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穿越,惠东九龙峰游记散文
九龙峰脚下庙亭其间,古往今来,都是朝拜圣地:香火鼎盛,游客骆驿不绝,祈祷的心一颗比一颗虔诚.人们总是满载希望而来,然后又带着美好期待而归,总之,这是人类一切希望的归属之地。
这次我们是和惠州联队的.为了不枉此行、错过参拜庙宇的好机会,队长给了我们半个钟的时间,于是我们便虔诚地混进了人山人海的庙亭烧香拜佛.完成了这一环看似无关紧要,但又似乎必不可少的程序后,队员们便迅速汇聚,做好登山的准备.
凭借着上次云髻山的穿越,自视过高的我,带着一颗征服者的必胜信心,不以为然地走进了九龙峰.愿非所得,得非所愿!然而老天爷总爱事与愿违.在攀爬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后,我便出现了强烈胃部反应,气喘呼呼的同时,每走几步就有一种郁闷的呕吐感.特别是此时此刻,太阳当空照,28度的高温天气像极了盛夏,寂静的路两旁甚至没有一棵可以乘凉的树,更没有一丝丝的风.刹那间,这世间仿佛又回到了尧帝时代,天空中似乎突然多出了九个太阳,整个世界滚烫得如熊熊燃烧着的烈火,愤怒的太阳仇恨地、报复性地不断疯狂燃烧,似乎要晒干人们身上的液体、似乎要彻底将人间万物毁灭才甘心.那一种深刻的皮肤灼痛感、那令人毫无防备的炎热:此时此刻,我只恨没有射日的后羿,可以一箭解决这炎热的麻烦,所以别无选择,除了炎热只有炎热。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路,这样的人,再加上这样的身体状况,每走一步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锥心的折磨.
其实我想九龙峰最大特点应该是那一步步天梯般的水泥阶梯,总会让人仿佛走进了西藏的朝圣领域,更像找到了一条通往天堂的天梯.特别是在太阳照耀下的阶梯,那一步一步闪亮着的雪白雪白、那一级级仰望不尽的延绵与漫长,那一种盘龙式的庄严和神圣,总会有点先势夺人,无形中给人增加了一种难以攀爬的压力和前进的心理障碍.
看了下时间,刚好12点,正是吃午饭的标准时刻,我以为是因为饥饿的原因导致肠胃的不适,于是就亭而倚,找个有阴影的地方坐下,然而吃了几口自带的炒饭不见好转,却无形中加速了胃部的恶心感.孙子兵法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时此刻,我正是陷入了这三种不利的形势。三重压力:腿步的沉重,天气的炎热,胃的苦闷,每一种压力都在折磨着我这副人世间存活着的、有血有肉的臭皮囊.为了不拖队员们后腿,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做一只掉队的驴.让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弱者,并有着收尾使命的狼哥先继续往前走.
其实掉队的成员也不只我一个,还有一个惠州低血糖的男队员,寂静的路上,瞬间便多了一个同病相连的人,也许连风都知道,空气中有一种相依为命的味道.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边走边聊,走几步停几步慢慢地坚持勇敢往上爬.也许很多时候,我们的骨子里都有着一股类似的不甘心和倔强,虽然口中说着放弃,心里却早告诉了自已:无论如何都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小憩时,俯视着脚下那条盘龙式的崎岖之道,伴随着视野的高远,我的心也渐渐宽阔起来,不再那么的压抑,深呼了一口气,为了给自已打气.我情不自禁地朝着对面的朦胧的山头呼唤和尖叫,希望通过这种看似无用的释放,希望呼唤出一个传说山中的精灵,为我的身体增加一种额外的神秘力量。然而这似乎还不足以满足我初起的劲头,我大声唱起了陕北的信天游.在沉寂的山坡中,这种由肺部唱出的原始之音瞬间便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三个不愿继续攀爬的惠州女队友似乎也被我的歌声诱得异常兴趣,热烈的为我掌声,在盛情难却邀请之余,我又连唱了几首,唱完后她们依然余兴未尽地和我交谈:“还爬吗?”我坚定地说:“爬,当然要爬,不爬根本不是我的作风!”队员似乎也被我的话感动了,她们决定和我们互相打气继续往前爬.后来狼哥下来又上去了,及时地送来了药,惠州领队星魂也下来了,陪着我一起走上了顶.很遗憾,同行的那个男队员,只差一个亭的路程却没有坚持下来.
