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程第一人才第二美文摘抄
我一个朋友在麦当劳工作过,他一天到晚讲麦当劳的成功经验: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流程。所谓“三流的员工”,就是不要求员工素质太高,高中毕业就可以了。什么叫“一流的流程”?做任何事情都讲流程。比如打扫厕所,有手册规定操作流程分几步;选店址,有操作流程一二三四怎么做。我说:“你怎么做汉堡?”他说:“做饭更得讲流程。中餐不行,你看粤菜淮扬菜的厨师,个个相当于博士生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要求那么高的学历,也不要求那么高的本事?我有流程。汉堡怎么做?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饼,1/8盎司芝士酱,1/3盎司番茄酱。”“打住,1/8盎司,1/3盎司,这个没有办法量化了吧?”“我早就想到你会这么问,我们有一个枪,一下1/8盎司,一下1/3盎司。然后三片酸黄瓜、三片鲜黄瓜、二十粒洋葱碎……走,用包装纸一包,全世界一个味。”
有了这样的流程,高中文化程度的员工足够用了,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一流人才。你再看我们中餐馆,能否经营好全凭大师傅的做饭水准,而培养一个中餐的大师傅特别难,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是熬不到掌勺大师傅的。为什么?因为没有量化,没有流程!我有一个朋友是德国人,他说最恐怖的就是听中国大师傅说话——盐少许,味精适量;更痛苦的是——油七成热,炸八成熟。他把头都快想破了也想不出来。因为不讲究流程,不讲究量化,所以中餐难以复制,难以复制就必然导致难有稳定的质量,同时没有复制也就没有规模。
1770年,英国人霍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大陆,于是英国人掀起了开发澳洲的热潮。人手不够怎么办?把囚犯拉到澳大利亚去。但是英国政府没有这么多船,就征收了民间的船,运得多、拉得多,给钱就多。于是船主为了多挣钱就拼命装囚犯,粮食不带够,水不带够,药品不带够,航行时间两到三个月,一路颠簸,囚犯大批量死亡。最惨的时候,一船囚犯死亡率高达33%。
这个事传到英国,人们声讨这种行为。怎么办?改!怎么改?他们个个是魔鬼,你把他们全部杀掉,谁来干活呢?你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代表魔鬼的利益。唯一的办法是流程,通过制度改造流程。下船之前不给钱,下船按活着的人头发票子。
流程一改,魔鬼变天使了。所有的船主都算账,最好一个都不死,每死一个都是净亏损。粮食带够,水带够,药品带够。
这些船主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他们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市场经济中的人叫经济人。经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好的经济结构,魔鬼变天使;坏的结构,天使变魔鬼。
第二篇:猪八戒是人才美文摘抄
一提猪八戒,大多数人脑子里会出现一个好吃懒做、整日色迷迷且丑陋不堪的形象,要把他和人才联系在一起,不少人会大摇其头,但是,观音菩萨愣是在上八洞、下八洞数以万计的神仙中选中八戒,让他担任西天取经的要员,的确是慧眼识珠。
像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一般埋没不了——不管你还是不,人家的本领在那明摆着:上天入地,降妖除魔,几乎无人能敌,任何人也无法否认或视而不见,但像八戒这样的,本领不是特别出众,浑身的毛病却不少,现实生活中很难被发现并重用。
但是,据说一家网站搞了个调查,在唐僧的取经小组里,最受女网民青睐的,既不是坐怀不乱的唐三藏,也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不是老实忠厚的沙和尚,而正是这个好吃懒做色迷迷的猪八戒!像孙悟空和唐僧这样缺少七情六欲的非常罕见,沙僧又过于木讷、憨厚,八戒就显得颇有人情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八戒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的一员,比较有亲和力。
在对待八戒的问题上,观音菩萨确实高人一筹。按说,像这样有过严重问题、还爱打小报告、动不动就嚷着要散伙的有前科的人,就是应聘一般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被录取。何况是西天取经这样上天和凡界都非常重视的大事?
