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尘隐抒情散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总相信,这世间的一章一句皆有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生出了性灵。大千世界,是繁华、是清贫、是平淡、还是热烈,其实一切的选择都在于你自己。我无法评说是轰轰烈烈的人生才是最精彩人生,亦或是说平淡才最真,我只想说,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有各自的方向和向往,无论是何种生活方式,选择哪条路径行走,都有各自的道理,各自的生活意义所在。不要苛求,不必勉强,只按照自己内心所愿,去行自己所喜之事,愿使心从容淡泊,而步履亦从容。
我曾说,此生最美的修行,乃是过清简如水的生活,交淡如清风的知己,喝浓淡亦可的清茶,做一个静如莲花的女子。不施粉黛,不事雕琢,素颜修行。亦如我笔下的文字,从没有刻意地雕琢,而是任由心底的思绪流淌,化作那笔下一行行清澈的行文,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告诉你们我素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此方式来温暖慰藉你我的心灵,如此便是我最美的向往。也曾无数次地盼望过,若此生能有一人,知我、懂我,字里行间的含义之所在,能与我心意相通,便已是此生最大的幸福了,只是这世间自古知音难求,能读懂自己心的人实在是太少。所幸的是,我还有文字,伴随着我从花样年华走向似水流年,所幸,一路上,还有你们,在远方的你们,一路见证着我的成长,品读着我的故事。
这一生,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情爱,有人追求热烈,有人则追求平淡。我只是那寻常普通的女子,没有胸怀天下的大志,仅有一颗素朴天然的心,仅有温婉细腻的情怀。此生所求的,也不过是写行云流水的文字,过清简如水的生活,素日生活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亦有诗酒琴茶,诗情画意。有一处安稳洁净的居所,能得一柔情似水的良人,能与文字相守,不舍不弃,如此,便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了。
如若可以,这一生,只愿与温婉的风景相依,与柔情似水的人相伴,在前半生,积极地入世,在后半生,远离俗世红尘纷扰,过随心所欲的生活,不再过问红尘里的悲愁喜乐,不再过问红尘里的荣辱得失。
也曾有人问我:“儒释道三者,有何异同?”而我则说,小者见异,大者见同。儒家入世,是遵从“仁义礼智信”的人生道德与礼仪,也是一个“敬”字;而道家,乃是遵从“无为”,所遵从的乃是清心寡欲,是一个“静”字;而释家,则遵从的是“悟”“空”与“净”,佛家常说“四大皆空,”世间一切烦恼愁烦,皆是因了贪、嗔、痴、慢、疑所造成的。这三者看似毫无交集,却也是紧密相连的。
在这滚滚红尘中行走,怀一颗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纵做不了清心寡欲,但亦可以学会净心。这世间或许没有真正的净土,但如若学会了净心,就可常常净化自己的灵魂,使自己身心常静。
这一生,无论入世还是出世,无论身居闹市还是隐居山林,只要内心清净,学会随缘、惜缘,便也不会生出太多的执念与烦恼。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堂,”任尔红尘滚滚,但唯独汝心似清风明月,又何惧世相迷离纷呈,又何须惧怕心灵会沾染尘埃。
但随缘并不意味着任性,闲散也不意味着蹉跎,时间不会为任何人珍重,而我们却要珍重时间,做自己所能做的,珍惜自己所能珍惜的。须知道,年年风景依旧,而流光却一去不回头。此生无论是归入沧海,还是归于山林,简单做自己,就好。
我不知道,今生我与佛是否有缘,只知道,我心虔诚,此生漫漫长路,无论会历经多少劫难,会历经多少苦痛,我都会常以谦卑之心、柔软之心、慈悲之心、欢喜之心、清净之心待之。
而此生于我而言,喝茶读书,静坐修禅,便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报,无论是红尘深处,还是居于山林野刹,我都心安,我都无愧于心。隐居也好,入世也罢,只要内心澄净明朗,我亦可淡看这三千世界的纷纷扰扰,淡看着尘世间的缘聚缘散,起起落落。
第二篇:红尘陌上抒情散文
如此青春,如此美好,愿红尘作伴,一生牵挂。
——题记
这是一场青春的祭奠。在这群欢乐的人群中,除了欢笑,还有些牵动着彼此的东西,那就是情。师生情,友情,爱情,是这些让我们的青春充满阳光,充满灵气。
