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音乐语言论文
美国,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却在20 世纪60 年代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动荡、活跃且混乱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一支青春却叛逆的队伍——嬉皮士,对当时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深感失望,怒斥和拒绝主流文化价值观,并以“创造一个新世界”为目的,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改变自己, 身体力行地开展了一系列反叛正统主流文化的文化运动,期待心中“理想社会”的到来。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尤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民谣及民谣演化而成的摇滚乐作品,成为嬉皮士们发表“文化声明”的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声音(人声或演奏)辅之一定的载体(语言),来源于生活、传递着人们情感的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反正统文化的浪潮中展现出其简单强烈却又多元张扬的特质,跨越时空的隔阂,搭建起不同地域嬉皮士们“文化革命”的桥梁。笔者将在肯定音乐语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人类情感及思考,引领革命的基础上,从文化语言的角度对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特殊音乐语言展开分析与讨论,从而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文化运动中的特殊语言加以辅助。
一、文化语言与音乐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生存需要,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明确、严格的意义,代表、意指着具体的事物。而文化语言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是凝结着语言、历史、人文因素的融合体,更是一种有声音、有形态的文化,Jenkins 与唐玉柱曾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阐释为相互依存、影响,同步发生、发展,在交际中更高效地全方位立体传达着说“话”者的思想情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经岁月与实践的沉淀而镌刻着相异的时代、区域特性,具有沟通、传递、对话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心灵的悸动与共鸣,从而影响、改变三观。任爱华更是将音乐比拟为外部客观世界与人类内心世界的拥抱、撞击后产生的至真至美的境界。而音乐语言作为塑造音乐形象的一种必须手段,离不开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调式、曲式织体等,正类似于语言艺术需借助词汇、句节、章节等来抒发一定的激情和内在冲动。音乐在透过声音这一物质外壳的同时,运用经过高度提炼的歌词丰富着音乐语言的表现力,传递着更为真切直接的情感。
在反正统文化运动肆虐美国的20 世纪60 年代,一种由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演变、融入白人乡村音乐元素的新兴音乐形式——摇滚乐,凭借其旋律刺激、节奏强烈、歌词写实的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反正统文化者们的生活方式,宣泄着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绝望与愤怒,震撼着美国资本主义以及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化相融合的载体,摇滚乐成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也因此成为了“表达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价值观”的有声工具。其音乐影响力,及引起感官与心灵变革的“摇滚革命”,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二、特殊音乐语言——摇滚乐的源起
受20 世纪50 年代“垮掉的一代”借助文学创作表情达意的影响,嬉皮士们将他们的理想与感受通过“摇滚乐”这一特殊的“传声筒”进行发声。无论是狭义上节奏、曲调昂扬的音乐形式,抑或广义上与现代哲学、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Sinclair 指出,摇滚乐就是对主流文化的全面进攻。而这一重要的政治、文化反叛武器又缘何会为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青年人所追捧,并在社会与音乐文化交融震荡下的美国社会中拥有颠覆性的意义呢?从历史背景来看,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社会渐渐摆脱其三十年代经济颓废的阴霾,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状态开始趋于稳定。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就业率攀升,美国人民,尤其以白人为主体的中、高产阶层消费意愿强烈,需求多元,家庭消费支出比例也由生活必需品向高档耐用品转变,上述经济学教授John Galbraith 描述下的“丰裕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见证并影响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价值观念,民众对物质的追求开始向对知识的渴求扩展。而美国科学家们在物理、航空等科研领域引领的“知识革命”在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美国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平衡性,如:接受高等教育的白人与失学的黑人、亚裔之间的矛盾;从事职业技术与理论工作的群体与失业者之间的矛盾;及“大机器时代”下人们无法发挥自我价值的失落感等均为20 世纪60 年代的社会动荡埋下隐患的伏笔,也成为摇滚乐产生与创造的源泉。
在这一特殊的“消费者社会”中成长的美国青少年们,无法理解父辈传统的生活价值观念,追求刺激、渴望逆反,在简单而疯狂的摇滚乐中自我追逐,成为摇滚乐的发声者与传播者。从摇滚乐的音乐特征来看,摇滚乐的创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且多未经专业的音乐训练,更强调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贴近生活直抒胸臆的歌唱题材,如:叛逆的青少年们感兴趣的情爱话题,对美国社会的失望情愫等。其次,从大众传媒的助力来说,随着美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形式日趋多元。尽管歌词粗俗的摇滚乐遭遇政府、学校及教会的批判,但旨在盈利的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机构通过媒介大力传播摇滚乐,扩展与巩固了青少年市场,鼓励美国青年对自我世界的构建。再者,从美国社会矛盾的催化作用来看,60 年代年美国国内外两大矛盾的日益激化。对外,打压越南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对内,种族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大量的美国青少年对社会失去信心与希望,而作为嬉皮士反战“利器”的摇滚乐,凭借其激昂的乐调与隐喻意义丰富的歌词而成为了美国反正统文化中唤醒民众意识的“文化语言”。
