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

时间:2019-05-15 12:0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

第一篇: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

我们都知道,在20xx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20xx年山东、北京、天津、海南,进入第二轮课程改革试点,实行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今年山东省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文理不分、减少考试科目将数学推到了高考的最前沿,成了新课改的一个焦点,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学会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的学习,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这些方面去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维能力

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对教材做深入地研究、思考、挖掘,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持久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终生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的逻辑因素,如概念的分类、定理的证明、公式法则推导,使学生严格遵守逻辑规则,做到判断正确、推理论证有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问题联合起来,形成一套知识体系,并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猜想并归纳证明,把特殊问题推广到一般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审查,如概念是否准确?判断是否恰当?归纳推理是否合理?分析和纠正其中的错误,尽力达到“更好地思考”“思考得更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一题多解,即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探讨是否还有其他解法,通过解法比较,提炼解题思路;进行一题多变,即通过探索逆命题,改变条件、增设提问、推广结论等方式,促使学生根据变化进行思考,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使学生掌握获取学习知识的本领。牛顿说过:“我的成功归功于精细的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到达发现的彼岸。”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融入到思考活动中去。训练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实现从教师的“教会”转变成学生的“学会”与“会学”。

教师要积极寻求少教多学的“双导”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教育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领悟。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口答、板演、做作业,然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对之进行点拨、讲解、补充。教师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导学案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它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

三、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作为走向成功的法宝,在全社会中得到推广。

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学习的互动者、合作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适当开展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合作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在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的共同参与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师生合作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当然,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合作毕竟有限,不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活动比较有效的形式,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问题,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四、品德修养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修养教育是让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素质。

教师用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习惯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教师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树立守时、遵守纪律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教师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要客观、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接受学生认知规律的差异性,相信他们都能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数学教学渗透品德修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把握好教育时机,使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健全的人格。

各位老师、同学们,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依托学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依托学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陈永平

朝前走 孙万帅 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后,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在国家厘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定位好我们的学科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产生何种影响?我的体会是,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施重心也将真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所以建议大家依托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理念澄清:将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

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分野的一个框架。它本身是对十八大精神中“立德树人”要求的落实、落细、落小,而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又是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落细、落小。基于学科素养,又可以制定出可操作、具体化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自己的学科教学。据透露,教育部已经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当中将会特别增加学科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学业质量标准。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过去多少年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学科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学科育人的实然效果与应然目标还是存在着差距。正如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讲的那样,我们的学生除了能够比较娴熟地解决学科的问题,去做题以外,在做人、做事方面并没有完全体现科学精神。

正因为如此,这次对核心素养的贯彻和践行,必须要让一线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这个思考是理念澄清的过程,也是把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的过程。笔者主持的上海化学名师基地,就组织学员在学习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化学学科的本质论、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论、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论”进行思考,引导大家思考化学学科素养,进而激发他们产生自觉的学科育德意识,提升学科育人能力。

内容澄清:学科素养融入到课程开发

学科素养和学科课程开发不可分割,学科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结构。从宏观上,教育部已经在组织专家力量修订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其中必然会渗透学科素养。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理想的”与“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会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颁布,但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否能落实、落细、落小,则真正取决一线学科教师的领悟与理解、实施与操作,还有课堂上学生真正的经历与体验。这就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放、经历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融入学科素养的要求。在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工作中,我们组织学员对“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化学学科拓展课程、化学探究性课程”等进行基于学科素养的再开发、再设计,提出中学生完整化学课程经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学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角色澄清:课程开发关系到教师角色

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改变,落实核心素养也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我认为,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一线学科教师将会被赋予更多的课程权力。而课程权力空间的扩大,会使教师与课程资源之间建构起更为系统的联系,并且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导向——“课程创生取向”。在这种取向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要转变。

我们将以国家颁布的课程大纲、方案、教材等为基础,依据实际的学科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主动的创生式的构建。这种学科课程创生,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理念、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专业智慧与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情境的创生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之中。为此,笔者也组织了名师成员,针对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化学教师的观念转变、能力转变、行为转变”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反思,让学员明晰哪些观念、能力和行为是合适、科学的。可以说,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与教学,需要一线教师“自觉觉人”,即在转变观念、澄清角色的基础上,让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成为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新常态”。

行为澄清:教师角色落实到教学行为

转变角色需要重塑行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改实践中,一线学科教师需要更多清晰的指向学科素养的教学行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对这一问题有过非常精准的描述: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都是学生精神与德性发展、升华的智力基础;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对真理追求的品性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可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笔者以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师教学行为澄清中,所有学科都适用以上四条准则。

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了名师基地成员,针对课前、课堂、课后应有哪些清晰的行动策略等进行了行动研究,让学员明晰哪些策略有利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达成。我们在研究中提炼出化学学科“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强调无论是学科思维训练,还是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中加以“高结构”的考虑和谋篇布局,否则无序和混乱会使基础性、主干性学科知识的有效积累无法完成。同时,强调教师要通过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低结构”课堂实施,有效激发学生的成长自信与自觉,呵护学生的生成与创造,涵养学生的智慧与人格,从而达成对核心素养的培育。

(作者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第三篇: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 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教学过程的维度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应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应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应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

什么是数学素养?什么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

一、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具体说来,就是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专业  的角度讲,指的是: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熟练地运用准确、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以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素养;对各种问题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从多个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一般指知识取向(这里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双基”,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文化取向。知识取向的教学设计,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所关注的,是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准确无误地获取知识――教师的职责是最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从教师和教材那里获得知识。文化

