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有中立的选择美文
美国纽约的汤森哈里斯中学的开学典礼结束后,雷曼校長再次走上讲台说:“最后,我想再用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做一个问卷调查。”
接着,大屏幕上便开始播放视频。视频中,正值放学时间,学生们背着书包结伴走出校园。在校园里的一个角落,一个高大魁梧的男生横在一个瘦弱的男生面前,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在说着什么,那个瘦弱的男生则蹲在地上,战战兢兢仰头看着他面前的男生。在此期间,一直有三三两两的学生从他们身边经过,也都注意到了这一幕。
这时,视频暂停,大屏幕上出现了几行字:
看到这种情况,你会选择怎样做?
1。想各种办法帮助瘦弱的男生。
2。帮高大魁梧的男生。
3。假装没看到。
4。想到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肯定都有错,选择无视,然后离开。
同学们思索片刻之后,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帮瘦弱男生的只有27%,当然,选择帮魁梧男生的也不到10%,而剩下的60%多的学生都选择了后面两个选项。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选择中立稳妥一点儿。不过他们也承认,之所以这样选择其实也有不愿惹麻烦的心态在里面。
雷曼校长得到投票结果后,继续播放视频。接下来的视频画面非常暴力,可想而知,是魁梧的男生对瘦弱的男生的欺凌和殴打。
雷曼校长及时关了视频,说:“视频上的学生们几乎和你们一样,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中立。而正是这样的选择,导致了瘦弱的男生被欺凌的结果。”
学生们面面相觑,很吃惊也很不解,自己并没有选择帮助那个魁梧的男生,怎么能说是他们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上面虽然列出了四个选项,但其实只有两个选择。因为只有第一种能帮到那个瘦弱的男生,而后三种都是在帮欺凌者,选择无视就是对欺凌者的默许和纵容。面对校园‘霸凌’,你只有阻止或纵容,没有中立的选择。”雷曼校长严肃地说。台下的学生听后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顿时知道自己以后该怎样做了。
第二篇:没有选择的石头美文
在一个山顶,曾有两块坚硬的石头,它们每天只能在那里风吹日晒,生活寂寞而单调。
有一天,一块石头问另一块石头:“你愿意就这样一辈子呆在这里吗?你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另一块石头回答:“我渴望能从我的身体里炼出钢铁,铸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驰骋沙场,纵横天下,拥有一段最激情的人生。”然后,它反问:“你呢?”
这块石头回答:“我渴望成为一块鹅卵石,铺在城市的公园里,可以让老人们散步锻炼身体,也可以听情侣们缠绵的情话。这样的人生,温馨而惬意。”
然而,在那个山上,它们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它们只能无助地感叹。很久以后,山上来了一个采矿人。他看中了其中一块石头,他要把它带回去,铸成宝剑。
然而,这块石头却是渴望成为鹅卵石的那一个。它大声呐喊:“错了,错了,我不想成为宝剑,我想成为鹅卵石。那一块石头才想成为宝剑呢!”想成为宝剑的石头也在同样呐喊。但是,采矿人看了看它们,还是带走了想成为鹅卵石的那一块。
没有了选择,想成为鹅卵石的那块石头最终被放进铁炉,铸成了宝剑。
不久,暴发了一场山洪。想铸成宝剑的那块石头被洪水卷入小溪,汇入江河,奔向大海。在河水的冲击下,它渐渐被磨去了棱角。
同样,没有了选择,想成为宝剑的那块石头最终变成了鹅卵石,铺在了公园的路上。又若干年过去,一个将军佩戴宝剑在公园里散步,两块石头又见面了。宝剑问鹅卵石:“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鹅卵石回答:“我喜欢现在的宁静,你呢?”宝剑说:“我也喜欢现在的激情。”
它们在与理想背道而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而之前它们并不知道,被铸成宝剑的那块石头本来就是一块上乘的铁矿石,而变成鹅卵石的那块石头本来也是鹅卵石的上乘品种雨花石。假如,它们都在坚持自己最终的理想,那么它们会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而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却无意间有了别样的人生。
亦舒曾说过,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选择的缘故,人们往往走对了路。所以,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不必感叹命运的不公。因为,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潜能,没有选择的选择,可能正是能激发自己潜能的选择,正在让我们朝正确的方向奔去。
第三篇:没有任何借口美文
美国西点军事学院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了无数商界精英。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即学生被长官问话时,只能有以下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長官,不知道!”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除此之外,不准多说一个字。被问话时,长官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长篇大论的解释。这所学校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想让学生适应压力,懂得失败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事学院一直奉行的重要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每一个学员要想尽办法去完成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这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力。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很多人缺少的。
第四篇: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故事全集》有感
南安市霞美中心温山小学:欧阳骏平指导老师:吕秀明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好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故事全集》。品读完这本书后,我掩卷深思,不禁感慨万千,思绪起伏。
这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不爱读故事的孩子,故事是青少年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优秀的故事,教会了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点燃希望;优秀的故事,能够使我们学会思考,从而充实我们的心灵。说得多好啊!我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不由得沉浸其中。书中篇篇都是让人感动的故事,而最使我感触深刻的故事是——《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它写了几个学生向老师请教人生的真谛。
书中写道:一天,老师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老师要他们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实。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同学们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问他们:“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的果子了吗?”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得是。”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老师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选择机会并不很多。因此,在关键的时候,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免造成终身的遗憾。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握机会,珍惜时间。等机会过去了,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趁我们现在条件优越。精力充沛的时候,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增强知识,为祖国的将来多做贡献。因为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第五篇:罗中立 父亲
画评罗中立的《父亲》