爬完了九龙峰,龙门和惠州的领队就商量另走越野的路线.这条路线,是一条暂时还算原始的路线.山中的路要么就是险得在悬崖边上走.要么就生满杂树阻挡着我们的前进,要么就陡得像爬壁般四肢贴地.我们时而像树丛中穿梭的野人,时而又像一条非常优秀的红军部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似乎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没有吃,没有喝的艰辛。
伴随着迷人的风景,一片茫茫的绿色世界,时而的壮观,时而的渺少。走着走着的时候,因为有了凉爽的风和树木的荫影,我的心情也渐渐变得爽朗轻松起来了.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故意忽略身体的存在性的,靠着坚强的意志,我时不时大声地尖叫和谈论,我发现,这似乎是一种比药更灵的灵丹妙药,然而真正到顶的时候,我的眼泪却几乎快要掉下来了,一种百感交集的滋味在心头汇聚,就像人们在荒抚的沙漠中,没有吃没有喝,却终于熬到了,直到找到了一支水源出现时的那种无奈、苦涩、喜悦和激动……
坐在最高峰的草坪上.我不再说话,因为我什么也不想说,默默地、让那一阵阵呼呼的凉风吹起我凌乱的发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极目向远眺望,一级级的梯田,一座座此起彼伏的柔和,大好山河尽收眼底,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渺少,却又一直与天地同宽。我欲揽清风,奈何,在茫茫的青山上,我却如极其微少的一颗微粒,也许甚至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存在,然而事实中,我们又是极其生动地存在着,而且还是这世间绝无仅有的唯一.轻轻抬头仰望天空,还可见到那一望无际、万里无云的湛蓝:世界真大!大到云端里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然而我们却只有一条轨道可走.
由于行走了计划之外的路线,在加长路程的同时,队员们的水都喝完了,精疲力尽的我们便走进了山里的一户村民家借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户热情地道的山村人,男主人是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瘦削硬朗的大伯,牙齿白得发亮,皮肤黝黑黝黑的。这里的人都遗传着一种最原始的纯朴和粗旷,盛满笑容的阿姨热情的为我们满上开水,就像款待久远在外终于归家孩子的回家……
时光总在流逝,这是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失意间,在得意间,在嬉戏间,在欢乐间,在谈笑间,就这样悄悄的,无声地消逝着.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尽管有了一种无形的依依不舍,但我们还是迈着离别的步伐奔向自我的终点。也许很多时候,人生就是一种不断选择的过程:人生的驿站无处不在,不一样的旅程决定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梦决定不一样的人生!
