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一个不累的班主任》读后感450字
最近读了万纬的《如何做一个不累的班主任》,深有感触。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也担任了副班主任,几乎所有的班级管理都要协助班主任。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班主任的工作确实烦琐,让人“身累”“心累”。文中提到了一些让班主任不累的方法,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班主任上任之初就花大力气狠抓自习课的纪律。他成功了——一个月之后,他变得很轻松。别的班级学生上自修课,教师要坐在教室里看着,离开一会儿班级立刻很吵闹,他的班级一整节课都没有教师监管,却鸦雀无声。”还有“班干部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的。一位年轻的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外出进修半个月,期间学校并没有安排代理班主任,其班级管理却井然有序。原来,在日常管理中,这位班主任就已经尝试让学生干部走上前台,他自己则退居幕后,遥控管理。在进修期间,班长每天都打电话向他汇报一天的情况,如果没有大事只发一两个短消息报平安。他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让一些中学的班主任都感叹不已。”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不仅能解放班主任,使其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发展的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其实,不仅做班主任“累”,做一般的任课教师,也有很多教师觉得累。学生不听话,上课习惯差,做作业习惯差,不爱动脑筋,成绩差……除了心态原因和某些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没有改变的问题。因为我们老师讲得没有价值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价值的练习布置得太多了,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太多了。老师教的苦口婆心,学生学的效率极低,把本来有意义的教学变成了乏味的劳作。
所以,要想做一名不累的教师不难,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不仅不会觉得累,还经常会有意外的发现。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做一个不累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做一个不累的班主任
当班主任累不累?这个问题几乎是不需要回答的。一名老师一旦被任命为班主任,便不会报轻松的打算,除非他根本就没想做好。
累是全方位的。首先是“身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那是家常便饭。班级里大事小事,事无巨细,要一把抓。学生管理、各科成绩、学校活动、家长沟通、上级检查,哪一项都忙得你够呛。当你和几十名活蹦乱跳的孩子“捆绑”在一起,你就是在用自己的身体与他们“肉搏”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因此,面对此起彼伏无穷无尽的问题,你必须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有一位老师戏言他是24小时工作制,有一次在睡梦中他被家长的电话叫醒。接了电话,便匆匆赶往家长家里“救火”去了。原来孩子和家长闹矛盾,打算离家出走,家长无奈,只好请他去当“救兵”。他能拒绝吗?不能!
更重要的是“心累”。如果只是干干体力活,干完活便可休息,没有烦恼和压力,倒也算了。班主任可不是这样。孩子不听话,跟你对着干,你恼不恼?领导不满意,对你提要求,你愁不愁?家长不配合,总是在抱怨,你恨不恨?社会转型期,问题一大堆。老百姓对教育不满意,板子全部打到学校的屁股上。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排头兵,自然难辞其咎。以至于许多班主任感叹,工作苦一点累一点还可承受,可是收不到成效,得不到认可,那才最让人受伤。
累是一个无底洞,陷进去得赶紧跳出来,否则会越陷越深,除非你根本不想跳出来。我妈很早就提前退休了,成了一名家庭妇女。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烧三顿饭,做家务。我和爱人生活在另一座城市,工作很忙,在家里的时间不多,也从不在家里烧饭。让我不理解的是,每次我回家看到妈妈,都感觉到似乎比我们还忙,还累。我认真观察,发现有两个原因。第一,我爸几乎不怎么做家务。不但不做,还会生出一些家务让妈做。例如约同事朋友来家玩等。这是我打小就形成的格局了。第二,我妈闲不住,一旦坐下来自己会主动找一些家务做。例如家里的橱柜,隔三差五就要擦一遍。这也是她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了。
妈妈年纪逐渐大了,有一段时间生病住院,家里倒也没有变得一塌糊涂——我爸其实是能做家务的,虽然不会做菜,下碗面条煮一锅粥也还是可以的。我们也逐渐改变妈妈的观念。请朋友吃饭大多数安排在饭店里举行,也常把妈带去,家务自然就少了很多。我和弟弟时常安排她去旅游,让她学会享受生活……
生物学上有一个词,叫“代偿”,指的是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损后,机体调动未受损部分和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来替代或补偿其代谢和功能,使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生活中,这样的代偿效应遍地可见。(班主任工作 www.xiexiebang.com)例如,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反而可以练习用脚做很多事情。第一届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北京青年刘伟,就用双脚弹奏钢琴,一举征服了包括评委在内的亿万观众。
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生了病,但是坚持工作。却发现学生特别乖,特别体贴。以往难管的刺头反而对教师嘘寒问暖,教师十分感动。这也是一种代偿。
因此,对于工作中的“累”,班主任要学会转变观念。不妨学习老子无为的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因为教师过于能干,反而抑制了学生的能干。在教学中,教师要控制自己讲课的分量,不必讲太多,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认真,似乎是听懂了,一考试,错了一大半,于是不得不反复操练。这样的情形教师并不陌生。既然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师不妨不要迷恋于讲得透彻,而是留一些余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揣摩。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班主任上任之初就花大力气狠抓自习课的纪律。他成功了——一个月之后,他变得很轻松。别的班级学生上自修课,教师要坐在教室里看着,离开一会儿班级立刻很吵闹,他的班级一整节课都没有教师监管,却鸦雀无声。
班干部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的。一位年轻的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外出进修半个月,期间学校并没有安排代理班主任,其班级管理却井然有序。原来,在日常管理中,这位班主任就已经尝试让学生干部走上前台,他自己则退居幕后,遥控管理。在进修期间,班长每天都打电话向他汇报一天的情况,如果没有大事只发一两个短消息报平安。他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让一些中学的班主任都感叹不已。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旺盛期不过30年。从25至55岁,是工作的黄金时期。这其中,25至35岁是经验积累,35至45岁是成熟期,45至55岁是收获期。第一个十年,必须埋头苦干,累是逃不掉的。但累的目的是为了不累,因此,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一定要思考规律,找到窍门,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到了第二个十年,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形成自己的工作特点,在不断的磨合中发展完善。进入第三个十年,则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表面上看气定神闲,投入不多,实际上步步为营,事半功倍。
