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十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本着致力于体现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实践、有情趣的新课程理念。张扬语文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变“教案”为不确定的“学案”中,学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思路:
一、自主定向,去感知。
1、速读梳理,破题入文。
揭题激趣后,激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文是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还是写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式快读和寻找式快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
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速读后,教师设计这样二个问题,通过预习和速读,你读懂了什么?现在又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最想知道:①为什么种树人不按时按量给树苗浇水?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是什么原因?③作者想表达什么见解等)。老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建议把这些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来探究。
1、速读引路,自己走进文章里去。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和学路,自己去读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句点圈画,从哪里悟好要标出来,悟到什么可注出来。
①速读扫障碍:在自主读书中,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枯萎、锻炼、依赖、优雅、勃勃生机”等词意。知道课文主要写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事。
②再读理思路:了解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组织材料。
③细读赶来回趟:通过深层次朗读,明白文中种树育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精读细品,带着收获回课堂。
反复品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段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从中揣摩感受。如“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出“不确定中生活”的意思,“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又是什么意思?可以从身边的人或具体的事去感悟句子的意思。然后围绕学习目标,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自己要思考该问题的答案),为下环节的朗读答辩做准备,如:
种树人的一番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自由交流,说感受。
1、小组交流,探究成果。
重点交流自学所得,包括读懂的与不明白的,对小组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找出有关词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悟一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着重引导交流:“我”因什么而“奇怪”和“更奇怪”?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还奇怪吗?联系最后两段话想想这番话是不是有道理?为什么?
2、举行朗读答辩会
答辩会的攻方由各组轮流担任,守方为该组以外的其他成员答辩内容有:
①攻方:派代表读好自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向守方提一个问题。
②守方:可自由发言,对攻方的朗读进行评价,对辩手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并回答攻方提出的问题。守方同时又对攻方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在多回合的答辩中,把对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提高语文素养)。
四、回归整体,重感悟。
1、课文不是写植物,为什么却用“桃花心木”做题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其他看法?
2、再次整体把握课文,研读全文,你获得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说说你将以怎样的行动去“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想当主持人的:去美美地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段,做到熟读成诵;
想当小画家的:去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桃花心木,并配上解说词;
想当小作家的:用你喜欢的形式(日记、书信、口头,或写一段话)向你父母说一说你的感受;
想当研究员的:去研究你熟悉的植物或动物的特性,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第二篇:桃花心木课文及课堂教学设计
3、桃 花 心 木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本文作者林清玄。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一、初读探疑
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1: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吗?如果是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长在什么地方? 生2:《白杨》也是以树木的名称为课题,作者借物喻人,《桃花心木》这篇文章也是借物喻人吗? 生3: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师:头脑里的疑问怎么解决?老师现在就告诉你? 生:不,我们自己读书解决。
师:好,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非常赞赏你们的这种精神,学习靠自己而不是靠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书,老师相信,一读课文,你们头脑里的这些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二、再读质疑
师:读了课文之后,刚才提出的疑问有了答案了吗? 生1:现在我知道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
生2:同《白杨》一样,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生3:作者借种树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非常好,自己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真能干!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生兴致盎然地再读课文。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问种树人问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 生2:“语重心长”是什么意思?
生3:他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 生4:最后种树的人为什么不再来了,而且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
生5:“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的意思读不懂。生6:为什么说种树是百年基业?
师:很好,你们提的问题很有分量,说明你们很会动脑筋,很善于读书。一开始提的问题能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自己还能解决吗? 生:能!(信心十足)师:好,下面就请你们继续读书,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文章前后的联系。三、三读解疑,适度存疑
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几个?