下到山时,我们已经饥饿交加,每个人都风尘滚滚、头发凌乱,衣服除了沾满泥尘之外,身上还夹杂着一阵难闻的汗臭味,俨然一个个不知哪里来的流浪汉。乞丐般的我们在东风美女同学的带领下:呵呵,一个热情好客的气质美女,美貌与智慧并存!我们走进了一间物美价廉的大排档……
晚上九点半到家。
躺在床上,枕着那一席柔和,望着窗前寂静的夜,依稀可见那幕若隐若现闪烁着的星空。风儿姐姐轻轻起掀起了窗帘,似乎要跟我诉说起了一句句美丽的悄悄话。只是,风儿姐姐,请小声点,再小声点,千万不因为你的兴奋,吹散那一串串人世间刚刚汇聚起来的、美丽的梦泡泡……
第二篇:玫瑰峰游记散文
玫瑰峰,位于阿尔山市正北方约25公里,在伊尔施镇西北10公里处,当地又称红石砬子。下面我们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游览经历吧。
玫瑰峰游记散文范文一:
玫瑰峰位于阿尔山市西北约25公里处,是一处由十余座石峰组成的山石景区,石峰错落有致,犬牙交错。
玫瑰峰的春天
因石峰大部分呈红褐色,因此得名“玫瑰峰”,也叫“红石砬子”。
玫瑰峰的夏天
从玫瑰峰的中间石阶向上,左侧山峰几乎呈九十度直角,非常险峻。
玫瑰峰的冬天
登上玫瑰峰,一路的风景尽收眼底:红褐色的石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巍峨壮观。
玫瑰峰的秋天
山下沧桑古道,仿佛在诉说成吉思汗征战的辉煌历史。
玫瑰峰游记散文范文二:
玫瑰峰,位于阿尔山市正北方约25公里,在伊尔施镇西北10公里处,当地又称红石砬子。
玫瑰峰山体由花岗正长岩或红色砂岩组成,总体呈红褐色,故名红石砂子。因长期地壳抬升,经强烈的河流切割侵蚀和寒冻风化作用,形成峰岭嵯峨、险谷纵横的地貌景观,十几座陡峭的山峰参差错落,造型各异,巍峨壮观。
玫瑰峰名字的由来,能从历史的残片中发现蛛丝马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从大兴安岭起飞的英雄,而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就是处于大兴安岭森林向草原过渡的阿尔山地区哈拉哈河上游一带,玫瑰峰下一条军事通道就是成吉思汗阙奕坛之战的战场。
玫瑰峰是一处由10余座石峰组成的山石景区,石峰错落有致,犬牙交错,奇伟挺拔,巍峨壮观,因石峰大部分呈红褐色,因此得名“玫瑰峰”,也叫“红石砬子”。玫瑰峰名字的由来,还真能从历史的残片中发现蛛丝马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就是处于大兴安岭森林向草原过渡的阿尔山地区哈拉哈河上游一带,玫瑰峰下的一条军事通道就是成吉思汗阙奕坛之战的战场。
现今阿尔山背靠大兴安岭森林,面向辽阔草原的广大地域曾是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的根据地。阿尔山玫瑰峰北的阙奕坛草原是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南下、西征东进的力量之源。
从山下仰望玫瑰峰,真是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站在玫瑰峰前会令人感到历史的变迁与永恒,有一种忧郁的感动。山石有的象被甲的战将,有的象直播云霄的宝剑,有的象嘶鸣的战马。它们便是当年成吉思汗横扫天下的漠北铁骑的军阵吗?山峰无语,只有盘旋飞翔的鸽子哨出清丽的鸣叫。
从玫瑰峰的中间石阶向上,左侧山峰几乎呈90度直角,非常险峻。诗人伊德尔慨叹玫瑰峰“古今是关隘,曾有巨人来,雄伟玫瑰峰,可汗点将台。”
站在玫瑰峰最高俯视四野,起伏连绵的山岭承载着五彩缤纷的万物,如浪涛翻滚的麦田象大海一样辽阔,金灿灿的油菜花光彩夺目,苍劲无垠的森林使你感到生命的不尽意蕴,哈拉哈河宛如银链绕峰而去。峰下古道沧桑,诱发游人思古之幽情。
玫瑰峰游记散文范文三:
玫瑰峰在阿尔山的边缘处,我是今年暑假时和我的班主任赵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的。玫瑰峰不是很高,但是它很光滑,它的颜色是玫瑰色的,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块块,但这些突出来的块块很光滑,山下还有一些火山熔岩。山上有无数的鸟,那里可能就是“鸟的天堂”吧!
玫瑰峰山上有一条抗日时期的远古战道,那条战道虽然已经被枪炮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了,但它就是不塌,我用熔岩使劲砸它,它也纹丝不动,果然是战道呀!
在峰上没有一点草,非常非常的光滑,但在峰顶上却绿草荫荫,那朝气蓬勃的小草一根根的挺立着,还有几只小蟋蟀,好有意思!
那玫瑰峰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它可是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呀!
