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人喜欢坏信使美文摘抄(定稿)
我敢肯定,告诉某人一些让他尴尬的事情,很可能会激起他的负面情绪。有时候,如果你替别人想一想,你就不会传递让他人羞愧的消息,因为你不忍看到他尴尬。
小学时,我们被邀请去参加戏剧比赛。在我演出之前,戏剧老师先做一番介绍,我就站在她的后面。老师刚刚从厕所回来,我跟着她走向舞台的中央,看到她的裙子折向里面了,她的三角裤漏出来。我站在她后面,但又没提醒她将会发生的事情。她介绍完,一转身,舞台下立刻爆发出一阵哄笑声,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应该提前跟她说的。孩子们哄闹了一阵才安静下来,那时我已经没有刚上台的时候那么镇定,结果不像排练的时候表现得那么好了。
前几天,我参加一次圆桌会议。坐在我旁边的人滔滔不绝地讲,没有人打断他、告诉他,有一颗鼻屎黏在他的鼻孔外面。20分钟,都没有人说,一直到他又一次打喷嚏,才把鼻子擦干净。
我们怎样告诉一个演讲的人他的裤子拉链没拉上?我知道这不对,但从另一方面看,应该那么做。我做第一份工作时,有一个同事有狐臭,每逢开会大家都坐得离他远远的,但就没的人跟他谈过这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老板口臭很厉害,你敢对他说吗?有个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的女孩说:“我不敢,我会笑一笑,忍受下来。”这个女孩知道了,没有人喜欢带来坏消息的人,不管他们多遵守原则、多真实。
以上这些都说明,说话太直接不一定是最好的对策。
第二篇:没人注意你的美文摘抄
朋友的女儿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后到英国读研究生。她是个虚荣心强的人,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女儿有多优秀。有时和对门邻居一起乘电梯,互相问儿女情况,她总算找到炫耀机会。可下一回再见面,又谈起同样的儿女话题,人家根本就没印象,让她很是郁闷。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因在《最愚蠢的一代》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评判议论,因为根本没人注意你。所谓“人言可畏”,那也主要是对阮玲玉那些名人而言,而平头百姓,根本没有值得外界评头论足的新闻价值。
即便是红极一时的明星,想引人注意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常见那些明星出演的影视剧即将上映之前,就往往故意闹点真真假假的绯闻。或发生情变;或夜店买醉;或与导演闹翻;或另结新欢;或朋友生隙,花样百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引人注意,以换取收视率。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轻松很多。既然没人注意,我们堂堂正正做人,就不会再留意那么多的风言风语。不会给自己增添那么多精神负担,就会坦然自若干自己想干的事,直抒胸臆说自己想说的话。
李嘉诚曾说:“我的最大幸福,就是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逛逛公园。”而我们每天都在享受这种幸福。
第三篇:你喜欢美文摘抄
朋友打算在大学附近开一个小书屋,全免费,书免费看,茶与咖啡免费喝。说给我们几个朋友听,大家惊愕不已,继而义正词严地反对起来,唯有我支持他。确实,从租房到设计装修,再到书架上摆满书,需要付出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知道他是为了完成他学生时代的一个梦想,有个可以坐下来慢慢看书的书店,一直看到星星挂满窗口也没人管。
过些日子,朋友来问我给书屋起个什么名字,我一下子想到三个字:你喜欢。
这名字,无一点雅气,想到时我也吃了一惊。但朋友特别喜欢,他说正合他的心意。也许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件事情,难得的便是这三个字:你喜欢。
你喜欢书,摆在古朴书架上,占着一角,只看看,心里都是暖的。一架子书,让光阴有了温度。闲暇时光,你倚在床头,或坐在窗前,翻几页书,最逍遥自在。因为抚摸过有香味的字,所以每天都能见山见水见花见月,更能见最本真的自己。
你喜欢宁静,养的花枝,也会开得自性清宁。你对世界复杂,世界也必回你复杂。如此你与这个世界,永远难分难解,心也永难宁静。你心里要有个宁静的角落,一定要有。
你喜欢一种颜色,比如靛蓝,比如天青色,喜欢得久了,骨子里就浸了這颜色。再看人,气质里就有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贵气息。即使是孤独的,但正如靛蓝的沉稳与不慌张,是做人的境界;正如天青色,染着一身烟雨,你一见他,就感觉去到江南,你是撑着油纸伞的人。
情感世界里的那些“你喜欢”更是旖旎动人。
你敲了键盘一个键,回你的必是这个键对应的字母或字;你弹了钢琴的某个键,发出的一定是你想要的那个音。
所以,我一直相信,你喜欢一花一草,一花一草一定会回你纯真的美好;你喜欢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一定会带给你一个你等了很久的人;你喜欢牵手的光阴,光阴必会馈赠你十指相扣的缘。
第四篇:好日子坏日子的美文摘抄
