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后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这节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成功的原因,我觉得有这样几点:
一、对学情的正确把握。
学生对周恩来,对1910年的中国,对租借地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搜集背景资料的话,毫无历史知识的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一定是茫然无措,无疑于大海捞针。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租界”的意思,这不光是理解了生词,也等于对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出现“租界”这个生词的时候,我让学生汇报,并给他们做翻译“租界就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到一些弱国,在弱国内划定一些界限,作为他们的独立王国,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不让弱国的人到里面去。”
等到重点研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时,学生有了对租界的理解做基础,很顺畅地悟出、读出了伯父的心情。
到学习第七自然段时,让学生谈从“闯进”发现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时,学生自然答出“不让中国人进入”,再追问学生:“你喜欢这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吗?”他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喜欢!”
之所以没有出现一些老师所说的,学生说喜欢租界的笑话。正是因为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借助“租界”一词切入背景,通过读伯父的话,谈对租界的认识,让孩子们逐渐感受到租界是在我们中国的地盘上,却让中国人没处说理的地方。这也为感受租界里揪心的一幕埋下了情感和认识的伏笔。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个预习环节,一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的体现,同时也突破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难点。
二、朗读和感悟的自然融合。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让朗读和感悟的结合水到渠成是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课堂上探索的。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问其他学生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这就是对伯父心灵的初次走入。然后重点研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时,让学生谈伯父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学生说出无奈时,我追问“为什么无奈?”学生马上回答:“因为自己的地盘却让洋人做主,自己的国家,却没处说理去。”我就势让学生“请你把伯父的无奈读出来!”当学生谈到愤怒、担心、沉痛等心情时,我也同样用语言点拨,适时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后感悟,感悟后朗读。一次次走近伯父,抓住语言描写感受伯父的心情,就这样完成了。
第八自然段是朗读和感悟的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一次次朗读,感受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巡警的可恶,进而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走进周恩来的内心世界。“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首先是学生朗读,接着是教师范读,然后是想象妇女失去的亲人是谁?并紧跟着进行引读;“是啊,失去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她一定悲痛欲绝,谁来给大家朗读?”母亲、姐妹、兄弟……孩子们想象能力很强,角色体验也相当到位。之后又是突出“谁知、不但不、反而”等关联词语,学生齐读。这样一波又一波的朗读,将对“中华不振”的感悟推向高潮。
三、回归原点:对识字写字的重视。
直接入题时,师生共同书写“崛”这个字,然后让学生质疑和回答“崛起”的解释,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读生词时,借助学生的朗读,用“你读得很有节奏,这就叫铿锵。”“你们的声音响亮、有力又有节奏,这就是铿锵有力。”两句话将词语的理解巧妙地融入生活和学习当中,不露痕迹。在读到“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时,让学生用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衣衫褴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扬扬”。
当学生紧握拳头想揍洋人和中国巡警师,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字格里面写“惩处”,边写边说:“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将形象记忆法、儿歌记忆法融入书写的指导当中,同时又将学生的感受带到词语的朗读和记忆中。这个环节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典型细节。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管是哪个年段,都不能忽略识字方法的指导,尤其要引导学生把汉字写规范,写漂亮,还汉字之美。
四、主线阅读:对切入点的选择。
根据课后习题“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我引导学生从伯父的话中找到答案:“中华不振”,然后就以主线“你从哪儿读出了中华不振”贯穿整堂课。遗憾的是我几个预设好的师问:这是为什么呀?生齐答:中华不振。却没有很好地实现。尤其在师引读,男女生分别齐读伯父的话后,问:这是为什么啊?是对后边几次问答的铺垫。在书写“惩处”两个字后,教师连续问: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敢不敢惩处?然后教师痛心疾首地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齐答:中华不振啊!!(教师顺势补充板书:!)这是高潮之处的助推和收束,我却因为思路的中断而丢掉了这个环节。
后记:
第二课时,在周恩来两次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时,我同样安排了三次引读,效果也很好。我还有意对魏校长的话设计了质疑的环节,来扫除文言文的障碍,然后品读: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感叹号和语气词的作用。在让学生谈哪些人要向周生学习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不光谈到了周恩来的同学,还谈到了妇女,巡警,围观的中国人,甚至谈到了魏校长。我想孩子们的思维能够如此发散,源于他们对课文的充分理解,联系上下文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了。
第二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故事,作者以陈述事实的语气,满怀对周恩来的敬爱之情,通过人物的对话,带领我们真实而具体地走进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中国少年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有不同凡响的心声。本课的设计思路是:①导入、释题②小组合作,感受“中华不振”③重点讲解,朗读感悟事实④情境演绎,立志⑤拓展升华。在本课时我主要是围绕“中华不振”这部分组织学习。具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谈话导入,释题
借助图片谈话导入,通过别人对总理的评价,简介总理的地位。让学生对本课的主人公有所了解,从而引入课题,然后释题,板书课题,齐读。
2、小组合作,感受“中华不振”
因为预习单是提前下发的,再加上没有检查,所以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的不够,当我抛出问题“什么原因,让周恩来树立这么远大的志向”,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此时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找出原因。此处加入了词语朗读环节。(预习单中的)指出了一个小组朗读。有一些错误:吵嚷、惩处、铿锵有力。我带领大家朗读了一遍。学生找出原因,师生共同板书“中华不振”。随后再次抛出问题“课文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学生自学三分钟,小组交流四分钟。全班汇报。