这就是玫瑰峰,美丽的玫瑰峰,奇特的玫瑰峰。
第三篇:九仙峰游记散文
初冬季节,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天气更像一个温和的老人。周六,我和老公商量去爬山,可是商量半天,也不知去哪里好,因为家乡所有的山几乎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开车到大街上,突然想起有一个叫九仙峰的地方一直没有去,于是给好友芹打电话相约,因为她的娘家就住在九仙峰附近。
九仙峰位于辽宁省阜蒙县西南部卧凤沟乡三家子村,距阜新市区20公里,正处医巫闾山余脉丘陵区。我们的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爬行,迎面遇游人下山,有的手里拿着木化石。果然,我们停车后,发现道路两旁的沟坎上裸露着大小不一带有斑驳木纹的石板块,从清晰的纹理中可以断定,这就是木化石。芹指着远处告诉我们,那些像一层层压缩饼干似的山峰,就是九仙峰。据说九仙峰共有很多个山洞,每个洞里都住着神仙,曾有九位仙人在此修道炼丹。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继续往上走,只见九仙峰峭岩陡壁,层层叠叠,着实壮观。据说在一亿四千万年前,我们这里曾发生过一次造山运动,从大面积分布的木化石来看,这里在远古时期曾有大片浓密的森林覆盖。眼前是松柏临崖,宫观悬空,洞窟深阔,独具特色,真是一处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九仙峰风景名胜区得到开发,规划面积为89平方公里,确立景点有九仙洞、天门洞、玉皇阁、聚仙观、药王洞、藏经楼、无底洞、通天崖、膳洞、诵经洞、蛇仙洞、蟒仙洞、狐仙洞等现代旅游景点,还有元代古迹,明代的北边墙、烽火台,唐代的聚仙观、玉皇宫、九仙峰。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玉皇阁、聚仙观、药王洞聚集了远来的香客信士,他们上香朝拜,有求者无不灵验。每逢四月初八和十八,是佛教的纪念日,来九仙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有求官求学求吉祥平安的,也有给故去的亲人诵经超度的,据说个个所求圆满。忽然想起传说中关于狐仙的故事:
相传有一男子去五台山拜佛途中,行至北京生病,不能行走,于是让人捎信告诉家人接自己回家。同伴看男子病得严重,找来一个白胡子老人看病。老人诊断之后,给男子下了一个药丸,治好了病。男子非常感激,问老人有何心愿,老人便托他办一件事,男子答应一定照办。老人看他走路无力,递给他一副拐杖,男子拄上拐杖,走路如风,没等家人套车来接,他先到了家。回家后,他一直记着老人托付的事,为了报答治病之恩,按照老人的嘱咐,告别家人,来到离家不远的后山。发现这里果然有一个山洞,洞门紧锁,他用拐杖敲三下门,门开了,见一对老夫妇盘腿坐于洞中。他说明了来意,把白胡子老人的信交给他们。男子办完了事,转身要走。可是老夫妇不让走,说洞门一天只能打开一次,他只好在此吃了晚饭并住下。夜里,他听见隔壁有人时而痛苦呻吟,时而伤心哭泣,心生狐疑,吓得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老夫妇求他再办一件事,请他给附近一个富人看病,并给了他两粒药丸,嘱咐他治好富人的病后,向富人索要一张狐狸皮。男子按老夫妇的吩咐,带着两粒药丸去找那位富人。他听说富人的家人正急急地四处找医生,可是方圆百里谁也治不了他的病。他走着走着,迎面碰上富人的家人,被请进门。男子一进门,说自己能看好富人的病,给他下了一粒药丸。富人吃下药,病情渐好,很是感激,遂问男子有何心愿,男子说无他求,只求那张挂在墙上的狐狸皮。可是,富人说什么也不给,说这狐狸皮下雨都不湿,是个神奇的宝贝,别的要什么都答应,男子摇了摇头就走人,刚走出富人家不到一里地,富人的家人追来,说病人又犯病了,无论如何请他回来。男子作无奈状返回富人家,说只要给狐狸皮就看病,富人只好答应,从墙上取下狐狸皮,让家人包好,给了男子,于是男子又给他下了一粒药丸。男子回到洞里,把狐狸皮交给老夫妇。老夫妇非常感激他,留他在家吃饭。席间,一个英俊貌美的小伙子出来连连给他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原来,狐狸皮就是小伙子身上的,是富人家的下人打猎时将其打中,扒下了皮,献给了富人,才使其痛苦呻吟并哭泣不已。男子知道了内情,起身告辞,老夫妇告诉他,让他回家后到自家东墙根处一个洞里找宝贝。
男子回家后去东墙根处的洞里一摸,果然摸到二两银子,而且天天摸天天有。男子从此变得富有起来,儿孙满堂,幸福无边,直活到九十七岁。家人为他办寿宴,那个曾经被他治好了病的富人听说后,也赶着马车给他家运来成袋的粮食。酒宴上,男子喝酒喝到尽兴之处,忘记了洞中老夫妇的千叮咛万嘱咐,把机密说了出去。结果,当他第二天再去东墙根处摸宝时,却再也没有摸到银子,于是他也离开了人世。