 取向的教学设计关注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数学教学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等。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事实上,知识取向与文化取向是相互融合的,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文化教育涵盖了知识教育,两者本身并没有根本的冲突。“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是以知识教学为核心的文化教学,是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

2.课堂教学: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思维,数学就失去了生命与活力。以思维为基础,能力提升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教学评价: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

(作业)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当然还有课堂表现性评价等),如何设计,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与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作业)设计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地反映该学科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维度,是指要考查哪些知识、技能;梯度,是指要有递进性,对不同的解答能给出相应的具有阶梯性的合理评价;相关度,是指要在知识的交汇处,既可以是章节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也可以是学科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点的交汇处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的交汇处等。

第四篇: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口号下,一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只顾成绩,不管其它,加重了师生负担,造成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三基教学”和“四基教学”的概念相继出现,目的是在继承双基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和体现时代的要求。三基教学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技能之外,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四基教学则指在三基之外再增加一项“基本活动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思潮和观点不断涌现,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是素质教育的口号,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这两个主题,多年来,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素质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较为宏观的概念,如何使其落到实处,便于操作,易于实施呢?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就数学学科而言,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大赛竞赛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第五篇: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我国近现代的数学教育走过了一段复杂曲折的历程。上世纪初,主要“仿日”,通过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教育,以“癸卯学制”为标志,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辛亥革命后,这个学制废止,转而“仪美”,系统学习美国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被广为传播,产生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苏”,机械移植和翻译苏联教材,缩短学制,减少教学内容。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学习和模仿中,有收获,也有教训。虽然鲜有自己的特色,但 “遍尝各家风味”,对世界各主要国家数学教育的优缺点都有所了解和体会。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双基教学”为特征的我国数学教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双基教学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基础,注重教法,具有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巩固性的特征。双基教学理论既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扬,又深受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影响。

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口号下,一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只顾成绩,不管其它,加重了师生负担,造成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三基教学”和“四基教学”的概念相继出现,目的是在继承双基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和体现时代的要求。三基教学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技能之外,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四基教学则指在三基之外再增加一项“基本活动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思潮和观点不断涌现,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是素质教育的口号,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这两个主题,多年来,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素质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较为宏观的概念,如何使其落到实处,便于操作,易于实施呢?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就数学学科而言,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中国学生数学学习应培养好六大核心素养11月6日下午,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基地校数学学科课程纲要建设推进研讨会主办者,请来了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作了“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这个报告内容新鲜深刻,昭示了高中数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思想,也映射出整个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尚志教授首先介绍了高中数学课程修订的三大背景: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1世纪对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教育的深入发展逐步建立法制化、制度化的标志。他阐述了高中课程修订的思路,切入点为国家教育立德树人工程;这一工程要求落实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所有课程中。而且,高中课程的修订作为了突破口。

王教授指出,1962年的大纲提出了运算、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三大能力;本世纪初的高中数学的课改大纲发展为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五大能力。而数学建模目前仍然是短板。短板应当补齐。数学建模强调应用。数学有对思维训练、实用价值以及备考训练的三大作用。数学对思维的训练,主要是演绎与归纳的逻辑推理能力。近代统计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归纳推理的发展。演绎在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的展现形式就是运算。直观想象非常重要。证明的思路是看出来的,要教育学生学会用图形来探测与表达结果。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要继续改革发展。小学、初中的数学教育也要贯彻课改精神,做好过渡。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王教授指出,必修课程要减少。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修与钻研时间。学有余力者让他们先修大学课程。加拿大等教育先进的国家,高中生已经达到大二水平。而且都是自学的。中国高中数学教学大量刷题练速度的风气要扭转过来。教师的思路要开,胸怀要大。数学教学中不要无原则地搞一题多解。

数学高考要延长考试时间,或者减少题量。考试要着眼于能力,不能变成考技巧。让平时拼命刷题、反复复习、机械操练的考生占不了便宜。高考出的题目要有弹性,要出一些背景题。要进一步减少选择题。增加点阅卷成本,为了真正培养好学生,也是值得的。再说,数学运算题、背景题的阅卷再烦,也烦不过语文考试的作文题。修订组向浙江省考试院提出建议,得到认可。王教授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共同声音,帮助领导科学决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部长也认同了,以后不设考纲,高考以课标为标准。

王教授举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有一所“985”高校,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分在125以上,入学后的10月份组织学生做过的高考题目的考试,平均分降到100;到同一年的12月再考一次同样的题目,平均分只有及格。这说明很多题目学生做过就忘了。考那样的题目,高中那样的教法,没有多大积极意义。高考制度与高中课程的改革,要给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等形式,让学生的才华呈现出来。以后高校录取不会斤斤计较一分两分,要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载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托核心素养,探索数学教学的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多样性研究—— 小学数学五、六年级市级课堂研讨活动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一) 作者: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因为你们在讨论常态的数学教学,后来张老师让我讲核心素养,我就把......

    数学核心素养 - 副本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

    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在2015年10月19日“蒲公英在飞”工作坊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上第一次听了马云鹏教授的讲座——《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案例分析》,并且在随后网络研修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

    数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数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当阳二高 高一数学组 林文国 通过近期在网上学习马云鹏教授从实例引出核心素养,再对核心素养的含义、核心素养的价值、与“基本思想”和“思想方法”......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抽象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