思维操作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评价”的思维习惯,在提出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完成研究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各个环节,教师要起到

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何况传授式教学在班级授课体制下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讲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思考,认真研究“为什么讲、讲什么、如何讲、讲多深多浅”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现探究性学习与传授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实现有效教学。

2.多让学生提问题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措施。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有些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学生提不出恰当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耽误讲课的时间。诚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荒唐错误的,但是他们只要提出了问题,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已向理解迈进了一步,况且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的火花,不可能提出的问题都是错误的。所以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应给予鼓励,并积极支持学生多提问题,每一节课都尽量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即使在教学任务较紧的情况下,教师也应给学生腾一方质疑问难的天地,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和锻炼。

3.多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

归纳、综合是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不仅是科学家发明的手段,也是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善于发现、归纳、总结规律,就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并且综合的对象越多,范围越广,见解也就愈普遍、愈深刻。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在新授课学习某些新概念、原理时,最好不要上来就讲,也不要把一切都讲完,而要让学生结合旧知识先去自学,去自我探究和总结规律。化学教科书是经过专家精心编写,广大教师学生使用、修订、再修订的知识宝库。教师应该重视发挥课本功能,要教育学生学会读书。

提倡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书的好习惯,这就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课前预习读书可以在开学前的假期中,也可以在前天晚上或上课前。学生必然要独立思考发现其中要探究的新问题,上课时心中有数,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书更加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新教科书的结构、内容设计、图文更富有新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看彩图、看边图、认真分析运用图表等。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教科书中的讨论、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各部分内容等。

教材中很多概念、原理都可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前提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不仅能检查自己是否真正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把知识真正化为己有,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再如习题课或复习课上,有的教师习惯于上来就讲,然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模仿着练,或者把正确答案完全将出来,让学生记住就行了,把能力要求降低到记忆的层次。而有经验的教师则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钻研,然后再启发、引导和点拨,重点讲解,这种讲解针对性强,多数已是水到渠成了,这不仅克服了教师的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进而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仪征市青山中心学校宣小梅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对,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那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并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表现在思维结果和产物上的新颖性与效用性。其二,创造性思维既要有发散型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型思维上。其三,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必须有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欲望在幼

儿时期就已萌芽。人们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经验,但如果对这种新事

物完全一无所知时,反而引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与

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资料可供了解它时,求知欲就会增加了。

因此,要通过孩子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启发兴趣,依靠各种视听手段给予间

接经验,或者提供资料,说明它与已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促使孩子

求知欲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培养集中型思维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而

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新概念、新原理产生实质性的理解,真切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指导他们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应用一般原理解决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这样,学生

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也能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渐进形成集中型思维能

力。

培养发散型思维的途径是:其一,教师应经常提供一些具有多种答案可

能性的题目,经常让学生做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的提问也应尽量做

到激发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活动。一般说来,提出述理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

更富有成效。述理性问题有“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扩散性问题是:“你想到了哪

些可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其二,排除定势干扰,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定势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引导他们的思维向新的或多

个方向探索。如果学生思维受定势干扰时,可让学生说出他是用什么方法

解决的?为什么?再启发他们尝试用新的方法。如果还是想不出来,教师

可指出定势干扰的情况,让学生有意识地予以克服,从而让学生的思维顺

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直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三,可采用国外心理学

家提出的急骤的联想式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训练法。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

迅速地提出一些观念与想法,不要犹豫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好坏与数量

多少,待到结束后再加以评价。研究表明,这种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三、以课文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运用幻灯投影的形象性,对学生进行

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十分重要。

例如,在讲完《狐假虎威》这一课后,我们提出“有一天,老虎又碰

到了狐狸------”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的情形,让其将

想象的情形画在玻璃片上,然后映示在银幕上,再让他们发挥想象根据自

己的画面讲出故事来。现仅举有代表性的三例,来说明学生确实发挥了丰

富的想象,画出了各异的画面,讲出了生动的故事。学生甲在画面上画了

狐狸捂着肚子,他讲的故事是:狐狸看到老虎以后,就捂着肚子假装生病

了,老虎问它得了什么病,狐狸说:“我得了非典------”狐狸的话还没说

完,老虎已跑的无影无踪了。学生乙画了一棵大树,他讲的故事是:狐狸

看到老虎后,装做对老虎很亲热的样子,老虎说:“你别想再骗我了,这次

我一定要吃了你。”狐狸眼珠一转,对老虎说“老虎大王,我们来比赛,你

能先跑到前面那棵大树下,我就让你吃。”老虎一听,撒腿就向前面跑去。

狐狸悄悄地从后面逃跑了。老虎跑到大树下很高兴,心想:这回狐狸没话

说了吧!它掉头想看看狐狸跑到什么地方了,哪里还有狐狸的影子呦?老

虎气得------这里以课文中的内容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不

仅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画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思维及能力

1、通过细心观察,自由操作来丰富经验

孩子们都想摸摸,动动或摆弄一个东西,也喜欢仔细地观察、操作物

件,想了解它们,这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喜欢玩玩具的儿童,长大以后思

路就比较开阔活跃,遇到问题想出的主意办法也多,富有独创精神。在这

方面加以培养,就是培养创造性的品质。

2、开辟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备齐充足的设备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启发他

们的思想、观点。

在准备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设备时,不要把半成品或破旧物品扔掉,它

们也是有用的。让孩子拆卸这些破旧东西也能有新发现,或者用这些破旧

东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组合的新玩具来。

3、对孩子的探索要有反应

对孩子的探索活动,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这能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家长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是要准备有关的材料如图书、视听教材给予帮

