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2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布置作业 :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藤野先生和作品的写作背景。鲁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写作了许多小说、杂文、散文、诗歌、日记、书信、论著,还翻译了不少作品,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正在厦门大学任教。鲁迅是应厦门大学聘请于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南下到上海,同年9月4日到达厦门的。

1926年3月18日,北洋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血腥屠杀爱国请愿学生,死47人,伤300多人,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就是其中的两个殉难者。鲁迅说“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北洋政府血腥镇压爱国者的当天下午,就下了通缉令,抨击过北洋政府及其首领的鲁迅,自然是被列入这个通缉名单的。后冯玉祥的国民军把段祺瑞赶下台,而奉军又攻进北京,赶走国民军。奉军进北京,骚扰百姓,奸淫掳掠,大肆逮捕和杀害进步人士。北京成了一个充满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地方。鲁迅遭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这年的七月,鲁迅接到厦门大学的任教聘请,8月离开北京去厦门。

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有关情况。

《藤野先生》一文,回忆的是作者鲁迅于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和往事。

1902年春,鲁迅在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在学堂总办俞明震的带领下和几位同学一道去日本留学。1902年到日本后,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文,1904年4月毕业后,他按原定志愿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这是鲁迅经过郑重考虑后作出的选择。1906年春,鲁迅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弃医从文,于是离开仙台到东京。1906年6月,难违母命,他回国结婚,几天后复回东京。1909年回国。

鲁迅出国前后,中国正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祖国面临日甚一日的危亡形势。作者东渡日本前,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这两次战争,最后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而告终。鲁迅到日本后,1904年至1905年,爆发日俄战争,这是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中国的东北而发生的战争。

鲁迅出国留学和后来弃医从文,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鲁迅早在故乡绍兴的青年时代,就在探索人生的道路,立志“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南京求学时期的他,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一样在思考、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他们的结论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鲁迅东渡日本不久,便立下了宏大志向:“我以我血荐轩辕”。他要把满腔的热血奉献给祖国。他是一位深沉的爱国者,又是一个科学救国论者。他先选择了医学。他说:“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后来便到“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学习,“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

1906年,一个偶然的事件,成了他思想发展和改变志向的契机。

鲁迅:“有一回,我意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鲁迅的这一段经历和他弃医从文的原因,他在《鲁迅自传》(这篇自传是作者在1925年所作《自叙传略》的基础上于1930年增补修订而成的)里是这样写的:我在矿路学堂毕业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日俄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3、简介藤野先生与鲁迅

藤野先生,即藤野严九郎(1874—1945),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日本福井县人,出生于一医生家庭。1896年,毕业于名古屋爱知县医学专门学校后留校任教。1901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讲师,1904年7月(鲁迅从仙台医专前几个月)升为教授。曾担任解剖学、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等课程。他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工作认真负责,对弱国学生无民族偏见,对鲁迅很关怀,受到鲁迅的尊敬。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21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退职后到东京一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热心为乡民服务。1945年8月11日病逝。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到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向他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其实藤野先生活到七十二岁,直到1945年8月11日才因脑溢血逝世。《鲁迅全集》在日本出版后三年,藤野先生的长子入第四高等学校读书。教师发现他是藤野先生的儿子,把《鲁迅选集》给他。藤野先生戴上眼镜匆忙地翻开这选集。当他看到扉页上鲁迅先生的照片时,惊喜地高声叫道:“啊!这是周君,他已经了不起啦!’他知道鲁迅先生还健在,非常高兴。”(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1937年3月,日本《文学案内》上发表了以《谨忆周树人君》为题的藤野先生的谈话录。

二、生字新词

三、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线索,把握本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从不满于某些清国留学生的寻欢作乐、庸俗无聊的生活起笔,自然地过渡去仙台学医,记叙受到藤野先生教诲的情况,最后写到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依据时间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和转地求学的原因。

文章一开头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露了对东京的失望和不满。在东京的那些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到傍晚,他们就在中国留学生会馆的房里“学跳舞”,地板常“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这些出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寻欢作乐,思想腐朽,生活庸俗无聊,丑态百出,因而用副词“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标致”在这里是反语,在“标致”前加副词“实在”(“的确”的意思)更增强了反语的讽刺力量。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而来日本留学的鲁迅,对那些“清国留学生”的思想行为十分厌恶,不愿与他们为伍。这样就自然引出要离开东京到别处去“看看”。

这部分作者用讽刺的笔墨描写某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含蓄地点出了自己离开东京去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也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五、作业

第三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事线索

3、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4、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语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联系背景,解读文章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方法

一、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人质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方法

二、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资料助读

(投影)简介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投影)字词(见课件)

2、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仙台——中国)

(或这么问: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事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四、赏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

2、学生用“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提示:从肖像、生活习惯、治学、对待学生角度考虑

3、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提示:主动关心我学习———认真负责

为我改正解刨图———严格要求

关心解刨实习———没有民族偏见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

“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

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填空:藤野先生给作者改讲义改得十分认真,其中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 ──“不但„„连„„一一”;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

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这件事表现了他什么思想品质?──认真负责。

“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既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_____,又反映了他对科学问题的_______

4、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5、小结藤野先生这一形象。

★语文活动:猜猜我是谁?

