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12:1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目标,我利用朗读这个法宝,通过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抓住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制定了“激情导入——用情欣赏——用情诵读——用情诉说——用情书写”这一教学流程。通过“看、听、读、说、写”体会文本内涵,充分体现情感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的真挚感情。

3、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对学生进行虚实、轻重、缓急的朗读指导。

2、教师通过导读和引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领略文本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灌注一个“情”字,表达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前辈、缅怀革命前辈、学习革命前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想象当时人们送别总理的场景,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如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真正领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收集有关周总理感人事迹的材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交流课外收集有关周总理的感人事迹的材料。(由各小组长汇集本组材料在班上交流。)

师:

多好的总理呀!临死前想到的还是祖国、人民。然而,他却与世长辞了,离开了他亲手耕耘的这片热土,离开了他日夜牵挂的祖国、人民。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个悲痛的日子——1976年1月8日。看吧,长安街上已挤满了男女老少,他们为您送行来了!(课件出示当时人们送总理的电影片段。)

师板书:

十里长街送总理

生齐读课题。

二用“情”欣赏

师:

人间自有真情在。让我们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分别亲人的依恋之情来欣赏这篇课文吧!待会儿请你们说说听懂了什么?(课件出示配哀乐朗读材料,并配上当时人们送总理的电影片段。)

老师相机评价、板书。(从文字内容上:送行的人多、行动一致等;从神韵情感上:崇敬、爱戴、怀念、悲痛等。)

三用“情”诵读

1、初读入情,总览全文。

生带着崇敬、爱戴、怀念之情自由朗读课文,再看看电影片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疑。

2、精读悟情,理解词句

(1)指名读第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师:老天也收敛起昔日的笑容,露出悲哀的神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侧面烘托人们悲痛的心情。所以,这句话应读得低沉、缓慢。(朗读方法提示。)

师范读,生再读。

师:你把哪些词读得重些?为什么要这么读?(理解重点词句。)

生:挤满、都、焦急、耐心、挤、探、踮、望……

师相机板书:等

焦急耐心

(2)抽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人们等啊等啊,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抽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不约而同”。

师:到底有没有指挥?是什么在指挥?“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在课文里具体指什么?

生:……(板书:望

不约而同)

师:这表达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能再读一遍吗?“眼睁睁”能换成“目不转睛”吗?为什么?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引:人们望着灵车,勾起对总理无限的回忆,又平添了几分悲痛。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老师相机引导。

师:你们不因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吗?你们不因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自豪吗?前面这几句读时速度逐渐加快,语势逐渐加强,声音再大一点,让总理知道我们新世纪的红领巾也在怀念他。人们越是回忆总理过去光辉的业绩,心情越是悲痛、怀念,所以,最后一句应读得低沉、缓慢。

(4)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引:望着渐渐远去的灵车,人们多么希望它能停下来,多么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多想再看一眼敬爱的周总理!然而,总理的灵车已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人们只好望着灵车开去的方向,久久地站着,站着……

生齐读这一段。

师:人们目送灵车远去,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能停下来吗?表达人们什么样的情怀?

师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希望

难舍难分

3、再读扬情,回顾全文。

多让人爱戴的总理啊!让我们再送总理一程吧。

齐读全文,能背诵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手势背诵。(课件再次出现送别总理的电影片段。)

4、情感共鸣,再读诗歌。

多让人崇敬的总理啊!临终前他说:“要把我的骨灰洒遍祖国的五湖四海,我要踏遍祖国的每个角落,看到祖国的新面貌。”

师生齐读阅读材料《周总理,你在哪里》(根据诗歌内容课件出示周总理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工作的画面。)

四用“情”诉说

师:多让人怀念的总理啊!难道你们不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吗?请尽情的表达吧!

师相机评价:多懂事的孩子啊、多有情感的孩子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周总理吧!

