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濑柳小镇的优美散文
缘分很奇妙,即使和一首乐曲的缘分,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可得的。偶然拾得一首好曲,那份惊喜,激动,就犹如在一个不曾设想的情境里,偶遇一老友那样喜出望外。两位老友,手拉着手,前前后后,转着圈地打量着对方,那份关切,那份喜悦,那发自心底的快慰,伴随着笑声一起,融在了嘘寒问暖的怜爱里。这样的幸福,会绵延很久,这温暖,是许多人向往的美好。这温暖,能穿越时间的薄凉,陪伴着我们,历久弥香。
美妙的旋律,低回婉转,就像在心弦上弹响,气韵生动,暖暖弥漫,好像一个朋友在娓娓地述说,旧日的时光,那些故事,那些感动,那些点点滴滴。轻轻地,我的耳边,又响起了《濑柳小镇》,那清脆质朴的琴声。悠扬婉转,轻盈亲切,气韵沉雄。旋律中,旧日风景在流动,每个音节,都像极了一幅旧照,浅浅盈盈,令你心底泛起涟漪,令你目光深情如许。你想起了那个夏日暖暖的午后,那片淡蓝的海域,那把共撑的花伞,那舒心灿烂的笑容,和你们扬起的浪花;想起了,油菜花的沁香,细雨霏霏,有如油菜花洒落的芬芳,徜徉在蜿蜒的山路,沐浴着的那一片花海;想起了那段旅途,山绵延起伏,雾蒸腾弥漫,山间的那一条小路,牵引着的期望与梦想,用双脚,丈量着与梦想的距离。
优雅舒缓的旋律,轻浅飘然,有如春风轻轻拂过,柔柔地抚摸内心,又如小溪泠泠淙淙,清澈悠远,循着岁月的足迹,缓缓轻流。浪漫华丽的曲调,穿缀起珍珠一样奕奕的岁月,淳和不惊,温润厚重,有着时间沉淀的质感。那些流动的光景,犹如自动播放的影像,恍然如昨。流淌的音符,弥漫着亲切浪漫的气息,柔情缱绻,雅致飘曳,如日久的佳酿,醉了心窝。这个春日暖暖的午后,生活的温暖把我包围,宁静,安逸,卓然。遥远的家乡,记忆中的小镇,那田野,那河流,那小路,流动的绿色,旖旎的山花,袅袅的炊烟,温煦馨香,质朴亲切。音色的变幻,乐思的柔婉,营造着宁静祥和的气氛,纯朴细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尘埃之外,荡涤听者的心灵。于音乐带来的愉悦心境中,体味日子的寻常。
无论多么喧嚣的都市,都有这样宁静之所在。恬淡氤氲,飘曳轻灵,我站在溪畔,听小溪叮咚,看溪水潺湲。山水间迷蒙着缱绻的思念,恍若幻境。故乡的小镇,牵动着我的情怀。哪里是桃花源?何必拘泥于桃花呢,这样的景致,就是桃花源。我仿佛看见,故乡,那麦浪,那花蕾。小小花蕾,带给世间几多温情!情暖人间,用柔柔的美丽,唤醒沉睡着的感觉,粉嫩的花蕾,悠然山野间,蓝天下,那样澄净,她们用真挚和坚贞构成善良的力量,轻抚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没有了那种虚空无力的感觉,我感觉,那些远去的信念,正一点点回归,填满了心之空无,鼓励我相信尘世的美好!
