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的
为了认真总结经验,为了今后抓好更多的培训提供依据,现将2018年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基本情况: 2018年,新型农民培训任务数300个,实际培训307个。于2018年4月20日前就组建起培训队伍,至5月底用2个月时间完成农户的培训工作。围绕各村户的生产进行展开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坚持集中培训,按不同作物的生育规律类进行适时培训。
通过培训又结合指导服务,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渴望能够学到新技术、新经验。通过学以致用,把科技知识宣传应用到田头地角,真正科技致富奔小康。
二、培训主要做法: 为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按上级要求,结合各村户的实际需要,针对专业农民培训的不同要求,培训计划主要围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内容进行培训,并以简要易掌握的技术手册、技术资料、简明农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及时按照农事活动内容进行分期培训,使适用技术到农户、到人、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真正为农民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培训计划及内容:开班动员,棉花、玉米安全用药技术,国家推广农药施用技术,棉花玉米病虫防治技术,有机肥的施用及棉花玉米专业肥施用栽培技术,农田化学除草新技术。
2、培训教师 :参加培训授课的教师3人。教师的职称是农艺师2名和农技师1名。教师都是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等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的骨干科技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能够帮扶农民科技致富。
3、培训方法: 结合单位承担的项目及各户实情,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管理环节展开了培训工作。具体做法是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培训使农户良种使用率提高;通过培训掌握使用高产优质棉花玉米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生产得到发展,产量水平有提高,经济收入有增加,并带动周边农户采用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由于承包到户,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导致学员人数多为年龄偏大,由于棉花玉米生产农事忙,在集中培训时,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召集工作难度大,由于条件限制,培训工作开展单一。由于培训教师多数属于兼职,承担的工作任务较多,加之作物多、生长期长,很难达到高质量。
第二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区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以“勤奋、自强、协作、创新”为班训,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全乡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结束,共完成8个班,400人,涉及5个村委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麒麟城区以东5公里,交通方便,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多种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全乡下辖10个村委会,农业人口41775人,农村劳动力21728人,现有耕地24633亩,其中水田22267亩,旱地236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农业主导产业有:花卉栽培、旱地蔬菜、蚕桑、水产养殖、畜牧养殖、林果休闲经济等。
我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小学文化的占%。近年来,乡党
委、政府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高度重视,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各类培训已达1万人次。
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我们把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作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在培训中,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按上级要求和年初计划,使全乡的培训工程顺利开展。
我们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入村调查,根据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为重点,以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为培训方向。培训内容以蔬菜、水果、蚕桑、花卉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并联系实际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作物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
在培训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及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日程、学员管理系统。以班为单位,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课辅导15天,实践指导不少于15次。每名学员都建立了二卡二表的学员档案。即:《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登记卡》、《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学籍卡》、《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辅导培训登记表》、《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指导情况登记表》。
一年来共举办专业培训班8个,培训学员400人,入户咨询1000人次,重点培训了4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700个农户。
三、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
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上下联动,协调配合 乡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以文件形式印发了《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由农科站具体负责,经作站、畜牧兽医站协助完成。
抓住重点,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
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培训教师进村,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共发放农民培训材料400多套1200多份,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
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个培训教师至少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有关资料。
点面结合,辐射带动。要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加强宣传动员,形成良好氛围。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培训服务功能,强化技术人员自身
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四、培训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提高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高涨。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三是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培训思路,推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扩大了新优技术的幅射面,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支柱。
