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

时间:2019-05-15 12: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

《七的乘法口决》这一个内容是数学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5单元的第一小节。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并能够运用与生活中,也为后面的口诀的学习做一个更好的铺垫,其中重难点让学生熟记并运用口诀.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游戏等方法来使课堂更生动有趣,也能使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愉悦地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教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一再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采用对口令的游戏学习法,一是为了改变背口诀的单一方式,二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

我的课堂设计是将整个教学程序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复习铺垫,二是观察分析入手引入新课,三是巩固练习,拓展思维,四是课堂小结,进行评价。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从观察规律入手,从中感知每一句七的口诀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规律表和已有的基础来自主研究编出口诀,通过不同形式熟读理解口诀,其中,对口令的练习设计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挖掘,让学生体会一个月与一个星期之间的关联,同时增强时间观念,而在巩固练习中,先以算式的形式来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和每一句中的关联,也为后面的乘法分配率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看图列算式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学会使用简便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最后的小结是给学生一些鼓励,让我的课堂上的评价都起到实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倍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办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自己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办法,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大庆市庆风小学教师郑颖,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节《买香蕉》。

一、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为以后学习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四、教材处理:

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首先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本课,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香蕉摆一摆。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分的分法,及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因此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实践探索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新课,让学生帮助孙悟空分香蕉。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第一稿设计时,我采取的是教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学生观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改变了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香蕉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开展这个活动时,由原来分小棒改为利用香蕉的图片分,这样能使学生学对活动产生兴趣。我先让同桌两个自由分一分。

然后引导学生在几种分法中找出是“分得样多或者同样多的”那样分法,使学生在多种分法的对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平均分”。最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方法,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填一填》、《写一写》、《练一练》。对新知进行了巩固,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最后让课堂得到延伸。

4、全课小结,归纳新知。

师生共同小结,回顾学习的过程,评价自己的表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于×××小学,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儿童在生活里,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的知识经验,自己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对于课的目标和重难点的理解,在这节课中我设计各个环节,接下去我就来说说自己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

第一层次:激趣引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动画人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动画人物柯南是推理的高手,也是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以他引入课题,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第二层次: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习得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诱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设计了三次猜的游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第一次猜我设计猜书的情境,让学生从瞎猜——给出一个条件的猜——给出两个条件的猜,从而让学生明白猜也不是乱猜的,要有依据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对。

第二次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猜左右手的游戏明了猜测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并且通过学生出题让老师猜,同学出题让同学猜这两个环节来巩固猜两样东西的技巧。

第三次猜是在第二次猜的基础上增加一样东西让学生猜,先是不出示第三个提示让学生猜,学生猜不出来后再出示第三个提示,又一次让学生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讲情思路之后,我又出示一张表格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在这一层次中最后还对猜两样和三样进行了比较,学生从比较中知道这两种猜的联系,从而在做题时能够将三样转化为两样来做。

这三次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第三层次:巩固拓展

通过帮助柯南破案,猜节目这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在巩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总而言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学得一种思考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对学生得语言训练却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导训练学生能够完整说出推理过程还是我今后要注意得地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

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平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千米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上册“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厘米,再从1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再实际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

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

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二、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三、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初步技能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儿童乐园》选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课。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更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起着关键的承前启后作用。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各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情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从加数相同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说学情

只有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对乘法及其意义还比较陌生。这个学段的孩子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针对二年级孩子好奇好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改指出,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教学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课堂伊始,我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王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去儿童乐园玩,那儿有什么好玩的?”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儿童乐园不仅仅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游戏,那儿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秘密呢!”顺势揭题并板书:《儿童乐园》。

2、探索新知

首先,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我会引导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序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这样做降低了课堂坡度,使我的数学课始终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学生注意力在同一焦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接着,我请学生针对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情境图,自然、连贯地向下一个环节过渡。

其次,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我选择了“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这一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得数,在这里,学生会采用数一数或加法的方法,教师同步板书并请学生解释连加算式的含义:即4个2相加。接着,教师提出:除了加法,还有一种算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乘法,先集体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出“乘号”、“乘数”和“积”的概念,并及时补充读法和写法,再对比加法算式,得出“2”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也表示“4个2”相加,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乘法所表示含义相同,结果也相同,这一步骤学生从现实情境走向符号世界,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是本课的思维对象——乘法的生长点,通过对比,学生从形式上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接下来,为了突破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我将课本内容适当拓展,小飞机的数量由4架增加至6架、8架,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在汇报时说清楚各数字的含义,强化乘法意义的认识。接着,我将情境图、连加算式、乘法算式放在同一屏幕上请学生观察,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这里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将图与算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当小飞机的数量增加到30架时,学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教师及时询问:“对你来说,这个问题难点在哪?困惑你的是什么?”孩子直观感受到,数量太多,计算太麻烦了,此时,教师揭开事先写好的连加算式,长长的算式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课堂达到了一个小小**,再请学生试着用乘法解决,汇报时说明乘法的意义。这时黑板上读法、写法、计算均十分复杂的加法算式与简便的乘法算式形成了强烈对比,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简便性,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一系列的学习经历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而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增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和发展。

最后,我再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完成后请学生根据同学列的算式猜一猜他解决的是哪一个问题,这样对教材进行了有机处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课程内容呈现地具有层次性及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经历观察、提问、猜测、实验、验证、计算等活动,有效突破了课程重难点。

3、巩固延伸

练习部分我选用教材19页练一练第1、2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评议,在过程中教师注意多元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也说明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初步而清晰的.认识。

4、总结全课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感受与收获,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个微缩课堂,我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体现了加法、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内容。

儿童乐园

——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加法:2+2+2+2=8(人)

乘法:2×4=8(人)

4×2=8(人)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0(人)

2×30=60(人)

六、预说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简单实用的课件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相一致,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味”和“儿童味”,真正将陈省身先生提出的“数学好玩”落到实处!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经验,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而不是忠诚地执行教学预设!