三、鲍勃·迪伦代表作品赏析
在反正统文化运动过程中,嬉皮士们推崇的摇滚乐并不是单一地为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而存在的大众音乐形式,王恩铭教授指出解读摇滚乐歌词不仅是诠释“摇滚革命”的重要一步,也是理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一把关键钥匙。笔者选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盛誉为“激发国家良心作贡献”的美国文化符号鲍勃·迪伦这一摇滚先锋为例,关注其表达自我,“充分利用民歌中常用的讽喻、隐喻和意向,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表现这个杂乱无章充满虚假的世界” 的歌唱方式,助力于大众美国特殊时期社会“文化语言”的更好理解。“我出现在合适的时间,而且我也非常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在20 世纪60 年代动荡混乱的美国社会,迪伦的歌曲无疑传递着部分美国青年激进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尽管其创作的部分作品歌词晦涩,而该吟诵风格却更重视歌词文学意义的体现,因此,迪伦不仅是20 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也是唯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他笔下的摇滚歌曲以音乐与歌词并重,传递着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的苦闷与堕落。笔者在其代表作中选取部分以探究摇滚乐这一“文化声明”媒介的重要作用。
(一)《答案在风中飘扬》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1961 年2 月,迪伦来到美国民间音乐之都,纽约格尼威治村开启音乐之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他将20 世纪60 年代青年人对种族矛盾及战争的困惑与不满通过歌曲进行揭示,预示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这首歌创作于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歌词中连续发问句式激荡了不同地域人民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共识。歌曲选取人、白鸽、炮弹、山丘与风五个意象,运用层递、对比、反复等手法,逐层深入,却不直接指涉美国反战、反正统文化运动与民权运动,引得舒适成长于特殊时代的美国青年不安地凝视世界。
首先,从意象选择的角度,西方文化中“白鸽”与“炮弹”分别为“和平”与“战争”的象征,歌曲的第一小节,迪伦选取象征意义相悖的两个意象进行提问,关注“白鸽安睡沙滩”与“炮弹被永远禁止”的时间,实则表达出对现实的愤懑无奈与对和平的向往。其次,迪伦将对“人”这一意象的发问贯穿歌曲各小节,从人“走过的路”,“听见的声音”及“看见的事物” 三方面表达出他对蔑视现实社会的美国青年能够拒绝冷漠与逃避,充分运用其耳、眼、双脚亲自寻找答案的希望,以及通过他们唤醒更多人民对社会关心的希冀。同时,迪伦将“山融入大海”与“人获得自由”置于前后句进行发问,不仅巧用常理下“山”难撼动、更不易融于水的象征意义隐射美国青年政治抗议任务的艰巨,也类比在20 世纪60年代混乱的美国社会实现种族平等,获得政治自由的艰难。
对于歌词中的连续发问,迪伦给出三次重复回应,即,拒斥任何主义给出的具体解答,答案在风中飘,需要困惑的年轻人们自己找寻。承载着答案的“风”,作为全曲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意象,仅从语义角度出发,它便是一个充盈着活力与变化的“文化语言”,隐喻之下,“风”不再是“自然之风”,而为承载着对良心与正义追问的答案的栖身之所。同时,迪伦以“我的朋友”为称谓,无形中与积极投身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美国青年并肩而行,指引了风该吹向的方向。作为早期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以口琴与木吉他谱曲缓缓道来,给予参与美国民权与反战运动的青年斗士源源不断的希望与__力量。从此,迪伦借助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真实地反映美国社会的活跃与混乱,将民谣引领至摇滚时代。
(二)《像一块滚石》
“有那么个时候, 你曾经衣着光鲜你那么优越, 给那些要饭的扔钢嘣儿玩儿, 有那么回事儿吧?人家跟你说, “嘿, 小妞儿, 你早晚会栽跟头的”你以为他们都是跟你开玩笑……现在呢, 现在你说话不那么大声了吧?现在你不再那么傲慢地笑话那些沿街行乞, 为了下一顿饭挣扎的人们了吧?没家的滋味你觉得怎么样? ……”作为鲍勃·迪伦摇滚乐事业的里程碑与转折点,不仅为战后流行音乐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迪伦本人成为美国摇滚音乐“代言人”的奠基之作。在这首批判性较强的乐曲中,迪伦对一位女士从养尊处优到穷途末路的生活、心理状态进行对比,采用详尽地叙事性描写,使用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激起成长于美国“丰裕社会”青年的共鸣。歌曲的对比运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享受着上流社会优越感的女士与衣衫褴褛的陌生流浪汉、马戏团小丑的对比,以及脱离了上流社会交际圈的女士与高傲的王子、衣冠楚楚的臣民的对比,与潦倒的拿破仑的类比等。其二,歌曲中上流社会女士生活变化的前后对比。曾经她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白马王子伴其左右,对乞丐嗤之以鼻,以小丑取乐。而当傲慢贪图享受的女士失去一切,她唯唯诺诺,孤身一人,因一无所有而不再害怕失去。与其说是对这位女士的讽刺,不妨认为是迪伦对时代背景下美国青年未来的预见与担忧。
在每段描写结尾,迪伦向大众发出四次直指人心的问题“你觉得怎样? ”,作为全曲核心句,这个设问却由迪伦亲自回答,“你默默无闻,你无家可归,像一块滚石”。而出现在歌名中的“滚石”一词则是全曲出现频次最高的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滚石”与一句英国谚语(“a rolling stones gathersno moss”(滚石不生苔))紧密相连。笔者将释义总结为三类:1.只有永不停歇地变化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2.一个不能安定下来的人无法取得成功;3.一个常流浪飘荡的人缺乏责任感。结合曲目创作时间——1965 年来说,正是传统价值观逐渐被美国青年人抛弃,不同年龄层代沟加剧,民权、反越战斗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每一位在反正统文化运动中跃跃欲试的年轻人都不禁在矛盾中思考。成长于白人文化的精神优越感与丰腴的物质满足感中的青年开始对自我内心拷问,他们是否如歌曲中出现的女士般感知迟钝,一事无成。基于此,“滚石”一词在该曲中更偏向其贬义意义,在美国动荡多事的60 年代,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自愿随着反正统文化运动潮流飘荡,“抛家”的流浪情怀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除批判性歌词的运用,这首里程碑式的革命性歌曲结合了吉他、贝斯、风琴、鼓点等音乐元素,辅之迪伦愤世嫉俗的嘶吼,为起“文化语言”作用的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四、结语
