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年回家的旅途杂文随笔
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没有寒风凛冽,简单收拾一下便背上双肩包来到了公交车站,在公交车启动的那一刻开始,就正式踏上了返程的旅途。下了公交车换到地铁,由于正是过年返程高峰,车厢里大家都拖着拉杆箱,且目的地几乎是同一个火车站。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地铁,直达火车站。此时的火车站,人来人往,手提大包小包。检票入口排着队有序进入,安保措施更是与往常不同。
顺利取票进站后,便在候车区域椅子坐下。习惯性的掏出手机看看新闻,刷刷微博,看看时间。车站广播不停的在播报到站列车车次和准备检票上车车次。一波又一波的旅客在武警和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候车站,广播声,电视广告声,吆喝声……各种声音参杂在其中。
当车站广播提示手中车次开始检票时,同一车次的人们便开始走动起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逐个通过人工检票口,抵达站台对应车次火车。或许是大家回家心切,一到站台便是小跑着去对应车,列车员早已在车厢门口等候。
一进入车厢,绿皮火车那个熟悉的味道便迎面扑来。找到票面座位,便站在那里。不是不能坐下,只是其他人还在放置行李物品。待一切妥当,方各自落座,火车两边都挤满了没有买到坐票的人和喜欢抽烟的烟民。
在火车上坐着熬一宿,是痛苦的,更不用说站着了。在火车行进的过程中,总能闻到泡面的味道,或麻辣味,或酸菜味。时不时还有餐车和买零食的经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绿皮火车上特有的销售员。不分晚上与凌晨,他们总在一个个的车厢里推销着他们的神奇产品。
半醒半睡的状态下,火车在继续前行。偶尔看看窗外零星的灯火,偶尔听听手机里的轻音乐。旁边嬉闹的小孩子早已在妈妈的怀里睡下。而他妈妈的一只手枕在孩子的头,一直没有换过。只是偶尔伸展一下弯曲的腿。还时不时用另一只手轻拍着孩子,或捋一下孩子身上盖着的衣服。
从黑夜熬到了天亮,迎着清晨的阳光,拖着疲惫的身体下了车。经过一夜的火车,头发早已乱的不成样子。随手弄了几下便打车往家走。约半个小时,车就到了家门口。打开车门,母亲已站在了门口,抬头一声“妈”,终于到家啦……
第二篇:回家杂文随笔
有人说:“家是砖瓦碓砌的房子”,也有人说:“家是父母构架下的温度”,而我说:“家就是家,它能挡风,能遮雨,能避雷,能暖身,能阻隔世间嘈杂,能安居乐享天伦……
“妈在家就在”。三年前九十一岁的妈妈走了,去了我找不到的地方,去了她该去的地方,去了我不再像小时候找不到妈妈就哭的地方,于是,我也只好坚强的对妈妈说:“妈,您辛苦了,也该去休息了!”
可妈走了,我却丢了一件“牵挂”找不到了,也想不起哪里还有路还有“妈妈”照样等我回家?常念叨“妈在家就在”,而妈不在,家在哪?回家的路在哪?我的泪潜流而下。这两年我确实很少再回家了,不是姐姐哥哥对我不好,是我回去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家的那份温馨。
家,在我记忆里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是饿了就可以翻厢倒柜的地方,是下雨了可以躲避的地方,是衣脏了脱下一扔不管的地方,是爸妈打骂再“狠”也不跑的地方,是别人打我、追我不敢跨越的地方;也是离开久了就想,离开远了就牵挂的地方。
也许是我长大了,年高了,该有自己另立的炉灶,另立家门的原因;那个“妈在家就在”的家随着妈妈的离去,和时间的推移也就不再想起,回家的念想也就只好淡漠。其实我还是怀念有妈的家,怀念有妈吃不愁、穿不愁,天塌下来有人顶的无忧无虑。
回家,孩子的习好,游子的奢望。2017年春浓之际,我受邀加入“古县渡文协”,一股来自家乡的暖风顿然在召唤我“回家”,这样的方式“回家”,于心于情都是那么炽热,是有妈的孩子所感受不到的真灼,眼睛湿了,鼻子也自然酸了。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然熟。”是哦,我也有这种体会,原来想家是有依靠、依赖做主子,有空就回家,有空就去享受做小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宠儿习惯,现在父母走了,我们也该熟透了,也自然熟了,该接过主子的担子,立家为主了。
这个世界的无奈之处在于:“你可拥有无数的亲人,却难得有一个契合心灵像妈妈一样关爱自己的人。你可能拥有很多的温馨,却很难拥有一个有爸爸妈妈在,真正属于自己家的那份温馨。”这句话不知该不该给我画上本文的一个句号,让我痴心享受家的快乐!回家的满足!