我的说课到此全部结束,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谢谢!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的学习方式,以期待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xx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目标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图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目标确定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了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之一;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且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目标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主动参与实际操作,深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本领完善认识,体验成功。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对枯燥的训练往往不感兴趣,但对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信息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先创设了小动物放学回家的情境,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乘法数量关系的数学信息,并通过3个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学过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应用。问题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在具体的情境图中能够迅速而全面地发现数学信息,对于正确解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老师适时加以引导,使信息更加明确化,为后面的列乘法算式打下基础。问题二: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此,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提名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说自己的问题听同伴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三: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问什么这么列式,计算时应用了哪句口诀?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应用意识。之后的练一练通过故事串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故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浓厚的兴趣投入到练习中更深一步提高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形成自己的本领。

存在问题:

本节课由于教室光线有点亮,多媒体课件效果并不好,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完全的提起来,再由于实际把握的不好,课后的练习题处理的较少。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动物》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46-47页上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却非常重要。从教材编写体系看: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春天动物王国欢聚图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各种动物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编排了“做一做”、“说一说”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与等分之间的关系。求倍数的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等分活动的扩展。教材“说一说”中的第三个小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体验、交往的空间。这是本节教材的一个特色。“倍”是生活用语,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观察、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同时,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我的思考

有了对教材的深入了解,有了对二年级孩子的基本认知,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让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数型结合的模式中自主建构,让学生在丰富的练习中稳步提高,让学生在愉悦赏析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下面我从各个教学的环节设计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意图。

五、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森林王国里举行了动物聚会,看玩的多开心啊!根据情境图,能找出哪些有效地数学信息呢?

这时学生会根据情境图找出

鸭子:6只 松鼠:2只 孔雀:1只 小象:3只

猴子:3只 鹅:12只 小鸡:8只 小鸟:6只

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这时有同学会说出一系列“比多比少”的关系,还有同学会说,小鸡的只数有4个松鼠的`只数一样多,不管学生找出何种关系,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你是从比较多少的角度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真棒!” 除了比多比少的问题,他们还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小鸟数是小象数的几倍)

板书课题:倍

【由此引出关于倍知识的学习。】

猜猜,小鸟数是小象数的几倍?(2倍)

一边板书一边说:

一会咱们得研究研究。板书:小鸟数是小象数的2倍?

你为什么这么说,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追问:为什么要把小鸟分成3个一份,3个一份这样的2个3呢?你是以谁为标准的呢?

【从探究6是3的2倍开始,让学生走进“倍”,明确倍是两个量在比较,先找到一份,再找到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二). 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

1、在这一环节中,通过3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即:动手操作理解2倍——观察比较理解几倍——把我特殊理解1倍。

环节一:动手操作理解2倍

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算一算,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明白。

2、生操作师巡视:提示:嗯,你用了摆小棒的方法,很直观,可是我看不到小象的只数啊,再想想;呵,还有用算式表示的呢,很简洁,思考一下怎么想的,一会说给大家听;(巡视找到用符号表示的孩子板演)

准备好的同学,先和同桌说一说

3、引导汇报: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注意:先说清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第一种情况:用摆小棒的方法表示的

第二种情况:画一画

图1:简笔画

图2:符号代替

图3:线段

第三种情况:列出算式直接表达

【透过三种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明白有几份的原理,在运用画图圈圆圈数型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几份的由来,最后通过算式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逐层帮助学生理解“倍”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稳步提高

我设计了两个练习,每个练习都是开放的,这样的设计呈现梯度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又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使用。

练习一、小兔 小象 3倍?

(1)你们看,谁又来了?(小兔)现在小兔和小象的只数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它们之间存在3倍的关系,想一想,小兔、小象可能来了多少只?

(2)同桌商量一下,填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小表格里?(巡视提示:呵,他们两个有那么多不同想法啊!)

(3)汇报:你们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看来倍数不变,小兔数和小象数都在变多或者变少,怎么变化的呢?

练习二:出示主题图:

你们真会思考,看小动物们全来了,快来比一比,谁是谁的几倍?

当说到孔雀时追问:还有谁是孔雀的多少倍?你们有发现吗?

【练习的设计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层次练习便于充分反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反馈和矫正中,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一次次得到鼓励,从而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浓。】

(四)、总结欣赏,体会数学美

在小动物的运动会上你们表现的可真棒,现在说说你们有什么收获?

其实倍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看(展示生活中关于倍的常识)

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尾让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反思对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理,又欣赏了生活中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美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做角、尝试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多媒体出示熟悉的校园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判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成功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尝试探究自己画角,教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认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伸,改变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五、教学预想: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 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1、 教学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他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其中,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1、 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需要注重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创设了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以手为样本,常设情境导入,从而引出5的乘法口诀,犹如练习中,把5的乘法口诀和生活中常见的时钟联系起来,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

2、 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新课表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堂学习要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看图后自己说出是1个5,算式就是1×5或5×1,自己编出口诀一五得五,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后面的.口诀。

3、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流程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 创设情境,激活原有经验认知结构;

● 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 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 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并已到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1、 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十个好兄弟,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排山又倒海”——这个关于手的谜语,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并且迅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中,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接着让学生探索新知,说出几个5,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一个5,到5个5,学生会发现如果把乘法算式写成加法算式,在用加法来帮助计算得出答案,实在太麻烦了,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诀来帮助计算。这样即使学生体会到了运用乘法口诀的必要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根据学生的起点,在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我让同桌合作交流编完整的5的口诀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3、 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记忆5的乘法口诀,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而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选择了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4、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创设认识表盘,快速说出1分钟是一个五、2分钟是两个五、3分钟是三个五、5分钟是5个五……训练学生的快速反映,将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预想

本节课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得出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

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

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

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3分米=()厘米3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50毫米=(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2张电话卡片厚2()一张床长2()

1枝铅笔长2()一根铁钉长2()一根黄瓜长2()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第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

【《倍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办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自己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办法,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3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儿童乐园》选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课。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更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起着关键的承前启后作用。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各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情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从加数相同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说学情

只有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对乘法及其意义还比较陌生。这个学段的孩子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针对二年级孩子好奇好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改指出,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教学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课堂伊始,我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王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去儿童乐园玩,那儿有什么好玩的?”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儿童乐园不仅仅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游戏,那儿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秘密呢!”顺势揭题并板书:《儿童乐园》。

2、探索新知

首先,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我会引导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序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这样做降低了课堂坡度,使我的数学课始终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学生注意力在同一焦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接着,我请学生针对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情境图,自然、连贯地向下一个环节过渡。

其次,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我选择了“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这一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得数,在这里,学生会采用数一数或加法的方法,教师同步板书并请学生解释连加算式的含义:即4个2相加。接着,教师提出:除了加法,还有一种算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乘法,先集体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出“乘号”、“乘数”和“积”的概念,并及时补充读法和写法,再对比加法算式,得出“2”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也表示“4个2”相加,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乘法所表示含义相同,结果也相同,这一步骤学生从现实情境走向符号世界,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是本课的思维对象——乘法的生长点,通过对比,学生从形式上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接下来,为了突破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我将课本内容适当拓展,小飞机的数量由4架增加至6架、8架,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在汇报时说清楚各数字的含义,强化乘法意义的认识。接着,我将情境图、连加算式、乘法算式放在同一屏幕上请学生观察,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这里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将图与算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当小飞机的数量增加到30架时,学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教师及时询问:“对你来说,这个问题难点在哪?困惑你的是什么?”孩子直观感受到,数量太多,计算太麻烦了,此时,教师揭开事先写好的连加算式,长长的算式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课堂达到了一个小小**,再请学生试着用乘法解决,汇报时说明乘法的意义。这时黑板上读法、写法、计算均十分复杂的加法算式与简便的乘法算式形成了强烈对比,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简便性,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一系列的学习经历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而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增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和发展。