生活中的我们,常会抱怨坏日子的糟糕,似乎,坏日子真是无限糟糕的一场毫无涯际的漆黑陷阱,让你一旦跌入,便永远都无法逃出。
好日子来临的时候,我们总能笑容灿烂,整个人都仿佛沐浴在无比和煦舒爽的春风中。
然而,尘世中,总会有好日子和坏日子。好日子,或者还并不那么悠长,而坏日子,也许还会无限地漫长。如此,我们便不得不学会将坏日子过成好日子。
好日子,仿佛一串闪光的珍珠。总是熠熠闪光,迸发出醉人的璀璨光泽,亦温润,亦馨香。使人在闪耀的莹莹光亮中,满足且幸福。
坏日子,则好像一个分外漆黑的陷阱。让你一旦遭遇,便好像难以逃脱似的。那些倒霉,以及厄运,亦总是纠缠着我们,不肯放松……
其实,坏日子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和糟糕。更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没能摆脱坏日子赐予我们的阴影,从而形成恶性的循环,在坏日子中,愈加消极和颓废,只是因为我们的不够乐观和坚强。
好日子带给你幸福,坏日子带给你经验,两者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幸福让你甜蜜,考验让你强大,失败让你谦虚,成功让你闪光。
倘若,人生中,在遭遇好日子、坏日子的时候,我们肯这样去想,那么,或许,我们的心头便会蓄积些许感动。也因此,我们会将坏日子所带来的一切艰难和困苦,都当成是人生一种难得的磨砺和经验。从而,调整好心态,让自己变得积极也阳光起来。如此,大约那些生命中的坏日子呀,最终都会被我们描画成一派的阳光灿烂、和美宁静、鸟语花香、姹紫嫣红。
第五篇:比坏好一点美文摘抄
有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孕妇在街上遇到一个卖草莓的流动小贩。草莓个儿大、色泽鲜,孕妇说要买。小贩看着她凸起的大肚子,迟疑了一下,说:“你还是不要买了。”孕妇不解,问何故。小贩不搭理她,径自走了。原来草莓用了膨大剂。小贩怕孕妇吃了对胎儿不利,于心不忍,便主动回绝了这笔买卖。毫无疑问,这家伙坑蒙顾客。但对孕妇的拒卖,显然说明他天良未泯。
西方谚语说:“对坏人的好处也得公平对待,但要非常小心,坏人身上的好处是不多的。”虽然“好处不多”,但对这一点不多的“好处”,亦不妨“公平对待”。我们常在好人、坏人问题上认死理、走极端。说一个人坏,往往是“头上生疮,脚底流脓”,浑身上下无半点可取之处。不仅要将其“打翻在地”,最好再“踩上一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倘有人敢说坏人未必全坏,或者说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就很可能要犯“丧失立场,违背原则”的错误,至少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居心叵测。而说起好人,则习惯于无半点瑕疵,简直是好得达到圣人之境。这无非是同一思维模式,在另一极上的表现,皆不足为训。
法学家龙宗智在解答有关“诱惑侦查”问题时,说了一番他的“好人观”“坏人观”:“在观念上区分好人与坏人并不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区分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心中的标准非常明确。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小人书中,每看到一个人,我很快就能判断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判断能力似乎在减退,而且我心中的标准也日益模糊。如今我已年逾不惑,却时常为自己分不清好赖人而感慨万分。也许,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小贩用上了膨大剂的草莓蒙人,无疑不是好人,或干脆说是个坏人。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其“黑心”中的那一丝“亮丽”,并“公平对待”之。如此,“坏人”才有可能保持或弘扬那一丝“亮丽”,而不至于破罐子破摔地一味“黑心”到底。这多少有利于营造弃“坏”从“好”、改恶向善的社会氛围。
中国除了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外,其实还有“为恶者讳”的习惯。能客观、如实、公正地评价坏人之“好”,有时要比一味地批评坏人之“坏”,更有积极意义。因为过于峻急的“严正”,可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某少年自暴自弃说:“反正家长和老师从来就没有表扬过我,我就这样混下去算了。”
当今的电视剧常有“坏人不坏”之现象。中国政法大学的陆昕教授在谈到此问题时说:“现在的坏人可能有很多的长处,比如说是孝子、对朋友讲信义、不嫖不赌,甚至最大的坏蛋也往往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对人生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有一句俏皮话:“一个人做一阵子坏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人。”另一句流行语是:“我不是比好人坏一点,而是比坏人好一点。”那小贩至少在“拒卖”这件事上,“比坏人好一点”,而只要能坚守并光大这一点“好”,我相信他就不会一辈子做坏人。