五用“情”书写

拓展延伸:课后写“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后”。

板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

焦急耐心

崇敬

不约而同

爱戴

希望

怀念

(难舍难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致力于由感悟到释放,情归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我利用朗读这一法宝,抓住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制订了“激情导入——用情欣赏——用情诵读——用情诉说——用情书写”这一教学流程,充分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看、听、读、说、写”中充分领悟文本内涵。

情感是阅读教学的根。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难以入情,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交流有关总理感人事迹的材料,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对总理有了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在“用情诵读”这个重要环节中,我利用引读、导读和齐读等方式来牵引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同时利用课件展示,做到多媒体信息与文本内容的优化整合。此时,学生已有一吐为快之感,顺理成章地过度到后面的教学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课教学,课堂容量较大,可把阅读材料放到课后进行;学生的自主发挥欠少,差异性也不能很好体现;如何在课堂中引进质疑问难;如何让读写有机在课堂中结合等等也有等研究提高。

我们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如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的确,只有让学生在心灵中受到震撼,在言语上受到启发,这样的动才是语文教学理想的境界。

附原文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第二篇:《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体会望灵车、追灵车的感人场面,加深崇敬、爱戴和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慈祥”“不约而同”的意思,为第三课时造句作铺垫。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部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

从感人的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次我们讲到等灵车

[打出投影片]

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孩都()而()地等待着灵车的到。(板书:焦急、耐心)

提问:说焦急是因为(),说耐心是因为()。

(以旧带新,为学习新课作知识和情感的准备。)

看,灵车终于来了。[放录像]

(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当年万人泪下的十里长街。)

(二)1、书翻开来,自由轻声读第二节,用直线划出写灵车到来的句子,用曲线划出人们的表现。

[出示卡片]思考:人们的心情怎样?

从哪里看出来的?[打出投影片]

[出示卡片]品词句:你是怎么理解“不约而同”的?

四人小组讨论,提示从意思、表现、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相互启发,有利于拓宽思路,营造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环境。)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都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组织教学,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体会发现的愉悦、成功的快乐。)

行动的一致反映了什么?

思想感情的一致:对总理的爱戴,失去了总理的悲痛。

下面我们请个别同学读读这几句,看他能否读出人们当时的心情。

[出示卡片]读出感情

谁来读得更好?适当指点,归纳。

自由练读,齐读。

2、望着灵车,人们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轻声读下面一节

[打出投影片]填空,接读第二段,教师读句头,学生接读每句剩余部分。

[打出投影片]比较:

1、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2、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很多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很多次人民群众。

练读,读出自豪感。

那么,你是怎么理解慈祥的呢?

出示周总理像,帮助学生理解。

周总理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看着周总理的灵车,看着周总理的画像,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请三到四个同学发言。

“然而今天”,再接读这句的剩余部分。

(以情促读,通过比较朗读,想象训练等手段不断加温,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体会到什么?

(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营造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指导背诵

3、归纳第二段学法,下面我们用这一学法学第三段。

①读,思:写人们心情的句子

a、牵动(板书)

b、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引导理解“牵动”,如果当时你在场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设身处地的想象,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这一句

读第二句,引导学生体会随着车子远去,人们的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读这一句,读好“!”,请几个同学比赛,谁读得好。

(通过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语感。)

找出体现这种心情的人们的表现。

②品:人们正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

人们正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读好第二句

③读这一段,读出感情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能背吗?请二、三个同学背,并引导学生总结能背出来的原因:读得投入,倾注了情感,就能很快背出来。

(适当的归因,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

(三)简要小结,完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背出来。

板书设计 :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

↑ ↑ ↑

焦急、耐心不约而同牵动

第三篇:十里长街送总理观后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观后感

一提到周恩来总理,首先冒出的是一首歌--《送别》。曾记得,我第一次在文字中阅读周总理是小学五年级,那时“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在那个阴冷的日子里,首都百姓从早上便开始等待,心中流淌着奔涌的热血。车辆缓缓地前行,怎么走也走不出的人群双眼饱含着泪水,灵车路过时,小小的脱帽,无一不表现着他们对总理的爱戴。他们带着骄傲与崇敬去送总理,好像总理仍在,要让总理在人世的最后时光,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热闹。但是热闹始终是他们的,总理带着安详,带着对人民富强的祈祷,远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人民和这片黄土地。总理静静地远了,到了长街的尽头,可“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一)影片回顾