最后,我再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完成后请学生根据同学列的算式猜一猜他解决的是哪一个问题,这样对教材进行了有机处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课程内容呈现地具有层次性及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经历观察、提问、猜测、实验、验证、计算等活动,有效突破了课程重难点。

3、巩固延伸

练习部分我选用教材19页练一练第1、2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评议,在过程中教师注意多元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也说明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初步而清晰的认识。

4、总结全课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感受与收获,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个微缩课堂,我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体现了加法、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内容。

儿童乐园

——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加法:2+2+2+2=8(人)

乘法:2×4=8(人)

4×2=8(人)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0(人)

2×30=60(人)

六、预说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简单实用的课件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相一致,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味”和“儿童味”,真正将陈省身先生提出的“数学好玩”落到实处!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经验,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而不是忠诚地执行教学预设!

我的说课到此全部结束,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谢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

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

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

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3分米=()厘米3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50毫米=(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2张电话卡片厚2()一张床长2()

1枝铅笔长2()一根铁钉长2()一根黄瓜长2()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6

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 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高兴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2、构建倍的概念

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

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只?如果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二行摆鸭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

第二层教学:加深对倍的认识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

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

(3)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根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兴趣,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竟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1、第一关比速度

2、第二关比高矮

3、第三关比记忆

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

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倍,再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知识,最后到生活中寻找倍,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动物》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46-47页上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却非常重要。从教材编写体系看: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春天动物王国欢聚图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各种动物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编排了“做一做”、“说一说”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与等分之间的关系。求倍数的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等分活动的扩展。教材“说一说”中的第三个小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体验、交往的空间。这是本节教材的一个特色。“倍”是生活用语,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观察、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同时,由于“倍”的概念建立和解决倍数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初步解决倍数问题列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我的思考

有了对教材的深入了解,有了对二年级孩子的基本认知,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让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数型结合的模式中自主建构,让学生在丰富的练习中稳步提高,让学生在愉悦赏析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下面我从各个教学的环节设计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意图。

五、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森林王国里举行了动物聚会,看玩的多开心啊!根据情境图,能找出哪些有效地数学信息呢?

这时学生会根据情境图找出

鸭子:6只 松鼠:2只 孔雀:1只 小象:3只

猴子:3只 鹅:12只 小鸡:8只 小鸟:6只

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这时有同学会说出一系列“比多比少”的关系,还有同学会说,小鸡的只数有4个松鼠的只数一样多,不管学生找出何种关系,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你是从比较多少的角度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真棒!” 除了比多比少的问题,他们还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小鸟数是小象数的几倍)

板书课题:倍

【由此引出关于倍知识的学习。】

猜猜,小鸟数是小象数的`几倍?(2倍)

一边板书一边说:

一会咱们得研究研究。板书:小鸟数是小象数的2倍?

你为什么这么说,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追问:为什么要把小鸟分成3个一份,3个一份这样的2个3呢?你是以谁为标准的呢?

【从探究6是3的2倍开始,让学生走进“倍”,明确倍是两个量在比较,先找到一份,再找到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二). 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

1、在这一环节中,通过3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即:动手操作理解2倍——观察比较理解几倍——把我特殊理解1倍。

环节一:动手操作理解2倍

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算一算,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明白。

2、生操作师巡视:提示:嗯,你用了摆小棒的方法,很直观,可是我看不到小象的只数啊,再想想;呵,还有用算式表示的呢,很简洁,思考一下怎么想的,一会说给大家听;(巡视找到用符号表示的孩子板演)

准备好的同学,先和同桌说一说

3、引导汇报: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注意:先说清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第一种情况:用摆小棒的方法表示的

第二种情况:画一画

图1:简笔画

图2:符号代替

图3:线段

第三种情况:列出算式直接表达

【透过三种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明白有几份的原理,在运用画图圈圆圈数型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几份的由来,最后通过算式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逐层帮助学生理解“倍”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稳步提高

我设计了两个练习,每个练习都是开放的,这样的设计呈现梯度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又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使用。

练习一、小兔 小象 3倍?

(1)你们看,谁又来了?(小兔)现在小兔和小象的只数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它们之间存在3倍的关系,想一想,小兔、小象可能来了多少只?

(2)同桌商量一下,填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小表格里?(巡视提示:呵,他们两个有那么多不同想法啊!)

(3)汇报:你们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看来倍数不变,小兔数和小象数都在变多或者变少,怎么变化的呢?

练习二:出示主题图:

你们真会思考,看小动物们全来了,快来比一比,谁是谁的几倍?

当说到孔雀时追问:还有谁是孔雀的多少倍?你们有发现吗?

【练习的设计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层次练习便于充分反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反馈和矫正中,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一次次得到鼓励,从而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浓。】

(四)、总结欣赏,体会数学美

在小动物的运动会上你们表现的可真棒,现在说说你们有什么收获?

其实倍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看(展示生活中关于倍的常识)

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尾让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反思对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理,又欣赏了生活中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美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8

《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儿童在生活里,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的知识经验,自己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对于课的目标和重难点的理解,在这节课中我设计各个环节,接下去我就来说说自己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

第一层次:激趣引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动画人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动画人物柯南是推理的高手,也是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以他引入课题,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第二层次: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习得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诱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设计了三次猜的游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第一次猜我设计猜书的情境,让学生从瞎猜——给出一个条件的猜——给出两个条件的猜,从而让学生明白猜也不是乱猜的,要有依据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对。

第二次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猜左右手的游戏明了猜测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并且通过学生出题让老师猜,同学出题让同学猜这两个环节来巩固猜两样东西的技巧。

第三次猜是在第二次猜的基础上增加一样东西让学生猜,先是不出示第三个提示让学生猜,学生猜不出来后再出示第三个提示,又一次让学生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讲情思路之后,我又出示一张表格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在这一层次中最后还对猜两样和三样进行了比较,学生从比较中知道这两种猜的联系,从而在做题时能够将三样转化为两样来做。

这三次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第三层次:巩固拓展

通过帮助柯南破案,猜节目这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在巩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总而言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学得一种思考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对学生得语言训练却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导训练学生能够完整说出推理过程还是我今后要注意得地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9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千米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上册“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厘米,再从1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再实际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

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

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二、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三、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初步技能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于×××小学,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1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的学习方式,以期待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xx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稿的题目是《倍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

二、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出现的。引导学生用画圆圈图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重 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

难 点 :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学练习本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奇花岛探迷,先复习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推进学习自动生成知识: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切入举偶,谈话导入

二、对话平台

温故知新

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生回答。

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一枝。”

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

“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

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

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

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

生反馈。

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

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的关系吗?

