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本单元专题是“中外古典名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回顾,包括课外阅读的内容,目的是引导课内外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大量阅读实践。)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姑息,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第二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张悦丽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
板书设计:
贪
当女霸王
贪
当贵妇
贪
贪 要木房
要木盆
贪得无厌一无所有
第三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重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准备:
课件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本单元专题是“中外古典名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回顾,包括课外阅读的内容,目的是引导课内外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大量阅读实践。)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姑息,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
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七、.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第四篇: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贪婪会失去一切。
[智育目标]:。了解寓言故事。
[素质发展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创编“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
2.表演者怎样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表演。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 学生活动设计 唱歌,欣赏。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 2.猜一猜
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
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分析故事并分组
这个故事可分成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 5.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竖笛 6.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7.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1)序幕
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音乐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句的尾音要拖够拍子。
(2)放鱼归海
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慌张的神情、祈求放生的心理状态。音乐速度稍快些,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
(3)贪婪的老太婆
选用序幕的音乐,运用不同的速度和乐器进行演奏。为了表现老太婆的贪婪,演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力度会越来越强,最后所有乐器齐奏,表现了老太婆希望实现自己想当女皇的愿望。
(4)愤怒的大海
选用序幕的音乐,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大海愤怒了,用打击乐齐奏表示。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表现大海的愤怒。
(5)尾声
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8.引导学生加紧排练,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9.教师评价总结。教后反思:
音乐剧表演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气氛民主且生动活泼。教授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学生们被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平时很羞于当众表演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要到台上展露自己。于是班里很多同学表现的很诧异,也有学生甚至嘲笑地说:“她也来表演,哈哈。”结果这个同学表演老婆婆的角色演得很好,台词简洁,语气入情,简直和平时那个胆怯的她判若两人。表演后,即刻掌声四起。这个同学挺直了胸膛走下台,脸上的得意与自信不言而喻。笔者也赶忙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不能因为她(他)某一点不是很好就瞧不起甚至嘲讽别人,这样是很不好的。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位同学表演得非常好,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对她的精彩表演表示祝贺!”我又顺势说道:“平时多鼓励、帮助那些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人,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你也会找到更多的快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心态和以前有所不同,他们多了一份平和、宽容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实践活动,更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提高表演水平的
同时,也锻炼了与他人和谐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五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教学重难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②在小组内表演。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