生1:“我”一连问了他四个问题,种树人发现我对他的作法感到非常奇怪,甚至多少有点责备的意思,他的笑是宽厚的笑。
生2:他笑我不知道他的用意。生3:他笑我不懂怎样种树。生4:他笑我只看到几棵树苗枯萎,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长成百年的大树。
师:理解得好。练习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生练习读。
师:“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了吗? 生1:耐心地讲道理。
生2:我查了字典,字典上解释的是: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的“语重心长”呢? 学生练习读,师指名读,师范读之后让学生再练习读,读出“语重心长”的含义。
生:我明白了他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师:请谈谈你的理解。
生:种树人讲的是种树的道理,我很受启发,联想到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生1:咱们班的赵旭辉就是,她妈妈一个人带她,中午她妈妈有时不能回来给她做午饭,她就自己做饭吃;有时她妈妈上夜班,她就自己睡觉。她真了不起。生2:她还自己洗衣服。
生3:她不用家长帮助检查作业。生4:每一学期她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让我们为赵旭辉同学的独立自主鼓掌。(掌声雷动。)
师:从种树人的话你联想到什么? 生1:要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生2: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爸爸妈妈。
生3:自己要主动地学习,不能总是等着老师教。生4:要学会自己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能主动地学习。
师:理解得好!老师读了种树人的话也颇受启发,老师需要锻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今天,你们就表现得非常好。建议你们为自己良好的表现而鼓掌。
(掌声再次响起。)
生: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这是因为桃花心木自己学会了在土里找水源。
生: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是说要让今天的树苗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师:理解得真好!生:“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读不大懂。
师:今天读不懂没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以后你们慢慢会明白的。
四、熟读记忆,用中积累 师:种树人的话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是吗?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了,你们就是种树人,我可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以满意的答复吗? 生:能!
师:回答我的问题可不许看书,老师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最好能记住。生读种树人的话。
师:不看书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走到一位小姑娘身边,问: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了,后悔吧?(生笑)
生:不后悔。我之所以不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要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自己会找水源的,才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的,枯萎了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师又走到一位小男孩身旁: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生:没问题,你问吧!师:嗬!口气不小啊!(生笑)
师:我问你,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么样?
生: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师:噢,我明白了,开始我还以为你很懒呢,原来不是啊!(生笑)
师:同学们的确掌握得不错。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 教学重点难点:悟文章蕴含的道理。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asa 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教学本课让学生沿着“我”心理感受的变化这条线索,即:“难以相信——奇怪——更奇怪——越来越奇怪——非常感动”,带着一个又一个谜团,来阅读课文。这样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我”的心理变化。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层层深入的体会种树人的话,体会“我”从中悟出的道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树吗?对,它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2)、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棵树,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教师补充介绍:桃花心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可以用来制作车、船、家具等,桃花心木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的好,这么好的树,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那就用喜欢的语气叫一下它的名字。
2、(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幼苗图片)
(1)、同学们,图片中的这株小树苗就是桃花心木的幼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株小树苗吗?(2)、老师把这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答。
(3)、教师小结:是呀,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课文《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学生对桃花心木这种树了解甚少,分别出示两张图片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感官上的了解。把搜集的丰富的信息引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的用途有大概的了解。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描述,可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桃花心木成长过程的艰难,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2、自学生字词,个别不懂的字和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解决。老师巡堂个别辅导;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设计意图】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达到增识汉字、积累词语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设计意图】
把课文读通顺,把握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理解“难以相信”,体会作者对桃花心木成长的感受
1、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竟然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在第1、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让作者这种感受的句子。
2、生读: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作者难以相信的是什么?(怎么能长成这么粗壮的树?)
同时产成了什么疑问?(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种感受是在看到过成长起来的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看到了仅及膝盖的柔弱树苗情况下产生的,所以,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感受呢?(读出桃花心木高大、弱小巨大反差,体现作者强烈的感受。)
【设计意图】
把学生上节课由看图片产生的感受迁移到作者看到树苗产生的感受,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难以相信”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又多次与文本对话,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难以相信”的强烈感受和体验。
(二)学习第3~11自然段
理解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对种树人育苗的与众不同
产生的心理变化。
作者产生了疑问:桃花心木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难道种树人有什么诀窍吗?于是,作者从种树人插秧开始,对种树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作者不但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又新生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看看这是些什么样的谜团。
1、谜团一:“奇怪的是„”
奇怪的是什么?