鲍勃·迪伦的音乐作品作为一种与正统文化相异的音乐形式,也是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文化语言”,尽管它并未带来政治与社会性质的革命性变革,却对美国人民的思想与认知方式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综观这一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诗人”的众多作品,笔者发现,从歌曲的音乐元素角度来看,他略带沧桑且粗糙的声音伴着歌曲中常常出现的吉他、口琴、贝斯等合奏声,更显孤独与抗争。从歌词角度,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和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诗词风格, 且最先利用新兴传播媒介将通俗的大众艺术与高品位诗歌创作融合,反映美国现实社会的心声,唱出时代的声音,使听者犹如聆听时代的脉搏。这位将文学与音乐融为一体,影响美国社会的艺术大师用音乐发出的“文化语言”感召且唤醒了迷惘中的美国青年,表达出他们对和平、民主与平等的渴望,向20 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发出有力的呐喊。
第二篇: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论文
一、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鲜明性
某些环境不适合使用语言交际,反而非语言交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结婚时新娘穿婚纱穿秀和,新郎穿西服,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等等,特点十分鲜明。
2.隐含性
非语言行为的隐含性在许多场合得以体现。特别是军事行动或警察办案为了隐蔽用手势表达信息,有利于战场行动效果。以上这些都是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所在。
3.普遍性
非语言交际行为普遍性的特点是超越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范围,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交际手段:比如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裁判的手势各国球员都能明白,交通讯号,红灯停绿灯行各国也都公认。
4.辅助性
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处在辅助的从属地位。
5.原始性 非语言交际的产生早于有声语言交际。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在每个人的面部表情上,我们通过面部表情可知道这个人的心情。
二、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因此,非语言交际不只限于某一种行动或者某一种信息,而是涵盖了多层面的行为和信息。具体来说,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有五个方面的辅助作用:
1.重复(Repeating)在告诉别人某一地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手指向地点所处的方位,用手势加以重复。2.补充(Complementing)补充通常能够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述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信息。3.代替(Substituting)有时我们用非语言行为代替讲话,可以传达同样的信息。有时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见面说话听不见大家需要打招呼问候,大家会用招手等肢体语言来代替。4.调节(Regulating)在交谈中,人们可以利用点头、摇头、保持沉默等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信息并且以此来控制交际的进一步发展。
5.强调(Accenting)这个功能主要用来强调语言信息或其他非语言信息的特别或重要之处。比如,看足球比赛时你支持的球队进球了,你呐喊的同时可能伴随着跳跃、握紧双拳等姿势庆祝进球这些体态间的差别,显示了语义程度轻重差别,其作用是强调。非语言沟通可以大致分为:身体的行为,空间距离,时间。
1.身体的行为 身体行为的人的身体动作传递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及衣着。我们常说不要以封面判断一本书,但是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注意他们的外表或服装来判断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倾向于外表和服装来确定是否与其交谈。
(2)身势。身势指的是全身的短暂动作,就是人的一举一动,说白了,就是肢体语言,这些动作是可观察到的。中国、日本属于动作较少的国家,而中东、拉美地区属于动作比较多的国家,有人戏称意大利人若是没有上肢就不会说话了,可见臂膀对于他们十分重要。
(3)手势。手臂姿势,通常称为手势。各个名族国家都用手势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是同一种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却可以表示不相同的意义。比如:将手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是警告、咸胁、恐吓的意思,而在意大利、法国表示否定,我这儿没有(你要的东西)的意思。
(4)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往往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西方人面部表情多,亚洲人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在面部表情上确实存在民族种族区别。
2.空间距离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空间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这包括个人的领域、体距、对拥挤的态度、位置的定义等。欧洲国家的人在人多拥挤的时候会尽力回避,中国人可以接受,不会特别在意。
3.时间观念 人们早已注意到不同民族对于事件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德国人特别准时,迟到在德国被认为是一件很没素质的事,人人都要准时。人们说“节省时间或是消磨时间”,似乎把时间看成是可触摸的实物。这种模式要求人们做事情要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即使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也不能影响下一步的进行,因此,事先的约定和日程安排对这种模式下的人们至关重要。多样性时间的日程安排和事先的约定对人们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因为未完成的事情而更改之前的计划。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非语言交际不是独立存在的,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而脱离语言行为,片面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及功能也往往是不科学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一种交际的重要手段,作为信息交际的辅助方式,其功能是语言无法替代的。