娴静轻盈的音乐,如一首童谣,轻轻叩响,摇曳的时光,纯真的岁月,那一串跳动的音符落入故乡的小河,跃起的浪花,淋湿了我的记忆,飘渺缠绵。春天来了,我看到,故乡的花蕾,悄然绽放,感受那柔柔的美丽。看到花的笑脸,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微笑。暖暖的音乐,暖暖的春天。温暖的感觉真好。
第二篇:小镇之夜优美散文
初秋晚上七点一到,影剧院门前广场上的音乐便响起来了。
随着音乐,小镇人迈着并不十分专业,也非特别优雅的舞姿进了“舞池”。挽着恋人的腰,年轻人喜欢“快三”;拉着老伴的手,中年夫妻更偏爱的是“慢四”。但纵观“舞池”,更多的舞伴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小镇毕竟很小。
当那首《马兰操曲》舒缓典雅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像早就商量好似的,疏密有致地排列好队形。数数,不大的广场上做集体音乐操的竟然超过百人。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年老的年轻的,伸手、踢腿、弯腰,动作齐刷刷地,像彩排过很多次一样,那和着音乐旋律和节奏的默契,很有一份动人的力量。于是旁观者的心也欢欣起来,更多的人走到了队伍的外围。伸手、踢腿、弯腰,不大工夫,便分不出谁是新手,谁是老手了。曼妙的音乐洗去了人们一天的忙碌,让大家的身心完全舒展开来,沉浸其中。
美妙的乐曲,热情的舞者,让星光下的过路人忍不住停下行走的脚步,注目欣赏。
广场东侧,是一个篮球场,那儿是孩子们的天地。穿得帅气可爱的孩子们,脚下蹬着溜冰鞋,在灿烂的灯光下,尽展活力。一得意,便钻到了舞者们中间,像一阵快乐的风,一转眼就又从飞旋的舞步中间呼啸而过。伴着一阵惊呼,那些调皮可爱的小身影又不知闪哪儿去了。
跳累了的人们,走上步行街,要上一杯啤酒,来上一碗麻辣烫,议议工资什么时候涨,谈谈房价什么时候跌,在充满希望中怡然地过着每一天。
九点时,音乐停歇了,小镇又恢复了平静,步行街对面的马路上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风吹落的一两片树叶不经意间触弄了人们的衣袖,撩拨着人们心底小小的心思。(朱 慧)
第三篇:小镇记忆优美散文
故乡桥头小镇,头顶着一片柳叶似的天空,依山傍水屹立在冲江河西岸。在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30年里,小镇从一个寂寞的街道摇身变成一座有模有样的市镇,一个物资集散地,一个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世界闻名的旅游地。
七十年代初,小镇在我最早记忆中是一个人迹稀少的落寞街子。虽然地处交通要道,但往来的人流、物流都很少,小镇在寂寞里沉睡着。记得六岁那年,第一次随母亲赶街,那是发挥尽了自己纠缠母亲的百般手段,才得到母亲的应允的。并不是母亲不愿带着我上街或者怕花更多钱的缘故,而是从家里到街上实在需要很强的忍耐力,除了忍受徒步行走一公里的山路和五公里的柏油路外,还要忍受饥饿。那时母亲没有更多的钱,也买不到可以充饥的商品。上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排长长的队,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当时每月有两个街天,即农历每月的初二和初十六。有一次,生产队难得地在街天放了一天的假。头天晚上得到母亲的应允后,那晚一次又一次地在梦境中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街市。天刚麻麻亮,我就从梦中醒了过来,不用母亲到床边叫起床,就在初夏的晨曦里沾着水一次又一次梳理自己的羊角辫,对着一块从小伙伴处借来的三角形小镜片左看右看,一生中第一次,最认真地打扮了一回自己。这个时候,家比我们离街更远的人们,早已组成长长的队伍从小村中穿过。母亲说,他们是在后半夜就出发的。
母亲将弟弟妹妹收拾妥当,喂饱猪鸡后,就牵着我的小手出发了,我穿着补丁衣服和露着大脚趾的踏踏鞋小跑步地跟在母亲身后。记得那一天阳光特别明媚,山风在唱着欢歌。山路上行走倒是显得很轻松,到了车路上,偶尔从眼前呼啸而过的大货车、翻斗车、马车往往把我和母亲吓得要在公路旁的树下躲藏好久。来到街上惟一的购销店时,从街道四周汇聚而来的人将小小的购销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忙着买盐、买茶、买红糖……商店里还有一些袜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记得当时摆在柜台上的布匹有白布、黑布和颜色极少的花布。据父亲回忆,当时白布最便宜,每尺三角钱,其他颜色每尺六七角钱。购买布匹需要付布票,当时发放布票的数额为每人每年一丈六,有一年只发了六尺,仅够打补丁。除了布票外,使用的还有粮票、肉票、线票。