2、谜团二:“越来越奇怪”
对什么越来越奇怪?
3、谜团三:“更奇怪的是” 更奇怪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3~7自然段,体会作者一疑未结,又生多疑的疑惑重重的心理感受。
5、作者自己在寻找答案。是种树人太懒吧?“有时那么久才给树浇水”。(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是种树人太忙了吧?(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6、师生接读8~10自然段,体会作者渴望找到答案的急切心理。
7、作者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困惑,想象一下,当一个又一个困惑让作者困扰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生:开始平静,渐渐的会寝食难安,焦急、焦躁不安)这种感受实在难以忍受,终于,作者再也忍不住了,当作者见到种树人的时候,会怎样发问呢?(像放连珠炮一样;迫不及待;一股脑儿)
8、师生对读,速度要急促,把所有的疑问一气说出来,释放压抑在心中很久的疑惑情绪。【设计意图】
读书贵在生疑。让学生抓住作者心中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更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理解“不确定”,体会种树人的话。
1、一个个谜团化作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种树人听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怎样回答的?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种树人说话的神态,并用笔画出问题的答案。
种树人开始“笑”的是什么?(生回答:笑他没有种桃花心木的经验;笑他爱思考、爱问问题)后来为什么又“语重心长”?(理解“语重心长”种树人这样做,为的是让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语重心长”这番话是种树人多年的经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表现出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2、指导朗读,深入理解
3、作者从中找到答案了么?答案是什么? 问题一: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答案:——
问题二:多久浇一次水? 答案:——
问题三: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案:——
问题四: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案:——
理解“不确定”,作者最开始看到桃花心木苗时产生的疑问:桃花心木苗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终于有
了答案。(懂得桃花心木苗是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才长成参天大树的。)课文学到这里,想问大家,当我们再看到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感受?(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因为这些桃花心木不怕狂风、不怕暴雨、不怕干旱,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努力地生长,这种品质令人敬佩)眼前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成长,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种树人。你相对种树人桌些什么呢?(感受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4、再次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悟到的道理。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感受?(感动)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出这个道理。
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金京、桑兰、贝多芬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5、还有什么也让作者感动?(种树人。有种树人想到了教育者。教育者包括:老师、父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引导:①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②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 提供、创造锻炼的机会;循循善诱)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三、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四、总结升华,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桃花心木吗?作者分明是借事喻理啊!
林清玄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我们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2句话: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茁壮成长。【设计意图】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不仅要懂得在“不确定”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道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自己长大成为有用的人。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种树 找水源 拼命挣扎 百年大树
做人 经受考验 独立自主 社会栋梁
育人 遵循规律 提供机会 循循善诱
第三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桃花 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桃花 心木》所在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一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依据六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练习概括,品析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研读作者如何将 “树”和“人”联系起来,达到借事喻理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
2.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并得到个人的启迪。
3.体会“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三、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按统一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它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桃花心木》,一齐来读课题。
2、质疑:桃花心木是一种怎样的树呢?翻开课本第七页,你能快速地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3、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桃花心木。(出示桃花心木资料)
听了这些介绍,同学们肯定对桃花心木多了几分喜爱,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
4、同学们,这篇散文仅仅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树吗?下面让我们来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还写了什么。
5.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引导概括文章内容。
(二)相机切入,弄清种树人“不确定”的做法。
1、作者一开始对他的这种做法是感到非常(奇怪的),那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所画的语句,教师相机出示:
(1)你们觉得这句话中写了几点让人奇怪的地方?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他奇怪的是什么?这奇怪之二谁来读一读。(2)还有奇怪的地方吗?
