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老教师的故事
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伟大的人说在于对祖国,对社会的贡献;深蕴的哲学家说在于不同的价值;著名的音乐家说为人类奏出最美妙的音乐;拜金享乐的人说在于活的潇潇洒洒;有地位的人说在于权力;而平凡的人则说在于对生命的奋斗。——题记
他,是老教师,老先辈。他今年六十多岁了却不乏年青人的精神,每日课堂上依旧是那么的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有时为了振作学生们的精神,唱一段小曲。
命运对他是不公的。在他五十四岁时,学业有成的儿子得了癌症,要知道,能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是不容易的,儿子的病使他担忧,作为中学校长的他却没有能力为儿子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最后在人们的帮助下凑足了钱为儿子治病,而儿子最终离开了他,他只落得人财两空,晚年丧子的打击下,他疯了。
“我疯了整整两年,不知道春夏秋冬,不懂得寒冷饥饿,每天每天我都站在那里守望,守望儿子归来的影子,却这么也等不到他回来。后来,我慢慢开导自己:人们相识就是缘分,既然缘分已尽,而我又强求什么呢?人生自古谁无死,上天注定这样的命运,我该学会承受,人不能总生活在过去,我要跨过这个深潭。”
终于,他跨过了这个深潭,在几所学校带课。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他的头上,在儿子去世几年后,他的妻子得上了脑癌,他整夜整夜地守在她的身边,看着越来越憔悴的妻子,他的心碎了,然而每天还得从医院赶往学校,因为学校还有一批在等着他上课的高三学生,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每日忙着从医院赶往学校,又从学校赶往医院。
在妻子做开颅手术时,而他却不在身边,他正在给高三的学生上课,他的妻子按时走过自己的路,当他赶到时,妻子已停止了呼吸,他无望地坐在椅子上,吧嗒吧嗒地吸着烟。人们赞赏他,老师们佩服他,学生们尊敬他。在师生座谈会上,校长说:“我们的身边,卫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相伴他多年的妻子病危时,他仍坚持为我们上课,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是呀,相伴了我整整四十年。”他指出四个手指憨厚地笑了笑。“同学们,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拼搏,不管命运有多么艰难、困苦,都不要放弃,相信我,永远不要放弃。”课照上,他依旧带着课本准时出现在讲台上。
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他不是伟大的人,也不是著名的教授,他不过是一个穷山区的小老师罢了,而他的精神却是其他人都不能相比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奋斗。”他说。他的故事在人们的口中传送,一遍一遍……
第二篇:老教师的专业成长故事
一部分老教师的畏难情绪和满足现状的心态,成为实施《纲要》和专业成长的难点。幼儿园要发展,就必须抓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要注重教师梯队建设,还要注重均衡发展。透过下列这个老教师的专业成长故事,我们看到重庆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运用管理策略促进了老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一次.全市要举行一场教研活动。我们动员教师们报名参加。让我们惊讶的是,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竞没有一人报名。这部分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多数还获得了高级职称.从资历上看,她们都是“老教师”了。在我园,这一群体差不多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于是,我们组织她们座谈,当问及参加市教研活动一事时,她们有的说,这些抛头露脸的事,让年轻人去做吧;有的说,反正幼儿园里有“台柱子”在,根本轮不到我;有的说,年龄大了,形象不如年轻教师,接受新观念没年轻人快:还有的说,我只想干好常规工作.额外任务别找我。
缺乏工作激情已成了这一教师群体的共性问题。她们有优势,实践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但也有不足,如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引导得好,她们就能成为幼儿园的宝贵财富;如果引导不好,她们就会落于人后。
对此,我们反思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我们曾经认为贯彻实施新《纲要》就是要抓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而科研工作是少数科研骨干教师的事,这少数人往往是年轻人。
●我们未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常规工作的重要性。如我们制定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偏重于观摩活动、教科研活动、文章发表等硬性指标.导致许多老教师的考核结果不如年轻教师。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凡事都让年轻人担当,忽视了幼儿园整体力量的提升。
●我们没有考虑老教师的经验基础和能力水平,致使一些老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
为了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她们的专业水平,我们对这些教师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个性特点将她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经验丰富,要面子,在实践新《纲要》过程中不愿放弃或改变固有的经验模式。