但观音菩萨却慧眼独具,没有把八戒一棍子打死:在犯问题之前,八戒是天蓬元帅,功夫自然不同凡响,水里的功夫甚至比大师兄孙悟空还要高明。尽管爱占小便宜,但其真正工作起来也不含糊。像井下背死人等粗活、累活、脏活这些孙悟空这样的精英不愿干、不屑干的,都是人家八戒的;再说,八戒心胸比较宽广,虽然屡遭孙悟空戏弄,但仍然和悟空保持着良好的同志加的和。在到西天取经紧张艰辛、充满危险的遥远路途中,既需要艺高胆大的孙悟空,也需要八戒这样乐天达观、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的帮手。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才标准问题,古人云:“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者得天下。”这首要的一条,就是人才标准的确定。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或者唯文凭论,甭管什么单位,也不论什么岗位,恨不得所有人都要求本科以上文凭,即便你有通天本领,如果没有那个小本本,你也休想进去;或者一叶障目,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个子矮了不行,长得丑了免谈,弄得人才无所适从,只好牺牲个性,把主要精力用来讨和同事的。然而,没有了个性,也就丧失了创造力。
观音菩萨深谙“红花还得绿叶配”的道理。一个单位里,既要有运筹帷幄的决策精英,也要有踏实肯干的维修技工。所以,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就没有一味要求本领都像悟空那么大的,人品都像三藏那样无可挑剔的。要是那样,一是这个小组很难组成,二是即使勉强组成,还不够这些人内耗的——本领不相上下,凭啥你是大师兄俺排在你后面?凭啥我挑着担你牵着马而不是你挑着担你也牵着马?
这说明,发现和使用人才,需要慧眼。应该说八戒最后能修得正果,是观音菩萨不计前嫌的大胆使用和同志们的批评监督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八戒说不定还在高老庄当他的妖怪,扰乱社会治安呢。
第三篇:不被第一束缚美文摘抄
还记得刚进入高中时,我每天都处在排山倒海般的信息轰炸中,虽有奋力上进的念头,却不知该怎样迎接高中学业的挑战,不知道为了什么目标去努力。这种水土不服般的不适感和落差感一度让我感到压抑。那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陷入了从未有过的低谷。
幸运的是,我在文学与历史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我摆脱了刚入学时的困惑与不安,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喜悦。从那时候开始,我坚定了在高二分科时选择文科的念头。
然而,在知晓我的这一念头后,爸妈和老师便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劝诫我,试图让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理科的学习中去。每次考试后,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向我宣传读理科的好处。最终,在这种双重压力下,我以“选文理科的事情等到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以后再说”以及“偏向学理科”这样的理由暂时蒙混过关。
为了给自己学文科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又不会因为理科成绩下降,导致爸妈和老师对我不厌其烦地劝导,我想方设法保持文理科成绩的平衡。那段时间,我在学好理科的同时,又暗暗下工夫,投入到文科的学习中去。
在长达一年的努力之后,我的理科成绩终于挤进了年级前十名,文科成绩则考到了年级第一名。
分科时的情景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当时爸妈和我口头达成了“先去文科班试试看,如果后悔了就转到理科班”的协议。不过,去了文科班后,我没有丝毫后悔的念头。后来,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我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文科班。
在文理分科前,我曾对一个朋友说:“如果我去学文科,那么,我就一定要把文科学到极致。”这是我在文科班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后来执著于“第一”的主要原因。为了证明我选择文科不是一意孤行和一时冲动,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求胜心理慢慢地从追求优秀变成了追求“第一”。
然而,这种完全来自内心的压力一度让我感到吃力。我努力地学习,只为在每次考试中稳夺“第一”,只为造就一个永不失败的奇迹。那段时间,我过得很辛苦,满脑子只有“第一”两个字。窗外阳光明媚,我却如夏天的闷雷,躁动不安。因此,高三的我经历了一个低谷期,在平常的考試中,很多次与“第一”无缘。那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呕心沥血地想要成为“第一”,可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跌倒。
由于这种求胜心态严重影响到了我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爸妈开始积极地为我寻找解决的办法。爸爸常年任教高三,因此常常通过讲解过去学生的事例来给我提供解决的办法。他告诉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争做“第一”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是不能被“第一”束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没有得到第一名时,应该积极地寻找原因,这样才能进步。
听了爸爸的话后,我想了很多。我告诉自己,并不是拿不到“第一”就是失败,也不是拿到了“第一”就是成功,真正的强大是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安宁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从那以后,我调整了心态,以尽量减少失误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少了“第一”的束缚,我变得轻松自在,不再为成绩烦恼。我发现,在调整好心态后,我又成为了第一名。
第四篇:优秀第一,成功第二美文
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做优秀的副产品。现在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不是第一目标,几乎是唯一目标,根本不把优秀当回事。可是,我敢断定,没有优秀,所谓的成功一定是渺小的,非常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成功。
我说的优秀,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智、情、德全面发展,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样你就是一个在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同时你也就有了享受人生主要的、高级的、幸福的能力。
为什么要把优秀放在第一位,把成功放在第二位呢?