且不说故事的真假,也不说这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上山求药的事,在民间也确实发生过。一次,村中有人传言,说离我家不远的山上,来了个狐仙,能包治百病。我家后街的一个小伙子,人长得俊,只是从小不会说话,是个聋哑人。家人听说有人能治病,套上马车前往,结果被那所谓的“狐仙”打肿了脸,也没会说上一句完整的话。还有一个姑娘是天生的少白头,险些让“狐仙”占了便宜。原来这是个冒充的“仙儿”,以骗人为目的。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药王洞,这是九仙洞之一。芹说,过去的人们就到这里极其虔诚地跪拜,燃香求药。人们跪拜完毕,钻入洞中,就会看到洞中放着一个瓷碗,碗里面装着药,哪怕是松针或是羊粪蛋,不管是什么,人们都以为是良药,拿回家去吃下,病就好了,其实是心理作用罢了。我们学着求药人的样子,低头猫腰地穿过药王洞,终于实现了穿越之梦。关于九仙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九仙峰也叫菊花山,是人们心中的仙山。因为山峰住着众神仙,后来人们又称作九仙峰。九仙峰上的山洞有的自然形成,有的是人工开凿而成。九仙峰是九天玄女的道场,收有九位门徒,各居一洞,各有神通,变化无穷,降妖除魔,行医舍药,一时间名声传遍关里关外。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皇帝李世民东征来到这里,元帅薛仁贵与高丽人盖贞在这里摆下战场。盖贞是高丽元帅盖苏文的妹妹,颇有道行,学有仙术道法。她凭真刀实枪打不过薛仁贵,就在菊花山使起法术,顿时满山巨石滚动,飞蝗般直砸唐营。这不义之举震怒了石洞中的得道仙家,于是他们各显神通,运用九宫八卦阵,一齐围攻盖贞,终于协助薛仁贵击败了盖贞,从此九仙洞便仙名远扬。随着时光推移,人们淡忘了菊花山之名,习惯地称之为“九仙洞”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九仙洞又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和天灾人祸,但这座山岿然不动,高高耸立于人们的心中。
常言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历史延续到1932年。一天,九仙峰来了一位名叫“菊花真人”的修道者,领祖师法旨,专门来九仙洞修寺建塔,建九龙禅寺,普渡众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广结善缘,八方化济,将山上大小洞穴修缮一新,诵经洞、藏经洞、膳洞、寝洞、聚仙观、传经洞、说法洞、玉皇阁、天门洞、药王洞等修缮完备。一时间,九仙洞名声大震,每逢四月初八、三月三、九月九等盛大庙会,香火十分旺盛。可是,“文革”期间,九龙禅寺院被毁,近年才得以恢复。九龙禅寺现任住持慧观法师率四位弟子来此建道场,香火日盛。
芹带我们来到九仙峰南面的山脚下,这里有一口“仙井”,据说仙人口渴时就来这里取水。这仙人也够神了,还会砌井搭棚,知道保护水源呢!看过了仙井,我们一路向西行驶,眼前是错落有致的村庄,村民的房舍一顺向阳。芹指着娘家不远的后山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明代边壕,将卧凤沟乡与义县隔开。我们沿途经过大片田野,看到地里村人搭起的葡萄架,自成规模,蔚为壮观。卧凤沟乡干部带领村民发展果业,大面积培育葡萄,已见成效。芹的弟弟家新上的一条龙餐饮服务项目今天开张,在自家院子里搭起塑料棚办酒席,劳忙的大姑娘小媳妇扎着围裙正在帮忙准备伙食。如今的农村人办席一点不比城里人差,海味、肉类、各种蔬菜,荤素搭配,应有尽有。
神是无形的,而人是有形的,只有人才会改变世界,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也只有人,人类才是真正的神。衷心祝福这里的人们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路“神仙”的保佑下,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四篇:游记散文
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
我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秀丽的景象加上文人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心境如水,啜饮着美酒,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简短两句,把寂静无声的月亮写得宛如八九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老苏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寥寥数笔,作者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当时的江月都已成空,但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却如身临其境一般,扇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亦能看到波光粼粼的万顷碧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头望去皓月当空,在云间穿梭,似乎和人间的儿女嬉戏追逐。要不是散文对当时明月传神的描摹,又有谁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好?