第三篇:回家偶感杂文随笔
在上海和孩子们包玩元宵,便马不停蹄回宜和家人吃团圆饭。
还好车程不过三小时,一路阡陌纵横,日暮西山飞鸟归巢的田园风光,临近黄昏,终于赶上了聚餐。
难得周末可以回来住个两晚,约好今日依旧去丁蜀紫砂村,淘几把壶。
作为宜兴人,对于紫砂有种特别的情感,也许这是家乡独一无二的泥土,因为匠人的心血和手工,凝制成各种各样造型独特,设计别致的茶壶,可以随身携带,还管天涯海角,泡上一壶他乡的茶和水,却依然可以吃出故乡的味道,所以每次淘壶,于我,都是欢欣雀跃的事。
一早出发,临行前母亲看我早饭因为烫口还没喝完,赶着等电梯的间隙,都要递过来给我,哪怕没喝完,喝一口,她也是放心的,好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您老面前,纵使将来我已白发苍苍,依然是您的儿,您的肝,您的心头肉[偷笑]
外地人到了宜兴,都被满大街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紫砂给晃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就像我们去别处,买什么特色纪念品,一样的体验。可作为本地人,自然知道哪家好,哪家才是正宗的老泥紫砂。就算是同一家店,家乡话和外乡话,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太好理解,哪都一样。
对于紫砂壶这样的工艺品来说,各人爱好不一样,有人喜欢名家,有人喜欢造型,我自然是看眼缘了,成千上百形态各异的壶,总有那么几个,一眼就对上了,好比一见钟情的对眼,爱就爱了吧,收就收了吧,其中巡回徘徊,挑三拣四的感觉,别提有多爽快和欢乐了。
老板自是眉开眼笑,临了拿出一个大桶,装满了各种喝茶杯,送了几十个给我,连边角料做成的各色栩栩如生的花生、栗子、荸荠之类的小品,也是一抓一把给小妞赏玩。
咱们宜兴人,就是对眼的,就没话说的豪爽[偷笑]
途径蜀山古南街。这可是我们当地赫赫有名的紫砂大师起源地。一条呈扁担长房列两排,依山傍水的古街,可是满街都是如今工艺大师的故居。那会的匠人们都是你带我,我带你,互相切磋,彼此交流,方能让紫砂艺术的制作工艺达到极致,一批批一代代的工艺大师从这里起步,发展,并将这门独特的艺术发扬光大到世界各地。
而这条老街,清净寂寥,青石板路曲折蜿蜒到从前船来船往的蠡河。大师们都已离去,剩下的老屋和老宅,却记录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当然,还有几家改造成了小型的博物馆和茶艺馆,因游人不多,也不为外人所知,这条老街可以说还是难得的,保留着从前的安宁。
炊烟起,荡起青烟缭绕,河面渐起薄雾,弥漫轻散开来,由远及近。中午时分,就在回程路上寻一家农家菜吧。
如今市区周边的农家乐发展的也如火如荼的。这次去的那家隐匿在竹林深处,周边也是大大小小的农民房改建的农家菜。
这家叫做仙居八大碗,在小山坳里,是一家四川人租下了当地农民的房子,收银点菜的是大女儿,大女婿负责冷盘和酒水;小女儿和老爹负责端菜,小女婿和小儿子则是大厨,老奶奶呢,自是担起了照顾第三代并且得空招呼下客人的差事。
来吃的也是一家家的,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竟然感受到了满满的温馨,这个说:680?给你700,不要找了;那个说:刚才客人点菜,你快点切,别闲着!我没闲着,刚忙着呢!那位被说的不甘心刚要发火,看见老婆一个眼神,马上收掉想说的话,乖乖忙去了。
带娃的老太收完帐背着娃去外面晒太阳,唠嗑是个白胡子老爷爷,一问原来是房东的老爸,房东我们见过,七十几了,那老爹呢?我今年96咯,老人乐呵呵的,笑着,大太阳底下,露出一口白牙,大爷,你牙口这么好,一百岁没问题!我们和老人说着,他笑得更开朗了。
回来的收获就是如此之大,喝着家乡水,吃着家乡菜,说着家乡话,远归的游子满满的欢乐都要溢出来似的,虽然明早依然就要离开,可这短暂休憩的时光,留在记忆中的,是最美的那一刻。
第四篇:一个人过年杂文随笔
一个人过年,是我必须也是必然的选择吧。
已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可似整天无所事事的我,一年又一年的:回我父母家,稍稍帮一下,吃现成饭;回另一半父母家,不用插手帮忙,更是现成饭。我们跟着父母走,两个小孩跟着我们走。如此一混,就是过了前半生。
17年,十月份出来深圳,与父母招呼好: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在他们的默认下,也省了我的赶车之苦。曾经的一次次辗转着,累着,抱着名导着另一半的同时,有见父母的片刻欣喜。但这一次已决定,就算每天看到一个个拖箱带包的游子回乡过年,而我心静如水。