第二类:年龄不太大,成长可塑性大,但常因得不到重用而缺乏自信一心。
第三类: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工作踏实认真,却没有多少突出成绩。对新《纲要》表现出强烈的紧张、畏难情绪。
第四类:能力强,却满足现状,不愿多花精力,想“退居二线”。
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她们更看重同伴的认同、领导的肯定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于是,我们根据她们的个性特点、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引导策略,促进她们的成长。
策略一:冲击—一扔掉游泳圈,游得更轻松
第一类老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贯彻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她们也尝试着将新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但已有经验常常让她们产生困惑.面临矛盾冲突。如果她们能扔掉“游泳圈”,不完全依赖已有经验.进步会更快。于是,我们强化她们在群体中的地位,激发她们的学习内需。让她们经历“受到冲击——认真反思——自觉探索——获得成功”的过程,促进她们的专业成长。
案例: 我园实行“导师制”,刘老师是小王老师的导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小王老师很快成长起来,刘老师很有成就感。
一次小王老师在组织大班美术活动时没有示范,而是让幼儿看了范画后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让个别幼儿取代教师进行示范,活动自始至终将幼儿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
评价时,刘老师认为小王老师组织的活动虽然效果不错,但不示范就让幼儿操作太冒险,不利于孩子技能技巧的提高。其他教师则一致认为这样的组织方式给了幼儿自由探索和表现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符合新《纲要》的精神。这件事让刘老师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事后,她作了认真的反思,意识到自己受到经验的束缚。在后来的全园观摩活动中,刘老师组织了美术活动“我的爷爷奶奶”,她不用范画和示范限制孩子们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找出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孩子们画出的爷爷奶奶十分生动、形象,该活动获得了全园教师的一致好评。
像刘老师这样的老教师,她们身上有一股认真、不服输的精神。如果她们能认真筛选自己的经验,不断接纳新的观念和操作方法,将成为幼儿园的一笔宝贵财富。
策略二:帮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游泳姿势
由于我们平时比较重视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使老教师失去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导致她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我们给她们提供合适的舞台,帮助她们找准位置.重树信心,使她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案例: 曾经爱说爱笑的林老师变得沉默了。原来,林老师的好朋友们在这几年里成长得都很快,有的是市区级骨干教师,有的是园里的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还有的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在她看来自己的能力并不低于她们,为此林老师有些失落。于是,她产生了消极的想法:既然这样,我只干好常规工作,别的事我一概不管。
怎么支持林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她重拾信心,看到自己的价值呢? 林老师舞蹈功底相当不错,对幼儿舞蹈编排也有一定经验,于是.我们给了林老师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她参加舞蹈创编比赛,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结果她与同伴合作创编的舞蹈荣获全国少儿舞蹈大赛金奖。林老师获得了成功,终于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希望,也有了许多新思考。为了让幼儿舞蹈教学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林老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构,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
对于像林老师这样曾经选择放弃的老教师,我们努力寻找适合她们发展的空间,给予机会,给予支持,引领她们感受成长的快乐。
策略三:激励——你可以:游得很好