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

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

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

玩中学

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园去玩玩。

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

师:过去我们都用O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O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OO

玉兰花:OO OO OO OO OO OO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老师巡视。

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

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

师:好,动手圈一圈吧

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生反馈

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

齐读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

学中做

(操作多媒体:)摆花

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

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

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摆?

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

反馈。齐读。

玩中乐

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

生生互动。

做中得(多媒体幻灯)

1、书中练习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

3、填空:

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

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写算式,说想法。

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

三、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

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见解和认识,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谢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3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

1、探究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反思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1分钟拍球,城市环境等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教学过程:分为6 步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

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引出

(测量身高)而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二)操作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如果服装厂给你们做校服,会不会给们每一个人都单纯设计一种型号呢?为什么?

2、质疑: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那么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老师和学生把校服的型号统一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 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小组讨论: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

汇报:哪个小组已经有办法了愿意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能对他这种方法作一下评价吗?

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

我们可以分成几段?(3段)是哪三段呢?

(小号:120~129cm 中号:130~139cm 大号:140~155cm)

3、同桌合作 提出合作要求: (1)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3)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这张记录单中,根据记录单,并完成统计表。(4)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老师建议你们一名同学来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身高(cm) 人 数

120~129

130~139

140~149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

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

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质疑: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

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

(①反应总人数 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4、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合计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

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析数据)

(三)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1、大家现在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出我们班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

3、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

(①收集数据 ②分段整理 ③制成统计表 ④分析数据)

(四)寻找生活中的统计知识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学生举例)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收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延伸发展

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

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

1、课本100页1题 老师还专门对二年级一班1分钟拍球比赛成绩。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1) 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 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 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师:同学们喜欢拍球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

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课件出示空气污染短片: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谈话: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空气质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诸城,它的空

气质量情况又如何呢?上网调查一下我们诸城某一年某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记录吗?你能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吗?再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填写完统计表后,根据统计表说一说你觉得诸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诸城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诸城的环境做些什么?

整理好了以后我们明天来汇报交流一下。

(六)反思感悟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数据的分段整理

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制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五、设计理念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我创设学生做校服的情境,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情况,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优化出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4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让学生小结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今天这节上可以说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角的特征、说操作过程、说判断的理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学生操作的学具、老师的教具以及板书等,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节课中邹老师在学生认识了顶点和边后,加以示范性的说明并配合手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了顶点和边。在之后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并说一说的时候,也给与了师范性的演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3、动手操作,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做一些角,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可以达到统一和谐。在制作角后的交流中学生也有很多亲手指一指的机会,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学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教材在教学各个内容时安排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增强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想的过程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增强语言的培养就是增强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4、学会倾听,成为数学语言的中介

我们低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说话最初都是需要高级“翻译”的,这个翻译从哪里来?就是我们的老师。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更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教强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中介,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在平时的上课中,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大庆市庆风小学教师郑颖,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节《买香蕉》。

一、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为以后学习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四、教材处理:

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首先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本课,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香蕉摆一摆。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分的分法,及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因此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实践探索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新课,让学生帮助孙悟空分香蕉。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第一稿设计时,我采取的是教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学生观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改变了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香蕉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开展这个活动时,由原来分小棒改为利用香蕉的图片分,这样能使学生学对活动产生兴趣。我先让同桌两个自由分一分。

然后引导学生在几种分法中找出是“分得样多或者同样多的”那样分法,使学生在多种分法的对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平均分”。最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方法,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填一填》、《写一写》、《练一练》。对新知进行了巩固,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最后让课堂得到延伸。

4、全课小结,归纳新知。

师生共同小结,回顾学习的过程,评价自己的表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易错题二年级上册

1、一段木头锯成5段,每段用5分钟,一共用多少分钟?

2、超市搞活动,满60元减10元:布熊27元,玩具汽车38元,玩具飞机49元,4、公路一侧的两棵树之间9米,8棵树之间一共多少米?

5、看图列式:○○○○○ ○○○○○ ○○○○○ ○○○积木19元、布娃娃29元。3、1)买一个布熊和一个布娃娃能节省10元吗?

2)买一个玩具飞机和一盒积木能节省10元吗?

3)买一个布熊和一个玩具汽车一共多少元?

4)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个布娃娃一共共花多少元?

3、练习本4元 橡皮3元 铅笔2元 毛巾6元 1)小红18元买了一种物品,他可能买了什么?

2)小明花了20元,他可能买了什么?(最少写出3种可能)

3)3个练习本和4块橡皮一共多少元?

○○

6、小红家到学校50米,小明家到学校45米,小红家到小明家可能多少米?

小红家 学校 小明家

小红家 小明家 学校7、8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每个人要做9道题。1)8个同学一共要做多少题?

2)现在每个人做完了5道抢答题,一个人还要做几个必答题?

3)三个同学一共还要做多少道题?

1、1米—20厘米=()厘米

2、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

3、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4、74-38得数大约多少?

5、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6、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7、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8、4+4=()×()

9、补充口诀:五五(二五)10()×()=()11、3个4相加,和是多少?

12、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两种兔一共有几只?

13、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

14、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3+2+1=()×()8+4+4+4+4=()×()

15、一共多少元? 5角 5角 5角 5角

()×()=()角=()元

32、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李志也参加了。他和每个参赛的同学都握一次手,他一共要握()次手。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数量大时,有些慌神。把李志当做第21个参赛同学。

33、用5和9这两张卡片,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他们分别是(和)错因分析:两张卡片与三张卡片不区别,不加思考当三张卡片使用。

34、三个人见了面互相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互相”理解不够,握手与先前的互相赠送礼物数量混淆在一起。

35、小春有2张2角的、5张1角的、1张5角的人民币。他要买一枝5角钱的笔,有()种付钱的方式。

错因分析:付钱的方式不够全面,漏掉部分方式,可见学生的有序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

37、小红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她一共有()种不同的穿法。错因分析:少数学生上衣与上衣配一套,裤子与裤子配一套。38、3个5可以说成是()的()倍,4的7倍也就是()个()。

错因分析:倍数与乘法的意义还不清晰,导致几个几与对应的几的几倍理不清。

39、写出4个积是24的算式:()()()()

错因分析:“算式”、“口诀”、“读作”三者的关系有点互相混淆。40、填上单位名称。一本练习本卖5(),玩具飞机卖7()。姚明的身高226(),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错因分析:对于身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知道226米对于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遇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就有些措手不及了,对电视塔心中没有表象。

41、三角形图中有()个角,()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过“角”后学生把“三角形”与“角”混在一起。

42、小明等4人,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场,光小明自己 2 要比赛()场。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不理解。

43、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错因分析:学生把加法与乘法的名称混在了一起。

一、判断题: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二、()里最大能填几?