四是培养了农业技术员队伍和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我们聘请了11名专业教
师进村搞好技术指导,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尤其是乡村两级技术员在培训农民的同时也汲取新的知识,增强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同时,也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通过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参训学员的整体科技素质进一步增强,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养殖规模。如:庄家圩蔬菜专业的丁贵仙学员,通过培训学习,蔬菜种植面积由亩扩大至5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时鲜蔬菜,今年收入28000元,在丁贵仙的带动下,有25户农户参与种植甜玉米、小型甘蓝等时鲜蔬菜65亩,收到了每亩近6000元的经济效益;新圩蔬菜专业的孙艳梅学员,以前在城市打工,收入较低又无法照顾小孩,通过培训学习,在本村承包了3亩地,把学到 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今年收入比打工时增加了4000多元,而且还照顾到家里了;小坝圩蔬菜专业的杨小柒学员,通过培训学习,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在半年的时间内种植一茬小胡葱收入5000元;新发蔬菜专业的顾春妹学员,是远近闻名的种菜“专业户”,通过培训学习,以前她一年种两茬或三茬,今年她采用科学的茬口安排,种了四茬蔬菜,增加了5000多元的收入;余家屯优质稻种植专业的王宝开学员,通过这次培训,使原来比较零散的种植技术进一步系统化,并得到了提升,并进行水稻良种繁育,培训前亩单产622公斤,培训后亩单产672公斤,培训后比培训前亩增50公斤,亩增效益100元,辐射带动了周边20户水稻种植户参与水稻良种繁育,面积近80亩;鸡街蚕桑专业的陈小四学员,栽桑4亩,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各种蚕病的防治技术,以前消毒不当,蚕病发生比较严重,损失较大,现在用科学的消毒方法进行饲养管理,蚕病少
了,产量增加了30%,比去年增加了元;庄家圩生猪养殖专业的唐家富学员,通过培训,养殖技术得到了提高,在养殖过程中,把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猪病预防技术和科学的饲料混配技术,病猪少了,成本降低了,生猪养殖由原来的11头增加到了33头,收入增加了万多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完全准确的表达和传授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月日
第三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网 百度贴吧 百度空间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区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以“勤奋、自强、协作、创新”为班训,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全乡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结束,共完成8个班,400人,涉及5个村委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2007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沿江乡位于麒麟城区以东5公里,交通方便,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多种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全乡下辖10个村委会,农业人口41775人,农村劳动力21728人,现有耕地24633亩,其中水田22267亩,旱地2366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农业主导产业有:花卉栽培、旱地蔬菜、蚕桑、水产养殖、畜牧养殖、林果休闲经济等。
我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75.8%,小学文化的占24.2%。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高度重视,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各类培训已达1万人次。
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我们把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作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在培训中,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组织协调、按上级要求和年初计划,使全乡的培训工程(来自)顺利开展。
我们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入村调查,根据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为重点,以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为培训方向。培训内容以蔬菜、水果、蚕桑、花卉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并联系实际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作物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
在培训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及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日程、学员管理系统。以班为单位,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课辅导15天,实践指导不少于15次。每名学员都建立了二卡二表的学员档案。即:
《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登记卡》、《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学籍卡》、《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辅导培训登记表》、《麒麟区新型农民科技指导情况登记表》。
一年来共举办专业培训班8个,培训学员400人,入户咨询1000人次,重点培训了4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700个农户。
三、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沿江乡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以文件形式印发了《沿江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由农科站具体负责,经作站、畜牧兽医站协助完成。
(二)抓住重点,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
(三)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培训教师进村,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同时要讲解和传授文化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及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共发放(文章来自 www.)农民培训材料400多套1200多份,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
建立培训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每个培训教师至少负责1个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村里建立3-5个联系户,向农民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有关资料。
(四)点面结合,辐射带动。要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加强宣传动员,形成良好氛围。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培训服务功能,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四、培训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提高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高涨。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三是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培训思路,推