对于第三类老教师,我们注重给予及时的评价鼓励,增强她们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心,鼓励她们借助踏实认真的个性优势在不断学习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案例: 已习惯“默默无闻”的杨老师面对新《纲要》的要求,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信心明显不足。每次我们去看她组织活动,她都惴惴不安:啊,又来看我呀!尽管如此,从她组织的日常活动、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方面,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杨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努力。为此,我们充分肯定了杨老师的工作,并鼓励大家学习她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对幼儿的爱与尊重。在大家的鼓励和赞许声中,杨老师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她开始坦然面对:来看吧,没关系。当杨老师能自然地面对大家的观摩时.我们给她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促使她反思自己的工作。力争有所创新。这样,她在工作中更主动、更有活力了,教研活动时。她也能主动与大家沟通,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对这类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不要求一步到位。而是让她们通过“看看一找找一学学一想想一说说一做做一再看看”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来逐步实现
策略四:压担子——你来做游泳教练
余老师是属于第四类的老教师.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值得许多年轻教师学习,但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愿意当“出头鸟”,做什么事总有些被动。我们便采取“委以重任”的策略,打消她“凡事有年轻人顶着”的念头,重新燃起她工作的热情,激发她学习的内需,发挥她的引领作用。
案例: 在以往教研活动中,余老师总喜欢坐在角落里,尽量少说话。每当教研组组长请她发言时,她总说:“这么多能干的老师,让她们多说点嘛!我最不会说话了„„”
后来.我们让余老师担任了年级组组长、研究课题小组长,给她压担子。有了责任,余老师发生了转变。年轻教师要求到她班上观摩,她不再推诿了;教研活动时大家让她担任中心发言人,她也不便推辞了;让她给年轻教师提建议,她也不觉得难为情了。我们还让她在培训指导、经验交流活动中唱主角.使她已有的实践性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由往日明星摇身变为今日新星。
我们为这部分老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她们肩负的担子重了,学习内需强了,工作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多年积淀下来的经验也得以发扬光大了。
针对老教师的实际,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激励的办法,有效促进了她们的专业成长,使她们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老教师
老教师
教师是平凡的,她们为了自己的学生付出了青春,几十年如一日,熬白了双鬓的白发。教师也是伟大的,她们就像辛勤的园丁,每天辛苦地培育着我们这些像种子一样,还未扎稳根的嫩芽,悉心地栽培,呵护,与种子一同经受着阳光和风雨的洗礼,期待着我们含苞欲放的那一天。
我的邻居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她是一位朴素,慈祥的老人。因为有顽固的的颈椎病,所以每天清晨都会在沿江风光带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张老师,她特别喜欢和小孩子交朋友,所以我经常会去张奶奶家陪她。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她和她的老伴,节假日女儿便带上大包小包回来看望她老人家。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敲开了张奶奶家的门,她家养了很多花,大大小小的花盆摆满了阳台,她正在给花儿换个大花盆呢,用沾满泥巴的手开了门,见了我高兴地叫我先坐,然后笑眯眯地去厨房洗干净手,还拿出我最喜欢吃的香蕉剥开给我吃。这时我看到玻璃茶几上有好几本相册,于是翻开看了起来。呀!里面尽是一些合影,一群高大的年轻人簇拥着身材瘦小的张奶奶,大家做出各种手势,身体都往张奶奶身边凑。笑得最开心的是张奶奶,她的笑容那么心满意足,那么幸福。张奶奶一边用手指着这个说:“这个学生是班里最调皮的,现在是做苗木生意的小老板了,你瞧,那些名贵的花花草草就是他送来的,呵呵!”又指着一个高个女孩说:“她比你还高呢,当年考的体校,现在也在教书,教体育。是个很懂事有骨气的孩子,当时家庭条件可苦了,连这件照相的衣服也是我给她买的,但她学习刻苦,拿到大学通知书那天,骑了好几十里路的自行车到我家里来报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说完张奶奶的眼眶有点湿润了。张奶奶告诉我,如今她的学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但还是经常来看她,有很多学生正是有了像张奶奶这样的好老师才有了她们的今天。虽然现在张奶奶退休了,但心思总不能从学生身上完全挪开,那是她一辈子的牵挂。她经常会翻一翻以前的照片,想一想每一位学生身上发生的事。
张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女儿也是一位教师,她常常在女儿为学生们烦恼时劝她要有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璀璨的花儿,只是需要细心地培育耐心的等待,一定要对他们充满爱心。
听着张奶奶给我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我想起自己的老师她们也要克服学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困难,到校比我们早,放学比我们迟,有时放学后,还要经常开会或者进行各种工作。回到家又累又乏,还要照顾家庭。灯下细心地批改作业,细致的备课。无私的老师啊,她们并不是不要回报,只是那回报就是孩子们脸上灿烂可爱的笑容。
是的,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和张奶奶一样。一样的宽容鼓励学生,一样的关心疼爱学生。更是一样的兢兢业业,不畏艰难地从事着这平凡而伟大的职业。我会加倍尊敬这位可爱的老人,并向所有敬爱的老师致敬!