有人形容人的一生就像一场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为什么累?因为随时准备着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和麻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式处理接踵而至的困难。最糟糕的,就是你还每来得及想好,一堆难题已经把你淹没了。而那些高手,对于各种可能的难题,心里早就有了预案,并且总是在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
即便在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在烦累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一位班主任这样写道: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我的床头。我意识到又是新的一天,想到又要去学校工作,又可以见到我那帮可爱的孩子们了,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第三篇:《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读后感
针对学期末学生评价:“班主任工作缺乏艺术性”,假期我阅读了《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一书,《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读后感。该书为我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绘画、音乐、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该书分为“音乐,让青春激情飞扬”;“名言诗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朗诵,让学生昂起自信的头”;“影视艺术,让德育活动充满魅力”;“成功学,滋养学生的心灵鸡汤”五个部分,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智慧、太多的艺术、太多的匠心、太多的启迪、太多的创新……这本书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是一本会让人手不释卷的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情感荒漠化,不管你怎么做,他都不会感动。”“道理说了几箩筐,但就是不入他的耳。”……是啊,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口干舌燥地宣讲大道理的时候,却不知道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最能激起青春少年心海的冲天巨浪;当我们班主任目不转眼的盯着学生的时候,却不知道一双眼睛根本无法盯着如火的青春激情,稍稍一放松,他们犹如脱缰的野马飞出牢笼的鸟儿;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批评、处分来震慑人心的时候,却不知道许多人依然如故……我们不禁要问:这德育到底怎么了?难道是班主任不勤快吗?不,君不见,每天清晨,班主任们踩着晨露走向教室,开始了一天的“人盯人”战术;君不见,休息时间,走廊间,操场上随处是班主任疲倦的身影;君不见,自习时,班主任随时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或者窗边……班主任,最小的“官”却干着最重最多最繁杂的活。
我们的德育为何远离?是因为,我们总是担心这也影响学习,那也影响学习,我们只是希望学生只有一个目标:考分!但,多样的智力活动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唤醒,学习内驱力的唤醒是能够让他主动求知的,读后感《《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读后感》。在学校,相对于一般的任课老师而言,班主任确实是个劳心劳力的角色。“文山会海”里挣扎,鸡毛琐事中纠缠,劳心容易神经衰弱,劳力影响身体健康。这就需要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不仅要具备指挥官、外交官和演说家的素质,还应善于灵活变通,不拘于陈规,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处理棘手的事情,化险为夷。
譬如,某个女生发型奇特,严重违反学校仪容仪表的规定。喝令其立马恢复原状过于粗暴,语带讽刺批评她发型难看也太伤人,急召家长过来又太兴师动众。这正是考验班主任是否具有应变能力的时候。或许微笑着跟这女生说一声:“我更喜欢你原来扎马尾的模样,活泼又可爱。”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用这种明褒实贬的方法会比强按牛头喝水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既达教育目的,又不伤师生感情。
熟练地掌握与学生沟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也是一个智慧型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学生沟通是管理班级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无沟通,工作就是瞎子摸象;难沟通,工作就是胖子履薄冰。“沟通从心开始”,做学生的知心人,班主任工作将势如破竹。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的最大前提是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的血和肉”(苏霍姆林斯基语)。一个缺乏爱心的班主任,何来动力管好学生,何来精力思索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不能把自己当作管理机器,当警察当监工太不近人情,高声呵斥恶语相向更达不到教育效果。班主任的权威应该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的智慧建立起来。正如某教育家所言:“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甚至有人为智慧赋诗:“智慧是一朵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智慧的花也随风舞动。”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让自己从劳累中解脱出来,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更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
第四篇:《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1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我感慨万千。班主任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我想:班主任不好当。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明白了:作为班主任,埋怨没有用,牢骚也没有用,在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学会做一个专业班主任,以真正体会教师的幸福感和崇高感。
面对王老师提出的班主任的九种类型,我反思,我属于哪一种班主任呢?这是我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正象王老师说的:“我感觉中小学班主任普遍不知道我是谁。既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也不清楚自己的弱点,而且几乎没有照镜子的习惯,遇到挫折只会怨上怨下。”看看身边的班主任,也是盲目的工作,缺少思考,习惯性的把班级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的地盘我做主”,班级的大事小情,往往班主任说了算,中学“班官”型的居多,小学的“班妈”型的居多,极少数是不愿意做班主任,领导硬性安排的,所以保持“维持会长”的身份。我们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能改变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像“科学家”型班主任转变。