6×()﹤45()×4﹤39

二、填空: 1、3的8倍等于()的()倍。

2、一个正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这些面的角都(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是真角)

3、要搭一个大正方体模型,至少要用()个小正方体模型。

4、角有2条(),1个()。

5、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是()。

6、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它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大小()。

7、正方体有()个面是()的正方形。

8、()-25=72

9、()÷8=4„„(),余数可填()。当余数是3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三、分拆成乘与加(减):

□□□□ □□□□ □□□

()=()×()+()()=()×()-()

四、不计算,选择合适的符号(﹤、﹥或﹦)填在()里

89-25-15()89-5×7

五、对和打“√”,错的打“×”

1、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六、解决问题

1、小丁丁、小胖、小亚三人从书架上拿了9本书后,书架上还有6本书,原来书架上有几本书?

2、筐里有50个桔子,最少拿出多少个就正好分给8个同学?

3、6元一支笔,40元最多买多少支笔?

4、先填最小的除数,再填被除数

()÷()=9„„7()÷()=8„„5

5、学校合唱队排练节目,一行站8人,有5行,欢欢是指挥,乐乐是伴奏员,学校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1、看图:纸条长(7)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2、1米—20厘米=()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9、74-38得数大约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 40÷5= 840—800= 70—5=

9×7= 63÷7= 600+270= 500+80=

51—6= 0÷4= 100—26=()—340=260

49÷7= 157+43= 120—80= 35—4×8=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 ② 2040 ③ 2400 ④ 2004 2、550比150多()① 600 ② 700 ③ 400 ④ 500

4、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① 10 ② 100 ③ 1000 ④ 10000 5、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① 3001 ② 2900 ③ 3100④2999

三、填空。(30分)

1、按规律填数。

()、596、()598、()、()、()

2、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二十七()三千零四十()九千三百()五千零四()

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5812读作()

4、2时=()分 180秒=()分 1分=()秒 5、6705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最低位的数字是(),表示()个()。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8、7乘以4的积是(),再减去18,差是()。

9、在○里填上〉、〈或=。2时○120分 40秒○1分

42—18○35 24+17○39 70+90○160 38+25+20○85 35○48÷8×510、6503=()+()+()8001=()+()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604比338多()。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68+354= 1075—467= 378+4715=

六、应用题

1.李大伯去年收获稻谷512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获768千克,今年收获稻谷多少千克?

2.化肥厂二月份生产化肥3260包,三月份比二月份少生产136包,三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包?

3.同学们搞卫生,20个男同学,22个女同学。如果每7个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同学们画了42张画,贴在一楼8张,贴在二楼的张数和一楼同样多,还剩多少张没贴?

5.一堆砖有276块,搬走98块后又运来156块,这时这堆砖有多少块?

七、选做题

1、果园里有梨树27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46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2、渡江轮船上午载客1105人,下午载客1256人,晚上载客742人,全天共载 4 客多少人?

八、思考题。

学校开联欢会,要搬10张桌子。每个老师搬一张,两个同学抬一张。现在有3个老师,还要多少个同学才能一次搬完?

1、食堂有3袋大米,重300千克,两袋面粉重120千克,食堂里的3袋大米比两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2、会议室里有6张3人沙发和15张单人沙发,此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一堆木材运走20根,还剩25根,这堆木材原有多少根?

4、兔子有3只,鹅的只数是兔子的2倍,鸡的只数是兔子的4倍。鹅和鸡各有多少只?

5、小明家养7只小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小明家养鸭多少只?养鸭的只数比养鹅少5只,小明家养鹅多少只?

6、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爸爸明年多少岁?

7、冬冬家有2只白兔,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7倍。冬冬家养兔多少只?

8、张老师带着5名同学去校外参观,每张车票5角钱。来回共需多少钱?

9、学校要在操场旁种一排树,每隔8米种1棵。

(1)从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2)一共种了9棵树,这个操场有多长?

10、小红、小英、小方三人踢毽子,小红一次踢18个,小英一次踢2个,小方一次踢6个,小红一次踢的是小方的多少倍?

11、小红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奶奶比小红大56岁。妈妈和奶奶各是多少岁?

12、小明、小华、小丽三人互相赠送了1张卡片。他们一共赠送了 张卡片?

13、班里有48人,平均分成6个劳动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14、一根绳子长97米,先用去了28米,又用去了45米。

(1)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2)还剩多少米?

15、一个玩具熊50元,一辆玩具汽车20元。小明拿100元钱,买了1个玩具熊和1辆玩具汽车用去多少元?

16、屋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4支。此时屋里还有多少支蜡烛?

17、屋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4支。到明天早晨还有多少支蜡烛?

18、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19、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20、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21、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22、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23、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24、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25、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

26、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7、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28、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29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30、食品店有85瓶可乐,上午卖了46瓶,下午卖了30瓶,还剩多少瓶?

31、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需要多少钱?

32、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多少钱?

33、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

3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

35、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36、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37、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38、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9、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40、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4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42、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43、.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5

44、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45、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46、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47、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48、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49、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50、动物园有 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51、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52、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 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

53、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

54、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 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

55、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

56、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

57、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

58、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59、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

60、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61、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62、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63、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64、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

65、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66、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平均每组有5个,“六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67、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

68、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

69、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

70、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71、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

55、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72、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73、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8、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7本,小胖买了4本,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几元?

74、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7本,小胖买了4本,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几元?

75、植物小组栽培了19盆菊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

76、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77、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78、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79、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80、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81、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① 有4袋白糖② 有2袋红糖 ③ 每袋糖重2千克 ④ 卖出4千克白糖 ⑤ 还剩多少千克白糖? ⑥ 红糖比白糖少几千克?

