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学生请愿中国历史故事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
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气炸了。他竭力反对赔款割地,主张跟金人拖延谈判时间,只等四方援兵一到,就可以反攻。
宋钦宗不耐烦地说:“你只管带兵守城,和谈的事,慢慢再说吧。”
过了十天,各地救援东京的宋军陆续到了城外,共有二十万人。东京守军士气振奋。围城的金兵只有六万。宗望一看形势不妙,赶快把人马后撤,龟缩在堡垒里。
援军大将种师道、姚平仲都支持李纲的抗战主张。种师道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主张长期相持,等敌人粮草接济不上被迫退兵的时候,再找机会反击;但是姚平仲心急,主张派一支人马乘黑夜偷袭金营,活捉宗望。这个偷袭计谋偏偏又被泄露了出去,金军得到情报,事先作了准备。姚平仲偷袭没成功,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
这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就幸灾乐祸,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了大祸。宋钦宗听信投降派的话,惊慌失措,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种师道撤职。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东京全城骚动,军民个个气愤。特别是太学里的学生,群情激昂。太学生陈东,是个爱国热情很高的年轻人。东京被金人围攻以后,他曾经带领太学生三次上书宋钦宗,要求钦宗处斩蔡京、童贯、朱勔等六名国贼,震动朝廷内外,逼得宋钦宗不得不把六贼惩办。陈东和李纲素不相识,但是李纲的坚决抗战的行动使他们十分钦佩。
这一天,陈东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他们在请愿书中恳切地说:“罢免李纲的命令一下,全城军民痛哭流涕,都说这样下去早晚要当亡国奴。这不是正中敌人的计吗?”
东京城的军民听说太学生请愿,不约而同地来到宣德门前,一下子就聚集了几万人。这时候,李邦彦正好从宫里退朝出来,群众一见到奸贼,眼都红了,指着李邦彦的鼻子痛骂,有的还从地上捡起瓦片、石头,向李邦彦劈头盖脑地扔去,吓得李邦彦抱头缩颈,赶快逃进宫去。
宋钦宗在宫里听见群众闹了起来,吓得要命,连忙派个官员传旨,说:“李纲用兵失败,朝廷不得已把他罢职;等金兵一退,马上让他复职。”
群众哪儿肯答应,大伙儿愤怒地冲进朝堂,拼命敲打那里的“登闻鼓”(有急事上奏时候敲的鼓),把鼓面也打破了。抗议的呼声震天撼地。
开封府知府赶来,威胁太学生说:“你们怎么能够胁迫皇上呢?”
太学生高声回答说:“我们用忠义胁迫皇上,总比奸臣胁迫皇上卖国好吧。”一面说,一面又要把那知府揪住,吓得那知府灰溜溜地逃走。
禁卫军将领一看事情闹大了没法收拾,进宫劝宋钦宗答应大家的要求。宋钦宗没法,只好派人召李纲进宫,并且当众派人宣布,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群众还不放心,这时候,种师道正乘车赶了来。大家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种老将军,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才陆续散去。
太学生的请愿终于得到胜利。李纲复职后,重新整顿队伍,下令凡是能够英勇杀敌的一律受重赏。宋军阵容整齐,士气高涨。宗望看到这种情况,也有点害怕,不等宋朝交足赔款,就匆忙撤退。
第二篇:趣味中国历史故事
趣味中国历史故事
娃娃皇帝
中国的封建社会,帝王的“宝座”是世袭的,因此,出现了许多乳臭未 干的娃娃皇帝。据统计,仅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20多人。
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刘弗陵。他10岁时继承皇位。
最后一个娃娃皇帝是末代皇帝溥仪,他继位时是3岁(1908年)。
最小的娃娃皇帝是东汉的殇帝刘隆。他出生100天就当了皇帝。
2岁时当皇帝的有两人:东汉冲帝刘炳和东晋穆帝司马聃(dān)。
3岁当皇帝的是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5岁当皇帝的有东晋成帝司马衍、北魏孝文帝元宏和南宋的恭帝赵显。
6岁当皇帝的有清朝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和清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 淳。
7岁当皇帝的有后周恭帝柴宗训和元朝宁宗。
8岁当皇帝的有东汉质帝、三国吴废帝、北齐的幼主、北周的静帝、南 宋的广王赵昺。
9岁当皇帝的有西汉平帝、东魏的孝静帝、南宋的端宗和明朝的英宗。
10岁当皇帝的有东汉的和帝、三国魏废帝、南朝宋的后废帝和南朝宋顺帝、北宋的哲宗。
白居易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白居易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除了天分好、遗传好,更在于他的勤奋,在于他后天孜孜纥纥地学习,即他自己所说的“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意思是白天作赋,晚上写字,还不时作诗,整天不间断地学习,后来舌头长疮,手肘都磨出了厚茧。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李嘉诚夜读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小小的藏书阁,线装古籍层层叠叠排放在书架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
李嘉诚堂兄李嘉智回忆道:“嘉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
他的另一位堂兄,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李嘉来感叹道:“嘉诚要小我十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自觉,我看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
趣味地理故事 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 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 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第三篇:贞观之治中国历史故事
