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贪为宝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
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
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展露,免得被人家偷去!”其实,这个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
原来,平时极少有人去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
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喜欢一场,于是,赶紧把宝玉秘密藏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
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
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
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
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
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
因为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
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
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
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说:“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
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不贪为宝的意思】表示以不贪财为可贵、崇高。
也表示廉洁奉公。
【活学活用】不贪为宝才是真君子,那种见财眼开、贪恋身外之物的人不可深交。
第二篇:以不贪为宝美文摘抄
乐喜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贤臣。后因批评向戌被宋平公误解,辞官而去。但是由于他名声甚好,所以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商人路过乐喜家,闻其声名,就去拜访乐喜。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一块宝玉,递给乐喜,有意卖给乐喜。他说:“这是祖传的宝玉,是上等的和田玉。”并反复向众人强调这是一块好玉,经得起检验。
这时乐喜笑着说:“好玉如何?坏玉又如何?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好玉为宝。若你硬要把玉卖给我,那咱们两个人都失去了宝贝,何苦呢?”于是拒而不受。
商人一听这话,马上跪倒在地,连连向乐喜磕头说:“求大人救我!这么好的玉我一介平民拿着,随时会惹来杀身之祸啊!”在场的许多人都劝乐喜买下这块玉,乐喜这才派人给玉估价,按市价付了钱。
就在大家都赞叹乐喜得了一块好玉时,乐喜却出人意料地把玉砸碎了。砸完之后,他哈哈大笑:“他把宝贝卖给了我,但是我可不能失去我的宝贝!”众人一听更加钦佩乐喜的品格。
面对嘈杂的世界,平庸的人,总是贪恋凡俗的奢华,最终忘了赶路;而优秀的人,则能够独自在沉默的时光中,忍受清贫与寂寞,最终攀上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第三篇: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_不贪为宝的人
春秋时代,有个宋国人上山开凿石料,无意料,无意间发现一块精光灿烂、温润晶莹的东西,估量它是块难得的宝玉,心里非常高兴。
他带着它回去,请了个玉工来鉴别。那玉工接过一看,连声称赞说:“好宝贝!找不出一点毛病。不过听说你们这村里风气不好,你得小心一点,不要在别人面前露眼。”
那人平日很少交往,这次玉工突然在他家里出现,早已引起别人的猜疑。村里几个不务正业的人,时常进门来东张西望。那人明知道来者不怀好意,尽管早把宝玉藏好,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着实不安。
他担心迟早将会出事;但如拿宝玉去出售,自己又不知道时值价格,白白给商人占了便宜,盘算多天,他最后决定把宝玉送人,留个人情,这天早上,他避过旁人耳目,径奔都城而去。
他一路寻到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里,拜见子罕,献上宝玉。子罕好奇怪:“你我素不相识,为什么要送东西来呢?大概你有什么为难的事要我帮忙吧?我是从来不受任何礼物的!”
那人说:“不!我没什么事。这块玉我请玉工看过,说是宝物,才敢奉献给您,略表敬意。”子罕道:“我不能受。如果我受了你的,你我大家都有损失。”那人不懂话里的意思,呆呆地望着子罕。
只听到子罕又说:“我以不贪为宝(我把不贪作为宝贝),你以玉为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你自然失去了宝贝;可我受了你的玉,我就失去‘不贪’这件宝贝。这不是你我都有损失了吗?”
那人见子罕执意不受,没奈何只得实说道:“人小留着这东西,到处安身不得,早晚要被盗贼所害,所以要来献您。”子罕知道宋国治安情况不好,自己多少也有责任,心上感到惭愧,决心协助那人摆脱困境。
他让那人暂时留下,命玉工为他雕琢宝玉,然后替他上市场去卖掉。
最后,子罕打发侍从护送那人带着钱回家。那人一路上欢欢喜喜地叨念着:“难得这样‘不贪为宝’的人!这辈子,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第四篇:读"不贪为宝"感悟"廉荣贪耻"
读“不贪为宝”感悟“廉荣贪耻”
战国时期,有位贤人,名曰子罕。他官至辅政,却异常清廉。国中有人得美玉献于他,他却拒而不收。献宝者曰:“此乃珍品,价值连城啊!”子罕答曰:“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们还是各安其宝,否则我们两人的宝都失去了!”“不贪为宝”,这是多么精辟而又令人深思的话语!