不想再称赞老师有多伟大,因为他确实伟大。我逐渐地感受到,老师在影响着我们,而我们也在改变着老师。我在寻找老师的优点在学习,而他也在寻找我的优点在学习,我们都是彼此成长,彼此进步的。微笑能省却很多烦恼,淡化忧伤。这也许就是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一些事情吧!我也慢慢的懂得,一个平和的心态不会让自己活得那么累。坦然处之,静看花开,笑看花落。愿你我青春永驻。
我时常感慨青春,是因为他易逝,脆弱,朦胧。可幸的是,我正走在青春的路上。这路上,有许多人与我同行。相遇即一种缘分。你我能同行,已不知是几世苦苦修来的结果。总怀一颗感恩之心,愿能一起走到老。可人生并不美,有些人会在某个渡口和我们分离,不管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要相伴一生。即使这样,即使不舍,也要微笑着放手,心怀感激,和他挥手道别。他有他的人生,愿他的人生能幸福,便足矣。彼此的人生都是独立的,不愿受再多牵绊,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否情愿,都要自己走下去。
我从不忌讳谈爱情,是它滋润了我们的青春。谁为了谁等待,这是常有的事,谁为了谁无奈,这是常有的事,毕业后欲言又止,这是常有的事。匆匆那年,原来是一场盛开在春天的梦,秋天里燃烧,可冬天还没到,梦就结束了。最后回首时,是否整个青春都会是遗憾。也许你我都会感慨: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阳光明媚,花香飘散,草在风中结种子,你我就这样站着,什么也不说,就会觉得很美好。”如此安静,如此坦然,如此美好。
你的青春里有我,我的青春里有你,彼此的青春交织在一起,都是一生的牵绊。红尘陌上,愿彼此携手能走得更远一些。
第三篇:小隐,隐于红尘中的芬芳杂文随笔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七月出了梅,就入了伏天,天天日头高照,树上的蝉鸣也不绝。案头,是小隐寄来的新书。水绿的封面,簇簇花儿点缀,像一阵清风吹开了这暑气,让我爱不释手地捧起它来读。
小隐的文字,在朋友圈时常见到,而她的纸质书确实头一回读。这铅印的文字还是与手机屏幕上看到的,仍就有些不同。那经油墨洗礼的书页,沙沙作响,比冰冷的电子屏多了几分亲厚。
我是四月初见小隐的,那日齐齐老师苏州线下的交流会,她是嘉宾。近晌午的时候,她来了,那是一个瘦削清丽的女孩,长发过肩,一身粉色的布艺长裙披着鹅黄的毛衣外套,透着不张扬的青春气息,施施然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淡淡地笑靥,相较周遭的热闹,更显出她的娴雅来。
那一日,小隐逗留的时间不长,午饭过后,和大家合了几张影,便匆匆离开了。她仿如春风般,轻轻地吹来了,又轻轻地飘走了,在人的心湖上吹开一个淡淡的涟漪。
在此之前,我对她知之甚少。那一面之后,心生一些喜欢,那样眉眼柔光的姑娘定是不俗不凡的。于是,就去她的公众号“江南小隐”里寻觅芳踪。
她是来自牡丹之府河南的女儿,因爱这江南烟雨,因爱这杨柳小桥,因爱着粉墙黛瓦,因爱撑着油纸伞的雨巷,她便在这座2500年的城池里落了脚。
古语“小隐隐于野”,而小隐这样的女子也不喜喧闹,居于留着历史印记的街巷里,在院前窗台种满草木,四时花香不绝,赏花饮茶听雨抚琴摄影作画,日子到她这里慢慢流淌着,全无争分夺秒的急促,有的是笃定悠然的诗意。
夏夜,徜徉在书里的文字间,我惊呼她到访过许多我经过的地方,“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的慢书房,平江路出售特色傣味凉面的“阿木舂记”,曾经是“藕园住佳偶”的藕园是她琴艺演奏之地,秋日枫林尽染的天平山拾叶寄情……这些熟悉的风物,在她笔下更加丰富动人。
上周日,是小隐这本新书《走着走着就遇见一树花开》的雅集。在这古意盎然的南林饭店内,那一晚有可绕梁的琴声,有深情的诵读,也有天南海北文友欢聚的酣畅淋漓。而我无法去,坐在医院的病房间,看着从朋友圈发布的张张美照,也亦饱了眼福,更何况凌晨准点发布的“正翔语”,坤元老师用笔墨将这雅集描绘得生动得很。
到底还是眼馋了,雅集去不成,这书还是想收入囊中。于是,去小隐的微店下了单,留了言。第二日就看到了她朋友圈贴出给我扉页赠言的图片:深居简出,是人生的态度 走着走着,就遇见一树花开。这第三日,这份美丽就送达至我手中了。
深居简出,是人生的态度。这也是我中意的小隐。行走在红尘里,远世俗污浊,安之若素,静心思远。在四季轮回里,她用一支妙笔,一颗素心,书写着一草一木、一情一爱。
今夜,耳畔回荡着那首《风居住的街道》,我轻声念着书中的文字,身旁在长梦里的孩子,是否也会如我一般,在梦里甜甜地嗅到这隐于红尘的芬芳!
