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时间:2019-05-15 12:4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第一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难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区别鱼和渔。

2、介绍: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是普希金,他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三、集体反馈,检查生字。

1、出示新词,指读。

强调:砖臣是卷舌音,纺是后鼻音。婆是上下结构,女中的横要平。

2、读生字卡的词语。

3、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4、找出含生字新词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读诗歌。

五、小结:同学们,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们下节课来细细体会。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导入: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体会。

二、继续反馈,理解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渔夫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2、同学们,老太婆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请大家拿出表格。

3、集体反馈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一个木盆 有了新的 微微起波浪一座木房子 有了一座新木房 发浑要做世袭贵妇人 成了贵妇人 不安静要当女皇 成了女皇 阴暗起来海上的女霸王 变回了原样 黑风浪,翻滚,奔腾,狂吼

三、复述故事。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有什么变化?他可能说明什么?对老太婆的愤怒、憎恨。

五、讨论交流。

1、你觉得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2、老头子是什么样的人?

3、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样子?

4、小结: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呀,也不能太懦弱了。

5、总结全文:你想对诗歌中的人物说什么吗?你想对谁说呢?说说你的理由。

6、师结:同学们,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分角色表演故事。

七、作业。

1、分小组演故事。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剧中的几段歌曲及教会学生初步的表演技巧及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唱、欣赏、创编台词与设计表演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说、演、唱、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演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多样性的艺术能力,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懂得不劳而获及贪婪的人是不会获得快乐和幸福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剧情、划分剧幕。

1.师:同学们,我们上次课已经了解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师这里有五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2.学生到台前将画贴在黑板上。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4.生:五幕,一幅图就是一幕。

5.师将五幅图略做介绍。

二、复习剧中的主题歌曲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这部剧中的主题歌曲,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

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1.唱主题歌曲。师:谁能感受到这段主题音乐具有哪个民族的音调特征? 2.简介主题歌曲。师:这个故事是俄国诗人、作家普希金创作的,这段小调式的主题曲也确实具有俄罗斯民族音调特征。

3.再唱一遍主题歌。师: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这段小调音乐在这部剧中要多次出现,但在每一次出现时都应该做出一些变化来,做出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变化?我们排练过程中请同学们自己去体会、去思考。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音乐剧。

三、了解音乐剧的表现手段。

1.请同学们看音乐剧《猫》录像片段思考:出自哪一部剧?在上演音乐剧时,除了音乐和演员的表演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或方法来增强表现的效果?

2.生答:音乐剧可以通过变化的场景、道具、灯光、服装、音效等手段推动剧情的发展。师加以总结:音乐剧是把音乐、舞蹈、文学、朗诵、绘画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呈现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看。当然我们在课堂上表演,不需要太烦琐。

四、创编序幕。

1.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创编《渔夫和金鱼》这个故事中的序幕。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序幕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两个,老渔夫和老太婆)2.场景是什么?(大海边、一间破屋子、旧木盆和在架子上的破渔网。)

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3.如果有灯光来渲染,我们用明亮的还是昏暗的?为什么?(昏暗的,因为破旧与贫穷让老渔夫和他的妻子心情不愉快。)

4.师:说的很好。音乐剧属于戏剧的一种,它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同样要鲜明、生动。我们看老渔夫和老太婆的性格是怎样的?

(1)生:老渔夫胆小,老实。

(2)生:老太婆贪婪、粗暴。

5.师:给每小组发下一张没有台词的剧本,我们分组创编一下序幕的台词。在写台词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6.每组请出两个代表来读〈事先准备一下,用三组即可〉。

7.师: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动作、表情)那我们想想我们如何表现老太婆在第一幕中对现实的不满?每个人在原位上做做。好,谁到台上来表演一下?掌声鼓励。(先后找两个学生,略做评价。)

8.师:听完老太婆的抱怨后,老渔夫的反应是什么?谁来表演一下?(先后找两个学生做,评价)9.师:好,现在我们将序幕完整的排演一遍。为了让剧情更为清楚、流畅,我们还要请上一位解说,谁来?剧中的小房子和木盆也请同学来扮演,好吗?师:你们没有台词怎么演呀?(表情)想做出什么表情,先悄悄地告诉我好吗?