首先,优秀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成功却不然。我们说的成功,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承认的程度有多高,最后无非落实为名利二字,外在的成功是用名利来衡量的。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的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一个人把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当做人生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我觉得特别傻,而且很痛苦,也许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荀子说得好:“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你自己能支配的事情你要好好努力,由老天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瞎想了。尽你所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把你身上的人性禀赋发展得好一些,这是你能够做主的,你把功夫下在这里就行了。至于优秀了怎么样,有没有机会让你的优秀得到展现,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最多适当留心就可以了。这样来定位,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好。你的力气花在了优秀上,这个力气是不会白花的。你把外在的成功看做副产品,在那上面没花多少力气,那么,这些名啊利啊,如果你得到了,当然很好,对于你是意外的收获,你比那些孜孜以求才得到的人快乐多了。如果没有得到呢,也没什么,反正你在那上面没花力气,种瓜得瓜,不种就没得,很公平嘛。
其次,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而在社会的意义上并不成功,我认为你的人生仍然是充满意义的,在人性完善、自我实现的意义上你是成功的。在历史上,有相当一些优秀的人,比如有些创作了伟大作品的艺术家、作家,生前很不成功,他们的名声是死后才到来的。他们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的一生,和那些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谁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成功?历史已经做出了结论,我们每个人凭良知也可以做出结论。一个不求优秀的人,一个心智平庸的人,如果他又把外在的成功看得很重,就只能是靠庸俗的手段,工于心计,巴结奉承。最后,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当个小官呀,发点小财呀,在素质类似的一伙人中比较吃得开呀,在那里沾沾自喜,可是你站在上面俯看他一眼,他真是个可怜虫,他的人生毫无价值,他的人生是失败的。
最后,我相信,在开放社会里,一个优秀的人迟早有机会获得成功的,而且一旦得到,就是真正的成功,是社会承认、自己内心也认可的成功,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统一。当然,开放社会是一个前提,在封闭社会里就不行。比如改革开放前,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单位里,命运由长官意志决定,上司不喜欢你,你再优秀也白搭,怀才不遇、抱恨终身的人多了去了。不光是单位,整个国家是封闭的,关起门来搞政治运动,枪打出头鸟,优汰劣胜,优秀者遭扼杀。今天这个时代仍有种种毛病,但是和以前比,毕竟开放得多了,优秀者获得成功的机会多得多了,这一点无人能够否认吧。
第五篇:美文摘抄
它的歌声就象朋友的倾诉,丝丝快乐荡漾在其中。
沐着习习秋风放飞梦想;望着丝丝秋雨微笑如歌;嗅着淡淡菊香醉如梦乡。转眼,秋又快过了,心里不免有些不舍,但秋不能永驻,终是要走的。就这样,秋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轻轻漫步于四季,徘徊其中,但明年秋又会轻轻走来,我期待着那一天!
月光
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画卷啊!跳动的旋律演绎着生命的悲欢和离合。人生苦短,又怎么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
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诣,而月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让黑夜不再可怕,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
人不也如此吗?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吗?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会感到一丝温暖,这就是月的内涵。
夜,已静寂了。月亮静静洒下余光,竭力驱走黑暗,为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与关爱!