第四篇:曳曳女人花,红尘谁懂她抒情散文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不知不觉与白驹一同奔进了秋的底部。一帘疏雨飘过,凉意纠缠,草木惨淡,偶尔从天空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更添得无限悲凉。这寒意衍生的深秋里,能够使人心升暖的除了好友们发来的生日祝福,便是窗前摇曳的那株黄菊花了。你看她好像懂得人心似的,开的及时,灵动又趣意盎然,三杈九顶的花儿,姿态各异:那朵,像古时待嫁的新娘,含羞带怯、垂首低眉,却难掩其流露各异:那朵,像古时待嫁的新娘,含羞带怯、垂首低眉,却难掩其流露的幸福与甜蜜;那朵,像现代村姑,举手投足、自然大方,毫无做作又不失浪漫和雅致;还有那朵,呵呵,有点像多事的媒婆子,用力伸开两只长长的手臂,一副左拉右拽的架势,虽说是空劳一场,倒显得热情无比......媒婆也好,村姑也罢,总之看得出来她们每天都在努力地绽放着,就像这世间的女子,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让自己绽放到最美,免得误了花期,免得辜负了赏花爱花人。其实,好花不须多,仅这么一株就足以让你在萧瑟的寒秋里拾得满怀馨暖,正如人逢知己,只一人足矣!
本不喜欢黄颜色的我,对这黄的菊花却是个例外,正如我不喜欢红,可却偏爱那红的梅一样,这大概是对梅菊过于倾心的缘故吧,所以无论她们开出怎样的颜色也是欢喜。听母亲讲,生我的那年,家里的菊花开得最好了,十几种颜色不同、姿态各异的菊花儿较着劲儿的开,百十朵花儿挤满了整整三个小窗,我就是在这满室菊香中成长满月的,而这满室的菊香则是爱菊成痴的父亲辛勤劳作的成果。是的,父亲太爱菊了,每次出差回来,家里都会多一两盆别样的菊。姐姐本是春天出生的,可父亲竟然给她取了个秋菊的乳名,愣是把我的专利权提前两年让送给了姐姐。而母亲则偏爱兰,每到春天,家里的草兰也是开得满目清芬、煞是喜人。还有夏季开在园子里的马兰花,或蓝或紫的花朵摇曳在微风中,像蝶儿一样飘舞,美得惊心喜人。许是受父母的影响,我自然也就特别喜欢菊和兰了,而较在寒秋冷月里傲骨的菊,兰花的柔性似乎更贴近女子,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开出兰花的样子来,蓝蓝的兰,清澈安静而又幽雅芬芳。
自幼就喜欢安静的我,一直不喜欢红色的,总觉得它太刺眼,太张扬,大有吵闹之意。有人说九月出生的人性格也像本花九月菊一样,有股子倔劲儿。你看这菊,温春暖夏她不开,偏要凌霜怒放在冷凉的秋。而我则倔得连结婚时那喜庆的日子也不肯买件红的暖色嫁衣穿,发间佩戴的也是浅粉色的小花,任谁说劝,就是磨破了嘴皮子,我也不肯。
其实,还有比这菊花更倔强的,当然就是更令我痴爱的梅了。说到梅,脑子里又生出一串儿以往的趣事来。因为我的北方无梅,这让我这个梅痴在多雪的冬季实难忍受,痴人嘛总是做出一些痴傻的事来。那是前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把家里大花瓶中插的十几束仿真梅花全部拿了出去,绑在小区园子里的干树枝上、插入雪堆中,哇,梅拥雪抱、情深意浓,美妙绝伦。好似还有梅雪的香气扑鼻呢,陶醉,跟真的入了梅林般陶醉,陶醉得我闭着双眼哼着《一剪梅》小曲儿,站在苍茫的“梅林”雪雾中,美美的......不一会,听到身边有咯咯的笑声,原来是几个玩雪的孩子见我的傻态感到很奇怪,才惹得他们过来围观取笑,哎呦!好尴尬。
喜梅爱梅的人很多,不知有没有同我这般爱到痴傻的,不但爱梅,就连如梅的女子我也是爱极了。如梅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朵红红的寒梅,那红红的蕊是她殷红的心,红红的花瓣是她被凛冽寒风吹冻得泛红的脸颊。如梅的女子这一生只爱雪,只等她的雪来,心蕊也只为她的雪开,哪怕把自己葬在冬里,也要在下一个的生命轮回继续等待着她的所爱,正像那首歌唱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不知这世间有多少的梅样女子,仍在痴心地等待着她心中的雪,也不知她的雪是否知道或懂得她这份如梅一样的坚贞情怀。若我是男子,定要以雪一样纯真洁美的姿态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皈依于那一抹红。可惜,父母把我生成了女孩,我又没法子让自己开成“雪花”,只能羡慕梅雪之情的同时,用一寸真心疼惜怜爱那些如梅的女子了。
当然,这世间也不乏莲样女子,她们同样也是可爱至极并可敬至极,她们如洁白的莲花,内心清纯宁静,外表柔美淡然,纷杂凡尘中始终保有清莲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巧笑嫣然间又隐藏着无限心事任人去猜、任人去想,而无论你知与不知,懂与不懂,她都会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如约绽放,哪怕迎来的是风,是雨.....一指牵牛于湿冷的石柱上攀爬缠绕,在这荒凉的深秋里竟然开出一朵紫色的小花来,这许是她在今年绽放的最后一个笑颜了,只见那小花挺着柔弱的脖颈,竭尽了全身力气向这边张望着,与窗前的黄菊花遥相呼应,她是想看南飞的北雁吗?还是担心明日就霜降了,这黄菊花会不会冷?