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扩大了新优技术的幅射面,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支柱。
四是培养了农业技术员队伍和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我们聘请了11名专业教师进村搞好技术指导,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尤其是乡村两级技术员在培训农民的同时也汲取新的知识,增强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同时,也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文章来自www.)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通过2007年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参训学员的整体科技素质进一步增强,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养殖规模。如:庄家圩蔬菜专业的丁贵仙学员,通过培训学习,蔬菜种植面积由2.5亩扩大至5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时鲜蔬菜,今年收入28000元,在丁贵仙的带动下,有25户农户参与种植甜玉米、小型甘蓝等时鲜蔬菜65亩,收到了每亩近6000元的经济效益;新圩蔬菜专业的孙艳梅学员,以前在城市打工,收入较低又无法照顾小孩,通过培训学习,在本村承包了3亩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今年收入比打工时增加了4000多元,而且还照顾到家里了;小坝圩蔬菜专业的杨小柒学员,通过培训学习,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在半年的时间内种植一茬小胡葱收入5000元;新发蔬菜专业的顾春妹学员,是远近闻名的种菜“专业户”,通过培训学习,以前她一年种两茬或三茬,今年她采用科学的茬口安排,种了四茬蔬菜,增加了5000多元的收入;余家屯优质稻种植专业的王宝开学员,通过这次培训,使原来比较零散的种植技术进一步系统化,并得到了提升,并进行水稻良种繁育,培训前亩单产622公斤,培训后亩单产672公斤,培训后比培训前亩增50公斤,亩增效益100元,辐射带动了周边20户水稻种植户参与水稻良种繁育,面积近80亩;鸡街蚕桑专业的陈小四学员,栽桑4亩,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各种蚕病的防治技术,以前消毒不当,蚕病发生比较严重,损失较大,现在用科学的消毒方法进行饲养管理,蚕病少了,产量增加了30%,比去年增加了2000元;庄家圩生猪养殖专业的唐家富学员,通过培训,养殖技术得到了提高,在养殖过程中,把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猪病预防技术和科学的饲料混配技术,病猪少了,成本降低了,生猪养殖由原来的11头增加到了33头,收入增加了3.3万多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善。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完全准确的表达和传授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沿江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2008年**月*
第四篇:小池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小池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二O一O年在县农业局领导正确领导下,在县科教股阳光办业务指导下,小池镇农技推广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这一重点,制定培训方案,强化培训措施,全面创新培训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我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现就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情况
1、培训目标:一是培养青年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新的就业观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 二是全面提高农村青年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等,成为能够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2、实施范围:围绕棉花和蔬菜种植技术分别在张东垸村、大堰村和妙乐村三村开展培训,培训农民120名。
3、对象选定:主要是有一定生产规模,科技意识较强,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和科技示范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4、培训时间:从2010年3月开始,2010年12月结束,其中理论培训15次,共计105学时,技术指导15次,每次3学时,共计45学时,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结合方式进行。
二、具体做法
为了认真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我分中心坚持将棉花、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教给农民、教会农民的原则,兼顾“农民点菜、专家下厨”对口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集中培训与分户指导相结合方式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素质和培训效果,让农民满意,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培训效果。
1、落实项目村和培训教师:新型农民培训除了教会农民一定的生产实用技术和创业精神及经营理念外,更重要的是达到示范一村、带动一片的目的。为此,我们选定了种植水平较好、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张东垸村和大堰村作为棉花培训项目村; 妙乐村是一个有较好的蔬菜种植基础,尤为重要借助妙乐寺品牌效应,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生态环境、节能高效于一体的蔬菜生产重点示范村; 在教师选定上要求具有较好专业水平且热爱农技推广、有一定传授能力的技术员作为培训教师,三名培训教师一名为副高职称,两名农艺师,完全满足了教学任务。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别建立了项目村培训制度,学员学习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 培训教师的备课、授课制度;从而达到及时开班,扎实培训,使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一致,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结合,保证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为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镇农办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督导小组,对各项目村开展的情况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办,及时表彰奖励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成绩显著先进教师和个人,工作不到位的村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4、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训目标,保证学员转移后的稳定就业。根据农村生产季节,我们在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方法,集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农闲时集中培训农忙时分批培训。不管采取任何培训方式,要保证培训学员的学习时间达到文件的规定要求,圆满完成培训工作。
5、办好示范基地,促进示范带动。在三个项目村各办了一个30亩高产示范基地,制订了生产目标和示范带动户,各村班长为基地负责人,教师为技术负责人,大力开展生产竞赛活动,通过一年的生产实际,有力地将理念技术转化了生产成果,达到了示范一村,带动一片的效果;同时完善了有关培训方面的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了培训信息资料和数据。
三、培训成效
通过一年的培训,加上高产示范基地的推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成绩:
1、取到了示范带动效果。张东垸村四组今年棉花亩籽棉产量580斤,较周边农户增产120斤,增收600元,有力地推动了王埠片万亩棉花向标准化生产方向迈进;妙乐村吕祥胜今年小白菜连作亩年纯收2.6万斤,极大地调动该村农户蔬菜种植积极性。
2、学员学会了一技之长。通过一年的培训指导,大多数学员都掌握了如棉花、蔬菜的专业生产技术,如大堰村的棉花化调技术一直