10.师:我们把主题歌曲也加上,看在什么时候唱合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适?(节目一开始和旁白一起进入,引人入胜。)那好,我们唱的时候,台上演员先劳动,酝酿情感。音乐一完,对白进,可要一鸣惊人啊。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11.表演序幕。

五、排演第一幕。

1.师:第一幕讲了什么内容?(老渔夫三次撒网只网住了一条小金鱼)

2.师:出现了几个人物? 3.师:场景是什么?

4.师:在剧中如何表现出大海的特点呢?(用打击乐模仿海浪声)

5.师:用一些简单的材料也可模仿出大海的浪声。老师拿来了一些纸张、塑料袋,同学们传着使用,看看用哪一样材料为大海拟音最合适?(材料分三组,大家都有机会试)请两位同学来做拟音师,去配合着准备一下。

6.师:现在老渔夫来到海边开始撒网了,我们一起来做撒网的动作。(这网很沉,我们可要用力的把网撒开,这样才会网住更多的鱼。)

7.学生做撒网、收网的动作(师边做边说,这第一网下去因为是水草,收网时不需要太大劲,这„„)(负责拟音的同学抖动玻璃纸,效仿出大海的声响)

8.现在我们和着音乐撒网,注意在有音乐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任何动作要尽可能地和上音乐的节拍,也就是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现在我们和着音乐练一下。撒三次网。

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9.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渔夫第一次和第二次捞上来的全是海藻,第三次撒下后,只网住了一条小金鱼,这时可以想象老渔夫的心情怎样?他又会说些什么?

10.生:“今天的运气可真不好,只网住了这么大点儿的小鱼?”

11.师:谁还来编? 12.生:“莫非是老天爷成心跟我作对,想让我今天空手而归。”

13.师:这时小金鱼被网住了,她会有什么反映?(哀求),教材上安排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注意我们的情绪。

14.师:我们可以用歌声表达小金鱼的哀伤,还可以用什么?

15.生:用体态和她的表情。如让小金鱼倒在地上,颤抖双脚,用哀求的眼神表达她的哀伤。(师: 你能来表演一下吗?掌声鼓励)

16.师:还可以怎么表现?同学们可以站起来做做。

17.师:谁来一边唱一边表演。

18.师:老渔夫听到小金鱼的哀求后,做出了什么反映?(学生回答)

19.师:上节课我们一同为老渔夫创编了一首小歌,还起了个名儿叫《小金鱼,请你回家吧》,谁来给同学们唱唱。(掌声)

20.师:小金鱼听后做出什么反映?(高兴的,充满感激的)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教案编写:六年级备课组

会说什么?(老爷爷真好)

21.完整表演第一幕。

六、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之间表现出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精神,及大胆的创作意识,丰富的想象力、表演力,令老师十分感动,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课能表现得更加出色。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学习热情极高,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了表演,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有机会到台上表演。2.教师与学生的问答激发和促进了学生对表演及创作的兴趣,整堂课始终围绕着故事情节展开,着重表现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能与学生做到有效沟通,师生都感到莫大的愉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分组表演中,观众能够积极的评价总结台上同学表演的情况,及时提出优缺点。

4.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收放自如,展示出了自己的特长。

5.创编及表演中的亮点一男生说:“某某同学表演老太婆不到位,她不够厉害。老师,男生能演老太婆吗?” 老师问:“谁表演的好,为什么?”答:“某某表演的好,他表演老渔夫又咳嗽又驼背,还唉声叹气的,特别真实。”

6.最后由学生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拟音师,最佳旁白等等。

学校:金塔县北苑小学

年级科目:六年级音乐(下)

第三篇:金鱼和渔夫的故事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他们住在海边的破泥棚里,每天老头出海打渔,老太婆在家里纺线。

这天老头打了一天的渔,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当他满怀希望把最后一网拉起来时,发现网底躺着一条小金鱼。这条小金鱼突然说起话来:“老爷爷,把我放回大海里吧,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头很惊讶,他从来没有见过鱼会说话,便顺手把金鱼放回大海:“我不要你的报答。回去吧,愿上帝保佑你”。