提起问题生,没有老师不头痛的,问题生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成为班级“顽疾”。问题生何以成为问题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问题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问题生?王老师给我们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对问题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只要学习差的学生都是问题生,这样,一个班级可能会出现三分之一乃至更多的问题生,我们人为的扩大了问题生的范围,今天抓这个,明天找那个,整天累死累活的,班级却没有任何起色。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在问题生问题上,我们要么“高压”,要么“怀柔”,要么“招安”,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强迫转学,眼不见心不烦。殊不知,很多问题生就是我们造成的,是我们人为地把他们推向了问题生行列。面对问题学生,我们不分析,不思考,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习惯按自己惯有的思维处理。事实上,问题生的出现,对班主任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每成功转化一个问题生,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又提升了一步,这会促进班主任的成长。而我们却习惯了安逸的生活,怕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能避则避,避不开便草草解决。所以我们的教育历程显得苍白,所以我们的工作原地踏步。
一直对班主任工作持排斥态度,一直以为班主任工作不需要太强的专业知识。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在感叹自己肤浅无知的同时,更觉震撼,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班主任生活。所以,我决定告别以往的懒惰,告别以往的懈怠,告别往昔那些缺少思考的日子,学会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2
第一次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使我感慨万千。我想:班主任不好当,要当好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 这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在这众多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则处于中心的地位。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能够做到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使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那么,班级的正气必然上升,凝聚力也会得以增强,学科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处理好日常班务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时间保证。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任一个班级以后,了解班级情况要有个过程,建设一支班干部队伍要有个过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个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要有个过程。作为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要在个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3、批评表扬对事不对人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备条件。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班干部犯错误,一样受到批评教育,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听其、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4、培养好得力助手 有了好干部,班主任可以放手管理一切,放心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班主任自身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专研教学方面的事。
总之,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3
本文目录专业读书笔记范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书笔记英语教师读书笔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第五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好班级的制度建设
中心小学 张海柱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令我感受最深之一的是他对班级从“人治”到“法治”作出了分析,其关键点有以下5点,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1、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重视规则超过老师的脸色,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才会“得寸进尺”。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区别。
2、班规最能体现班主任的治班理念。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适宜的班级目标是关键。以目标为导向和动力,要求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以不同的方式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形成班级集体是管理工作的目标,而班级集体一旦形成就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实现马卡连柯的“为了集体而教育、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教育学生”的原则。
3、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制定班规。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在大家讨论之前,班主任只要向大家提出三个问题即可。一是你们是否希望这个班最终成为一个好的集体?二是若要让我们班成为好集体,需不需要每个人都克服自身的弱点?三是为了保证同学们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克服自身的弱点,需不需要制定一个《班规》,读后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4、班规应该多做加法,少做减法!一次“加法”增加的是学生的一个闪光点,一份转变的自信;与之相反,滥用“减法”往往就会减少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谴责的内心空间,减掉了学生重塑自我的愿望和信心,强化了个人的短处缺陷,削减了自我教育的勇气。初始分数为0分,上不封顶;以加分为主,扣分为辅;期末以l00分为合格标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期末为终结。最后得分作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校园之星、班级之星,操行评定等推优评先的依据。
5、正确把握奖与惩的基本要求
⑴奖惩要以激励和鞭策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目的。
⑵奖惩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惩,金钱刺激尤不可取,精神奖励学生受益一辈子,物质奖励只能是一阵子。
⑶奖惩要实事求是。进行奖惩前,不能掺入个人的喜怒好恶。
⑷奖惩要取得学生集体的支持。奖惩首先要经过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集体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奖惩的缘由和意义,心中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⑸奖惩要辅以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应该奖励,又因为什么必须得受到惩罚,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奖惩,奖惩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和作用,从而做到奖不骄,惩不馁;在奖励面前学会低头反思,在惩罚面前勇于抬头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