趁着母亲忙着抢购一坨锅底盐的时候,透过人潮的缝隙,我羡慕地看售货员熟练地比划着木尺,然后“哧”的一声扯下来,就把顾客需要的布匹递过去,再把布票和一些角票收到抽屉里。母亲背上一坨二十来斤的锅底盐,牵着我的手来到桥边,从各生产队抽调来的宣传队正在桥的另一边空地上边歌边舞。从悠扬的歌声中,我头一回看到水袖飘扬的舞蹈。
当时的街道只有供销社、公社、粮管所等单位低矮的砖房,街道旁几乎看不到居民的住房,冲江河水浪声滔天地向远处流去。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里,要想买到供应的物资,需要排上长长的队伍。购销店里主要负责供应糖、茶、盐、酒、犁铧、锄头等生活必需品。听说一开始,购销店是由解放前在小街上做生意的外地客商组成,调动了当地居民入股启动起来的。记得有一次,父亲上街归来,给我们带来了八颗香甜的水果糖,糖纸有红色和绿色的,那是父亲排了两个小时的长队后买到的供销社当天销售的最后八颗水果糖。听父亲说,在他之后还有二十几个没买到糖的人。
读小学开始,小伙伴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忙着准备一些可以换几元作业本的山货。每到年边家里杀猪时,用灶灰抹在被放过血的猪背上使劲拔下猪鬃毛,然后细心地在手心里将猪毛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麻丝缠了一圈又一圈,生怕不小心会弄掉一两根。夏天来临时,我们扛着小锄头,跑遍村庄附近的每座山头挖防风、黄芩。桃李成熟的季节,细心地收集桃核、杏核,用石头砸开,取出桃仁、杏仁。记得当时,一头猪的鬃毛可以卖三毛钱左右,防风、黄芩、桃仁、杏仁是两三毛钱一两。然后,利用星期天,怀揣一肚子的兴奋跑到桥头街上,趴在购销店的售货窗外眨巴着双眼,用自己的货物换取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收入除了买到几张三分钱两张的白纸和三分钱一支的铅笔外,还可以买到几颗香甜的水果糖,有的时候还可以买到一两本小人书。在夕阳的照耀下,我们欢跳着,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一天的收获,讲述着小人书中的李向阳、薛刚等等主人公的故事,从六公里外的小街上归来。
当时,我们的作业本都是用白纸自己叠起来,然后用缝衣针穿上棉线装订出来的。学校里,小伙伴们都比赛叠白纸和装订技术,记得当时我们装订白纸的针法至少有六七种。当汽车运输总站在小镇上落脚后,小镇上的房屋、行人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小镇上只有一个能在帆布上“蹭蹭”磨刀的会理中山头的剃头匠,一些吃工资的人曾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理上带有一点时代气息的中山头,更多的农村老百姓则相互用剪刀剪“马啃头”,然后不论男女都一年四季带着黄帽子。
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读于桥头中心完小,于是成为了小镇的一员。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几乎每天都与小镇亲近着,感受着小镇的呼吸。那个时候小镇上流行着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主要是汽车总站的人们引领着小镇的服装潮流。街天改为每月三天,每逢农历初
二、初
十二、初二十二,小镇就变得十分热闹。街道两旁摆着菜农们种植出来的新鲜蔬菜,一些小镇周边的人们也将自家产的小菜、鸡、鸡蛋等之类的农产品拿到街上销售。偶尔出现几个摆摊的商贩卖一些成衣、鞋袜什么的。记得第一次自己买衣服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民族班每月有六元的生活补助,原来是每月都要拿回去给母亲支配的,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自己花了四元钱买了一件粉红色的上衣,着实兴奋了半年。洗衣服的时间都要选在晚上,晾干后,第二天又穿在了身上,直到穿烂为止。后来读到中学,自己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多了起来,主要是靠学校每学期颁发的奖学金。街上出现了穿花裙子的人,觉得十分漂亮,把我们这些农村女孩子羡慕得要死。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街上出现冰棒和米线的情景。冰棒的出现要早一些,最初的时候,有水果冰棒和牛奶冰棒两种,水果冰棒三分钱一根,牛奶冰棒四分钱。冰棒刚刚出现在街头的时候,十分受到大人小孩的青睐,村子里一位妇女上街尝到这种冷冷的东西味道很好,就买了五根想背回家里让孩子尝尝,结果冰棒在半路上就融化“逃走”了。米线出现在我读初一的时候,手头有了钱,偶尔吃一顿米线是当时的最大享受。