老头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听就火了,“哎呀,你这个傻瓜,老糊涂了,为什么不要金鱼的报酬,哪怕要一只木盆也好啊。我们家的木盆早已破的不成样了。”

于是,老头把老太婆的话说给金鱼听,金鱼说:“回去吧,你们马上就会有一只新木盆的”。老头回到家一看,老太婆果然得到了一只新木盆。但是,老太婆又对老头骂道:“老糊涂,木盆不值钱,快,快去问金鱼要座木房子。”老头只好回到大海边呼唤金鱼,金鱼出现了,老头把老太婆新的话又告诉了金鱼。金鱼答应了他的要求。

老头回到家后,那间破泥棚不见了,老太婆已经坐在一间明亮的木房子里。她见了老头,她的脾气发得更大了,“哎呀,你真是十足的老傻瓜,只要一间木房子,去去去,对金鱼说,我不想做穷鱼婆了,我要当个贵妇人。”老头再次来到海边恳求金鱼帮助。金鱼游过来,点点头说:“嗯,我会满足她的”。

老头回到家一看,只见老太婆站在一幢高大的楼房前披着华丽的衣服,满身珠光宝气,真的成了贵妇人。她正在残忍地鞭打身边的奴仆。“夫人,这会你该满足了吧”。老太婆大声的呵斥他,命令他去马棚里干活。

没过几天,老太婆闹得更凶了,她打了老头一记耳光:“滚,滚到海边去,去对金鱼说,我不想做贵妇人了,我要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女皇”。老头不敢顶嘴,被逼着来到了阴沉的大海边,向金鱼求援。金鱼再一次实现了老太婆的愿望。

当老头回家后,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幢富丽堂皇的宫殿,老太婆当上了女皇,在身边站着许多大臣和卫士,人们正在伺候她。老头吓了一跳,向老太婆行了叩头礼:“您好,女皇,这会你总该满足了吧”。老太婆看到不看他一眼,命令卫生们把这穷老头赶出去。

可是,只过了一星期,老太婆又吵得天翻地覆。她下令把老头子押来,强迫他要金鱼实现她更大的野心。老头战战兢兢地来到大海边。大海上波涛汹涌,他对着怒吼大海呼唤金鱼。金鱼向他游过来:“老爷爷,你还要什么?”。“哎,鱼娘娘,该死的老太婆不想再做女皇了,她说,她说要做海上的女霸王。唉,还要您亲自伺候她,听她使唤”。

金鱼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只把尾巴一甩,就游到了深深的大海里去。

老头在大海边久久地等待着,可金鱼再也没有出现。老头回家一看,在他面前的还是原来的那

座破泥房,老太婆坐在门槛上,她的身边只有一只破木盆。

护理协会:

加50分:15(7)谭幸如、郑超展、岑元记、郑钦耀、15(8)邓观好 15(9)杨玉立

15(10)张珏铭、林小翠、蔡晓

15(11)卢娴静、张晓丹、叶秋如、林杏柳、15(12)卢欣佩

加40分:15(8)刘玉鸳、林紫晴、刘倩影

15(9)梁茵茵、林敏如、卢芳、项日美 15(11)谭结兰

15(12)林文静、陈莹莹、薛玲敏

加30分:15(12)钟楚彤

参加护理竞赛人员:

叶秋如15(11)、张珏铭15(10),卢欣佩15(12),蔡明秀15(9)

第四篇: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诗歌在叙述故事时,主要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大海的变化体现金鱼的变化,即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到恢复老太婆贫穷的原状,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普希金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从前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普希金的资料。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共创作了6部童话诗。他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2.引导学生讨论:

(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画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画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

(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

(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画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

(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在奔腾、在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四、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1.诗歌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谴责了老太婆,也批评了老渔夫,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木盆→木房子→贵妇人→海上女霸王

贪得无厌

一无所获

教学反思

在上《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一课时,我通过抓住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的性格,重点分析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把握老太婆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让学生懂得贪得无厌没有好结果,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渔夫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学生和角色对话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课文的总结归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感受到文本体现的价值目标,在课堂上轻松达到教学育人的目标。