唐王朝的建立是为了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唐初的统治者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太宗在位期间,一直很注重民生,将经济发展作为执政的中心,积极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在政治上,唐太宗能够知人善任,首先为自己组建了一个高效能的领导班子,营造出了一个清明的政治氛围。他一生从谏如流,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据记载,光是魏征,就二百多次直谏他的过失。对此,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愈发谦虚,从谏如流,而且将魏征视为明得失的一面镜子。为了巩固统治,他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而且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培养人才,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唐太宗深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一上台就颁布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业发展。而且他早年目睹隋炀帝的穷奢极欲,底层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与奴役,决心爱惜民力,从不肯轻易征发徭役。即便是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都始终不肯耗费民力去修筑新宫。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为他赢得了上下的一致爱戴与拥护,所以,贞观一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上下一心,经济发展形势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唐太宗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与此同时,他又十分注重法治,即便是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他也坚持维护法律的公正,以身作则推行法治。他曾经对臣下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在贞观一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严格,但量刑的时候又非常慎重,因为唐太宗秉性仁厚,一直对执法的官员说:“人死不能复生,执法务必宽大。”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贞观年间的法制情况很好,作奸犯科的事情大大减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629),全国判死刑的人犯仅有二十九人,几乎到了不依赖刑罚的程度。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唐朝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而长安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贩和求学者。唐王朝又是一个开放的国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使节,遣唐使,在目睹了唐王朝的盛世之后,将唐朝高度发展的文化和技术带向了世界各地,为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历史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它不仅是唐王朝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璀璨辉煌的一段记忆。
第四篇: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中国历史故事》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如:晏子相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今年寒假,我再一次翻阅了《中国历史故事》。每一次读来,都仿佛是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的历史画卷,收获很大。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都在震撼着我,也教育着我。孔甲吃龙肉、烽烟戏诸侯、姜太公钓鱼、周文王演《易》、张赛通西域,大意失荆州。这其中有帝王、有将相、有农民、有领袖、有刺客,还有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等等。
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开始,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古人的世界,看见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失败的英雄项羽、农民领袖陈涉、勇敢的刺客荆轲,以及卓越的军事家孙膑、统一六国的帝王秦始皇。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我感动,让我思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令我很是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是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读《中国历史故事》我发现,凡是能推动历史前进的人身上,都有五大品质:善良、勤奋、智慧、勇敢和坚韧。就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才使他们完成伟业,并使自己名垂史册。
他们的故事也鼓舞和激励着我从此要发奋学习,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篇:《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林汉达老先生写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厚厚的,可好看啦!我都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里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还有三国故事。我最喜欢战国时期里统一中原的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兵马强壮,粮草充足,百折不屈,守信用,最主要的还是秦国的大王、大臣爱护全国百姓。
我觉得,各国之间不应该老打仗,要不然士兵们很惨,死的死,伤的伤,谁都没有好下场。各国之间可以用说客,说服其他的国家,只拿兵力吓唬一下敌人。
各国百姓快乐,就说明大王好,大王好,大臣就很忠心,大臣忠心了,就能帮大王做一番大事业,就说明这是一个强国。
我觉得全国人民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克服困难,打败敌国,一统天下。秦统一天下之后,不应该让百姓筑长城,应该安抚百姓,整顿民心,鼓励百姓种粮,要不然会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哦!
只要全国万众团结一心,统一天下就很容易啊!
山东省博兴县纯梁第四十六中学小学部三年级:郭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