400)this.style.width=400;“> 罗中立创作《父亲》,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的父亲,《父亲》是农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是罗中立这代年轻人思考的结晶.《父亲》一画是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像写实主义手法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的“通视”。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许久,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尤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细小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稀疏口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不打上了他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的烙印,站在这幅巨大的肖像画面前,使人们感到了他身上特有的烟叶味,感到他的肌肤在抖动,他的血液在奔流,叫人们思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广大观众的共鸣面对《父亲》,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苍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憾人心魄的,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父亲》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语言上,都有革新的意义,定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对周围身边的琐事及普通人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父亲》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应运而生的,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富于内涵,容貌描绘得极为细腻、感情复杂、含蓄、主体形象没有被细节的刻划所影响,反而更加突出,这不仅是形式的创新,而且是主题思想的突破,显示出了画者的魄力与勇气,《父亲》开辟了刻划普通农民的复杂性格和表现内心思想的新领域,给80年代的艺术界以巨大的震动,使人们开始思考过去、现在、未来,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中国经历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这个形象有很大的概括性,又有巨大的包容时,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父亲》一画也反映了他构思中矛盾,他想要歌颂,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却又对农民身上附着的封建意识感到可悲,所以画面上的农民脸上又笼罩着一丝愁云,所以说《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学价值的伦理学价值。《父亲》更象一座纪念碑,屹立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心中
罗中立的《父亲》 是在改革开放后初期的艺术作品;从形式上讲,罗中立借鉴了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 从社会学上讲, 父亲隐喻的是当时社会的农民问题.当时有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而改革初期一个迫切的矛盾就是农民的问题.和土地承包责任制 的联系,你自己联想吧.反正就是怎么伟大怎么说
农民的头上别了一个圆珠笔, 他是想说 新中国的农民有文化
农民拿着个碗.一是告戒我们,我们有今天,有吃的,都是因为有农民.二是农民的温饱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400)this.style.width=400;”>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
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
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要重画《父亲》。他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更多的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
油画《父亲》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我赞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观点,“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我想,甚至连那个不伦不类的圆珠笔都不能修改。它可能是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佐证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辛;它让我们今人反省,不要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
——————————————————————————————
画家如是说:《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从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重庆的厕所都是分划给附近县农村的,为了防止别的生产队来自己队上偷粪,每个厕所都有农民看守,大一些的甚至有农民搭棚长期驻守。虽然如此,仍有为偷粪而殴斗、厮打的事情发生。那是19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一直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除夕欢乐的夜晚降临了,周围的高楼平房一齐放出温暖的灯火,欢笑、音乐、鞭炮夹杂着猜拳行令的叫喊……响成了一片。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他也有家,儿女还在盼着他回家团聚呢。此时,他想些什么也许只有一些想法,盼望粪池快满以多挣工分,可以变粮食,养活家人,也养活人民……
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浪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逼到一个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到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我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我顿时感到把我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
〔栗宪庭:重画《父亲》无意义〕
本报讯(记者 彭志强)罗中立在四川美术学院读书时创作的油画《父亲》因获得“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而闻名天下,然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昨日下午,来蓉参加“居住在成都———2005中国当代”油画展邀请展”的栗宪庭首次披露了《父亲》获奖背后的内幕。
〔发现《父亲》很偶然〕
“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副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没有一点犹豫,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回忆说,他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为《父亲》挨骂停职〕
罗中立因为油画《父亲》得到《美术》杂志社青睐一举成名,但《父亲》的“发现者”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父亲》在《美术》杂志上刊发后,除了得到巨大关注外,也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父亲》被很多批评家批评为„污蔑了农民形象‟,作为编辑者者的我当时挨骂是肯定的,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应该为当时新的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年轻艺术家一个露脸的机会。”栗宪庭说,每一个新的艺术出来都会出现挨骂的现象,但最后大家又接受了,因此他不在乎自己为《父亲》挨骂,即使1993年他被杂志社停职两年,他现在也不后悔。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给出了这样中肯的评价。
〔反对重画《父亲》〕
栗宪庭透露,在他决定刊发《父亲》时,他还收到罗中立邮寄给他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谈了自己创作《父亲》的感想,让我特别感动。这封信我修改了一些内容,就及时地发表在1981年第2期《美术》杂志上。原信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说此画是他长期对农民强烈感受的结果,尤其是农民偷粪那个情节,他说想的就是要给农民说句老实话。他后来绘画坚守乡土风格,我也非常支持。”
不过,但对于罗中立重画《父亲》一事,一直拥护罗中立画风的栗宪庭却持反对态度:“我觉得艺术没法模仿,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