反思:这一环节用时太多,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处理的有些急促。词语解决不够彻底,学生有些词语读音还不够准确。此处至少找两个小组朗读,比较中学习,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在汇报交流有关“中华不振”的语句时,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第8自然段发生在租界里的事情。由于引导没到位,学生没有找全。当学生找到了与伯父的对话时,此处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去体会伯父的无奈和周恩来的疑惑。
3、重点讲解、朗读感悟“事实”
此环节重点讲解发生在租界里的事实,引用视频,回归文本,体会当时租界中的事实。此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诵体会“中华不振”。抓住“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几个词,重点体会当时的愤恨,进而达到感情朗读。充分理解“中华不振”。
反思:此处教学环节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解不透,所以无法感情朗读,我的范读,也没能引导到位。
4、情景演绎“立志”
本环节设计的是演绎课文最后一部分,可是由于时间紧凑,再加之师生配合不到位,所以最终没能演绎好。
5、拓展升华
通过图片回顾周总理的一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引入学生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你打算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学生,所以当提出问题时,学生很少有回答的。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反思:关于学生理想方面的,应该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有个准备,这样课堂上学生不至于沉默。如果能写一写最好了。
总体上,学生和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很少有回答的,学生兴趣度不够,感情朗读也不到位。从这节课上充分暴露了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的我会继续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第三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反思
黄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讲完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为没有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不平静,为没有更好的吃透教材而不平静,为没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而不平静;究竟其原因,我的感觉是:这节课上的很不成功,为此做了深刻地反思:
在教授这节课之前,我先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书,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华不振”?并围绕其展开理解。在设计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时应该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共同解决详细问题,而不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理念。我却怕孩子们抓不住重点乱讲一通,因此耽搁了时间,而运用了这种方式,结果是少部分孩子们参与了进来,以至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感觉很多同学还没抓住文章的重点。另外,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最后一个目标展示不够充分。
本节课不足之处很多,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板书不规范,安排不合理;
二、没有突出的重点,点、面没结合好;
三、对学生所范的错误没有明确的纠正;
四、最后近、反意词的部分没规划好,应放在下一个课时,方法得改进。总之,需要我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的往前走,不能敷衍了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不要求做的最好,但要求做的更好!”
第四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赵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重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设计思路】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初拿到教材的时候,有点担心:生怕自己在课堂上,上成不切合实际的喊口号的,帮学生形成一种虚假的情感。这可是误人子弟的做法。于是,在细细琢磨中,我决定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中国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了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了解了周恩来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设计亮点】
一、授之以渔,指导词语学习方法
在教学“铿锵有力”一词时,我没有请学生单单读《词语手册》中的解释,而是要求学生从字形、读音、语境等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怎样的语气才是铿锵有力的”。学生不仅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能在朗读中读出自己对词语“铿锵有力”的理解。这样的词语学习与阅读教学浑然一体。
二、以点带面,指导抓关键词感悟
在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时,孩子们都能从妇女的悲惨遭遇、洋人的无所畏惧和巡警的耀武扬威中感受到中国任人欺凌的遭遇。当孩子们都把注意力放在情感诉说上时,我请学生关注文中的一组关联词“不但不——反而——”,并请学生用上这一组关联词说一说妇女、洋人、巡警的遭遇和言行。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总结,也是句式的练习,同时一系列的排比句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迸发。
三、首尾呼应,指导朗读循序渐进
课文的题目读了三次,一次是课一开始的齐读,要求学生读准确;第二次朗读是在学习了“清晰而坚定”和“铿锵有力”以后,请学生效仿周恩来“清晰而坚定”、“铿锵有力”地读一读;第三次是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对中华不振有了深切的体会,也感受到了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的原因,此时再读是带着对周恩来的敬佩,学生是在明自己的志,说自己的话,喊自己的心声。【教学不足】
1.课堂上的朗读多是以个人朗读的形式进行,朗读的次数较少,很多想读却没有读,实在应该创设机会让孩子们发声;
2.课堂上孩子们举手很积极,发言很踊跃,这也导致我的注意力始终在举手的孩子身上,忽视了班级中的后进生,他们的发言机会微乎其微,同时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也不多,这也造成他们在课堂上不敢举手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有每一位学生。课堂上需要关注不同接受能力的同学的感受,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不同程度的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第五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辛江中心小学
濮金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和评价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课堂中我设计了小练笔,让学生在练笔中感悟、升华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