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的写景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 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融情与景,用景物来抒写心绪,也算是游记散文中的另一番景致吧。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有人说,中外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象外国文人习惯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相反的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
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从而在中国的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无疑给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这样的文章举不胜举,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介绍了山得名的由来,进山游览的经过之后,从前洞游者多,后洞游者少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从山名被误传得出学者必须“深思甚取”的至理名言。读罢此文,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务为有补于世”的文风和人格魅力。又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不仅用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黑风高风及浪大的可怕恶滩险境,同时也在文章里,围绕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断展开追问,面对前人不同的结论,作者不盲目相信其中任何一种,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深夜泛舟到石钟山绝壁之下,借着月光和火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给了我们一条终身受用的道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加入了作者中学思索的游记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表明了我国的哲学不落后于任何一个西方世界。时光流返,这些散文的光彩亦就生辉。
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
在以上这些特点之外,游记散文诸多的语言特色也是必须提及的。如果写景散文是曼妙的女子,其描写的景色就是她国色天香的姣好面容,抒发的浓情就是她风姿绰约的美丽姿态,蕴涵的哲理就是她呵气成兰的优雅气质,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她恰如其分的表现伊人的得体服饰。
这其中包含准确到位的用词、变化多样的句式、不一而足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绝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在描写气势磅礴的天姥山时,用尽了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衬托“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描写奇幻的梦中仙境时,那奇特的想象:声势浩荡的“熊咆龙吟”,随后是整齐而另人惊叹的“虎鼓瑟”,“鸾回车”,最后是日月照耀着的“如麻仙人”。短短文字间,尽显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天赋。这样的才思,这样神气的游记散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颂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字字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又能感受到作者独巨匠心所勾画出的山水美景,连韩愈都情不自禁的赞叹:“江南多临观之作,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样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排比、通感、叠词、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缘故。像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上下对偶的同时,在句中自成对偶,形成了“当句对”的特点。同时在色彩上,将碧水青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上而下,相映成趣,远近虚实整合到一句里,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给人以无限美感,最终使得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成为游记散文中的绝品。
像这样美不胜收的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长廊里还有许多许多,它们就像我国各地的风光景点一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去探索,去发现,去品读!
第五篇:草峰镇九龙学校简介
草峰镇九龙学校简介
草峰镇九龙学校位于草峰镇东部,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2月建办。1962年创办带帽初中,1978年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0年为撤并学校,至今已有14位校长主持工作。
学校总占地面积17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个,(初中部2个,小学部6个)学生210人(初中部94人,小学部116人)专任教师18人。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各类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数学科学室、艺术室等教学科室。2011年又增建体育器材室一个,扩建体育场地并配备多套体育器材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德能并重,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建特色学校,带一流队伍,育一流学生,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立足“质量是学校发展之魂”这一根本,在素质教育中注重“三种模式”,即注重基础技能、注重个性特长、注重发展创造;在教学中注重“松”“活”,即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灵活。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汗水与智慧凝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向文明、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多次获得“文明单位”、“中考质量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