第五篇:24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全诗共10节,以空行相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诗歌在叙述故事时,主要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大海的变化体现金鱼的变化,即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到恢复老太婆贫穷的原状,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二是通过想象,丰富诗中的故事情节,理解诗中人物形象的意义;三是了解对比、反复等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对贪婪的批判。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目标及方法。

(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2、学习方法 :

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感悟、小组合作。

3、学生自学,也可以小组合作。

三、合作探究,交流互动

1、读准字音,新词。

门槛奴仆貂皮无影无踪锦绣保佑报酬

蔚蓝漫游世袭自由自在侍奉使唤违抗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___”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老太婆的要求结果大海的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课堂达标

1、注音

报酬()保佑()貂()皮

奴仆()门槛()侍奉()

2、介绍文学常识:这是一则(),作者(),()国著名诗人,()和()。他的主要作品有()()、、()等。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哀求——()保佑——()侍奉——()

使唤——()违抗——()漫游——()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破旧——()安静——()平凡——()

违抗——()勤劳——()浑浊——()

5、课文回顾。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们下节课来细细体会。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无影无踪锦绣保佑报酬门槛奴仆貂皮

自由自在侍奉使唤违抗蔚蓝漫游世袭

2、导入: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体会。

二、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目标及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明白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3)、复述故事。

2、学习方法 :

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感悟、小组合作。

3、学生自学,也可以小组合作。

三、合作探究,交流互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渔夫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2、同学们,老太婆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请大家拿出表格。

次数老太婆的要求结果大海的变化

①一个木盆有了新的微微起波浪

②一座木房子有了一座新木房发浑

③要做世袭贵妇人成了贵妇人不安静

④要当女皇成了女皇阴暗起来

⑤海上的女霸王变回原样黑风浪,翻滚,奔腾,狂吼

3、引导学生说一说: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有什么变化?他可能说明什么?(对老太婆的愤怒、憎恨。)

4、讨论交流。

(1)、你觉得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2)、老头子是什么样的人?

(3)、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样子?

(4)、小结: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

四、课堂达标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海()地哀求()的报酬

天大的()轻微地()()的貂皮背心

()的窗子()的贵妇人

()的帽子()的奴仆()的大风浪

深深地()()地漫游()的波涛

砖砌的()骂得()

2、对号入座。

班张根颗朵堆只所条句座

几()话一()木盆一()金鱼

一()鸳鸯一()木屋一()星星

一()文官一()琴一()鲜花

一()枝条一()篝火一()木棚

3、读诗歌,完成下列填空。

(1)本文中多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例如“你这个蠢货,真是个傻瓜”这句话前后重复了两次,突出表现了老太婆的 ________、________。

你能再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___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

1、你想对诗歌中的人物说什么吗?你想对谁说呢?说说你的理由。

2、师结:同学们,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课外拓展。

分角色表演故事。

板书设计

起因:渔夫放鱼→善良→承诺报酬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经过:老太婆索取→贪婪(木盆、木屋、贵妇人)→金鱼回报结果:惩罚老太婆→收回一切→变回原样

(贪得无厌、一无所获)

下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普希金的名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使我感触颇深。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描述了一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让小金鱼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心愿,结......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堂实录[★]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堂实录 铜梁县石鱼镇小学:李小强 教材简析 这是篇略读课文,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普希金用童话叙事的方式,采用对比、反复的手法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

    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精选五篇)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渔夫和金鱼》讲述的是:从前有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住在一个破旧的小木棚里,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有一天老头儿出去撒网打鱼,打到了一条不寻常的鱼,那是条金鱼。这条金鱼苦苦哀......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1 在大海的岸边,有一对夫妇。老爷爷每天都去海边钓鱼,有一次,老爷爷钓了好几次,都没钓上鱼,但第三次老爷爷钓到了一条鱼,这条鱼可不是普通的鱼,......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1 贪心的人,通常会下场惨不忍睹的,善良的人,总会得到一些好的回报,而受人唆使的人都是虚度人生,就像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事一样,结局一般不会提及这类人,《渔夫......

    渔夫和金鱼--教案(推荐5篇)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标准地唱出歌词并富有情趣地说出人物对白,初步了解音乐童话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结构和特点。 2.能用自己创编的台词对白.自己设计的肢体......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