补种不定。
(3)时间不定。
3、同学们,作者奇怪的感受是越来越强,其实,我们也都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他,对吗?你想问什么?(齐读课文句子:我忍不住问种树人……)
(三)对比研读,探究其“不确定”做法的原因。
1、读种树人的话
2、种树人为什么这么做呢?指名读 或齐读
3、如果每天来浇水,就是给了树苗一个怎样的生长环境?出示课件:
4、在不确定和确定两种生长环境中,树的生长一样吗?
5、种树人是让树在不确定中学会找水源,学会生存(板书:学会生存)
6、体会对比的方法。
7、注意到种树人说话的表情了吗?笑着说,语重心长。
8、请两位同学读一读。
(四)品味“感动”,领悟人在“不确定”中的成长。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有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三遍。)
2、学生谈体会,人的不确定是指什么? 让你想起了什么? 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段话的体会?
3、引读2遍:(课件:)
板书:学会成长
4、结合板书小结,体会文章借事喻理的表达方法。
5、让学生也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听了种树人的话之后的感受。
(五)再现形象,延伸“不确定”中成长的情感。
出示画面,学生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意境,升华情感。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祝福同学们也如这桃花心木一样,能够在不确定中茁壮成长。
(六)作业:
1、积累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抄写在笔记本上。
2、阅读林清玄的文章,浏览他的博客。
第四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引发深入思考,产生独特体验,发表独到见解。
2、在学习探讨种树现象及缘由的过程中,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初步了解桃花心木的特点。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板书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而且这种树的木材色泽美丽,质地优良,还是世界名贵木材呢!
2、、设问读文。
在我乡下老家屋前,有一块地就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句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读探究。
1、读奇怪表现。
谁给大家读一读,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指名数位学生朗读相关段落)
2、感知不同之处。
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栽培花木有什么不一样?
3、生发疑问。
如果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
4、小结过渡。
作者和你们一样,他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许多奇怪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而且也一股脑儿向种树人倒了出来。
(一)读中充分感知文字内容。
1、自由朗读。
那么,种树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把他的话找出来,仔仔细细多读几遍。
2、角色转换,多次感知。
谁能来当一当种树人,给大家说一说:你种桃花心木怎么就那么奇怪、那么没规律呢?
评一评:种树人当得像不像?谁再来当当?老师也想来当一当,大家欢迎吗?
(二)抓住要点,细细品味。
1、读中抓住要点。
种树人,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2、出示重点句,细加品味。
句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句2: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句3:我模仿老天下雨是为了桃花心木苗不养成依赖之心。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一想: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
(三)引领思辩,提升认识。
1、学到这儿,你们还觉得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是不懂关爱、不知规律吗?此时,你们又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学到这,你们应该知道了吧,文章是借种树来喻人,能不能用关联词把老师的板书连起来知别人你悟出的道理,用短语的形式也可以。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都能像桃花心木一样能经历风雨,能经受住不幸的洗礼,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四、启发引领,升华感受:
1、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株桃花心木,你想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
2、结合交流品读、领会作者的感悟。
板书:
桃花心木
树
拼命扎根
百年大树
借树喻人
人
独立自主
栋梁之材
(只有——————才能——————)
第五篇:《桃花心木》 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技能方面,继续加强朗读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在阅读理解方面,高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学中我的主导思想是给学生创设广泛的自主思考的空间,采用抓重点句段品读、师生情景对话、引导式朗读、同桌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品味种树人的话,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文章所含的道理,力求体现出语文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很多客观因素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出现了许多小皇帝小公主,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位的细细品读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和词语,品味出种树人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方法与途径: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抓重点句段品读、师生情景对话、引导式朗读、同桌交流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走入文章中,体会种树人话中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评价:
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说明了人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资料收集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交流资料。
同学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师展示收集的资料,出示桃花心木树苗与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的对比图,问: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高大笔直 优雅自在 勃勃生机)。如此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是怎样由一棵及膝的小树苗渐渐长成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设计思路:通过课件图片的对比,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想:课文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个词概括。(种树)
2、了解”种树”。
(1)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出示: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2)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没有规律)(3)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有规律?指名学生读4-7段。
(4)引读: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思路:这里通过教师引读带着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激起学生好奇心,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呢?课件中填空练习可为后文学习做一铺垫。】
3、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你能否提出问题。指名同学读第11段。
指导朗读(你有疑问吗?试着读出来!)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疑问,读好这一段。
三、感受体会 情感升华
1、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种树人,看他是怎么说的?齐读课文12--13段。
2、师生创设情景对话:如果你就是种树人,老师是文中的我,"我"现在有疑问,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吧?(怎样更好的体会呢,朗读。)请各位再认真读读这两段。
3、师生活动。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
教师采访:这位种树人您很忙吧?
