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案
一、回顾导入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二、重点把握
作者一遍又一遍的读同一本书,难道不厌烦吗?作者是怎样读同一本书的?(演示课件)
归结:理解内容、揣摩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积累所得、推想作者
三、理解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去的次数多,了解并熟悉。
想去就去: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说明情感:表达读书的浓郁情感,达到了百读不厌的程度。
四、句子积累,重点研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②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五、朗读全文,回顾整体
假设开篇:以书为侣
具体说明:书如友、书似家、反复读
总结全文:书是自己的旅伴
第二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比喻手法表达观点的好处。
2、学习“常读常新”的读书方法,试背诵第7自然段。
3、拓展阅读,小练笔。
学习重点:
1、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2、背诵第七自然段。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围绕以书为侣,常读常新的观点,作者写出了以书为侣的理由和常读常新的方法。(板书:以书为侣 常读常新)
2、读学习目标
3、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
1、作者对书有浓厚的感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带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出行,是一件快事。
预设
2、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得到新收获,给人以不尽的精神享受。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学习以书为侣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
预设一----比喻手法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A、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B、师点拨: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预设
二、——设问、反问手法
4、课文第一段用了设问的手法。
5、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C、师点拨:体会反问和设问加强语气的作用,突出读一本书的原因。
师小结:常读一本书,就如常见一位朋友,让你常见常新;就如常回家,让你常回常新;就如常回故地,让你常去常新。
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生练说
D、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本11页《神奇的书》。
生大声读
师指名说出书神奇的地方。预设
一、E、通过学这首诗,一本你喜爱的书,还可以是什么呢?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F、指名说
预设: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老师总结出示: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是描写的事物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同时,比喻也可以活波而形象地说明道理。
(二)学习常读常新的读书方法
默读第七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出示)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1、作者读书的方法和顺序是什么?
(思考、品味、寻找新知、总结收获、想象)师点拨:注意文中的重点词语。
预设2作者用了“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条理清楚的写出了他读书的顺序和方法。
(三)、出示课件,根据提示试背诵课文。
师:请同学们按照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七自然段。(出示课件)(5分钟)
3、试背,每组一号抢答。
4、老师指名重复,每组3号。
师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你喜爱的书,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小练笔
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写你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
1、背诵第七自然段。
2、完成拓展读。
五、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原因 方法
常读常新 以书为侣 热爱读书
第三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案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3)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4)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sjbwz/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soft/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5)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六、漂流谷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第四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
第五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作 者:毛莲君
单 位: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教学目标:
1.品味、欣赏、背诵喜欢的段落。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3.领悟其独特的表达方法: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毫不犹豫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
二、感悟作者的读书方法
1.师: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自由读第7段,想一想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预设:抓住“首先、然后、还会、做完这些、最后”这几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
2.感悟读书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根据学生反馈,教师小结板书: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思考——品味——找——列——想象
3.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说作者读书的方法。【设计意图】找表示顺序的词语和概括读书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读书方法,还为之后的背诵做好铺垫。
4.结合实际,交流读书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设计意图】不仅要向作者学习反复读书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问题开放,学生有话好说。
4.尝试背诵第7自然段。
(引导学生根据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条理地背诵,并抓住一些重点词背诵。)
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背诵: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最后,我会()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5.拓展延伸。
(1)交流搜集到的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方法。教师适时补充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
马克思的“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读(熟读成诵)。
鲁迅读书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茅盾“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第二遍,精读式;第三遍,消化式。宋代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英国培根关于读书的“三个比喻”: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会收集,也不可以像蜘蛛一样只会从自己的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
(2)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两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补充名人读书的方法,意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好的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谈谈理解和体会,或是提出疑问。
6.说话练习:如果有一本书陪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说时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三、品读课文最后一个段落
1.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段落。
2.议一议: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3.师:怎么理解“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师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读书。
4.仿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四、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预设:
(1)假设、设问。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文章开头就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2)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连续两个有理有据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3)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值得学生模仿、迁移,对课文写作特色的分析也是为了课后的小练笔做好铺垫。
五、拓展作业
1.背诵第7段。
2.完成课后“小练笔”。假如你独自去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学习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1)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
(2)用鲜活的比喻,层层推理来说明选择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3)灵活运用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方式,阐明观点。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理 由:常读常新 百读不厌
读书方法:思考——品味——找——列——想象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第7自然段,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谈读书感受这一环节教学效果不错。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或读书感受。有的学生说可以先向小伙伴推荐书,过段时间后再和小伙伴交流读后的收获和感受,每个人的感受和收获都不一样,大家一起交流收获就更丰富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给书找茬,把觉得书里写得不好的地方记录下来,可以自己想想该怎么改,或是请教一下别人。有的学生说读书时可以看题目猜内容,还可以先了解作者。通过交流,学生们明白,除了作者的读书方法,还有很多好的读书方法,大家可以相互学习。 资源引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www.xiexiebang.com/ 老百晓在线: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