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出藤野先生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教师收齐后打乱,再分发给同学,大家根据所写的特征推断这是哪位同学。请几位同学交流,然后研究为什么猜(不)中的原因,明确写人必须抓住特征。

五、研读关键语段,深刻理解文章

过渡:鲁迅先生到日本,一开始先到的什么地方?后来为什么来到仙台呢?

1、指明学生朗读课文1、2段,思考: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明确: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为什么抓这个特点?──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

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投影以上文字),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投影以上文字)之说。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辨别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

“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

教师评:鲁迅抓住“盘辫子”的特点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实际上是在画他们的灵魂。他以极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极深刻、极丰富的内容,真是大师,大手笔!

(4)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正是由于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失望,所以才离开东京去仙台,才有机会遇到藤野先生。(交代原因)

3、过渡:藤野先生在作者心目中这么好,他自己也是想通过学医救国,那为什么后来还没学完就放弃了呢?学生自读课文第24——31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这几段文字写了几件事?

(3)讨论下列问题:

“爱国青年”指的是__________的青年。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

“爱国青年”写给鲁迅的匿名信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呜呼,无法可想”是对_______________无可奈何的慨叹。

“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

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5)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写这几件事?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4、学生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教师点拨:

1.第一段中,热情赞颂和高度评价藤野先生的语句是_______。

2.结尾一段,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三:(1;(2(3。

3.“良心发现”指的是_________。“增加勇气”指增加了什么勇气?

4.“正人君子”是讽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

5.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六、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一)研讨课文其他内容与主题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本文主题。

1.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那么,本文又渗透着鲁迅先生什么思想感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文的暗线;明线是写藤野先生。

2.具体说明哪些事例渗透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2)只记得“水户”、“日暮里”两个地名;(3)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发奋学习以救国;(4)对“爱国青年”的愤怒;(5)弃医从文。

3.为什么写只记得两个地名?──“日暮里”──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水户”──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余姚人,离绍兴很近,可谓鲁迅先生的“同乡”,鲁迅很敬重他。目的: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4.再次概括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说明写这一内容的目的。──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先生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首先要改变人们的精神,而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因此弃医从文。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反衬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5.写“爱国青年”是什么目的?──反衬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反衬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6.写其他教职员对鲁迅先生的关心是什么目的?──正衬藤野先生的品质。这些人关心鲁迅,只是“物以稀为贵”,不是尊重。

7.“惜别”时,藤野先生“似乎想说话”,但为什么“竟没有说”?──尊重鲁迅的人生选择。

8.归纳本文主题:1.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以及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和尊重;2.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找人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七、课堂小结

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的触摸了鲁迅先生奋进的心迹,更渗透理解了鲁迅先生感念施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怀念,更镌刻在读者心中,愿我们在师恩的关爱沐浴下,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靓丽。

八、延伸拓展

以“我最尊金的一位老师”为题,构思完成一篇小作文,要求叙事具体,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中心明确。

第四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时,要能熟练地运用默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法,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在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两个单元的叙事性作品,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人物塑造及学习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学习目标:

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学习重、难点:

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藤野先生。

五、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了两个问题。概括文中“我”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概括24--31写了那两件事。

2、针对目标2,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藤野先生具有哪些特点;通过细节描写概括藤野先生具有怎样的品质;通过结合背景了解藤野先生的伟大;通过作业设计: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其特征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进一步巩固写人的方法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本课中我会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提个问题,说说你最尊敬的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他(她)的性格特点,并能说说让你难忘的原因。想好的就举手。

……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位让你一直铭记在心的老师,我们中国文坛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他心中,也有这么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使他感到最为感激,并且是给他鼓励最多的一位,这位先生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藤野先生,看看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让他如此难忘?

二、走近藤野,品读印象。

先看两人的相识,让学生找出相识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明确:目睹印象——不拘小节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不拘小节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就是这样一位生活非常俭朴的普通学者形象,却使鲁迅先生对他念念不忘,那么他必定有独特的一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三、走进藤野,品读典型事

1、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文章中的哪些部分是讲到了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交往的事情,在文章当中找到具体的段落。

学生跳读11——23段,概括“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概括:修改我的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2、说说你从哪些细节里读出了这个老师的使我难忘与感激的地方。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任选一个事件,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藤野先生的品质。有疑问可以举手。

全班交流,总结藤野的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小结过渡:通过以上的事例的品读,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具有求实精神的藤野先生。这些品质,是作为一名具有工蜂精神的日本人不缺乏的,而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藤野先生。大家齐读37段。(伟大)

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魏巍的《我的老师》。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因此,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1)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鲁迅相识、交往的。

①他在《<呐喊>自序》中也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寻求救国之路。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

概括清留学生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

东京清国留学生印象: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作者内心的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③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

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④这时,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2)再看第24-31段,边默读边思考:这几段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正是甲午战争歼灭中国北洋水师之时,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习气,而鲁迅在日本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歧视和轻蔑。而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歧视我,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四、课堂总结

作者塑造的藤野先生的形象是成功的,一位伟大的藤野先生就在作者的笔下生动的呈现了,那么我们来思考并归纳一下在写人的时候该怎样去写呢?