又到草黄时节。遍野的绿色斑驳着消失,只有那干枯的浅黄渐次布满了人的视线,是生命终结时最柔韧的余唱.喜欢看落叶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红的叶片,黄的草茎,很鲜明的美丽,看着它们,会想起夕阳一轮西下,缓缓下坠时那种有些凄凉的辉煌,会想起石阶上风烛残年的白发老人携手而行,从容安然的那一抹温馨,那一些些的感动。
寒冬的第一场风雪后,它们会在地面消失,重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安息。等待,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一声春风轻柔的呼唤,就会将它们的子孙全部叫醒。喜欢看草绿江南岸的亮丽,萧索的冬季在它们的浅笑声中逃遁,是怎样柔嫩的一茎茎新绿哦,在石缝里,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们的细腰,在乍暖还寒的冷风凄雨里,一寸寸地成长,一点点把堤坡,大地湮染,蓝天轻风下编织出让人振奋的春衣。
喜欢看盛夏里的草长莺飞,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里也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小草亲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柔韧的小草,你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无数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们是平凡的草民,却也可以描绘春天,为大地梳妆,弱小的生命联合起来,还可以改变环境,创造世界。月光如水,思念如诗
宁静的夜晚,圆月冷清而幽静地悬挂在黑色的夜幕上,泛着如水的白光。有轻纱般的雾缠绕着,多了几许朦胧和忧郁。这样的暗夜,仿佛是一张无法穿透的网,月色上来,敲打九月的窗,落地成霜。
月色,清亮,透着淡淡的安静;音乐,很美,释放着浅浅的浪漫。心情,朦胧,缠着深深的沉醉。
我以微笑的姿态,静静地想你,透着寂寞的无奈。而你呢?是否也在想我?无论怎样,日子总是柔软、温润的滑过,那一树淡绿色的树叶已经落下,盛开的日子竟是这样短暂。
流去的岁月,随着月光淡淡走远。院子里弥漫着中药厂一丝药味,隐约缠绕,似祭奠什么。心朦胧地在寻找一种曾经永恒的存在。恍惚中,又悠然消失。
举头望月,低头静思,乘着月色,搭乘文字的桥,在一个人的心灵家园祭奠这些枯瘦的想念。早明白你是天空里一只飞掠过我窗前的白鸟,只是短暂的停留。终将离去。月色是你撩人的翅膀,飞向亘古的永恒。
月满西楼,无人懂愁绪,良人何在?闲愁千缕,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月光象你的温柔,从我心头流过,流过的还有无数我们牵手的往事,往事离别的太久,久远成忧伤的歌。
明月依旧。起伏的,是今夜思绪,婉转的,是月色依稀。我躲在角落里,静静的想着你,念着玫瑰梦的词句。细数满书词意,句句叩开心菲,暗哑的秀眉怎关得住满园春色。夜空中,无人觉察到我心碎的虚空,无人听懂我缜密的心语。
长空明月珠有泪,万里无言寄相思。我披着月色的纱衣,飘散一袭长发,象一个月的精灵,游走在时光的河岸,在梦的世界中寻寻觅觅寻寻。
月色,水一样凉,清,澈;思念,诗一样软,香,美。在时光的流转中,我丰盈着我,为我的生命着色,让我彻悟:生活,原本是一场生生死死的爱恋,是一台寂寂散去的大戏,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离歌!沧海桑田的誓言,总会虚无飘渺散去,岁月的厚重,永远也阻挡不了时光的轻盈。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如同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虽然冬季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是那份秋日的情怀却停留在我的心头无法抹去。
秋,是美丽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那悠悠的闲云,蔚蓝的天空,丰富的果实,构成了她那沉静、淡泊、成熟而又独特的秋之美。
秋,你没再在淡薄。从那一尘不染的长空,到那又有“闲逛”的白云都蕴含着秋天那独有的平淡与和谐。
秋,最动人的还是她那如画般的黄昏。夕阳西下,火红的阳光照红了一切,红的使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暮色尽头了一切,沉浸其中,似幻,似梦,展现在你面前的仿佛就是一幅画,而在你心中的荡漾的却是一种成熟的美。
林荫小道,金黄的落叶铺出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踩在上面树叶在家吓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秋日的私语》。而此时,晚风又带着徐徐的凉意向我吹来,他抚摸着我的脸颊,格外的舒畅,但是此时的我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亦真亦幻的充满秋意的世界,在那里空中飘满了落叶,而有一种声音却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那就是《秋日的私语》,那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都在此时,都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
秋天在饱尝了,夏天那火一般的激情后,在此时又将它转化成为温柔的秋意,奉献给人么,把一切所谓的的所谓的赞美,把一切虚伪的赞叹都隔离在了那阵阵秋意外,留下的却是那十足的秋的气息。
此时,我想起了罗兰的一句话“求是成熟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她饱尝了春芝蓬勃下之繁盛,不在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他把一切都格在了淡淡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这句话深深的震动的我,秋的真正的意义不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么?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在掌声中度过,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荣誉声中度过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价值的。一个人的一生总是要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空虚走向充实,生命的过程也如此,注定从高亢激昂走向安静祥和。无论你昨日获得过多少荣誉,还是今天又多么辉煌,最终都要归于平淡,但是这种平凡并非代表埋没与无所事事,她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超越于情怀,这种平凡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则是平凡与辉煌的融合,是一种无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情怀。
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
这,才是永恒的秋之美。
我爱秋,所以我松秋、赞秋。到了今天我才体会到了秋的真正的含义,因为只有当你真正的融入到平凡当中,才会懂得什么才是秋的情怀,才会了解是么是真正的秋……
这就是秋的艺术与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