第四篇:一个普通老教师的平常故事
一个普通老教师的平常故事 一个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一个团结奋进和谐的集体,可以使人乐观上进。我们学校就有很多优秀的老教师,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令人由衷钦佩。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老教师的故事,他!没有任何头衔、称号,我们亲切的称他为“老张”,这声老张包含了我们对他深深的敬意。
张庆旺老师和我是同事,他是一位很热心的人,对工作特别认真、耐心、细致。他虽没进过什么高等学府,但凭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凭着那份认真执着、凭自己的努力钻研,积累了深厚的业务功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个人有见解,我们说他有才,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见解拿出来,我们说他有职业道德。
张老师凭他对学生的那份耐心、爱心,博得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他的赏识激励,转化了班上不少“双差生”,那些所谓的“调皮蛋”、“坏学生”在他的手中变的乖顺、进步,直至优秀。班上有个学生叫张杰。张老师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总是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还随便骂人;作业不做,天天给班里扣分,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告他的状。张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能上课老老实实,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也许因为怕情他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屡教不改”。张老师却并不气馁,记得当时还在我们面前发过一个誓:不转化张杰,誓不做班主任!
为了更好的转化他,张老师先和他的家长谈话,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然后,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了解到他对父母的怨恨。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常常批评他,从来不表扬他。一次小小的谈话就了解了学生的内心。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张杰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张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还联系他的家长让家长也随时表扬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一时难以道尽!
对张老师的崇敬还源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记得上学期有一天,他由于得了病,连去学校的的路都分辨不清,在一位老大爷的指示下才找到了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去学校上课,这两年他每年大年三十都是在医院度过。这学期好几次他早上吊瓶子,下午还是坚持到校,就这样,他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仍然坚持工作,他的这种精神令我们佩服。多少年来,收获的除了平凡还是平凡。他平淡生活,乐观工作,对于我启发很大。有时,我想自己只有30岁,工作上却没有当年刚毕业时的那种干劲了,也怕别人说自己出风头,不想上进了时,张老师那种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就展现在我的面前,鼓舞、鞭策着我,我就只好鼓起勇气继续拼搏了,张老师用他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付出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小学教师的风采。
我们学校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从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都是那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勤学善思,感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举不胜举。这样的教师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能够和这样的老教师共事,我无比荣幸。从他的身上我体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像一面旗帜,在我身边树立了榜样。“老张”,千千万万平凡教师中的一位,可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精神内涵;以一腔热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铸就了亮丽的人生;以踌躇满志的热切期盼,用青春与热血、信心与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山东省沾化县富源街道第三小学王新成曹竹林
第五篇:经典老故事读后感
经典老故事“十个一”的故事读后感
我作为机关党总支的一名党员,于2月21日上午在团机关三楼会议室,参加了机关党总支组织的‘经典老故事“十个一”的故事读后感’活动。会上,政工科科长王刚深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
1、一群老兵的故事
2、一份党费证的故事……等10个故事。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娓娓道来,在我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老军垦人屯垦戍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舍身报国的形象。我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兵团的创业,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兵团的改革,是在缺少参考经验的条件下探索的。正是因为有兵团精神的引领,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兵团人才能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辉煌的成就。兵团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开拓进取精神贯穿于兵团创业史的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兵团人大胆面对改革和建设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披荆斩棘,努力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职工群众的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拓进取使兵团人始终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同步,始终操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活力。
我所在的社保经办工作岗位是社保系统为广大参保户服务的小窗口,小窗口展示大形象,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举一动,点点滴滴,铸就的是形象,赢得的是民心。我要以对事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集中精力、做到工作要有责任心,接待群众要热心,服务工作讲诚心,咨询回答要耐心,业务处理要细心的“五心”服务的标准,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
难”现象。
我作为一名基层的社保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能为这些老军垦人做的就是,给他们及他们的子孙,朋友以及后来又到团场来安家落户的新的军垦人做好当前各项社保政策解释工作,为他们服好务;使团场参保人员在兵团这块广阔的天空下应保尽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病能治得起,及时享受国家和兵师团赋予参保人员的各项惠民社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