第三篇:正文论文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论文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同时,把音乐教育定位于基本素养方面的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使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有利于澄清中小学生音乐教育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等模糊认识,有利于改变受专业院校训练体系影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观念。因此,如何认识、发掘音乐教材以及现实音乐生活的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在对中外优秀歌曲的感悟、积累、演唱、演奏、欣赏中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是当前音乐教学新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提升
素养
本文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作如下探索。
一、创设音乐文化氛围,在熏陶中提高文化修养
1、渗透式。这是一种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文化熏陶的方式,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1)课余播放音乐,即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作品在课间播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乐文化的熏陶;(2)编写音乐墙报、板报、专栏,即组织学生收集、编写有关音乐作品的创作小故事、音乐家的轶事、乐理知识、中外乐器简介、音乐活动信息的墙报等,让学生在收集、编写、阅读中扩大音乐文化视野,接受音乐文化熏陶。
2、歌咏式。这是一种群众性教歌学歌的音乐文化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如每周(月)一歌、音乐周(月)等群众性歌咏活动。
3、竞赛式。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强的特点,可采用“竞赛”、“评奖”的方法,结合节日、艺术节、定期定时在校内、班内开展如歌咏比赛、器乐比赛、音乐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接受音乐文化熏陶。
4、欣赏式。定期或分专题推荐学生欣赏电视、广播、音乐厅播
放的音乐节目,指导学生欣赏,在欣赏中接受音乐文化的熏陶。
二、遵循音乐学习规律,在实践中提高文化素养
1、在音乐形象的感悟中增强文化意识。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悟”,在反复的聆听、想象、歌咏、演奏的音乐的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提高文化修养。比如教学《岭南春早》,引导学生闭目聆听,并在脑海中勾画:青翠的山林,清澈的河水,红的花,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想像世界,去感悟自然美、祖国美。
2、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特具情感性,教师要注意把握、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培养审美情趣。这样,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学生的文化美感就能自然地得到熏陶和培育。如唱《四季歌》,体会到自然美;唱《社会主义好》,体会到社会美;唱《王小二》,体会到人格美;唱《生活是这样美好》,体会到生活美„„
3、在音乐意蕴的表达中领悟文化内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少些限制,多给自由,让学生通过歌唱、音乐游戏、音乐小品、舞蹈等形式,把自己对音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放飞想象,激发创新意识,激活生命力,自然而然地领悟文化内涵。比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自主设计舞蹈动作,把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热爱的情绪以及幸福的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这种音乐意蕴尽情表达出来。这样,就深化了学生对音乐文化内涵的领悟。
4.在音乐采风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无论是城市的正规乐团、渔民渔歌、海陆丰戏剧、乡下的吹鼓队,还是山村老伯手中的二胡,无不闪现着悠久而灿烂的民族和地方文化的光芒。教师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音乐实践活动的时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到民众中,到
乐团去采风,去寻找音乐,认识民间乐器,学习民族音乐、舞蹈,参加民间音乐活动等,让学生在音乐采风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
5、在音乐知识的渗透中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应注意在音乐教学中适时适度地通过渗透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时代背景(如《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如聂耳、冼星海、马思聪等)的故事,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6、在音乐作品的积累中丰富文化底蕴。教师注意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累和背唱歌曲的方法,在音乐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咏唱、欣赏、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中外优秀歌曲,让学生既积累音乐,又积累文化,在文化底蕴的渐渐丰富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
2.《当代教育研究》 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近十年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的研究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整体精神与许多具体部分的表述与教学要求上也体现了交际性原则。比较前大纲而言,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初、高中)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本文将结合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大纲》第二大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不论是一级教学目标,还是二级教学目标,都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分、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话语;5.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以上议论了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o/Hi/Sory/Pardon/Thank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最后谈一下思想教育问题。一般认为,语言教学中强调文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那么交流和学习什么呢?这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问题。《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搞“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大纲》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全面的要求。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时时注意贯彻。