影片以严肃的环境开篇,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的全国大地揭示着举国沉重心情,辅之悲伤的音乐,一张张挂着泪珠的脸,只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周恩来总理逝世。周总理,他双目合闭、面带慈祥、神情一片祥和地躺在花海之中,好像他只是睡着了而已。可是,耳边不断传来的哭声提醒我们,我们的总理将不再同我们在一个世界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朱德、叶剑英、邓小平、宋庆龄等与周总理共事几十余年载,多年的老战友、好伙伴,纷纷怀着沉痛的心情,在战友面前,面无表情地看着,回忆着点点滴滴,迟迟挪不开那小小的步伐。在这万分悲痛的日子里,全国的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各界群众,与总理最后一别。在千里之个,不能参加追悼会的人民群众,望着手中的报纸,停下了脚步,放下了工作,迟迟没有反应,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流。总理在人们心中的已是最重要的亲人,最亲密的人,总理与人们的心已连在了一起。

在将总理焚化前,人们仍含着泪水在不停的诉说,无尽的呼唤,好像亲人要去远行,叮嘱总理路上小心,一路顺风。闪着泪花,接过总理遗像,小心翼翼地珍藏着,生怕哪个不小心,弄坏一丝一毫。

在吊唁大厅里,人民献给总理的花朵时,低声细语,不仅有思念还有对总理诉说自己的梦想与抱负。和外国友人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最后望一眼,再望一眼,让我们再望一眼。人民对总理的心,清晰可见。

沈阳,广州,上海,南昌,重庆,延安,西安,南京„„踏着总理走过的路,寻着总理的心情,学习总理不同时期的精神,缅怀总理的光辉战绩,体会总理走过的峥嵘岁月,加深对总理的思念与崇拜。

降了一半的国旗,挤满天安门广场的人民,高高大举的铁拳,口中宣布的誓言,表现了人民对总理的热爱与崇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总理不仅是人民的亲人,还是人民在党、在事业、在生活中一面旗帜,引领大家走上正确的、幸福的道路。

(二)心得体会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观看影片,从各界群众、领导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之情中,可以看出周总理对人民、对国家的杰出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人民对周总理逝世的悲痛心情,反应了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程度,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周总理在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紧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我们深刻领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现在,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工作的内容、形式、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周总理深入群众的生活,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给其他党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清正廉洁,建美好政党

在寻访周总理走过的道路痕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周总理是个谦和、平易近人、严格守法、清正廉洁的人。然而时下,贪污腐败之风前仆后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在想,周总理看到,是否会痛心。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最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群众的满意程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党委、办事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履职,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做一名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好干部。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以自己有限的力量把办事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认清基本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影片最后,邓小平同志致悼词,他用间歇、哽咽的心情介绍了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无不透出他对周恩来同志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肯定与感谢,同时露出他对周总理无比的怀念之情。

据了解,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特别关注水利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刻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实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十八大学习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小结

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少了,鱼水情谊淡了,群众的幸福感少了,不安全不信任系数多了。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那就应先弄清楚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常说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将“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敢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影响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老有所养,让奋斗的人看到希望,让人民群众相信认可“中国梦就是咱老百姓的梦”,才能再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凝聚十三亿人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第四篇:《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伴哀乐或葬礼进行曲):

阴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肃立;江河奔腾;长街泪送;遗像展示。

2、激情导语(与画面同时):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使江河为之哭泣,亿万中国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周恩来总理。1月11日,灵车护送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两旁,为我们的好总理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我们没有能亲眼见到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伤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长安街上,人们泪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一下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那种崇敬、怀念之情。

4、齐读课题。联系课前预习,说一说:课文围绕一个“送”字,作者抓住了了哪几个动人的场面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板书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学生谈后再读课题,强调“送”字)