生:不太忙。
师:那你怎么不每天来给桃花心木苗浇水?为什么每次浇水的量也不一样呢?生:这样做是为了让桃花心木苗在不确定中生活下去。(相机引导学生谈谈对"不确定"的理解:指老天不会按时下雨,还可能遇到刮风等。师鼓励学生:你回答的真好。)教师采访:我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我说你这个种树人,既不按时也不按量给树苗浇水,你瞧树苗都枯萎了,难道你不后悔吗?生:我只有这样桃花心木苗才能自己找到水源,拼命的扎根生存下去。师:你说的太好了。随机板书: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通过师生互动,意在让学生能够站在多方位思考,走入种树人心里,深刻体会到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4、小结:我明白了,原来你这样做是有原因的,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是为了让树苗在不确定中生长,没有依赖的心,好长成百年大树。听了你的话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种树人。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板书:长成大树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它们会想些什么呢?思考: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设计思路:语文学科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这个训练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又巩固完成了情感目标】
五、深入体会 感悟道理
1、你们懂了,树木也懂了,那么作者懂了吗?自由读14自然段。
2、默读这段话,批注重点词,交流。
3、板书:喻 育人。
(对"不确定"的理解。同桌讨论,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
4、交流:作者通过种树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什么?(经受考验,坚忍不拔等。)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自强自立的人或者事?
5、诵读感悟。
有感情的读这段话。强调明白了种树人的话的道理,再次用自豪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
【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由先开始的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到后面的感动、欣慰,我想抓住这条线索指导朗读,学生边读边揣摩出我的心理活动和变化,从而有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
6、学了这篇课文,你是否也想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对父母、对自己说点什么呢?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7、小结:生活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我们只要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与挫折,成为有用之人。板书:独立自主 早日成才
六、体会写法 能力生成:
小结: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谁能说一说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白杨》《落花生》)。希望同学们用心体会这种写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设计思路:语文学科特点之一就是以教材为平台,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通过本课的学习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七、课外作业:
1、积累本课精彩的语言。
2、课外阅读林清玄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
【设计思路:课件显示读物封面,体现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情感的培养,知识的运用,只有平时的积累,才能使这一目的得以实现。】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种树 喻 育人 找到水源 经受考验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长成大树 早日成才 借物喻人 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联系生活,领悟道理。课文中写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中抓住"不确定"让学生讨论: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第一题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 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
学生在理解了语言后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甚至会成为废物,被社会淘汰。
抓住线索,突出重点。文章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种树人的哪些举动让我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很快在读课文中找出答案。我设计反复朗读,教师引读,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为明白种树人的目的所在,理解育人道理做铺垫。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侧重让学生找到我听了种树人的话受到了什么启示,理解“不确定”的意思,理解独立自主的意思,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通过反复读文,交流理解,这一部分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
回归课题、体会写法。重点体会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交织融汇,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课末回顾以前学习的文章,说说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能够探讨喻人的道理,由此,说明学生明白了借物喻人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深化,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