21世纪即将来临,新世纪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已经为下世纪初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论文)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东马坊中心小学 张 伟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的内在精神,使学习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一、创设情境促感悟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所选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代诗词,有名家名篇,有神话故事,有童话寓言。这些文章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学时教师如能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让学生与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就能更加深透。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言语,学生自己就领悟了课文的内容,又为领悟下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资源促感悟
我在教学中经常把课外知识挤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童话、寓言、历史典故、人物传记,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语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仿写段落,例如《桂林山水》一课中关于漓江的水“静、清、绿”的描写,在指导学生理解、感悟后,我让学生以该段落为样本,仿写学校池塘里的水。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池塘里的水真静啊,静得看不到塘面的波纹;池塘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塘底的落叶;池塘里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个碧玉盘„„学生通过仿写,在运用语言中增加了积累、提升了感悟。
三、多渠道联系促感悟 1.联系时代背景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与文章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例如语文S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组,这一组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来编排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人们对和平的呼唤。由于战争发生的年代与孩子们相距甚远,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对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利用上网查阅资料、翻看历史书籍、请教身边的长辈等方法收集背景资料,尽量让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更靠近当时的年代。
2.联系上下文促感悟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地联系上下文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通篇的理解。这里举的是《触摸春天》一课的例子,文中这样写: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里的“她”指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安静是个盲童,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蹒跚,但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联系上文明白了这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正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她对公园的小径很熟悉,所以才能走得很流畅。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不仅照应了前文,表现出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也为下文描写她能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铺垫。
3.联系生活经验促感悟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触摸春天》一课中怎样让学生领会安静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明白蝴蝶被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平常你怎么捉蝴蝶?接着我就问学生,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去捉蝴蝶,你们能捉住蝴蝶吗?再接着我让学生回到课文看看安静是怎么捉蝴蝶的?文中作者细致地描写安静一系列的动作中,分明让人感到这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说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捉住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这灵性正是来自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感情朗读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例如《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这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文中的陶罐谦虚厚道,铁罐傲慢得意,不可一世,如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呢?我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读“你敢碰我吗?”这句话。有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强调“你”,理由是铁罐自恃坚硬,看不起陶罐,语气中有轻蔑的成分;有的学生强调“敢”,因为铁罐很傲慢,它料定陶罐不敢碰它,语气中有挑衅的意味;还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强调“我”,因为铁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根本不把陶罐放在眼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朗读,对文章的理解就多层面、立体化起来。教师无需讲解学生自己就能悟出其间所蕴含的意思。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