助,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讨论,通过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更促

进好奇心,丰富信息。

4、让孩子尝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时,要让其进行创造活动,尝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

创造活动的价值。例如,让孩子试着发明一些东西,体验创造的快乐;自己

总结出某数学公式,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图画等,要予以肯定,由

此来提高发明创造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意识。

5、让孩子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在指导孩子时要注意使孩子不怕失败,不闹情绪。失败从创造过程来讲,是走向成功的道路。这种失败不是作为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间的失败,它实际是创造的基石。因失败了不要就此结束,而应该指导孩子进一步努

力,使他们尝到最后成功的欢乐。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促进孩子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

创造的内容是独创的、有个性的。创造活动从创造过程的角度看,都

是单独进行的,要训练孩子自己思考。要重视孩子在学习时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观点和活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创性,要使其养成不断改进创

新的态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家长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孩子进行思维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实践中由于经常独立地处理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有可能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欣赏的角度,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你就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股股暖流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

六、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大量事实提供的各种信息中迅速作出抉择,抓住时机,把握方向,作出预测,一步就看到问题的结果或答案。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多数始之于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也经常表现出直觉思维。如猜测题意、应急性回答,提出种种不合常规却含有合理性成分的想法等等。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积极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但是,在鼓励学生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形式来论证和检验自己的直觉思维是否正确。让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七、善待学生的“偏常”行为

作为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今后能有一番大作为,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但是,当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具有创造性萌芽的“偏常”行为时,教师又每每感到无法接受。研究表明,创造性强的学生多数

有以下三个特征:淘气、顽皮和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时逾常规;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持有嬉戏的态度。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喜欢循规蹈矩、从不与教师唱反调,也不提出“怪异”问题的学生。恰恰那些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学生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出现种种叛逆行为。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就因为顽皮,上课时有破坏性而被开除学籍。爱迪生小时侯就由于问了“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被认为是故意捣蛋而被赶出校门。其实在儿童顽皮、淘气甚至荒唐越轨的行动中,就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幼芽。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建议教师要对儿童的“不轨之举”作出分析,善待其中包含有创造性思维成分的“偏常”行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利用语文教学这块有力的阵地,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第五篇: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任何一项艺术都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持,由此可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的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经过自身实践过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能力; 措施

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

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 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目前美术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那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呢?我有几点感受:

一、对创新教育内容的认识

创新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

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2、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的特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

3、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二、对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体会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否顺利地实施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 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任课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场白”,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达到想学、爱学。比如在上一年级《我的新朋友》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创新的主要是内在动机的激发下产生的,由于内在动机是个体评价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匹配程度时形成的,所以在创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探究性有利于形成对某一类事物的好奇——产生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在教小学美术第四册《美丽的鱼》一课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画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同学们也知道了在大海中大鱼吃小鱼的规律。那你信不信竟有小鱼吃大鱼的呢?”许多同学显得怀疑,同学们有的睁大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挺立了身板……现在,你想不想亲眼看看小鱼是怎样吃大鱼的?想,随之我端出一个装着金鱼的鱼缸放在讲台上,又把在塑料袋中几 条两天没有喂食的鱼放到鱼缸中,小鱼凶恶向大鱼冲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围到讲台旁看小小的鱼是怎样吃比它大许多的金鱼的。由于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同学们个个观察的非常仔细。接下来我就发问:“你看到小鱼吃大鱼了吗?”“看到了。”“小鱼为什么能吃大鱼?”有的回答:“一看小鱼长的就很凶”;“小鱼的嘴很大,里面还有小牙齿”;“金鱼游得太慢,也太老实”;“小鱼的背稽和胸稽变成刀一样的硬刺,好像能刺大金鱼”;“小鱼身上的花纹还很好看

呢!”……在同学们回答基本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用彩色纸粘贴出美丽的鱼,在保持鱼的基础上,可以不拘泥真实鱼的原形,大胆进行简化、夸张,让你的小鱼更生动、鲜明。

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得到了认真观察,对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发生了兴趣,想去表现,设计造型新颖,奇特美丽丰富多彩的鱼。克服了以往没有观察不能表现细节、体现特征、马马虎虎的毛病。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如:在上《画太阳》一课时,可以放音乐《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将变得温暖又明亮……”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

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的进行创新性的绘画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氛围密切相关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如:在上《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洗衣液、洁洁灵等材料做吹泡泡的原液,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愉快并不是美育教育的目的,目的是培养其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审美能力等等方面,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美术课堂里就更离不开创新了。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们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地活跃,艺术素质就更高了!

下载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策略论文(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合集)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思维是人的高级的理性的心理要素,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的最高级的部分,是产生创造性学习成果和研究工作成果的主要加工器,在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浅谈在德育中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优秀论文评选材料题目: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科目:德育 单位:湖口中心小学 姓名:卢 桂 兰 电话:***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人拉玛说过:“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没有创造性思维,势必会在竞争中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b5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创造性个性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谈班级管理中创造性个性的培养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

    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因为全人类都创造了美术,成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部分,所以不断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最终五篇)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何墨荣(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 本课学习要点: ● 针对目前美术教学中在培养创新精神方面的困惑 ● 认识美术课......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姓名:田富强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 联系方式:***或*** 电子邮箱:dstfq@sina.com 时间:2012年4月10日 如何加......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策略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学研究也证明动手动脑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性。而剪纸活动更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