82、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83、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然后再解答.(1)食堂里有15袋大米,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84、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85、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

86、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 6 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87、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88、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89、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90、同学们去植树,如果每人种8棵树就剩5棵;如果每人种9棵树就少6棵。同学们共植树多少棵?

9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92、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93、把一盒彩笔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8支,就多10支;如果每人分10支,就少14支,请问这盒彩笔共有多少支?

94、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95、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

96、图书馆有故事书96本,第一周借出28本,第二周借出30本,现在还有多少本书?

97、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98、.一袋巧克力,分给某组的小朋友,每人5块,正好分完;每人分6块就少7块,这袋巧克力共有多少块?

99、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

100、某校分配学生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就剩2人;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就少12人。问要住宿的学生有多少人?

一、直接写出得数。(35分)4+14= 17+3= 20-4= 36-6= 8×8=

83-29= 44-9= 48+52= 15-7= 10-5= 23+25= 20-12= 6×7= 25-9= 31-11= 50-18= 9×6= 17+60= 5+35= 30-5= 42-15= 9+26= 13-7= 24-6= 70-25=

52+8= 56-40= 50+50= 4×5= 36+26= 28+8-19= 23+17-10= 8+15+74= 83-57-20= 14+66-52=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分)

()-15=23()×()=72()+()=100

三、()最大能填几?(2分)()+6<58 16+()<31

三、笔算。(30分)

59+14= 81-26= 54+14-29=

74-24+37= 80-25-31= 23+17+49=

四、我最棒。(每题5分,共30分)

1、小玲赶着一群羊到山上放。已经有56只在山上玩,有22只正赶着上山,小玲赶的这群羊大约有()只。2、40比15大(),23比52小(),比25多17的数是(),比20少5的数是(),36比()少9。

3、按规律填数:1,8,2,12,3,16,(),()。

4、我今年9岁,妈妈比我大26岁,奶奶比妈妈大29岁,奶奶比我大()岁。

5、找规律填数,看谁最快夺到红旗:

6、小玲会唱9首歌,小珊会唱14首歌,两人一共会唱16首歌,两人都会唱的歌有()首。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图形》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以这些知识为支撑点,把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按边的数量统一命名为四边形。并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摸、搭、数、折、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教具准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本课我借助以下教具辅助教学:

(1)、长方形、正方形纸张;装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信封;小棒等

(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时,我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然后此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从而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学法:教学本课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看,摸,数,折,剪等活动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征,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3分钟)

新课开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已经认识了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巩固旧知。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10分钟)

出示地砖图,由体到面,说一说它们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然后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边,接着通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数一数边有几条?亲身经历了发现边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于不断的自我探究之中。最后归纳出四边形有4条边。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进行判断后,要求学生分别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四边形,有的不是四边形。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2、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10分钟)

在学生认识了四边形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通过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的活动,近一步巩固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并迁移出多边形。今天我们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以后还会遇见更多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有个更大的名字,我们统称它们叫做多边形。

接着让学生思考: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怎样做?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数它有几条边。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15分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动脑数一数、折一折、剪一剪来巩固新知,深化思维。

(四)、交流深化拓展延伸(2分钟)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它应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我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本课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比赛、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体会了图形的联系和变换,发展了空间观念。实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以亲近大海为主题的关于“统计”的知识。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的统计知识是学生第三次接触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上册以“我又换牙了”初步认识了统计。在一年级下册以

“我们的鞋码”为主题学会了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形成了简单的统计意识。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有了这两部分知识做基础,我们二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了以“亲近大海”为主题,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从“统计”这两个字眼上我们不难发现,它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去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前两册统计的学习是这样的,那么本节教材的学习更是这样。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并倡导的“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想本节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经历学习的过程,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上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是: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感受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

能力目标是:结合实例,培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法和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夏天海滨浴场上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对分类统计的学习。

2、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课件、学生2份题签等。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与一年级统计内容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让学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加以统计。本节课的统计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那么如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我们的教材是呈现了一幅夏日海滨浴场这一学生特别喜爱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组织学生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两个重点问题。根据第一个问题,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统计的方法。第二个问题重点就是组织学生巩固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面对教材的这种情况,我有两点自己不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游泳的人数减少了几个,呈现出了一幅比较清晰的画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受到人多的干扰,为顺利学习分类统计做好基础。这也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作为实验教师可以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

其次在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中,我们书上直接给出了两种分类统计的标准:一种是按男女分,一种是按是不是戴游泳帽分。我在设计时感觉根据知识和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探究出分类统计的方法,就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为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而不是直接给出按标准。我认为这样做即使学生探究不出分类的统计方法,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学生也将得到其他方面的锻炼。而且,只有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参与交流,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状态,把握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

有了我对教材的认识和我备课的这些想法,以及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首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再播放一段美丽的海边录相,引出书上的主题图,再重点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个问题?在本环节我注意了3点:第一点让学生猜一猜录像中跑向大海的小朋友去干什么?引起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第二点在学生充分识图后,我注重了从下到上,有顺序的进行了一个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第三点在学生提完问题后我注重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结。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一幅图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今天就重点来解决2个。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以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中,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分类标准统计“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达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了三个小环节完成:

第一个小环节:讨论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首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启发他们说出不同的分类统计方法,如:可以按性别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帽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圈分类统计。在交流汇报这个环节中,不怕花大量时间,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让学生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观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需要。在完成统计表时,让同位合作选择一种或两种分类方法完成统计表,初步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我认为在探索活动中,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必不可少。独立思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但是他们因为受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有的思考结果可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交流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结果积极的进行反思,逐渐走向合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交流的一是和能力,但是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的进行判断的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局限在表述而非沟通的意识里。交流没有积极的反思与回顾,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采用3人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二个环节:组织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多样性。让学生观察3个统计表,通过提出并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分类统计时,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初步感知分类统计的意义。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把评价的大全交给了学生,如:你认为这种方法怎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吗?等等培养学生有意识的思考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意见和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认识,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第三个环节学生独立解决“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采取的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3、借助刚才统计的感性材料,比较新旧统计知识的不同,来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和方法,在整个环节中都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

我这样分3个层次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层层递进。

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汇报交流,并说出统计的方法,再有其他人评价补充。这样处理目的是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体现了“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生数学的重要性。为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探索分类统计的方法以后,我告诉学生分类统计能让我们对统计对象了解的更清楚,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要用到分类统计,说一说你想统计什么?准备怎样统计?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统 计

1、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3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于×××小学,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5

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说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说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1)班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

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请学生齐读)

数字1、2摆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12或21)(板书)

3、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

4、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

5、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不能)

6、提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12)

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材中直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尝试学习

过渡语:欢迎顺利进入数学乐园!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开启“数学城堡”之门吧!还有没有信心?