二、读讲课文,体会情感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盼灵车到来的心情。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随机指导(注意过渡语的运用)。

(1)天气。启发说说这里写阴冷的天气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里的“天气”暗含了什么。谈后再读,读出沉闷的感觉。

(2)人多。抓住“挤”“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

(3)怎样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挤下”“探着”“踮”等词句,体会人们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三、积累语言,深化认识

1、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

2、完成填空练习。

第五篇: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体会望灵车、追灵车的感人场面,加深崇敬、爱戴和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慈祥”“不约而同”的意思,为第三课时造句作铺垫。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部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

从感人的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次我们讲到等灵车

[打出投影片]

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孩都()而()地等待着灵车的到。(板书:焦急、耐心)

提问:说焦急是因为(),说耐心是因为()。

(以旧带新,为学习新课作知识和情感的准备。)

看,灵车终于来了。[放录像]

(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当年万人泪下的十里长街。)

(二)1、书翻开来,自由轻声读第二节,用直线划出写灵车到来的句子,用曲线划出人们的表现。

[出示卡片]思考:人们的心情怎样?

从哪里看出来的?[打出投影片]

[出示卡片]品词句:你是怎么理解“不约而同”的?

四人小组讨论,提示从意思、表现、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相互启发,有利于拓宽思路,营造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环境。)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都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组织教学,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体会发现的愉悦、成功的快乐。)

行动的一致反映了什么?

思想感情的一致:对总理的爱戴,失去了总理的悲痛。

下面我们请个别同学读读这几句,看他能否读出人们当时的心情。

[出示卡片]读出感情

谁来读得更好?适当指点,归纳。

自由练读,齐读。

2、望着灵车,人们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轻声读下面一节

[打出投影片]填空,接读第二段,教师读句头,学生接读每句剩余部分。

[打出投影片]比较:

1、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2、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很多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很多次人民群众。

练读,读出自豪感。

那么,你是怎么理解慈祥的呢?

出示周总理像,帮助学生理解。

周总理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看着周总理的灵车,看着周总理的画像,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请三到四个同学发言。

“然而今天”,再接读这句的剩余部分。

(以情促读,通过比较朗读,想象训练等手段不断加温,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体会到什么?

(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营造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指导背诵

3、归纳第二段学法,下面我们用这一学法学第三段。

①读,思:写人们心情的句子

a、牵动(板书)

b、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引导理解“牵动”,如果当时你在场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设身处地的想象,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这一句

读第二句,引导学生体会随着车子远去,人们的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读这一句,读好“!”,请几个同学比赛,谁读得好。

(通过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语感。)

找出体现这种心情的人们的表现。

②品:人们正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

人们正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读好第二句

③读这一段,读出感情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能背吗?请二、三个同学背,并引导学生总结能背出来的原因:读得投入,倾注了情感,就能很快背出来。

(适当的归因,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

(三)简要小结,完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背出来。

板书设计: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

↑ ↑ ↑

焦急、耐心不约而同牵动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载《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有感

    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有感 你见过北京的十里长街吗?知道在那里发生过什么事吗?只要你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后,就会知道了! 事情发生在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灵车就是从十......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有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有感 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总理逝世后,首都人民在长安街送周总理的悲痛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无比尊敬......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写练习题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写练习题 姓名: 一.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 ,向东 ,向西 。”说明送总理的人 。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反思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伫立长安街两旁为总理灵车送行的感人场面,反映了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厚感情。课文描写具体,情真意......

    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有感5篇

    周恩来总理是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他工作的忘我、他生活的朴素、他待认的真诚和他一切生活细节都能体现出他是一位好总理。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实录之一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师:这一段里哪一部分写人们是怎样做的?谁给大家读读这一部分?(生读“人们心情沉痛……擦去腮边的泪水。”)师:请大家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和缅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2.学习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再进一步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的写作方法。3.......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这是一篇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语文文章,课文记叙的是千千万万人都知道的事件,即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课题暗点了文章的中心,也照有照显的情感色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