“不贪为宝”的典故使人看到了一位古时坚持操守,廉洁从政的清官形象。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古有留下《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被赞为:“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今有被歌唱为“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的焦裕禄、“女包公”任长霞。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所以,不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为人民所赞扬。
廉生威、奢毁誉、贪丧志。在今天这样一个民主社会,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清正廉洁是党对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可是很多坐上领导干部岗位的人却利令智昏,忘却了“人民公仆”这重要的身份。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孔繁森为了党的事业进藏十载,他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踏险履艰,克尽职守。他爱民胜父,心系藏胞,扶危济困,情暖高原。身为高官的他逝世之后,人们发现他身上只有8.6元,清点他的遗物值不上500元,家庭仍欠外债19000元,但是他生前却为藏族同胞捐钱捐物,甚至不惜卖血来补贴救助藏族孤儿。孔繁森以他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力量在人们心目中构筑起一座丰碑,令人敬仰不已。
深得群众爱戴的焦裕禄清正廉洁,带病率领**人民战天斗地,与世长辞后十万自愿群众组成的浩荡送葬队伍一路相送,得到的是群众真切的不舍与怀念。
而同为高官的胡**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堕落腐化,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攫取金钱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以捞取个人物质利益为重,其在位时备受众人吹捧的“书法”,仅借“题字”一项就敛财百万,可是**众多公共场所和企业商号曾用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请回的胡**“墨宝”,却在胡**东窗事发后迅速刮起争先恐后的“铲胡字风”,所有的墨迹一时间全部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因他的腐败行径而激起的人民群众的愤慨和不齿。
还有多少人为利益所操纵,拿人钱财,受人以柄,他们表面上生活得很好,实际上内心压力却是很大,取不义之财,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四川**市原市长王善武傍“大款”,“款爷”酒醉之后与人打赌说“**谁最大,王善武。可我喊其什么时候来他就什么时候来”,说完“款爷”拨了个电话,果然不久王善武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成为俯首贴耳的“哈巴狗”,为了钱象狗一样被人肆意耍弄取乐,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尊严。
人在世上,都有想发财过更好生活的愿望,诱惑是很大的,但靠辛勤劳动、不断创造换取的,受之心安理得;靠不择手段,贪污受贿,甚至不惜失去人格换取的,在把贪欲付之行动的那一刻起也已失去自我,失去做人的尊严,最终遭世人唾弃。所以我们要树立“不贪为宝”、“廉荣贪耻”的道德观念,而这一点对我们党的事业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廉洁的党员干部,往往是一个有较高共产主义高尚追求的人。他会“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路,为民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办实事,求实效。反之,为图一己私利钱迷心窍、搞钱权交易,甚至贪得无厌,必然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最终必会堕入罪恶的深渊。
一个廉洁的集体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不廉洁的班子里,必然会为一己私利相互勾心斗角,人心涣散。在一个廉洁的集体里,大家团结一致,处处从集体的利益出发,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隔阂与斗争,才会使班子具有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的党员干部、廉洁的班子,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群众真正地团结在其周围中,并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陈毅元帅诗中曾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贪污受贿,必将受到惩罚。古人以不贪为宝,故能超越一世,留其美名。而观古察今,有几个贪官最终会有好下场的,都难逃法律的制裁,身后也遭人唾骂,如王善武、王怀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清贫自乐,浊富多忧,我们广大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崇尚子罕“不贪为宝”、以廉为荣的道德操守,树立“廉荣贪耻”的道德观念,正确对待自己曾取得的成绩和做过得贡献、对组织和人民给与的荣誉、地位要常怀感恩之心,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以“不贪为宝”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俭养德,时刻保持一份平和淡泊的心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在世上坦坦荡荡、幸福安然生活的人。
第五篇:以不贪为宝,守住心中的净土,播撒廉洁的种子(征文)
以不贪为宝,守住心中的净土,播撒廉洁的种子