上初二年级的那一年,小镇迎来了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天,长江漂流队在虎跳峡挑战大峡谷,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峡谷两岸,一向美丽矜持的金沙姑娘唱着一路欢歌,向东流去,红色橡皮船载着勇士越过大浪滔天的虎跳石。随着挑战的成功,小镇一举成名。从此小镇上出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也出现在街道上。一开始,人们会围着外国人看稀奇,我们也会加入到围观者行列中。这个时候,小镇顺着冲江河沿岸延长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有两家人办起了小卖部,主要卖一些副食品。第一次听到面包和尝到面包的滋味是在1984年。同时,有一家人办起了旅社。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内,小卖部、旅社、小食店如同雨后春笋在小镇上不断冒了出来。靠人背马驮的商品不断涌入街头,每到街天,人流、车流、马帮使街道发生拥堵。后来,街天由十天一街改为五天一街。
读初三的时候,小街上出现了一些背着照相机和一大堆白族衣服、藏族衣服的摄影人。如今相册里那个时候最时髦的打一把花伞的斜角像、站在布景前或者坐在布景后面的木墩上照出来的坐飞机或者骑马的照片,有些发黄了,但也记录了那一段的阳光心情。
后来,小街上建起了农贸市场,原来的公社更改为乡,再后来更改为镇。街道两旁出现了越来越多漂亮的楼房,而且大部分是居民的房屋。街道上的居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了起来,四周山村的人们也从寻求温饱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小镇上往来的客商越来越多,不管在街天或者闲街,人们都可以在街上买到需要的商品。
如今,小镇的交通更加方便了,赶街的日子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山头上的每个村庄都通了公路,往来的车辆会把人们接送到家门口,货物再也不用人背马驮了。
小镇的记忆翻过了三十年,小镇的面貌变化了三十年,小镇和周围的人们在冲江河的哺育下,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加好起来。
第四篇:白洋淀的柳优美散文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尤其是今年的倒春寒,几场雨夹雪,把个“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春天,搅得一塌糊涂。人们时而穿上羊毛衫、套裙,时而又换上羽绒服。然而,白洋淀的柳树却不管这些,依旧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向人们传递着春天到来的消息。
白洋淀的柳树既长在环淀的边缘,也长在水淀的村落,但数以千万计的柳树却宛如一条条绿色绸带,柔软、妩媚地缠绕在千里堤、四门堤、淀南新堤等众多堤岸上。在这早春季节,柳条上的嫩芽初萌,色泽鹅黄中泛着嫩嫩的绿,春风摇荡,舒展腰肢,弥漫着令人心醉的柔情蜜意。这种鹅黄嫩绿被古人称为“柳眼”,有道是“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白洋淀的“柳眼”,在妩柔之中,又有几分刚气,堪与淀里的芦苇相媲美,只是顶着冰盔的苇芽是紫红色,从冰水中钻出;而泛着黄绿颜色的柳眼,则是从千条万条柳丝中抽出,顶着料峭春寒,吐出芽苞,报告春临人间的消息。
白洋淀的柳树既是极普通的,又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只要经一丝春风,沾一点水气,立刻就会“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辉。”前两天,一位朋友来白洋淀,曾陪他去堤上寻春。朋友想折一支柳枝竟折不断,在那棕色树皮里裹着鲜绿的枝条。他慨叹白洋淀的柳树韧性极强。我笑着告诉他,白洋淀自古多柳树,不仅诗词里有反映,而且还有传说:金代章宗元妃李师儿就是渥城(安新县新安镇)人,回乡省亲,曾在渥城东南城角修建荷池与赏荷台,在荷池周围植柳千余棵,使绿柳红荷交相辉映,蝉鸣蛙鼓相互呼应,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进入19世纪末期,安新巨商董兰舫、董树堂、董兰泉等董氏三兄弟在其事业顶峰时,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董家花园。