其实,仔细思想起来,这世间的哪朵花、哪个颜色不是美丽的呢?哪个女子又不是如花般美好的呢?这世上若没有了众生多样的女子,就像大自然没了那些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花儿一样,就会大减生机,也就削弱了生命的意义。如果所有的花朵都是清一色我喜欢的白或蓝,那么这个世界也会黯然失色,毫无美丽可言。看起来,青帝还是很英明的,让人间的花儿开在不同的季节,开出了不同的颜色,开出了不同的风姿。
是的,每一种花都有她独特的魅力,都有她独具的风姿与柔情,譬如桃花,只开在春风里,只为属于她的春风而妩媚妖娆;还有六月里失火的石榴,那份炽烈的情怀只绽放在属于她的炎热的夏。花如女人,女人如花,开在春风里、开在夏雨里、开在冰雪中,于落落红尘,摇曳着她的芳情,摇曳着她的牵挂......
第五篇:红尘智慧
红尘智慧
俗世红尘,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喧嚣的夜不曾停止都市的繁华与拥挤,纸醉金迷,车水马龙,那夜间肆虐的霓虹灯,赤裸地揭开都市的面纱,是迷乱充斥着人性的欲望与追求。
身处熙熙攘攘的都市,我们是繁华彩灯下的傀儡,没有过多的选择,没有喘息的自由。一次次面对,一次次无奈,站在这巨大的天地之间,虽不觉物质的匮乏,却是活在空虚之中,就像苍茫旷野上的稻草人,任由农场主恣意摆弄。喧嚣下的心僵化了,挤不出一滴慈悲的泪花,所谓慷慨只是爱慕虚荣,所谓爱心只不过台上一出戏,真正不被世俗诱惑,保持纯真之心的人,能有几人啊!他们是站在更高的云端,心接受者不一样的熏陶,感知禅的智慧。
世人是该学学陶潜,把心放下,虔诚地接近自然,接受自然的美。我们太过浮躁那份压抑,那份惘然,那份莫名的欲望,点点滴滴渗透疲惫的身躯,渐染几近枯死的心灵。拖着沉重的躯壳,无处释怀积聚的闷苦。或许心灵需要一股清凉的滋润,沐浴清晨的气雾,融身与物我两忘的幽境。倾听天籁,感受流水,我们接受自然赠与的纯美,洗涤身染的尘埃,用纯真来磨打被世俗钝化的内心。不该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逐渐被现在的社会所掩饰,只留下一堆残垣断壁搁浅在滩上幽幽叹息!
象牙塔般的世界容不了日益膨胀的欲望,也不是躁动的灵魂所能被留下,遥望前方,一切只是虚幻。
有时,我们需要那么一点寄托。在忙忙碌碌投身自以为重要的东西里去时,我们会遗忘什么,或错过什么。精神不该没有寄托,尝试去接受先哲的智慧,不失为对自我的慰藉。一路跟随庄子的逍遥之游,我们依然有所待,冥想逍遥境界,亦是人性的升华;静坐孔子的讲堂,耳贯仁礼之学,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无为之治,中庸之道,是道儒之本,接受精神思想的一泓清泉,我们受益其中。一盏明灯,一生照亮黑暗的夜空。
红尘之中,我们易迷失,更易定位方向,关键在于是否懂得去接受,接纳人世美好的智慧和财富。感受哲理,融身纯美之境,要把面临的种种压抑,在接受中化为那一朵开出智慧的花。
夜深沉,华灯依旧,我们独善其身。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龙港兴港高级中学高二:龚大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