是该村生产盲点,通过培训农民学员基本上掌握了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上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通过我们对比调查,项目村的学员与非学员相比,棉花亩增产8.6%,亩平纯增收160元,蔬菜村亩平纯增收达1600元以上。
4、调动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一年的培训,加上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学科学用科技促增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几点建议
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覆盖面较窄,涉及村较少。
2、新型高产高效模式未进入基层,科研单位、专家未深入生产一线,科技成果转化慢。
3、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不大,不能形成规模。
4、产加供销体系化建设进程慢。
小池镇农技推广服务分中心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2011年6月10)
2011年,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舒新农培组[2011]02号)文件要求,承办了2011全县7个乡镇600名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任务,其中普及性培训100名,分别是河棚镇50名、高峰乡50名;提升性培训500人,分别是桃溪镇100人、千人桥镇100人、百神庙镇100人、张母桥镇100人和南港镇100人。截止目前,我们在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部署下,精心组织、认真谋划,成立了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组建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讲师团。制定了201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培训基础资料,并与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组办公室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现已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40%,先后在7个示范乡镇(示范村)举办了24场次集中培训和28场次的现场指导,并通过农民万事通“12316”信息平台为学员传递农业科技信息、携带《病虫情报》指导到村等具体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业务站站长为成员的“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各培训乡镇成立了以农综中心主任为班长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以自然村组为单位设培训小组,并明确一名组长召集本组培训班学员准时参加学习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了中心各业务站联系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示范乡镇等制度。
二.广泛宣传、强配师资。年初,我们在相关乡镇利用广播、墙体广告、标语、专栏并聘请县电视台一名记者进行跟踪宣传报道等形式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自觉愉快地参加培训。成立了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讲师团,讲师团成员除中心各业务站专家和技术骨干外,还聘请省、巿、县有关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乡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干部参加。
三.制定计划、多元培训。根据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制定了《县农技推广中心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将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并对培训的对
象、时间、内容等作明确的规定,同时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农民农业生产现状,征求农民培训课目和内容,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和基础材料,合理安排培训课程表。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做到六个结合:集中培训和上门服务相结合;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培训与组织观摩相结合;培训与“12316”信息咨询相结合;培训与发放明白纸相结合;培训与试验、示范相结合。截止目前,我们累计举办集中培训24场次,培训农民学员达1200多人次,现场指导28场次,指导学员13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9620余份,其中,市编教材600份、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培训自编教材600份、为农服务卡600份、农业科普系列光盘20余盘、《病虫情报》4期2400余份、《致新型农民培训学员一封信》600份、各类农业技术明白纸4800余份。
四.规范操作、力求实效。严格按照舒新农培组[2011]02号文件规定的开班和月度分析报告、第一堂课、100%电话回访等10项制度规范实施。目前,进行了100%电话回访一次,对一些空号、错号、停机做了重新核对更改,回访满意率90%以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一是利用农技推广中心独特的资源优势农民万事通“12316”信息平台,为培训
学员发送小麦、油菜、水稻生产技术要点以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累计2400余条;二是把县植保站每期的病虫情报加印,组织中心各站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以及乡镇农综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带着资料指导到各培训村,目前发放《病虫情报》4期共2400余份;三是把优秀种植大户学员作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的示范户,免费发放叶面肥(通丰植物营养液),并指导示范,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和乡村领导的好评;四是在桃溪、百神庙、千人桥等乡镇实施了百亩小麦、油菜、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片,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将示范片作为参训学员的现场观摩和现场指导基地;五是在示范乡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片,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现场会,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病虫防治。
五.考核奖励办法。末,在7个示范培训乡镇中评选“先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同时在每个培训班的学员中开展以“集中培训能出席、现场指导能到场、培训内容能掌握、生产实践能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学员考核评比活动。并拿出一定经费,用于考核奖励。
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按照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对照培训日程安排,结合农时,针对农事,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农业科技的后续集中培训工作。
2、继续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到示范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现场指导和现场咨询活动。
3.做好示范性指导,近期将组织植保服务队,以“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为主要内容,在示范村召开病虫害防治现场会,进行防控现场指导。
4.注重培训见实效,强化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成果,主要是组织参训学员现场观摩水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片,增强学员感性认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5.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