园中除亭台楼榭之外,重要一项就是植柳。因当时柳树成阴,被称做“柳树趟董家”和“柳园”。由此足见柳树在白洋淀的地位。我指着长堤两旁的柳树告诉朋友,白洋淀的柳树为什么多植在堤上。因为盘根错节的柳根恰如柳树伸开的指头,紧紧抓牢堤土,起到了固堤防洪的重要作用。白洋淀有个村庄叫马村,村里每年都有个庙会叫“柳爷庙”。传说早年马村村头有棵巨大的柳树。有一年洪水泛滥,洪流滚滚,声如牛吼。当洪水冲到马村村头时,柳树轰然倒下,巨大的树躯把洪水分开,保护了村庄内几百名男女老幼。自此,马村为了纪念柳树的救命之恩,修了柳爷庙,建了个庙会,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洪水泛滥时期,人们都是用砍伐下来的柳枝护堤,免受洪水冲刷。
白洋淀的柳是一种质朴的树木,平淡,素雅,普通,没有松柏典雅肃穆之风,不具备桃李的袅娜多姿,不显示,不张扬,默默地做着奉献。它的枝条可编柳条筐、篮;它的树干可打制桌椅,可盖房屋,可制作木船;它的叶、茎、皮、根可入药;它的枝条、树叶可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环保价值。白洋淀以波光潋滟、景色优美跨入首批全国五A景区,柳树也做了一份贡献。
“万柳跋长堤,江乡景重题”,“斗笠沧波三月雨,一堤杨柳两湖烟”这是清帝弘历在白洋淀留下的诗文。白洋淀的柳已融入历史文化之中,虽则历经沧桑岁月,报春依旧,美丽依旧,功绩依旧,它将永远成为白洋淀美丽、平易、环保、朝气的象征。
第五篇:柳园口的树优美散文
只有长在旷野风中的树,才能真正理解冬天的含义。
抵达柳园口时,西北风正紧,拉着长长短短的哨音,呼啸着削过平原。坦坦荡荡的平原,在寒风的洗礼下,更加显示出了苍白和萧索。到处是随风招摇的枯黄野草、芦荻,还有不知名的残枝败叶。
突然,看见一棵树在冬日的平原艰难地站着。
这棵落光叶子的树,向四周伸展着裸露的枝丫,想要抓住什么,却又毫无章法地在天空作着繁复的铅笔画。寒风中,它的身子左右摇摆,似乎把持不住。站不住脚的鸟儿,想在它的枝头上呼唤着冬天的风,只能丢下几粒寂寥无比的鸟鸣。
是谁说的,凝望西风凋碧树?从白露到寒露,从霜降到小雪,阳光越来越远,飞扬跋扈的风越来越紧。冬天的身子在一天天地舒展、深入,树的身子在一日日消瘦,从树干到树枝,一直到每一个伸向空中的树梢。那些树叶,从秋天开始,周身包裹着的艳丽,在寒风里一点一点消融殆尽!此刻,它脚下的叶子,被风肆意地戏弄着,上下翩飞如蝴蝶,无力,也无助。就如人生的暮年,回眸的眼神似乎能穿透日子的沉重,但依然握不住流年的时光。
但却不是。洗尽铅华的它有自己的简洁大气,所有细碎的小情节都与它无关。任风自来,任雪自去。风来时,陶醉于凛冽北风吹打的冰冷和生疼;雪来时,满足于飘逸雪花的温情和朦胧。不是吗?你看,来势凶猛的风,好像瞬间要折断它的身躯的架势。风过后,你仍然会看到它伸向天空的枝头在尽情地倾诉与大地无限的情谊。天寒地冻里,风雪严酷中,它虽然显得呆板与木讷,但它的内心里,却凝聚着强烈的生命力。你在感觉寒冷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一种豪迈、率性与酣畅。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只有长在冬日旷野的树,才有这等本事吧!
记忆中,在平原,一棵树,又一棵树;一丛树,又一丛树,这些最原始的乡村元素,就那么随意地站在田垄、沟畔和大道边,和村庄、河流、炊烟一道构成乡村风景画。在城市的月光里游弋或者凝望,树们最适合浮想联翩。那些灵性的枝条,就像是飘在乡村上空的灵动飘逸的音符,平平仄仄,每一处韵脚都能成为夜空中的点点星光。那柔柔的光里,有没有苏醒过来的梦想?是谁,岁月飞逝了四十多年,还想在有田野可以奔跑、有繁星可以细数的童年时代,捡起一枚枚闪着光泽、纹路清晰的树叶?
在冬天的平原故乡,常常能看见一些槐树、榆树、杨树、柳树、泡桐们,和许许多多树的家族的成员,沧桑粗糙的树皮,干裂坚硬的树干,潇洒硬朗的枝条,尽管远距了树叶和生命色彩的亮丽,但仍然用坚强的身子,勇敢接受艰难和挑战,尽显巍峨与刚毅,守望萧瑟的季节和唱着古老歌谣的村庄。
许多年前,我读过当代著名诗人韩作荣的《冬天的树》:树在冬天静谧着,透过枝丫/你会看到一片炸裂的天空/鸟巢是装满声音的果实/多汁的鸟在空间荡出水的粼纹/树在冬天喜欢独处,安于寂静/风是位忧郁的邻居,一株静默的树守望冬天……
这棵树,是在守望冬天还是春天?
守望冬日的白雪和寒风,接受的是历练和从容,安之若素;守望春日的溪流和艳阳,为的是将一个冬天积聚起的神秘力量,一下子喷涌而出,让明媚的季节到处涌满生命的律动……
这一棵冬日旷野的树,站在柳园口的平原上,唯一的选择就是守望,再守望;坚持,再坚持,为生命的勃发积蓄更多的能量。与其说它与冬天的风雪搏击,倒不如说它在以一种感恩的方式,努力使自己去更接近大地的颜色。
如果人也能像这冬天的树一样,我们还有什么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