人生如舞台,每个人都是台上的演员,光亮隆重的登场固然重要,庄严体面地退场却更能为人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怎样才能为自己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为民者,遵纪守法,不作奸犯科;为官者,廉洁从政,不贪污腐败。
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
子罕就是这样一个为官清廉的人,他是春秋时宋国司城。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子罕的话,一语道出了廉洁的关键——以不贪为宝。只有真正不贪,才能做到廉洁。当今社会,虽然倡导廉政的宣传一直在进行,国家也加大了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但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大贪小贪落马的消息却不绝于耳。在形形色色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手中握有或多或少权力的人。事实证明:有权力的人更需要反腐抗诱,廉洁办公。
我不由想到我们自己——一群普通的人民教师,平凡得如沧海一粟,既不能左右国家大事,也不能掌握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但是我们面对的却是几十个性别、智力、性格、家庭状况不同的孩子。对于他们的座位顺序,能否担任班干部,能否参加各种活动,能否在课堂上多发言等等一些小事上,我们还是有一点权力的。而正是因为这些小小的权力,带来了一些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教师腐败带来的危害
当有家长借请客吃饭、过节送礼送钱、利用领导或亲友攀关系等各种渠道,要求我们利用手中小小的权力对他们的孩子给予特殊的对待和照顾时,我们是不是抹得下面子,能不能抵得住诱惑,会不会守得住原则?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如果我们接受了家长的馈赠和请客,势必会用手中小小的权力对某些孩子给予特殊的关照,而这样也必然会减少对其他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无形中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如果孩子在学校这样一个原本干净纯洁的地方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平公正,那么会给他们的童年笼罩上一层可怕的阴影,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扭曲,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只有少数教师这样做了,影响的可能只是班里的几十分之一,是极小的一部分,可是对于家长来说,这个孩子却是他们的百分之百,我们因为一己私利而做出的一些不公正的做法毁掉的将是别人一家的幸福。如果大部分的教师都这样做了,不知有多少祖国未来的“爱迪生”“牛顿”“贝多芬”被埋没,那将对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廉洁更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以不贪为宝,廉洁从教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到廉洁呢?我认为应当如子罕那样以“不贪为宝”,当一个人把不贪当宝,那还有什么样的诱惑会抵挡不住,还有什么样的贿赂会侵袭得进呢?当家长慷慨地邀请我们出去吃饭或玩耍时,我们可以心动,但一定要及时管住自己的嘴和腿;当送上门的礼物和钱赤裸裸地躺在眼前,我们可以有片刻的内心挣扎,但一定要及时管住自己的手;当家长利用领导或亲友攀关系时,我们可以口头上答应,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托正心中那个“天平”〃〃〃〃〃〃
在学生心里播撒廉洁的种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就是告诉我们传授做人的道理比教授知识和解答疑惑更为重要,这也决定了我们教师不但自己要做到廉洁从教,以不贪为宝,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学生心里从小撒下廉洁的种子,并提供给它适宜的环境,让它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自然需要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廉洁从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第二,利用班会、墙报、手抄报、阅读报刊杂志、看廉洁方面的电影等向学生做好廉洁方面的宣传。如每学期开三次以上以廉洁为主题的班会,办几次以廉洁为主题的墙报或手抄报,组织学生看电影《孔繁森》《焦裕禄》等等。第三,在管理班级事务时,一定要把民主放在首位,力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因为成绩、智力或家庭条件对一些孩子区别对待。如班干部的任免、优秀学生的评选,采用全班投票的方式产生;学生自己制订班规等等。总之,把廉洁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孩子以廉洁为荣,以搞特殊为耻,使廉洁这颗种子能够真正的生根发芽,开学结果。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我要说:少年廉洁则国家廉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我们国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廉洁呢?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角色,赢得了比别人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就更加需要我们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以不贪为宝,守住心中的那片净土,廉洁从教,让廉洁文化从小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田,为祖国这个大家庭播下廉洁的种子,即使将来退出人生这个舞台,也能如梅花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