因我不回家,坚持到最后,腊月二十九下午才放假。半天时间,一晃就是大年三十。置年货,省了,只买了一点瓜子,糖,不喜欢吃,省了;花生枣子核桃,都是平时都备有的。还似往常,买点菜,保证正常三餐即好。破例的犒劳自己一下,买了一个猪肚子回出租屋,做年夜饭。可是,当煮洗时,看到里面的深颜色,有点为猪难过了。它吃的垃圾也不少,可只有一个菜,硬着头皮炒了一半,幸好有萝卜辣椒一起炒,还是蔬菜吃的心安。
早睡早起是习惯,为了不被手机打扰,十点多睡关机了。什么守年夜也没习惯,就是平常的日子。过年,必竟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最重视的一个民族节日,这座城市安静了很多,晚上也安静下来了。所住的小区,在周围转悠一圈,只有岗位亭有人和重点路口有值班的。公交车一如往常的来回着,还有路灯照明着,分享单车愈显得多了……
初一,吃饱喝足一个人出门去公园走走。锻炼的照常进行着,只是多了一些笑脸,“新年好”我先问侯每一个遇见,也收获着他人的反馈。偶还收拾更多,有的还举一下手。环境的优雅,离不开我们的每一位。
清洁环境,有我们的环卫工人们执行着每一天每一寸土地。
文明城市,美好生活,其实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一些微笑,主动一点,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温馨。
在此,也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五篇:过年杂文随笔
什么是过年?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一年一年春花又落去,岁月没有停止轮回的脚步,四季在时间的手心里打转。
曾经过年感觉有些快乐和温馨,而经过这么些年的岁月后,再经过年却感无味和些许落寞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任人生沧桑洗礼着自己的魂魄,任各种体会洗涤过思海之波,此刻才明白,肉身上的痛苦,永远无法抵过精神上的炼狱之寒漠。难怪这就是佛理中所说的修心修性修智!
世界偌大,眼睛看到的永远是那么的狹隘,而精神上的未知领域却可以无限的延伸阔展!当你静坐在某个地方的时候,亦可以去感觉思绪的变化万千,可以去感触你不曾亲见的所有!对或错,虚或实,却只能在现实的世界中才能去肯定,所以也不敢轻易确定,妄加评说!
人也许到了一定的精神层次,想法和思维就会开始悄然改变,看曾经看不懂的,想曾经想不透的,悟曾经所不能的事物!我心深处依然担忧的还是别人的不理解,在与时俱进的现代,什么新生事物都会不断出现,而我国大部分人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固守的状态,他们不懂的换个角度看世界。任何不好东西的出现,也不是一味的弊端,也有利的那一种现象出现,当然会极少,却不能代表就没有!所以,有时我亦会在人们的眼光中选择沉醉,好坏任由评说,从古至今,不也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吗?那块碑在千年的风雨中,默默的诉说着同样的含义吧!
离年越近,却越感觉孤独,我周围的世界在悄然改变,而我也在悄然改变!是或不是,我依然在这里;在或不在,我依然在等待!说不清的情绪,道不明的思绪,总会时不时的纠结我的内心深处。有时,我真的很无奈和迷惑着,回首过往,有些会模糊了我所有的映像,朦朦胧胧里似近犹远。如果注定忧伤那么长,那也只能任岁月流长!
未来究竟是怎么样子的?我一直在猜想着它的模样,特别是对我的将来,我非常非常的迷惑,一直想拨开那层层迷雾!我也一直提醒着自己,不沉沦不堕落不放弃自己!但是现实的周围,有我很多无法抵抗的情绪,爱情、友情、亲情……很多东西在我经历过后的一瞬间,就仿佛离我很远很远了似的。我的个性开朗,也很合群,并不属于沉闷型,可是现在的一切却不得不让我孤单前行。有时我真的找不到方向去遗忘忧伤,我做不到像某些人那么的快乐,只是顾玩着手机游戏,不停的不停的手忙脚乱的快乐着。
看着街上热闹的人流,为了年货而忙碌的人们,而我只愿看着高天上的那一朵白云,白的纯净,走得悠闲!年关将近,又荒废了一年的时光,我无法开心亦无法释怀!
又是独坐,又是独思,真的很想找个人陪着,一个懂我的人,能用爱和宽容,带着理解和智慧,牵着我的手教导我如何前行,告诉我很多我不懂的知识,像老师像朋友像知音,更是人生中最挚爱的另一半!
平定下心境,细细回想下过往,将若既若离的思绪重新组合下,细节决定成败,虚虚实实里采集最真的那抹阳光!只是有时失落的感觉让我在生活中不敢多想,未知未来!
谢谢一切让我走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此刻能静坐此时也就够了,没有过多的奢望和祈求,随缘前行吧!虽然受够了那种孤独的感觉,但是也唯有随波逐流!曾经那么多的苦都走过了,在痛一回又何妨?曾经那么多的路都行过了,在行一段又怎样?但愿从今开始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