第二道门出现。

1、狮子大王来提示!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

(课件出示:密码是用1、2、3组成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2、指名读提示,问:这个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3、追问:有可能是11吗?为什么?

4、谁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等)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师介绍3张数字卡片)

5、(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商量怎么样摆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并确定一人摆数,一人把摆出来的数写在练习纸的背面,最后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学生活动,师巡视

(二)展示交流

师指名3组上台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一个组到前边来汇报,要求2个人一起来。一个人摆卡片,一个人把

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预设:

1、12、21、13、31、23、32共6个

师:哪些同学跟他们一样?谁来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摆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师板:交换位置法)

2、12、13、21、23、31、32共6个(固定十位数)

3、21、31、12、32、13、23共6个(固定个位数)

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

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

(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展示课件(3种方法)并追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其中最大的两位数。你们说是几呢?

点击“32”,媒体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32,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我们到智慧屋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任务)

1、你能用数字9、3、7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

2、9 3 0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小结:0不能排在高位!

3、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

(1)学生先写一写。

(2)指名3位学生演示拍照位置展示。

(3)展示课前的拍照。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6

一、教材

《7的乘法口诀》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8页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后,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训练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教材加强了“口诀推导”的教学,同时强化了动手、动脑练习,安排了四组综合练习及一个单元的复习。目的是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教材从七星瓢虫身体上的黑点入手,在数字7连加的基础上,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

二、教学目标

由于二年级学生处在低年级阶段,心理年级和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因此太过文字的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应该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娱乐,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做了下列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技能目标)

3、通过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技能目标)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讲解七星瓢虫是益虫,让孩子要有爱心,懂得爱护瓢虫。(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成过程,能用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记住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

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7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动手数),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习题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具体的教学中还注意两点: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创设情境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二是:合理应用电子教手段,通过多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心理渐趋稳定,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出现竞争意识。因此,学法上我会采用:

(一)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在作业练习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学生自编口诀,并给与适当鼓励、表扬。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回顾已学1~6的乘法口诀,从展示七星瓢虫图片过渡到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第一部分(知识获取)

1、首先出示准备好的七星瓢虫图片,数一数,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黑点 。

2、提问:①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黑点,就是1个7,2只七星瓢虫身上是几个7相加?鼓励学生列乘法算式。想一想,这句口诀还能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板书:3个7相加 7×3=21 3×7=21 三七二十一

②如果有3只7星瓢虫、4只7星瓢虫……7只7星瓢虫,各有多少个黑点 呢?

③完成给出的附表,

黑点的点数 : 7、14、21、28、35、42、49

3、完善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编出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表》

(这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在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1、圈一圈,填一填。

观察一幅图,说说从图上看懂了些什么?同桌兼相互问答,然

后抽学生回答,说说利用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的。 (强调这一幅图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并且用一句口诀来计算。) 2、孔雀开屏:

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填写,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如何得到的答案,强调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计算。 3、拓展练习: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订正。(鼓励表扬,发扬榜样,竞争作用)

七、板书

《7的乘法口诀表》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还有什么遗憾的事儿?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图画和故事情境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22页 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加减法,也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然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了后面进一步学习乘法做铺垫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准备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根小棒。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里、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准备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欢乐牧场好吗?出示例1图片,提问:(1)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2)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出示例1图

提问:大家看一看横放的小棒是一组一组放的,大家看看每组有几根?一共多少组?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 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 “试一试”出示例2图

(1)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2)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出示例3图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3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3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四.小结、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8

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编写口诀的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体会一句口诀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乘法口诀,但因为暑假提前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对口诀也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针对这一情况,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运用具体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课前利用动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

3.通过趣味性的变式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在推导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从编儿歌开始,找到编口诀的窍门,然后顺理成章的列出算式归纳出乘法口诀,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习到新知识。

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用赞许、激励、表扬,创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采取了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孩子学习,兴趣为先。课前,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杂技视频,吸引学生眼球,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杂技图片,再以杂技图片为情境图呈现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然顺畅,较好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玩中学,乐中悟,在自主探索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交流,进而有序地推进学生对新知的体验、感悟、建构。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课堂上我主要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更多的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我采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教学策略,逐步让学生经历并掌握口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序列。先是利用编儿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二是利用51与 15的乘法口诀,由老师编给学生看。三是编52与 25的乘法口诀,老师指导学生来编。四是放手学生自己编口诀。五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在这样由扶到放的过程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此环节我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记口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喜欢的方法来记忆。通过交流与提问,丰富记忆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口诀的含义,弄清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有效的提问、比赛又使课堂锦上添花,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 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既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创造性地运用,本节课将枯燥的练习都赋予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练习内容的趣味性。 用猴子兄弟的烦恼,小猪的难题,身边的数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口诀、记忆口诀。虽然都是5句口诀不断地重复,却让学生学而不厌,熟而不倦,让原本枯燥机械的练习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应用的技能,更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四)回顾整理畅谈收获

结合课堂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整体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理顺知识脉络。

(五)课堂检测检验效果

课堂检测是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一种综合评价。主要考察落实学生是否真正做到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其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竞赛、操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学习过程,经历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学习过程,在反复实践中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有序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教学设想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9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

1、探究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反思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1分钟拍球,城市环境等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教学过程:分为6 步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

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引出

(测量身高)而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二)操作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如果服装厂给你们做校服,会不会给们每一个人都单纯设计一种型号呢?为什么?

2、质疑: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那么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老师和学生把校服的型号统一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 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小组讨论: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

汇报:哪个小组已经有办法了愿意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能对他这种方法作一下评价吗?

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

我们可以分成几段?(3段)是哪三段呢?

(小号:120~129cm 中号:130~139cm 大号:140~155cm)

3、同桌合作 提出合作要求: (1)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3)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这张记录单中,根据记录单,并完成统计表。(4)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老师建议你们一名同学来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身高(cm) 人 数

120~129

130~139

140~149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

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

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质疑: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

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

(①反应总人数 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4、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合计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

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析数据)

(三)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1、大家现在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出我们班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

3、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

(①收集数据 ②分段整理 ③制成统计表 ④分析数据)

(四)寻找生活中的统计知识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学生举例)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收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延伸发展

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

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

1、课本100页1题 老师还专门对二年级一班1分钟拍球比赛成绩。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1) 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 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 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师:同学们喜欢拍球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

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课件出示空气污染短片: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谈话: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空气质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诸城,它的空

气质量情况又如何呢?上网调查一下我们诸城某一年某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记录吗?你能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吗?再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填写完统计表后,根据统计表说一说你觉得诸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诸城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诸城的环境做些什么?