1.选择典型事例,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2.写人物要求实,抓能体现人物灵魂品质的特点。

3.叙事时要运用描写刻画人物。

五、小结

看屏幕。迅速思考,进行填空。(出示幻灯:藤野先生是一位______(外在特征)的学者,具有_______的可贵品质。而让作者最为珍贵的是藤野先生 ______________的高尚的情怀。)

黑瘦、有八字胡、生活俭朴的学者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可贵品质

毫无民族偏见、今天我们认识了鲁迅笔下的具有高尚品质的藤野先生,在如寒夜一般的残酷现实中给了鲁迅以温暖和鼓励,真诚关怀和帮助,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片段作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其特征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等)

第五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设计者:陈经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中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预习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合作探讨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政治的高尚品质;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4、感悟文章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感悟文章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线索,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屡遭挫折之时,一位异国恩师机遇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去认识一下那位令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藤野先生,去了解那件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往事。(板书课题:《藤野先生》,出示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字音

驿(yì)站

不逊(xùn)

诘责(jie)

烂熳(màn)....芦荟(huì)

杳无消息(yǎo)

油光可鉴(jiàn)

...深恶(wù)痛疾

抑扬顿挫(cuò)..

2、词语解释

【烂熳】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

【绯红】鲜红。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都没有。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油光可鉴】课文里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3、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作者于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到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候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其中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院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个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进行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终于意识到“学医救国”并不能真正的救国救民,国人急需解救的,不是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改造人们的精神与思想。于是1906年秋,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们。鲁迅在仙台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中作者写了那么多件事情,这些事情分别发生在哪里?据此,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在东京(第1——3段)、在仙台(第6——35段)、在北京(第36——38段),据此,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2、课文中,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线索有两条:即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来组织材料,暗线则是主要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的。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为了救国救民,鲁迅先生怀着一腔热血选择了到东京来寻找方法和道路;可是,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却使他失望之极。失望中,他苦苦追寻,他又一次寻找,选择到了仙台去学医。在仙台,鲁迅认识了这位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的恩师——藤野先生。

五、布置作业

1、再次浏览课文,从中寻找出文章中,作者写了有关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重点研读,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了作者到仙台的原因。本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寻找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

二、小组合作,问题探讨

(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在东京”,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对于清国留学生的种种描写,在内容和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内容,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恶形象。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在仙台”,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4自然段为什么要穿插有关“日暮里”、“水户”的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在去仙台的途中,有关于“日暮里”的叙述,其中包含着“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叙述“水户”,缘于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二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强烈关切,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

明确: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诸多优待和职员们的众多关心。这对于一个异国学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反映出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稀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该部分中,作者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贵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修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至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在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话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尊重学生、更尊重科学;(3)关心解剖实习:体现出藤野先生一直在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及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精神。

4、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

明确:反语,揭示了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所谓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作者的愤恨和不平。

5、“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一句中,“偏”字有何表达作用?

明确:“偏”字一方面写出了中国人作为弱国国民的悲惨境地;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批评态度。

6、怎样理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话? 明确:“醉似的喝采”原来是指日本学生在影片中看到枪毙中国“犯人”时候兴高采烈的表现。鲁迅回国后,看到一些闲人围观反动统治着屠杀革命者时候,也像日本人一样喝彩,说明这些闲人的精神已经麻木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所以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7、该部分中,最终导致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1)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国人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了作者立志要使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2)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的老百姓的麻木不仁,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情促成了作者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而最终弃医从文。

(三)快速浏览课文“在北京”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明确:之所以以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原因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公正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2、如何理解“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句话?

明确:“良心发现”指作者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了触动;“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迫害,但是想到藤野先生,便增加了继续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指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反动政府的文人帮凶;整句话表明作者希望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前途继续奋斗。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爱国主义统一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小结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几件往事,在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

四、布置作业

1、将自己课堂上交流过的一段对话整理在作业本上。

2、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最大帮助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下载《藤野先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鲁迅 1、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文学类作品时,要体验情感,领悟主题,得到启示,能够正确评价作品,并且会品味语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双龙初级中学 ●● (具体设计见PPT)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叙事线索。 2、学习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集安市头道镇中学孙利娟 一、导入: 给大家讲一段小故事,1935年,日本要出版《鲁迅全集》,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

    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

    第一课 藤野先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 3......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马琼芬 一、教材依据 《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 3、品味课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