整理好了以后我们明天来汇报交流一下。

(六)反思感悟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数据的分段整理

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制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五、设计理念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我创设学生做校服的情境,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情况,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优化出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角的认识。

2.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例1,让学生在实物当中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例2,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角;结合练习3,感知角的大小。

3.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及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角有大小,并且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就在生活当中。

5.教学重点

理解角,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6.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7.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卡纸、扇子

二、说教法

根据学生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对被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绎法、合作交流法,并在课前创设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了解角并且学会比较大小。

三、说学法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学会比较大小。

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诉合作人员,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收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创设一个情景,引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图中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角。并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共同特征。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对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结合生活,感受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找“角”: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材料找角。同学相互汇报。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就在我们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同学相互汇报,如有错误,可以帮助同学指出错误,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2.摸“角”:让学生上来摸一摸教师手中的角,在次直观的感受角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说一说摸角之后的感受。总结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向学生介绍角的部分的名称。边

顶点

(教师示范画角)

3.画“角”做“角”: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再通过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角、从平面图形中找角,及时帮助了学生对角的概念加以巩固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角的大小。先通过观看老师演示纸扇打开和合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在变化,它是有大小的。再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渗透比较的方法,并在小组当中进行交流。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角

1.说一说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2.练习八第三题

3.角在生活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再次帮助学生巩固角的知识。第三题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学的乐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四、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 “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五、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1、(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高兴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2、构建“倍”的概念。

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1)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

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只?如果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二行摆鸭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

(2)第二层教学:加深对“倍”的认识。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

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根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兴趣,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竟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1、第一关“比速度”。

2、第二关“比高矮”。

3、第三关比记忆。

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倍”,再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知识,最后到生活中寻找倍,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

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

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2

学生已经学会直接比较长短与高矮,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用(文具盒、铅笔等)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经验。而数学中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计量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课作为计量单位的起始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发现学生在尺子上或测量物体时,都有接触过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测量物体,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清晰。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不知道怎么用长度单位,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来测量……那么本课怎样让学生对以上这些理解清晰,体现其“起始课”的特质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方面,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厘米”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样认识厘米,又怎样将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去。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对以上的理解与思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厘米”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1.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采取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活动探究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发挥本节起始课的作用,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单见附件2)

比较一:

小红

小丽 小红比小丽多2个

引出“单位”,

小强 体会单位的重

小明 小强比小明少3颗要性。

比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该用什么单位表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并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课中敏学,掌握新知

这个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展开。

1.认识尺子

尺子是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师出示的尺子缺了什么,通过复原尺子,使学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组成部分:刻度线,数和单位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认识1厘米是本节课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学时首先明确告诉学生,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每相邻两个数(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长1厘米,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然后通过①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划1厘米,有一个形象的直观感受,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厘米的物体。四个环节的操作,让学生的体验活动走向深刻,积累1厘米长度的量感经验,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学到这儿,我让学生回顾认识1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并尝试小结。这个环节层层递进,既突出了重点,又逐步分散了难点,为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后续学习中做好铺垫。

3.认识几厘米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1厘米。那么刻度0~刻度2是几厘米呢?引导学生认识到2个“1厘米”就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厘米吗?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4厘米、5厘米。并反问刻度6到刻度10是几厘米?为什么?在层层追问中明白“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变迁,渗透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4.测量实物

(1)量一量

首先学生自主观察书本小刀图,判断其长度,并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归纳总结出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或线段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主要是想抓住课堂的生成,及时发现一些错误的量法,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更有价值。

接着,让学生应用探索出的测量方法,独立测量书本中出示的线段,和身边的任一物体,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2)画一画

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第51页画一画内容,明确画特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即一般从0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和刚才测量的方法基本一致)。并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进行巩固。教师要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基础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2、3两题。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初步渗透估测意识。

第二层次:提高练习。

1.估测:

(1)开展“火眼金睛”活动,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食指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计自己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再用尺子量一量,进一步巩固验证估测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在反复的估测、实测中,逐步修正他们的估测策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长度观念。

2. 回顾学生比高矮的情形,用厘米表示他们相差的高度。前后呼应,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断尺量小刀

结合书本内容,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像这样一把断尺能测量小刀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考,这其实是测量方法的一个升华,虽然没有了0刻度,但我们通过“认几厘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断出小刀的长度。设计本题旨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第三层次:拓展练习。

厘米可以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线段长度,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做单位合适吗?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

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厘米的认识过程,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继续认识其他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凸显了起始课的内在意义。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及时回忆、总结本课知识,并进行自我评价。

认识厘米

单位

长度单位 1厘米

整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让认识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在后续学习中得到迁移生长,使数学学习变得更简约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

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平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4

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 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1、 教学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他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其中,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1、 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需要注重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创设了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以手为样本,常设情境导入,从而引出5的乘法口诀,犹如练习中,把5的乘法口诀和生活中常见的时钟联系起来,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

2、 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新课表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堂学习要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看图后自己说出是1个5,算式就是1×5或5×1,自己编出口诀一五得五,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后面的口诀。

3、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流程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 创设情境,激活原有经验认知结构;

● 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 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 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并已到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1、 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十个好兄弟,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排山又倒海”——这个关于手的谜语,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并且迅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中,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接着让学生探索新知,说出几个5,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一个5,到5个5,学生会发现如果把乘法算式写成加法算式,在用加法来帮助计算得出答案,实在太麻烦了,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诀来帮助计算。这样即使学生体会到了运用乘法口诀的必要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根据学生的起点,在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我让同桌合作交流编完整的5的口诀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3、 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记忆5的乘法口诀,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而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选择了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4、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创设认识表盘,快速说出1分钟是一个五、2分钟是两个五、3分钟是三个五、5分钟是5个五……训练学生的快速反映,将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预想

本节课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得出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5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5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结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试想体现以用引算的做法。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及时感知算式与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生谈话:

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5

(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

(3) 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4) 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5)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3、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5×3-5 = 5×3+5= 5×4+5=

5×2 = 5×4= 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4、反思总结

师:回过头来看一开始我们的猜测,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大家真了不起!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成了小小数学家,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你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2 3×3+2=11(个)

3+3+3+3-1 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办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人教办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学生调研 课堂再现 以下是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前所做的学生调研。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在整个小......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平面图形”是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认......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 教学地位: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计算,并且在本单元的《做家务》、《需要几......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的算理和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共5篇)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

    二年级美术上册 蜻蜓飞飞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小学美术说课稿《蜻蜓飞飞》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很模糊的,比较概念化,农村里的孩子虽然看到可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